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人描绘了一幅内容浩繁的宏图巨制,“财富”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人说,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最大的变化是凭空出现了一个创造财富的企业家阶层,其他变化都由此而来。
这些人中,有传统意义上一步步稳扎稳打累积财富的商人,也有在互联网和高科技领域变知识为黄金的新贵,甚至一批女性也以咄咄之势开始跻身过去以男人为主导的财富山头。
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人必然要将眼光投向精神领域,在内心沉淀文化与价值观的力量。如此,“财富弄潮者”们才会以一种更成熟的姿态成长自己,引领社会,修成正果。
李彦宏 妻子逼我去创业
人物小传
李彦宏(Robin Li),1968年生于山西阳泉市,父母是工人。1987年作为阳泉市高考状元进入北京大学,就读较为冷门的图书情报专业。1991年秋天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主攻计算机硕士,毕业后放弃读博的机会,进入知名的道琼斯集团子公司IDD工作。
1999年底,李彦宏携12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共同创建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目前中国最大、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的开发工作。
2004年6月,百度宣布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收录3亿个中文网页链接,日流量超过6000万。
2005年8月5日,百度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27美元,开盘价66美元,瞬间诞生了8名亿万富翁、50名千万富翁与超过240名的百万富翁。
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发布“2010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李彦宏和苹果CEO乔布斯一起上榜。
2010年8月5日,值百度上市五周年之际,纳斯达克特意为百度筹办了一次特殊的庆典——邀请李彦宏通过国际通讯卫星,在北京为其敲响开市钟,并向李彦宏本人颁发了“纳斯达克全球杰出企业家”荣誉称号。整个过程还通过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LED巨幕向全世界直播,这也是华尔街百年历史上,中国企业所受到的最高礼遇。
一个人一天就24个小时,能干的事情其实不多,关键是要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鲁豫:据说你们公司有个扫地的阿姨,是最开始创业时期的员工之一,现在身价特别高,有这回事儿么?
李彦宏:没有。传说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而有关个人财富的问题,我觉得我很难替别人回答。
鲁豫: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身价会很高?
李彦宏:没想过,我觉得钱总有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一个人一天就24个小时,能干的事情其实不多,关键是要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很有可能,我喜欢干的事情不用花钱。
鲁豫:在我们普通人看来,百度上市之后最俗的理解就是李彦宏一下子特有钱了,那你的生活在此之后发生特别明显变化了吗?
李彦宏:我觉得没有什么变化。首先声明,没有一个人认为我是首富,我并不是最有钱的。我觉得金钱和真正的幸福不见得是成正比的,所以我常说,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一定不是最幸福的,最幸福的也一定不是最有钱的。你自己喜欢什么,你每天过的日子是不是充实,是不是真的高兴,这个只有你自己知道。很多时候不可以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
过日子的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李彦宏的幸福也只有他自己一人知道。
李彦宏简简单单的幸福其实就只有两件事:“一是找到我太太,二是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在百度的李彦宏吧上,常常能看见类似“彦宏,我爱你,好想嫁给你”这种也许开玩笑的话。英俊、成功、才华出众、企业家的气魄、成熟男人的魅力、学者的儒雅、淡定和从容,这样的男人,不得不让一些女士感慨:叫人如何不爱他——只可惜,他结婚了。
李彦宏的太太叫马东敏,当年是纽约留学生圈里公认的“公主”,出身于科大少年班。马东敏19岁即毕业出国,聪慧度在圈里首屈一指。1995年,李彦宏在纽约的一次中国留学生聚会上见到了马东敏。两人认识时,她正在美国新泽西州大学生物系攻读博士学位。
看到马东敏的第一眼,李彦宏想到了一见钟情这个词。仅仅用了6个月,李彦宏如愿让马东敏成了自己的新娘。李彦宏说:“反正我认为,只要自己想清楚的事情就要做。有意思的是,我到现在还不明白她当时为什么也用6个月就想清楚了。”
马东敏比李彦宏小两岁,后来,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我们从第一面认识到结婚只用了六个月,速度很快,以至于结婚当天才打电话去订饭店、订婚宴
鲁豫:你太太英文名叫什么?
李彦宏:Mellisa。我们俩是在美国的时候认识的。我读了两年半硕士之后到新泽西州去工作,她正在新泽西读博士,我们在一次当地中国人聚会party中认识的。
鲁豫:是一见钟情吗?
李彦宏:第一面印象很深刻。我们从第一面认识到结婚只用了六个月的时间,速度很快,以至于我们在结婚的当天才打电话去订饭店、订婚宴。当时饭店的服务员觉得特惊奇:怎么有结婚当天订婚宴的?一切非常仓促。
鲁豫:他们说,当时你说了三个词让她非常感动,就想嫁给你,是哪三个词啊?
李彦宏:我们第一次在party上认识后,隔了大概两三个星期没有见,后来我用了三个词来描述对她的第一印象。
这三个词语是“有魅力、有知识、大方得体”。李彦宏直接表达了自己对马东敏的好感,这三个词让马东敏在心里偷乐了好一阵。
如果说考上北大是李彦宏第一次春风得意,那么第二次得意就是在美国用六个月时间“搞定”了读博士的老婆马东敏。
见了两次面后,李彦宏就对她展开了强烈的攻势:借书,“电影票多了一张”,组织聚会,参加相同的公益活动……
李彦宏不会死缠烂打,但发动群众为其造势的事没少干过。终于,连马东敏的朋友也倒戈了:“那个李彦宏是否还是单身?如果是单身,那就抓住。”谦和,说话很到点,但不造作虚伪,不会给人以被冒犯感,朋友的这些评价把马东敏对李彦宏的好感更推进了一点。
“不成家何以立业?”恋爱三个月,李彦宏就把结婚的事摆上议程。马冬敏却也不拒绝,婚礼就定在当年的10月10日。
鲁豫:谁给你们主持的婚礼?
李彦宏:我们没有正式的婚礼主持人,到当地镇政府找了一个主持人,他问我们信不信教,我们说不信教。不信教的话要用另外的一个版本的婚礼仪式。结果进行起来,我们俩都蒙了,跟平时在电影里看的程序完全不一样。我反应稍微快点,愣了大概两秒钟,说出了“I DO”。等到我太太的时候,她听了半天,听着听着就笑了,根本没反应过来什么时候应该说“I DO”。而且结婚当天我们没有穿婚纱,连件红衣服都找不出来。
1995年10月10日,新泽西州已经略有凉意了。李彦宏与马东敏两人的婚礼中,既没有神圣的教堂,也没有宾客满座的婚宴,两人穿的甚至是租来的礼服,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法官认证程序。婚礼实在是有点寒酸不说,还有些乌龙。但是这简单的婚礼之后,却是两人的幸福玫瑰人生。
李彦宏曾写过的两封情书。第一封还是在小学五年的时候,那张“XXX,我喜欢你”的小纸条最终落到了老师的手里,而李彦宏最后还乖乖写了检查。多年后谈及此事,他仍然觉得很是没面子。而这第二封情书,写于2006年的情人节,正大光明地贴在贴吧里,送给了自己的妻子:
“致:我的妻子马东敏。情人节快乐。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对你说,所以想让最多的人知道。李彦宏”
她是少数中国留学生太太中支持丈夫这样做的。大多数太太都不太愿意老公回国,她们觉得国内漂亮女孩太多,风险大
李彦宏现在仍然很怀念自己在加利福尼亚做农夫时的生活。谁也没想到,他曾经也因为这个爱好被妻子批评。1997年,两人结婚后,互联网飞速发展,李彦宏在信息搜索界成了知名的专家。当时他已经拥有道琼斯子公司的70余万股权,事业也有了高度,豪宅、名车都已在他手中。享受田园之乐在他看来已经无可厚非。
李彦宏在别墅门前开辟了一块菜地,享受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调。这时的马东敏对丈夫的懈怠有了本能的抵触。
一次,正当他在自家花园里摆弄的时候,妻子马东敏对他说:“你在信息技术领域是顶尖专家,应该独立创业。”当时,他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几周后,马东敏却狠下心来拔掉了他种的所有菜,并坦白地告诉他:“我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只是一个‘加利福尼亚农夫’。”
妻子的话强烈地刺激了李彦宏。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确有些沉溺于安乐,当年考北大、考GRE时的奋斗精神哪里去了?那天晚上,李彦宏走到默默流泪的妻子面前,轻轻地拥住她说:“你说得对,我是应该干点儿事业了。”妻子破涕为笑:“这样做才不辜负你超群的才华。”妻子激发了李彦宏的创业激情,他选择回国创业。
“但这对她是一种挑战,一般出国的女孩子都更喜欢国外的环境,回国创业的海归中,离婚率是很高的。但为了我的事业,她毅然回国支持我,这是很不容易的。”
鲁豫:回到国内来发展是你俩共同的决定吗?是否觉得那时候回到国内发展是顺理成章?
李彦宏:最后是共同决定的。
鲁豫:中间呢?
李彦宏:最初她对我说,你看事看得挺准的,你看看哪家公司前景比较好,拿到它的股票期权咱们就发了。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因为不管看得多准,我又不能左右公司的方向。如果决策者做了错误的决策的话,我们还是会失败,挣不到钱。我就跟她讲,股票期权的钱我已经挣过一回了,这回我想自己做公司去挣,而自己做公司最好还是要回到中国去做。她应该是少数中国留学生太太中支持丈夫这样做的,因为当时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的太太都不太愿意老公回国,她们觉得国内漂亮女孩太多,风险很大。
鲁豫:噢,是因为这个风险。(笑)
李彦宏:对,当时她支持我回来挺不容易的。她知道我的个性适合创业,我认定了的事情,她可能拦也拦不住。
我那会儿种黄瓜、种西红柿、种西瓜,真的很喜欢这些东西。当我看到春天买的籽儿,后来变成了西瓜,特有成就感
鲁豫:你在美国的时候,做百度以前,年薪多少?
李彦宏:十万美金吧。
鲁豫:那挺好的了,在美国过得也挺舒服的了。
李彦宏:对,也挺舒服的,平时种种花、种种草。在美国大家都住别墅,别墅后院你可以自己折腾,我那会儿种黄瓜、西红柿、西瓜。
鲁豫:别人是种花种草。
李彦宏:对,我比较实际,喜欢种吃的。我种的黄瓜是中国式的黄瓜,比较好吃。我家的西瓜爬得满后院都是,下不去脚。有同学来我们家开party,走的时候习惯带走一个西瓜或几根黄瓜。我真的很喜欢这些东西,工作虽然很忙,但人总有要换脑子的时候,坐在那苦思冥想编了几个小时程序后,你就想换换脑子。当我看到春天买的籽儿,后来变成了西瓜,我就特有成就感。做百度之后,忙的程度跟那时候相比不是一个等量级的了,就再也没有机会去做这些事情。
鲁豫:你在美国一共待了多少年?
李彦宏:完整地说是八年。1991年的圣诞节坐国航的飞机飞到美国。1999年圣诞节又坐国航的飞机飞回中国来。
鲁豫:这是你特意安排的吗?还是碰巧?
李彦宏:机缘巧合。
回头看,我们会为他人生中的巧合惊叹。但是,李彦宏不能仅仅用“技术天才”这样的词来形容,更多的时候他是个企业家,一个成功的谋略家。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李彦宏发现人们注重更多的是很现实的经济利益和人际关系,而并不是他认为可以改变生活的技术,于是渐渐地他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而恰巧此时正逢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春天,更巧的是,他很顺利地找到了创业的合作伙伴,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可谓万事俱备,只欠资金。于是在他和合作伙伴徐勇一起寻找第一桶金的道路上,出现了一段颇为经典的对白:
投资商说:“Robin,你多长时间能把这个搜索引擎做出来?”
李彦宏说:“六个月!”
投资商接着问:“多给你钱你能不能做得更快些?”
李彦宏回答说:“我不能这样做,这个必须让我做更多思考。”
投资商又问:“在搜索技术方面,你认为谁排在世界前三名?”
面对投资商的问题李彦宏列出了三个人。出于中国人的谦虚,他没有提到自己。而此刻他没有注意的是,在他回答完这个问题后,其中一个投资商,悄悄地离开了自己的座位。
鲁豫:你怎么不说自己呢?
李彦宏: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很自然地觉得我不应该被列入考虑的对象。不是说我对自己没有自信,而是觉得人家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好像更多的是在问除我以外谁更厉害。
在李彦宏给出的名单里,有一个人就是李彦宏当时的老板:William I.Chang。
威廉·张,中文名字张以纬,出生在中国台湾,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为领先的搜索引擎技术工程师、互联网战略发展专家。1996年,在硅谷的一次学术会议后,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的威廉·张极力说服李彦宏去Infoseek,此时,他刚刚荣升为CTO(首席技术执行官)。听了李彦宏对搜索技术的讲解,他知道他遇到了他要找的人。
可以说威廉·张创造了第一代Infoseek,而李彦宏则创造了第二代Infoseek。
后来,回国创业的李彦宏重回美国找钱,本不爱开车的他整天开车在旧金山的风险投资商中游说。最后他顺利融到第一笔风险投资金120万美金,比计划的100万美金还多。这与当初威廉·张在搜索引擎技术上的引导也是分不开的。
鲁豫:你的第一笔投资是多少?
李彦宏:一百二十万美金。
鲁豫:你一开始想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