登陆注册
9443800000040

第40章 用文化自信恢复四夷馆旧制

和现代相比,明朝的新年假期是很长的。

永乐七年时,明成祖朱棣下旨规定,大明上元节的假期从正月十一开始,一直能休息到正月二十。

在这十天假期中,百官朝参皆不奏事,有急务则具本呈奏,京中五城兵马司松弛夜禁,任由军民张灯饮酒为乐。

除此之外,京城官民还能到午门外观看宫城里搭成的鳌山灯,可谓是君民同乐,热闹非凡。

宫中的内臣宫眷又跟着节日换上了另一种灯景补子蟒衣迎接元宵节,阖宫吃一种核桃仁玫瑰白糖糯米元宵。

由于明朝的宫人大部分都是一入宫就终身服役到老,朱翊钧也不忍毁了他们一年之中仅有的假期。

看过鳌山灯之后,北京又断断续续地下了几天雪。

宫人便聚在暖室,观赏盛开如火的腊梅花,吃羊肉包子、炙羊肉、乳皮、乳窝卷蒸食,喝浑酒牛乳。

到了正月十九日,也就是被宫中称为“燕九”的这一天,宫中御前安设的各种灯样,开始尽行撤去。

朱翊钧坐在乾清宫暖阁中,看着檐下一点一滴化开的冰棱雪水,忽然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夕的恍惚感。

大明宫廷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一切都朱红洒金,虚飘却辉煌。

在这里晃晃悠悠地过上一天,世上就已过了千年,而在这里住上一千年,仿佛也同过了一天差不多。

那红墙绿瓦的背景像是靠吸食人的青春而活。

上一代被磨钝了、食净了,下一代又紧接着生出来了。

一样是红嫩的唇、明亮的眼,青春在紫禁城里是不稀罕的。

朱翊钧兀自坐了一会儿,便有些坐不下去。

不知怎的,万历十六年正月十九日的紫禁城让朱翊钧联想起了法国大革命。

巴黎群众已经攻占了巴士底狱,当天照常打猎吃饭睡觉的路易十六在日记里写的仍是“今日无事”。

朱翊钧站了起来,踱到御桌前随手拿过一份贺表来翻看。

年节里百官休沐,贺表是周边友邦恭贺新年的进表,基本上全是千篇一律的套话。

这种贺表一般没有甚么可读性,因为各国进来的表文都是由四夷馆的译字生翻译完毕后,再由礼部主客司逐字逐句校对审核过再呈上来的。

其严苛谨慎堪比蒙元时对出版图书的三审三校,绝对不会出现任何政治错误。

当然了,即便有政治失误,只要外臣操作得当,皇帝也不易发觉。

譬如朝鲜战争时,明朝使臣沈惟敬就因与丰臣秀吉谈不拢议和条件,而与小西行长合伙伪造了一份丰臣秀吉的《关白降表》。

结果直接导致明日议和完全流产,丰臣秀吉在发现自己被明使欺骗后,又命麾下各将再侵朝鲜。

朱翊钧思及至此,看向手中贺表的目光不禁变得沉郁起来。

从古至今,中外交往都离不开翻译,史书中记载远方之国“重译来朝”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而大明几个外交机构中,只有四夷馆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培养翻译人才的所在。

而明朝对翻译人才的培养也不能不谓重视。

明初设立四夷馆时,由翰林院直接管理,从国子监生中选拔人才学习翻译。

到了宣德元年,朝廷甚至允许四夷馆在国子监生之外兼选官民子弟诵习夷字、充当译生。

弘治以前,四夷馆曾由内阁委官提督,译字生甚至能有机会被选入内阁办事、升任高官。

但到了弘治三年以后,朝廷便规定译字生通过学习后只能充当专职翻译官,不许别图出身,考校九年后,方可授序班职事。

这一政策改变了明初译字生科甲一体的出身,随后逐渐沦为杂流,即使馆中有表现优异者,升转任职亦皆在鸿胪寺。

这一变化导致了明朝学习外文的翻译人才质量逐步下降。

到了晚明,西方书本与技术的翻译和校对还是要靠徐光启、李之藻这样正规科举出身的士大夫。

但是从皇帝的角度来看,明中期开始对翻译人才选拔标准的变化也是为求统治稳定的一个体现。

四夷馆的译字生虽然是国家外交翻译的后备人才,但是在日常翻译过程中,他们往往被严禁与外国贡使直接接触。

外国贡时来京,都是主要由鸿胪寺和会同馆负责招待,翻译一般只是起辅助作用。

这么做的好处是杜绝了翻译“走漏夷情”的发生。

但由于晚明的夷情总是不胫而走,这一点微末好处对于朱翊钧来说也是无足轻重。

而这么做的坏处也十分明显。

原来于宣德元年时,朝廷对民间普通子弟学习外文的态度十分包容,译字生甚至被认作是“科举捷径”。

但到了天顺年间,由于朝中官员相当反感民间“私自学习,滥求进用”的现象,于是朝廷又恢复了明初的旧例。

民间诵习外文之风顿时锐减,到了晚明,甚至已经达到了在中日议和这种大事上只能任用沈惟敬之流的地步。

朱翊钧捏紧了手中的贺表。

要富国强兵,首先就要广开民智。

如果一个国家连鼓励民众学习外文的自信都没有,何谈普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呢?

就算是后期极其残暴的努尔哈赤,在创造了满文之后,也一样鼓励麾下众将学习汉文、蒙语与朝鲜文啊。

就连鞑子都知道,屠杀汉人不代表要全盘否定汉文明啊。

朱翊钧放下了贺表。

两日后。

万历十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年节刚过,宫中喜气洋洋的红火气氛还未完全消散。

张诚捧着奏疏刚进乾清宫,还没议事,就听朱翊钧连下了两道圣旨。

一道是让鸿胪寺联同礼部主客司遣使去濠镜接待耶稣会传教士范礼安与倭国使团。

另一道则是恢复弘治前的旧例,重新让内阁委官提督四夷馆,并准许民间子弟投考译字生一职。

“四夷馆内,除永乐年间八馆、正德年间增设的兰纳馆、万历七年增设的暹罗馆外,再增设佛郎机与英吉利二馆。”

朱翊钧靠坐在榻上,坚定而有力地对张诚道,

“朕听闻,四夷馆于嘉靖前购诸夷书甚多,然学者惧其繁琐,时时盗出而毁其籍,以致馆中夷书或母籍多失,或间止存一二页。”

“若遇夷人,则贿其通事,别造他语译之,如此成何体统?若被外夷察觉,岂不让我大明由夷人耻笑?”

张诚不知皇帝怎么无端提起四夷馆这个清水衙门来了,有些稀里糊涂地应道,

“是,奴婢一会儿就去向内阁传旨。”

朱翊钧又道,

“馆中夷书亦可翻印外传,不拘题材,不限厚薄,不必审查,只要民间书商愿意翻印、百姓乐意传看,一律不设限制。”

张诚有了上回因反对科道官而被皇帝驳斥的经验,这回答得十分利索,

“是,民间书商原本就是想印甚么就印甚么,只要有读者愿意购买,无论写的甚么都有书商出钱印书。”

“皇爷此番放开四夷馆中夷书翻印之禁,想来民间必得纷纷响应。”

朱翊钧笑了起来,大明就是大明,无论如何,都必得与蒙元和满清有所区别。

“另外,四夷馆中的译字生必得熟习夷语,礼部与会同馆必须勤督课业。”

朱翊钧觉得翻译到底还是一门靠积累的学问,

“一定要一月一试、一季一考,译业精晓者,方准留用,不通者,立时可黜。”

张诚立刻应道,

“是,这也原是成祖爷定下的旧例。”

朱翊钧道,

“若是国子监生投考译字生,若考校合格,仍可准录为科甲出身。”

张诚又应了下来。

朱翊钧终于感受了一回大明特有的文化自信。

这同样的事情搁在晚清,不知要经过多少议论呢。

可放在晚明,一句“恢复国初旧制”就顺利解决了!

朱翊钧心中轻松了一点。

不管百姓现在读不读得懂外文书,只要能放开就一定会有人去读。

只要有人去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文化,那大明就越来越有希望。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朱翊钧非常信仰这一点。

“好了,你记下了就好。”

朱翊钧语气轻快,

“外朝可有要紧事?”

张诚见皇帝心情不错,也跟着松快了一些,

“辽东又有奏报。”

朱翊钧道,

“哦?”

张诚忙递上手中的奏疏,

“朝鲜国王李昖发来进表,说建州女真向朝鲜献颅称臣,朝鲜君臣不知如何是好。”

朱翊钧闻言不禁便有些惊讶。

建州女真同时向明朝和朝鲜两端通贡称臣的操作并不罕见。

甚至在朝鲜战争之后,努尔哈赤明明已经有了不必恭顺的权力,但他在面对明朝使者之时,依然卑躬屈膝,还对明朝使者说自己是在为大明“保守天朝地界九百五十里”。

努尔哈赤是一个很会表现自己低眉顺目的人,这是他作为赘婿的本色出演,所以朱翊钧并不为此感到吃惊。

朱翊钧惊讶是惊讶在,他明明已经违背了历史走向,下旨明令顾养谦进剿建州了,小鞑子怎么还会有命向朝鲜称臣呢?

朱翊钧接过李昖的进表,尚未来得及翻开,便听张诚继续禀报道,

“还有,辽东总兵李成梁以王缄揭辩指及,自请罢斥。”

张诚又递上一份奏疏,

“待皇爷查勘。”

同类推荐
  • 大明锦衣神探

    大明锦衣神探

    刑侦专家林凌启穿越了,带着研究室附身于一名最底层的锦衣卫。此时正值嘉靖内忧外患的时期。朱厚熜藏身于西苑求长生不老术,严嵩把持朝政,西南土司作乱,北疆俺答汗屡屡进犯,东南倭寇时时为虐。此时戚继光只是中下层军官,张居正未露峥嵘,杨继盛被关待斩,徐渭不过县学廪膳生……但这些对林凌启来说,似乎有些遥远,他正为自家的债务伤透脑筋……
  • 三国之梦魇

    三国之梦魇

    不争霸,不称帝,安居幕后,掌中天下。ps:架空带有玄幻色彩的三国。喜欢看传统历史文的朋友不要误入了。ps:书友群585766138,没啥要求,欢迎来玩。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晚清犹如危房,轻轻一踹,就会轰然倒塌!面对这危急局势,各色人等,在神州舞台上展开了大PK!李鸿章为洋务运动费尽心机,却为何换来累累骂名?康有为携凛凛杀机高调入京,又被谁逼得仓皇而逃?大头兵袁世凯不学无术,每被弹劾一次就升官一次,岂非怪事?慈禧太后蹬腿之前,因什么纠结得几乎不想咽气?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孙中山真曾落魄得在美国刷盘子?众人你吵我嚷,时光飞逝,历史一不小心滑?了辛亥年!黑暗中,刀出鞘,枪上膛,一场巨变,即将登场!大风云时代,热血横飞,诡计频出,怎一个复杂了得!复杂源于简单,乱变自有头绪,请各位温上一壶热酒——听“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生猛解读一段风云激荡的大历史!
  • 全译罗马帝国衰亡史(全12册)

    全译罗马帝国衰亡史(全12册)

    享誉世界200多年,了解罗马帝国不可不读的至高经典。一部畅销200多年,囊括政治、经济、宗教、军事、文化的罗马史必读经典。哲学泰斗休谟、“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二战时期知名英国首相丘吉尔、科幻经典《银河帝国》的作者阿西莫夫等极力推崇的史学巨著。一部横跨1300年,囊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全方面讲述罗马帝国由盛而衰的恢弘史诗。政治家看到了权力的逻辑,军事家看到了战争的本质,企业家看到了制度的更迭,哲学家看到了思想的演变,文化学者看到了文明的兴衰……18世纪英国史学泰斗吉本20年心血之作。
  • 魏晋风流十讲

    魏晋风流十讲

    本书以十讲之篇章,通过上百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对《世说新语》这部奇书所再现的魏晋时期的奇风异俗、奇人异事,进行了生动的现代解读,视角新颖,见解独到。一卷在手,王谢旧事,尽收眼底;古风今韵,如月入怀。
热门推荐
  • 健康就这么简单:现代人不生病的智慧

    健康就这么简单:现代人不生病的智慧

    本书主要从压力释放、疲劳缓解、心理调节、科学用脑、常见疾病防治、养生保健、运动休闲、名人谈养生与健康等方面讲述健康的智慧,教你做自己的医生,呵护健康。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实用性。从现代人的生活实际出发,语言精练,行文简洁,让你轻松阅读的同时,即可尝试。相信看重健康的你绝对不会错过与这样一本书的相遇。
  • 诛邪武神

    诛邪武神

    天才变废材的少年,获“龙魂珠”解封一段段残魂记忆,得各种技能,炼药、铭纹无师自通。走出小镇,踏往武道巅峰,成就一代绝世武神。
  • 一人一江山

    一人一江山

    神秘的组织,神秘的成员,艰难的任务,艰难的旅程,为了守护还是为了信仰?
  • 妖有妖道

    妖有妖道

    妖皇看上了认真上进的小道姑,认为有必要整顿一下妖部内部懒惰成性不求上进的现状,于是把小道姑设计陷害,带到了妖界。事情的发展便超出了他的控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漂流志

    漂流志

    本书讲述的是三个年轻人旅行路上的故事。小说以第一视角展开讲述,记录所见,以及所感。全文贴近生活现实,笔触细腻,传递着激励人心的正能量。
  • 佛说金毗罗童子威德经

    佛说金毗罗童子威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战争题材电影作品,按照时间排序,每个电影单列一章,内容包括电影基本资讯(名称、海报、演职员表、所获奖项和内容简介)和影评。并插入于该影片中影响颇广的音乐场景、演员简介、经典台词等作为链接,使之成为兼具欣赏性和资料性的电影艺术类图书。
  • 这个召唤系统有毒

    这个召唤系统有毒

    开局一头鲲,进化全靠吞!大嘎好,我系猪脚渣渣枫,我在异界养鲲被坑了,是兄弟就来帮我。什么?我不是有系统吗?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系统被鲲给吞了。要命的是,这个系统有毒,把我辛辛苦苦养的鲲给毒死了。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2:简单生活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2:简单生活

    继续提倡“只需去做,生活就会改变”,提供给大家的是简单生活的建议, 提供一些大家平时想不到,或者想到了却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情,并且告诉读者,怎么去做,或者去哪里可以做到。这本书讲到的也不是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简单小事。
  • Hello!俏丫头

    Hello!俏丫头

    “我决定以身相许。”纳尼!这是什么狗血剧情?她只不过是一个穷的渣都不掉的小丫头,怎么会被这妖孽看上?并且还附赠毛爷爷!阴谋!绝对的阴谋!但是,为了毛爷爷,她认了!于是,她就像童话里的公主备受专宠!并且身边突然多出N多美男!但,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