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 努力达到一种解脱
人物小传
张朝阳(Charles Zhang),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64年生于西安,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赴美,199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1996年创建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
1998年,爱特信更名为搜狐公司,张朝阳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之后搜狐历经四次融资,于2000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NASDAQ:SOHU)。
2001年张朝阳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二十五位企业新星之一,同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明日领袖”之一。
2007年10月4日晚,他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玉珠峰大本营上用随身带来的电脑输入www.sohu.com,两分钟后成功登陆,玉珠峰和可可西里无人区首次实现了宽带网络通话。
如果我今天不是站在峰顶上,我就是坐在游艇里和一群朋友在大海中徜徉。但我选择了来到这里。
——2007年10月6日张朝阳历时6天登上青海玉珠峰顶
我靠不戴表或者穿着比较休闲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重要的让你非做不可
鲁豫:张朝阳是个特别守时的人,今天我们本来约1点半来。他到现场的时候我看了一下表,1点31分,非常守时。
张朝阳:我平时不戴表,也不知道时间。我靠不戴表或者穿着比较休闲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重要的让你非做不可。即使周围的人都戴,你自己不戴表也没有关系。我人生的前几十年里有太多“应该”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这样一种价值观的轨道上一路走来。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做那样做,总有一个标尺在衡量我们,这种衡量从幼年就开始了。我们的教育就是我们衡量的尺度。所以每个人的长大都是痛苦的源泉、焦虑的源泉。我接受这种教育,并在这种价值观下勤奋、严肃、认真地走了几十年,走得非常累。现在终于有一个空间可以使我有机会消除这些价值观了,所以我绝对不戴表。比如我起床,早上一般我会主动起床,我要让我的睡眠永远处在需要的状态,这样我可以睡得比较深,质量比较好,而不是贪睡。如果贪睡的话,第二天也睡不好。这也是一个自我管理的过程。
鲁豫:他们说你中午一般都是吃一碗清汤面条,上面搁几根青菜。
张朝阳:吃得比较简单吧。
据说日常生活中,张朝阳最常吃的就是面条。张朝阳回国后的第一顿饭,就是一位科技公司老板请的一碗面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张朝阳这里,生活中的小节被简化到最简单的同时,工作中的小节却被重视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比如,给员工下命令时,他不用电子邮件,专门用手写。
在15层的搜狐大楼里,张朝阳最习惯办公的地方,是一间有黑板和大屏幕的会议室。作为一个知名网站的CEO,也是多年对网络化信息传递简速化的警觉,他从来不喜欢用电子邮件与员工联络,一般给员工下命令时,他不发电子邮件,而是手写一些小条之类的东西再传递下去。
张朝阳习惯用这样原始的方式传达命令。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他知晓信息传递带来的所有预见性利害,所以他的解释是为了防止泄密所以用手写。它不会像电子邮件一样被随意复制抄送,即使有人要传播它们,也需要走到复印机前,由于翻阅人的数量有限,也很容易追踪到泄密者。
鲁豫:你给员工下命令一般不是发电子邮件,而是写一些小纸条。那些小纸条已经攒了很多了吗?
张朝阳:攒了一摞了。电子邮件可复制性太大,你写一封电子邮件给几个人,这几个人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传给另外几个人,这样就有可能被泄漏,甚至可能变成一个媒体事件。而用手写的方式传递信息,如果有人想要传播,他必须打印出来之后再传给相应的人,如果需要复制的话他要到复印机前面去,再传给别人,这个过程本身就会造成一种阻力,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需要这种阻力。信息的太容易复制导致无阻力的沟通和信息的泛滥,会威胁我们每个人。这是为什么我用手写而不用电子邮件的原因。至于办公室放置小黑板,是因为我觉得站着思考,深度会更宽一些。我站着写在黑板上,最后打印出来,这样会有助于思考。走路的时候我也会想一些事情,因为我觉得走路的节奏会刺激大脑的思考。
鲁豫:用手写给人发出指令的那种感觉挺伟大的吧?毛主席就是用手写的。
张朝阳:没有,我说了,我要克服自我,我没有自我。当你写的时候,你的心情会体现在笔迹上,员工看到这个字,会感觉比电子邮件更加亲切。
鲁豫:那倒是,你的字好看吗?
张朝阳:还可以吧。
我现在在努力达到一种解脱,在这种空性的状态下,我能看到一些东西,产生一种摆脱自我的创造性灵感。
鲁豫:我们的摄影师在你们公司转的时候,你的员工都在很自在的工作,没有人站起来向你打招呼示意。
张朝阳:我平时在公司都是一个人走来走去,对其他人工作没有影响。这样的话,对公司来讲也可以获得一种解脱,在这种情况下,人能以自己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而不是去关注自我,关注“我”做得对不对。我现在在努力达到一种解脱——我的自我是不需要被肯定的,当然已经被肯定很多次了,在这种空性的状态下,我能看到一些东西,产生一种摆脱自我的创造性灵感。我的兴趣和创作性迸发的时候,就给员工打电话,给他们开会。这时候对我来说,履行一个CEO的职责和义务已经被粉碎了。
鲁豫:平时你有保镖吗?
张朝阳: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以前晚上出去的时候会让保镖跟着,但我也没有得罪什么人,所以也没有什么用。只要别人认不出我来,就没什么事。
鲁豫:男保镖还是女保镖?
张朝阳:当然是男保镖,什么意思啊你。(笑)
鲁豫:你的员工一般怎么评价你?
张朝阳:还好吧。
鲁豫:平时在公司你发火吗?
张朝阳:一般不发火吧,三年中很少发火。
无论员工还是朋友,谈到张朝阳,都表示几乎很少见到过他发脾气。他本人也不止一次表示,“我是个比较沉默寡言的人,很内向。”他身上另有一种气质,类似于艺术家的气质,比如他说,“我话少的原因是因为我追求真实。我性格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真实到了一种残酷的地步。”
从心理学上的九型人格理论来分析,张朝阳很有可能是第四型人格艺术家型和第八型人格领袖型的结合体。这样的人格特质既冷静又富于想象力,可以使企业家在一定时期内创造非凡的业绩和财富。同时,对自我可以达到一种更深刻的认知。比如,在对待传统教育的态度上,张朝阳显然非常清醒。
读完本科或者硕士就可以了,博士对我来讲太长了。不过读博士也有一定的好处,把时间耽误了,却等来了互联网
鲁豫:他们给我一张你的名片——张朝阳博士,然后才是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博士放在了前面。
张朝阳:我也没有特意要表现什么,在美国,一般是以一个人的教育水平来体现一个人的水平的。
鲁豫:我觉得博士还是挺牛的。
张朝阳:教育这条路我走得太远了,我接受完教育的时候已经31岁了。读完本科或者硕士就可以了,博士对我来讲太长了。虽然读博士也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当你还在上学时,别人就已经毕业了。那时我还在麻省理工实验室里待着,整天做实验,同学们已经进大公司赚钱去了。恰恰是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我发现发电子邮件、聊天这些网络应用太伟大了,于是1994年我就想成立公司。可以说读博士也是因祸得福吧,把时间耽误了,却等来了互联网。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读博士还是值得的。
假如张朝阳出生在美国,假如张朝阳的早期教育背景是美国文化,那么今天的张朝阳不仅会是一个企业家,也一定还会是一个艺术家或思想家。
但事实不是假设。1964年张朝阳出生在中国西安市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整个童年都是在中国的文革时期度过的。张朝阳对童年的那段经历记忆犹新。
我小时候想干吗就干吗,比较异想天开,思维不大受束缚
鲁豫:你小时候是不是像别人说的,比较多疑,比较孤僻?
张朝阳:现在的性格肯定是由小时候的性格一点点积累而成的,所以我很难说小时候我是什么性格,这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自我认知和自我觉醒的。鲁豫:你小时候比较顽皮吗?
张朝阳:应该是比较异想天开吧。我父母都属于小知识分子,上过大学,也比较有觉悟,都入了党。我外公很早就去了延安,1937年入了党,后来被敌人抓起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后来逃跑了。如果解放后他能到北京的话,应该会是很大级别的官。我小时候是家里的老大,爸妈那时候都在辛勤工作,他们一直都是“先进”,一直到文革的时候都是“先进”。他们在我面前没有大人的权威,这对我的成长有很大的好处。所以我小时候想干吗就干吗,比较异想天开,思维不大受束缚。
鲁豫:你小时候干过最匪夷所思的事情是什么?
张朝阳:我小时候住的地方特别小,我整天拿着钳子或者铁丝,敲敲这个,敲敲那个或者做点什么玩意儿。
鲁豫:你做手枪想打什么啊?
张朝阳:我们当时在兵工厂,厂里面有废的弹壳,弄一个木头把,然后把鞭炮的火药拿出来,放进去,塞上一层纸,放点石子,然后打鸟。其实这手枪没有什么杀伤力,但是声音很大,比鞭炮的声音大多了。有一次在我家阳台上,我一打,嘣,跟爆炸了似的。
鲁豫:你打到过鸟吗?
张朝阳:没有,从没打到过。
鲁豫:你跟人打架吗?
张朝阳:打架,那时候都打架,我还算打得少的。小孩子分成两拨儿,一拨儿是大一点的初中生,一拨儿是小学生,相互打架。一般都用拳头打,不敢拿板砖拍。后来快上中学了,人家说上了中学都是用凶器打或者板砖打,如果不这么打人家就说你没本事,我就有点害怕上中学。后来一到中学,粉碎“四人帮”了,大家都开始学习了。我初一就开始学习了,初二已经是班里第一名了,后来物理竞赛也是第一名,所以很快我就被纳入了另一条道路了。但小时候的打架,记忆还是很深刻,我觉得有几个电影能反映小时候打架的情况。一个是路学长拍的《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还有一个当然是姜文拍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路学长拍的电影跟我们比较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