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49700000082

第82章 鞑靼人的优势

刘满觉得王浩所畅想的可能性很大。

要知道乔盛泰当初第一次带领夏贸团队外出贸易的时候,是从陆路前往塞波城的,第一艘船也是从客居在塞波城的部倧国大商人巴洛利手上淘来的,别人或许不知道乔盛泰的具体跟脚,但巴洛利一定有所猜想。

和平的时候,猜想就只是猜想,可一旦巴洛利有了危机感,想要找后路的时候,他就会不可避免的联想到,第一次从乔盛泰手里买盐的那一幕。

一支纯陆运的商队出现在塞波城的西城外,这意味着什么实在不言自明。

届时,就算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巴洛利也会有所动作,要么直截了当的找到驻扎在塞波城的夏记高层询问,要么和王浩说的那样,派出手下西进探查,总之无论如何,新港镇的情况乃至夏国的位置都将暴露。

之后,巴洛利是否会西逃,就要看那时候新港镇的生活水平了。

要是还像现在这鸟样,人家说不定就要踌躇了。

当然,直接逃入山中平原,安全方面肯定更有保障,不过,夏国朝廷并不是很愿意让这些注定很难短时间内吸纳进来的家伙,混入“纯洁”的山中。

山中平原的定位就是夏国积蓄内力的丹田,在内力足够深厚之前,像大商人、大贵族这些不能直接生产“内力”的元素,在严格限制内部滋生的同时,外部侵入就更需要进行严防死守。

但,夏国又需要外部的资源输血,所以,新港镇这样的窗口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旦战争波及到山海城邦,而新港镇安全舒适的名头传开,可以预期会有大批的贵族、商人、冒险者、水手涌进来,最重要的是,他们会一并带来白花花的银子和黄灿灿的金子,金银谁不喜欢?

有钱了,就可以买、买、买!

船,开一艘,沉一艘;

粮食,吃一石,烧一石;

有钱,就是可以任性!

不过,一旦新港镇的名头传了出去,势必会引来各方觊觎,那时候,大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

刘满不得不考虑。

“说说看,你想要中枢什么帮助?”

“你先别高兴,我只是想听听,这并不表示我一定会答应。”发现王浩有些高兴过头,刘满忍不住提醒道。

“是,是,下官明白。”王浩依旧咧着嘴,刘满愿意听就好,“是这样的,我们不需要中枢直接将原本分给山中三县的人口分匀一部分给我们,我们希望中枢救济一部分粮食给我们。”

“这不是一样吗?”刘满下意识的说道。

对啊,粮食=人口,这几乎成了夏国上下的共识,直接分一部分粮食给新港镇,和直接分一部分人口给新港镇有什么区别?

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没区别。

“怎么会一样呢?”王浩故作不解的说道,“粮食是粮食,人口是人口,二者不能混为一谈。直接分我们人口,这是违背约定,但给一个即将陷入粮荒的城镇派发救济粮,不是一个中央政府应该做的吗?谁敢说闲话?”

“谁敢说闲话,谁就是性情冷漠,枉顾同胞性命!”王浩说的大义凛然,“这是大罪,矿区才是他们的归宿。”

刘满眉头一挑,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粮荒?呵呵,等你们将这批粮食化作人口的时候,那你可就是欺骗同胞感情,欺君罔上,同样是大罪,说吧,你想去硝矿区,还是海外?”

“嘿嘿,到时候,我们和草原上的贸易规模加大,镇民们吃惯了米面,偶尔吃吃羊肉也是可以的嘛。”王浩笑的很鸡贼,“我们的粮荒得到解决,国民们应该为我们感到高兴才对。”

“嗯?但你这么做有何意义……就算现在粮食给你们了,你们也没办法直接向君上申请移民,毕竟你们获得粮食的理由是粮荒,得要等到草原上海量的肉食涌入新港后才行,可是如此一来,你直接等到那时候向君上申请移民不就行了,有足够多的肉食可供使用,君上只会高兴,届时一切好说,何必多此一举,做吃力不讨好的事,而且还留下这么大的把柄。”

刘满很奇怪,他本以为王浩索求粮食是因为无法可想,现在看来却并不是,人家明显有一条清晰的思路,他不明白为何王浩放着坦途不走,非要走泥泞的小路。

“因为那需要时间。”王浩肯定的说道,“可大战开启就在眼前,如果战争规模真的要扩大,可能年底就会蔓延到山海城邦,也就是说,如果想要万无一失,新港镇必须要在一年内发展到预期的最低水平。况且,下官可不敢欺君罔上,下官需要这批粮食来增加新港人口不假,却没想过向君上申请移民,下官正要向刘相禀报,下官准备从外部引进移民。”

刘满这下是真意外,他没想到王浩的胆子这么大,中枢从未透露过要向外吸收移民的意思,他就敢堂而皇之的提出来,并且早早的为之做谋划,“你凭什么认为,朝廷会同意现在就从外部移民?你又凭什么认为,朝廷已经做好了对外开放的准备?”

额……

王浩有些支吾。

他之所以能够侃侃而谈,就是基于他所说的一切是符合国家大的发展方针的,这一点他完全信心十足。

新港镇早晚是要开放的,大夏早晚是要向外引进移民的,但关键是,这都是长期方向,可如果朝廷短期方向并不在这条路上,那还谈个屁啊!

王浩张了张嘴,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他事先想过吗?肯定想过啊,只不过他一直没想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抱着侥幸的心态搏一把,就搏上面的人跟他想的一样。

刘满乜了他一眼,继续道:“这些暂且不谈,你先说说,如果从外部移民,你准备从哪儿着手?要知道,大夏最理想的同化对象,近夏诸族,在环蓝海区域分散的很广,没有典型的聚集区,很难只针对他们搞移民。”

王浩这时也恢复了信心,刘满的问题说明上面确实有这方面的想法,他道:“近夏诸族是我们首选的同化目标,这点无可争议,在整个环蓝海地区,近夏诸族总人数大约在两百万至四百万之间,这是一笔很庞大的财富,但正如刘相所言,他们分的太散,没有族群凝聚力,基本上在蓝海沿岸找不到一支五万以上的近夏部落。找他们太麻烦,所以,下官建议退而求其次,鞑靼人,就是下官认为的,仅次于近夏诸族的,最适合我大夏同化的第二大种族。在下官看来,鞑靼人有以下优点……第一,外貌上和我们长得很像,不存在明显的视觉隔阂;第二,鞑靼人文明程度低,同化他们不存在文明隔阂;第三,鞑靼人的种族意识薄弱,以部落分居,鲜有种群凝聚力,部落之间动辄攻伐,结下了化不清的世仇,同化他们不存在种族隔阂,且不虞担心他们会聚集起来反客为主;第四,鞑靼人信仰混乱,各种宗教鱼龙混杂,如果分化拉拢得当,同化之时,可有效降低宗教隔阂;第五,鞑靼的底层牧民很穷,对于改善生活充满了迫切性;第六,鞑靼人离我们很近;第七,他们数量很多,同化后大夏将如虎添翼;第八,他们很好找。”

王浩说完,径直忐忑的望着刘满。

刘满好似刚刚梦醒一样,打了个哈哈,摆了摆手道:“时间不早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

“是。”

同类推荐
  • 甲斐的野望

    甲斐的野望

    公元1557年,已经36岁的武田信玄喜得一子取名武田源八郎信谦,一位穿越而来不存在于正史中的人,他将会给武田家带来希望还是毁灭?
  • 大明之崛起1646

    大明之崛起1646

    【已完结】【严谨历史爽文】新书《娘子请住手》火热连载中!(书友群:683142639,欢迎您的加入)八旗骑射无敌?让你试试燧发枪刺刀方阵!女真重步兵凶猛?给我再拉两个团的炮兵上来!大明经济崩溃?抢荷兰海上马车夫的生意啊!日本人闭关锁国?欧洲人贸易保护?太平洋舰队就多辛苦几趟吧,舰炮外交这种事,其实我们大明也不想的。看苏承羽悲催地流落南明,如何力挽狂澜,让大明疆域横跨天下!
  •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承载着三千年华夏历史的《史记》,全面地展现了帝国的治乱兴亡、朝代更替、庙堂权术、江湖生存的原始形态,贯穿其中的则是智谋、心力、情感、品质等人性文化的潜规则。知源流,明因果,识人性,观成败,历史的经验正可以用来弥补人性的弱点,让我们游走于世情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
  • 罗马征途

    罗马征途

    “神哪!我恨高卢人。我的祖父也同样恨他们,早在他们剜出了他的眼睛以前。你们以为我会毫无理由地身处前线吗……元老院、希腊人、那些骑著象的迦太基人,当然还有…布鲁图斯和西庇阿的家族。毕竟,谁控制了罗马谁就能统治这个世界……”&&&&&&&&&&&&&&&&&&&&&&&&&&&&&&&&&&&&&&&&&&&&&&&&&&&&&&&&&&&&&&&&&&&&咦,好熟悉的场景啊!刘海愕然的站在那里,那不是罗马的“乌龟阵”吗?对,没错,这里应该就是《罗马全面战争》的世界,刘海恍然道……
  • 大明王朝的复兴:弘治中兴十八年

    大明王朝的复兴:弘治中兴十八年

    本文讲述了明孝宗朱祐樘的生平以及他开创的弘治盛世。明孝宗朱祐樘,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虽然他只有三十六年的短暂生命,却造就了一个繁华灿烂的十八年盛世。这段历史夹在大明成化朝黑暗岁月与正德朝荒唐年代之间,却带给了中国人一段足够幸福与怀念的生活。明孝宗朱祐樘被称为“中兴令主”,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一批为人正直的大臣,开创了一个盛世,史称“弘治中兴”。本书追根溯源,全景式呈现明孝宗朱祐樘传奇式人生,同时讲述了如刘大夏、王恕、马文升等名臣的沉浮人生。
热门推荐
  • 养宠成妃

    养宠成妃

    把自己养大的男人,变成了自己的仇人;以身相护的组织,变成了敌军!安茹锦看着任务成功后,干爹用手枪指着自己,“哼,你永远不会得到了!”把那神秘的瓶子摔碎,看着他双目眦裂。再醒来,她成了皇帝身边的一只猫,本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些莺莺燕燕为什么与自己为敌!哼!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招惹了我还想有好日子过?辱我者,见一对,杀一双!欺我者,我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你姑奶奶我,不是好惹的!身为一只神秘的幻兽,她变人时妖娆惑众,化宠时萌翻全场。“怎么样,知道自己捡到宝了吧?”摇摇蓬松的大尾巴,安茹锦得瑟的看着眼前的男人。“嗯,今晚让我好好宠宠你,我的宝贝儿……”司徒傲天金眸一闪,拇指食指准确的捏住她绒毛里的一点。靠,你个色狼!片段一:“皇上,皇上!”林英跑过来,扶着老腰,“猫儿把皇后的脸给挠了!”挑挑眉,“哦?”“皇上,这……”“准备好工具,一会儿朕给她修指甲。估计,磨花了吧。”半柱香后,猫儿被皇上抱着入睡了。片段二:“皇上,皇上!”林英拿着一角龙袍跑过来,扶着老腰,“猫儿把皇上的龙袍撕碎了!”放下笔,“哦?”“皇上,这……”“把人都带出去,朕亲自教育教育她!”半个时辰后,寝宫里一片吟哦,春宵旖旎。片段三:“皇上,皇上!”林英抱着小公主跑来,扶着老腰,“皇后娘娘大发雷霆,催皇上回宫!”放下鱼竿,“哦?”“皇上,这……”“把鱼带着,朕亲自下厨,伺候伺候她。”晚宴后,皇后抱着肚子笑的淫/荡,“哎哟,讨厌啦……”听闻,半年后皇后产下一子,极爱吃鱼。传言岳宁国皇帝先宠一只猫,后宠一个人,倾尽天下。传言岳宁国皇后恃宠而骄却实力强大,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踏平后宫三千人!此文宠,女强。前边主角对手戏多,后期配角不断出场。有萌宠,有帅哥,敬请期待传言,好孩子看文都收藏,颜颜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对手指】
  • 书生行止

    书生行止

    薛冰属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以致用的作家、学者。所著涉及城市史、地方志、插图、民歌民俗研究、小说创作、书话等诸多方面。《书生行止》是薛冰近十年散见于报刊的零星文字的结集。第一辑所收,多为薛冰与师友的交游,包括与无缘晤面的前辈的神交。第二辑是薛冰个人的阅读经历和心得,以及对藏书、读书活动的些许随感。第三辑属于“行”的内容,文笔活泼,说文谈史。《书生行止》是薛冰的读书“游记”,演绎了一段“六朝烟雨”古都的书生与书的旷世“恋情”。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 天神在此

    天神在此

    陈煌一不小心回到了高三时代,世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灵气复苏,全球修仙。身世成谜,异兽来袭。当仙道的世界与现实成为一体,传说也不只在神话故事里。
  •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本书致力于从经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对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思想史作个详尽的梳理,以期通过这种研究,一方面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化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为在我国学界刚刚兴起的经济哲学研究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通过致力于经济学视域与哲学视域的辩证统一,来深化对哲学思想史,尤其是马克思哲学发展史的研究。
  • 凰妃诛天下

    凰妃诛天下

    残阳如血,从锈迹斑斑的地牢天窗投射进来,渐渐下移照在纪夕颜的脸上,晃的她眯起双睛,她被关在这里整整三天,滴水未沾,神智已经开始恍惚。三天前,六年四王夺嫡终于结束,二皇子傅凌天登基为帝。她满心欢喜随父母置备嫁妆,没想到等来的不是凤冠霞帔,而是满院子的皇宫禁军。
  • 万妖法界

    万妖法界

    据传万年前,妖人两族虽偶发征战,却并非势不两立。时日,天昏地暗,乌云压城,一利器从天而降,闪耀夺目,可开天辟地,亦可逆转时空!但非何人都得以降伏!此神物落于人族之手,引得妖族胆颤心惊,寝食难安!欲下决心,将其夺之!就此,人妖两族连年开战,人族节节败退,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惨不忍睹!从此妖人两族便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
  • 惊芒诀

    惊芒诀

    惊芒诀是以光的负面“芒”为蓝本的玄幻小说,颇有小李飞刀的特色。一剑出则生死立断一剑出则高下立判试想一下,当光锋利了会怎么样?会不会瞬间穿透一切!当光炽热了会怎么样?会不会立刻焚灭万物……一切尽在惊芒诀!
  •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当诗人遇到爱情,世界上就有了最美的语言,那就是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精选中国古代的爱情诗篇,用诗一般的语言,从相遇、相思、相守、离别、离弃、祭奠六个方面对这些情诗进行了解读。作者在品读、解析的过程中挖掘出了诗词背后诗人们的爱情故事,呈现出了诗词的写作背景。《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对诗词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繁星

    繁星

    一个美丽的关注追逐的故事。作为报复,桐衫在时装秀声名鹊起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手为前情敌准备婚礼礼服。在婚礼现场,她不出意料地遇到了终止钢琴巡演来“抢婚”的杨斐。高中时,她为生计早早担起了家庭重担,跑到琴房偷偷做起了裁缝,而他为了陪她,找了个借口在她的缝纫机旁为她演奏钢琴。少年少女不敢表达的心意最终酿成一场误会。她逃离故乡,为了有一天能与他比肩,而他看着她留下的一堆碎布,不知哪个才是给他的衣裳。多年后再相见,他问她:“嫁衣,你敢不敢做?”如果我爱他就要给他做件衣裳,牢牢地把他锁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