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8000000108

第108章 通天塔

“此建筑违反了神,因此神将他们所建的一夜打倒,他们就分散在各处,言语也彼此不同。他们所做的被阻碍,就大大地痛哭。”

--以上文字被雕刻在一块简陋的泥土烧制的锥形器物之上,呈献给亚历山大。

这个高不过一尺的东西显示着风剥雨噬的痕迹,记录了岁月的沧桑。

皇帝用他那带着巨大红色宝石戒指的手指将其翻来覆去地仔细观赏了好几遍,才将它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黑色的牛皮袋子里。

巴比伦辉煌无比的建筑令来到这里的所有人为之倾倒和痴迷。

即使是来自于伟大的雅典的能工巧匠,也不得不为闪耀着独特风韵的奇观所惊叹和折服。

一直以来,座落在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示拿的巴别塔菲名海外,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萨二世曾经对其进行重建,但更为古老的是:传说的大洪水之后,返回大陆的人类进行修建的第一座巴别塔,其目的是让人们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直达天堂,所以又称为通天塔,但是此举触怒了上帝,于是整个通天塔被愤怒之神毁掉。

也许是新巴比伦王朝过于兴盛的国力无处释放,帝国君主准备重建通天塔,旨在向整个世界昭示这片土地上辉煌的文明。但另外一些学者则抱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这些观点一旦说出来,着实能够吓人一跳。

一些戈宾派学者认为第一次修建的通天塔是人类形成智人之后第一次对于天神,或是向其他更加强大的智慧生命(托勒密更愿意相信的称呼)做出的挑战,建筑本身蕴含某种超自然之力,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而设计的。

在上古之神的位置受到挑战之时,神以其无可争议的权威之力损毁了该塔,并采用某种手段让人类分散于世界各地,使其语言不通,沟通不畅,难以形成强大而有力的联盟。

毫无因为这是极为偏激和大胆的观点,偏激是指这番论断毫无历史证据,任何文献和考古发现都没有类似的痕迹,大胆则是指这天马星空般的臆想能够很好的解释,上古之人对于各种神之传说的肇始和流传。

无论是古巴比伦的君主、新巴比伦的皇帝亦或是其他征服者,无非做出两种事--重建、修复通天塔,或是毁坏通天塔,这些权倾一时的君王不热衷于伟大而光荣的远征,或是眷恋于温软而富有弹性的美女的肉体,而是孜孜不倦地搞建筑工程游戏,究竟在玩什么把戏?

奇怪的是,自从亚历山大等到那个锥形器物之后,变得和历代巴比伦君主一样,对通天塔的兴趣与日俱增,直到他决定亲自去一探究竟。

和托勒密预想的一样,皇帝本人仍然决定低调出行,托勒密、蜜雪儿、瓦西里都在随行之列--当然不会少了伟大而渊博的亚里士多德。

亲随骑兵只有十八人,这和整个帝国的异端反抗逐渐减少密切相关。

从巴比伦城来到示拿平原不需要太远的路程,在特殊向导的指引下,皇帝一行人很快抵达塔的所在之地,与其说是昔日无比辉煌的,大概也算得上大地之上最为高耸的建筑,此刻时一片荒凉和沉寂,螺旋状的阶梯损毁得异常严重,二十步之外稍稍需要远远仰望的高处几乎已经完全坍塌。

整个塔基破损不堪,大约三百尺见方的塔基已经成为各类小动物的栖身场所,向上大约有一百尺的残垣断壁,据说是波斯王薛西斯第一次征服了处于衰落期的巴比伦新王朝时下令焚毁的结果。

托勒密环绕塔身一周,按照目前的塔基来说,整个塔的底座不过是四五十米长、宽的正方形构成,这种建筑结构完全可以类比于古埃及的金字塔。于正方体之上再叠加正方体,有区别的是通天塔的正方体更高,或是称为长方体,也不是由实心巨石凿开内部的办法进行修建的。

古代巴比伦人采取更加艺术的手段,相对于精美华丽,充满人文气息的希腊和古朴厚重的埃及,这个文明就像是取了一个中间值。

但是据托勒密所知,古巴比伦却是最为古老的文明,大量证据表明它先于埃及和希腊进行文明时代。由此看来,作为文化发祥之地,更像是巴比伦伸出自己左右手,一手发展为希腊文明,一手发展为埃及文明。

而自己就像是一段光谱的中端,如果希腊是蓝色,那么埃及是红色,巴比伦则是黄色。

亚历山大沉默不语,作为一个出色的演讲家的他几乎仅仅是局限于战场冲锋号角吹响之前。

他先是和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低声交谈,随后策马来至塔身近前,伸出右手接触石壁。观瞧那些残破不堪难以辨认的壁画。

“这并非是最初一代的巴别塔!”亚里士多德在一块较大的,应该是从上面滚落下来的石块上坐下:“我是一个老年人了,愈来愈不适应骑着这些有蹄类动物满世界走来走去,这座通天塔,应是算作是第二通天塔,尼布甲尼萨二世在国力最顶峰的时候重建了它,目前我们看到的是被薛西斯焚毁的遗址。”

“尼布甲尼萨大帝建塔的目的不明,有人说他是为了重塑巴比伦帝国的辉煌;有人说他是为了供奉自己的大神马尔杜克;还有一种传说是他受到了巫师的蛊惑,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亚里士多德继续说道:“不管怎么说,最初人类为了直达天庭,挑战诸神的第一座通天塔已经不存在了,是神祇亲手毁灭的?这着实让我难以理解,那么他使用了怎样的手段呢,暴风、地震还是和我们的神宙斯一样的雷击?那些第一代的工匠和大师是否见过上帝的真容?这些都是难解的谜团。

呵呵,有时候我嫌自己活得太老了,以至于一些东西难以记住,有的时候我又认为自己活得不够久远,遥远的古代有太多我不了解的谜,不然我一定会成为知识最为渊博之人。”

“您已经是了。”亚历山大说道。

“不,我不是”亚里士多德拈着自己花白胡须的一角,:“就像是眼前的这几个人,他们如果真的来自什么难以理解的未来,那么对于自然之力认识,要比我多上很多倍”哲学家指着托勒密等几个人说道。

同类推荐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

    本书对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详细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历史背景、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若干特点、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并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虽然主张各异,表现形式不同,却有共同的政治诉求,即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对此我们应该警惕。
  • 大明重兴

    大明重兴

    我来了,我见了,我做我想做的!那就是让我堂堂中华当让万邦来贺,中华民族永立世界民族之巅。
  • 大汉王朝4

    大汉王朝4

    本书为《大汉王朝》第四卷,以通俗的笔触和富于细节化的阐述,呈现历史最鲜活的一面。
  • 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男主李凤年是生于21世纪的一个普通的演艺圈经纪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穿越到了唐朝,最后误打误撞成了当时最著名的李龟年三兄弟的经纪人,把自己变成了唐朝第一明星经纪。
热门推荐
  • 玄古长生

    玄古长生

    “丹田自种留年药,玄古长生续命芝。世上漫忙兼漫走,不知求己更求谁。”修仙之路便是求己之路,更是不断突破自己之路;女主芮卿资质运道俱佳,然而在追求长生的漫漫仙路之上亦有随时殒身之可能,唯有坚持己心,才能长证大道。且看一平凡女子如何在仙路之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真之路上芮卿有竹马相伴,也有无妄桃花,但最后相伴终生之人会是谁呢,唯有到达长生的彼岸后才知。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 妃有奴皇帝

    妃有奴皇帝

    他救下她时,她发誓要给他幸福。“你永远都是我的!冒犯者,会死得很难看,万劫不复。”皇帝的弟弟们,和同类黑狐都说:你从我,我帮你灭了皇帝(哥哥)。皇后说:皇帝是我和美妃我们姐妹俩的。“我的爱,我的恨,谁做主?。”为你生,为你死,多少血泪,铺就成仙路。
  • 拜师八戒

    拜师八戒

    重生到西游世界的高老庄,成功拜猪八戒为师,主角成了猪八戒的徒弟,孙悟空的师侄。看主角如何畅游西游世界。(新书三国之武魂通天已经上传,值得一读!)
  • 925号邮筒

    925号邮筒

    一段被遗忘的记忆,一部仅为你写下的小说。有一天,我被自己的小说吸了进去,治愈、拯救、逃脱,最后…
  • 失却之主

    失却之主

    混沌之女太阴,寻找属于自己的道。她选择收集上古十大神器,成为随时能触发失却之阵的主人。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妃常愉悦

    妃常愉悦

    在书院的相遇造就了两个人的缘分,恩恩爱爱吵吵闹闹,闹了小半生最后还是走到一起。“小姐,听说清王要另娶她人了。”“他怎么敢!”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王尔德研究

    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王尔德研究

    本书主要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方法,结合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历史、政治、社会背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在其艺术实践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了王尔德艺术实践中的伦理内涵和内在关联,着重探讨了艺术与伦理道德既相冲突又相互融合的具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