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5500000004

第4章 王维:身在浮世,心向清欢

01.

如果让他们都失掉作诗的能力,那么在唐朝的诗人里,谁最有魅力?

答案是王维。

就算不会作诗了,王维还有他的音乐。王维的祖父王胄曾担任协律郎一职。协律郎是个什么官呢?还记得西汉时期的那个音乐家李延年吗?因为他的一首“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他的妹妹就成了汉武帝的爱妃。汉武帝太欣赏他的音乐才华了,特意为他设置了协律都尉这个官职。这个掌管音乐的官发展到唐朝,就叫协律郎。

王维的身上有着家族遗传下来的音乐基因,所以这位我们眼中的大诗人,其实还是一位音乐家。开元九年,青春意气的王维从山西老家来到长安应试。一进京城,他就听说了一个糟糕的消息:诗人张九皋已经通过关系被内定为本次殿试的第一名了。王维忧从中来。幸好,岐王李范是非常赏识他的。李范为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在殿试到来之前准备好清新隽永的诗作十首,再谱一曲能够动人心弦的琵琶曲,或许能够改变局面。几日后,李范把王维引荐给当时唐玄宗非常信赖的玉真公主,并让王维当场为玉真公主弹奏他新谱写的《郁轮袍》。动人的旋律和卓越的琴技深深打动了玉真公主,在场的所有人也都为之击节赞叹。这时,王维又献上事先准备好的诗卷,公主读罢惊叹不已。原来这些诗公主早已读过,本以为是古代贤人所作,没想到竟是眼前这个青年才子所为。再后来,我们都想到了,原来的内定被取消,王维蟾宫折桂。

这是唐代小说《集异记》中所记载的。小说的真假有待考证,但即便是假的,这个故事能以王维作为原形,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就像《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一段也为作者杜撰,但罗贯中把这个故事放在诸葛亮身上,而不是张飞,就是这个道理。

就算不会作诗了,王维还有他的绘画。苏轼是个眼光极高的人,他甚至看不上孟浩然和白居易的诗。但对于王维,苏轼是这样评价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如果你觉得他的诗好,那么他的画跟诗一样好;如果你觉得他的画好,那么也不应该错过他的诗。总之,王维的诗有多精,他的画,就有多妙。

就算不会作诗了,王维还有颜值。也许你会说,这算什么本事?这当然不算本事。不过在一个人的整体魅力中,这也是不可少的吧。试想一下,某个俊朗帅气的男明星忽然就变成了《西游记》里妖怪“奔波儿灞”的样子,那粉丝大概是要哭成一片了。王维的相貌到底什么样呢?“妙年洁白,风姿都美”,古书里是这样描绘他的。翻译过来大概就是:青春,英俊,潇洒,匀称。好一个王维!

02.

一个如此才华横溢的偶像,他的故事该如何开始呢?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四首·其一》

一出场,王维就用酣畅豪饮和慷慨好客扣响了都城长安的大门。城中的人被这巨大的扣门声惊动了,是谁如此光芒四射?是一个历经风雨的豪杰吗?不,像这座城市曾涌现出的那些游侠一样,他,只是一个少年。是的,这个少年来了,带着热情与意气来了。很快,王维成了长安城的宠儿。上至王公贵胄,下到黎民百姓,王维已是所有人心中炙手可热的明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或许别人的十七岁还在家中寒窗苦读吧,可王维的十七岁,却已在少年成名后泛起了那一抹思乡的愁绪。正如苏轼所说,王维的诗大多是画面感极强的。而这首诗不然,没有明丽的画面,只有质朴的语言,平实的几句话,却又有动人心扉的力量。诗人的语言往往和人的外表一样,年轻时好打扮修饰,上了年纪,才又回归自然。王维十七岁便有如此质朴的诗句,说明他那时的内心已然非常丰富了。

古人二十岁为弱冠,即成年。很多人都会在自己的成人礼上收到一个礼物,但我想,没有谁会比王维收到的礼物更令人羡慕的了。王维在公元701年出生,在公元721年,也就是他整整二十岁的时候,王维进士及第,成了长安城中熠熠生辉的状元郎。之后,王维被封为太乐丞,掌管宫中音乐和礼仪。

03.

就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样,王维的成功离不开音乐,但他的第一次灾难,也是因为音乐。你是不是在想,这么一个整天跟音乐打交道的官,离政治的敏感地带有十万八千里,能惹来什么麻烦呢?可事实就是这样的,只因为他在一次排练舞蹈时看了伶人舞黄狮,而“黄”这个尊贵的颜色只能为帝王所赏,年轻的王维就从一届京城高官被贬为济州[20]的粮仓保管员。

从此,世事艰辛,他尝了个遍。

到公元725年的时候,王维已经在济州司仓参军这个位子上蹉跎了四载,对官场失望,感前程渺茫。尤其是对家人,无论是年迈而不能侍奉的母亲,还是久别而无法团聚的妻子,他都深感愧疚。终于,王维等来了他的自由身。这一年唐玄宗泰山封禅,大赦天下,他这个贬官总算有了辞职的资格,王维如离弦的箭一般奔回家中。

公元729年,王维回到京城,潜心理佛,并结识了孟浩然。这样清幽的生活,尤其是与妻子琴瑟和鸣的日子让王维错以为噩梦都结束了,可他哪里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王维而立之年时,他深爱的妻子竟突然撒手人寰,离他而去。还有一种说法,说王维的妻子是难产而亡,如果是那样的话,同时失去爱妻和尚未谋面的孩子,对于这个三十岁的男人来说,该是怎样一种挖心蚀骨的痛啊!妻子走了,王维没有写一首诗来送别,但他却用终身不再续弦来纪念这段爱情。也许在王维的心里,只有后半生里每一分每一秒的相守,才能诠释出他对妻子的怀念。这样的诠释,胜过千万滴眼泪,也胜过千万首诗。他无法用肉体来对抗死亡,却可以用精神来捍卫不渝。

妻子去后的第二年,王维漫游巴蜀。这是王维第一次试图用潺潺流水和不老青山来对抗人世的苦难。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青溪》

欢跳的流水是这寂静青山里的精灵,而水色却在深松翠柏里显得格外宁静。水草在溪流中轻轻摇曳,芦苇在碧水中呈现倒影。他的心早已安然,如同这清澈的流水一般。王维胜利了。蜀地的风光抚平了他的伤痛,从此他知道世间不只有不堪,在广袤的山水里,还有一种滋味叫清欢。

在接连的打击之后,上天终于睁开了他昏昏欲睡的眼,看到了人间还有一个苦命的人,叫王维。几年后,一代贤相张九龄走马上任,他把已渐渐被朝廷遗忘的王维拔擢为右拾遗。这个右拾遗,官位虽不高,却可以为皇帝建言献策。张九龄相信,以王维的才华,前途是不可估量的。然而张九龄失算了,仅过了一年,西域发生战争,王维调任监察御史,并伴随着一道圣旨离开京城,担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去了。

降职边塞,这显然是王维又犯了错。可他什么错也没犯,不过是张九龄因遭奸人诬陷而降职,王维也就跟着一损俱损了。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王维自己的原因,那大概和这件事有关。

唐玄宗的哥哥宁王李宪依仗自己的权势强抢民女,破坏了一个卖饼人本来宁静的生活。一日李宪宴请宾客,竟把那卖饼人召至府中,女子见到原来的丈夫潸然泪下。王维听说了事情的原委,怒发冲冠,当场作了一首《息夫人》来讽刺李宪荒淫无耻的行径。在宗室的兄弟中,唐玄宗跟李宪的关系又尤为亲密,而李宪又对王维怀恨在心。王维被排挤出京城,也就不难理解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这就是王维走出中原时的心情。他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棵飘摇不定的蓬草,一只无奈北归的孤雁。“蓬”与“雁”,多是漂泊无依的游子的象征,王维作为朝廷命臣却用它们来形容自己,可见内心有一种被抛弃的荒凉。忽然,大漠中的一道孤烟在他的眼前直冲云霄,寂寞却坚毅;莽莽黄河尽头的落日啊,悲凉但雄浑。这一幅画面瞬间治愈了王维,既然注定要大漠穷秋,何不纵情驰骋,这边塞风光何尝不是另一种清欢呢?

04.

王维吹了一年边塞的风,也享受了一年自由的时光。在那无垠的大漠中,漫天是黄沙,没有人去在意这个颜色;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号角边声,也不会有人盯住他的诗不放。在这里,王维可以与战场归来的将士们一起策马奔腾,追鹰逐兔,溅起的尘埃仿佛将苦恼隔离。古往今来多少人痛诉过边塞的苦,而王维,他难道没有苦吗?当然有,不过是苦中亦能作乐罢了。王维爱上了这里,可上天往往以夺走你的挚爱为乐。次年,河西节度使崔希逸改任河南尹,秋,王维自河西返归长安。

等到他再回到长安时,一切都变了模样。唐玄宗醉倒在杨贵妃的温柔乡里,忘了政事;当年诬陷张九龄的那个李林甫如今已在丞相的宝座上稳如泰山;狼子野心的安禄山也大摇大摆地走进朝廷,并深得玄宗的信任与器重;对王维有着知遇之恩的张九龄病故;在诗歌上与他惺惺相惜的孟浩然病故。心意相通的人接连离他而去,早已伤透他心的官场却更加黑暗,这里再没有什么值得他留恋的了。可他数次提出辞官,却终没得到允许,他与这不堪的尘世仿佛是一双握着的手,他努力着松开,对方却愈发紧了。

当王维为这挣脱不掉的浮世而苦恼时,他一下子想到了他的名字。名维,字摩诘,这是母亲为他而取。维摩诘是印度一位得道的高僧,笃信佛教的母亲在他生命之初就为他设定好了一颗禅心,难道这颗禅心可以轻易被尘俗扰乱吗?喧嚣不放过他,但他的心中自有宁静。

在长安城东南方向的四十里处,有一座叫做蓝田的县城,自古以来,这里以盛产美玉而著称。从蓝田再往东南三十里,便到了辋川镇,这里青山逶迤,奇花遍野,瀑布与溪流飞漱其间,“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武则天时代的名臣、同时也是那一时期文坛上的大人物宋之问,曾在这里修建过一栋别墅。如今,这栋别墅已许久没有主人了。也许是缘分吧,王维每次去禅院里与僧人探讨佛法时总要路过这座别致的宅院。这里幽静而安宁,如世外桃源一般,让他心生向往。后来,王维成了这里的新主人,从此在长安与辋川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空山,一座又一座空山,如此人影足迹、树木繁茂、泉水击石、浣女嬉戏的山,在王维的笔下,怎么就成了“空”山?的确,辋川别业附近的这些山并不空,但在王维眼里,它们却是“空”的。不仅是这些山,万事万物在经历了宦海沉浮、官场险恶的王维的眼里,都是“空”的。这大概就是佛语里常说的“色即是空”。

天色虽已晚,却有明月相照,晚又何妨?群芳已凋,却有青松常在,寒又何惧?还有那潺潺清泉泠泠作响,还有那春天一样的少女林中嬉戏,还有那充满烟火气的渔船劳作,连无限高洁的莲花都为之荡漾,又何况是王维呢?“自古逢秋悲寂寥”,王维却在这万物凋零、凄神寒骨的秋季里、深山里看到了蓬勃的春意,是啊,比之世事的艰难和政治的险恶,秋,也未尝不是美好的。怪不得《楚辞》里说:“王孙归来熙,山中兮不可久留。”而王维却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在这十二年的光景中,王维每当被朝廷的黑暗和世事的艰难折磨得透不过气时,辋川别业里的日子总能像密林里漏下的日光,给他的生活以光亮。

05.

公元756年,不堪的浮世与残忍的命运再次联起手来向王维发难。这一年的六月,安禄山攻破潼关,唐玄宗逃亡蜀地,而王维,却被俘长安城。安禄山深知王维的才华,当初唐王朝不放过他,如今的安禄山也不放过他。安禄山把王维押解至洛阳拘禁起来,强迫王维为他效力办事。王维当然不想,可他只身陷入叛军,朝廷不能给他半点支援,他又能怎么样呢?八月,安禄山在凝碧池宴请群臣,命梨园乐工为其奏乐。诸乐工回想起曾在唐皇宫里与玄宗、贵妃共同排练的一幕一幕,不禁唏嘘,相对而泣。安禄山见此情景,恐乱军心,威胁乐工们落泪便要斩首。其中一个乐工听到这样的话愤怒着站起来,把手中的琴狠狠摔在地上,向西恸哭。然后安禄山就真的把这个乐工五马分尸示众了。王维在狱中听闻此事,泣不成声,赋诗道:“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九月,王维万般无奈之下出任伪职。

第二年,官军收复东都洛阳,把在洛阳的叛军连同陷贼官员一同押回长安。这其中,便有王维。长安城失守,王维被关进叛军的监狱;如今长安城夺回来了,王维又因为曾出任伪朝而身陷唐王朝的囹圄。幸亏那首《凝碧池》里的“百官何日再朝天”让朝廷读出了王维的忠心,唐肃宗才免了他的罪过。

王维被这浮世牵绊了大半生,五十七岁后却迎来了仕途的顺风顺水。从恢复原职到官居尚书右丞,于别人或许是莫大的荣耀,但对于早已看淡世事的王维来说,这大概还抵不上终南山上的一片云。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

06.

一千年后,人们谈起王维,喜欢谈他年少成名,喜欢谈他的“尚书右丞”,喜欢谈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其实王维自己根本不在意这些,那他在意的是什么呢?

他在意的是家乡的一朵梅花: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三首·其二》

他在意的是南国的一颗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

他在意的是辋川别业里的一株辛夷: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我们与王维都挣不脱这浮世。我们是身在心也在,而王维,他是身在浮世,心向清欢。

同类推荐
  •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本书根据对梁漱溟老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书中有少年立志救国参加同盟会,说自己的两次自杀经过……等七篇文章,再现风雨岁月,梁漱溟人生旅程的沧桑和其耿介率直,不同于流俗的人格形象。
  •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道、释历来三分天下。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只有《佛藏》和《道藏》,而没有《儒藏》。21世纪初,这一历史终于得以突破,而改写中国这一历史的带头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
  • 约翰·博格传

    约翰·博格传

    本书从近距离向我们展示了当代最伟大的投资思想以及整个投资行业的“良知”,向我们展现了博格在行业中的颠覆性行为——在其他共同基金经理们疯狂兜售基金、贪婪地向普通大众攫取管理费用时,博格却开创了以低成本为导向、以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为先的被动型指数基金之路。博格因其努力构建的指数基金王国而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美誉,被誉为“金融行业的良知”。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图说世界名人: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介绍了,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家及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国家及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热门推荐
  • 感谢折磨你的人

    感谢折磨你的人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这是著名诗人顾城对人生的一句美好的描述。人生在世,你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很多的不快和打击:对手对你的攻击、世事对你的刺激、上天对你的不公……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就像一只蚂蚁一样,一生匍匐在大地上劳作,备受折磨。于是,很多人在面对折磨的时候,听天由命,最后就真的成了蚂蚁,平庸地度过了一辈子。但有的人却会把折磨当作一种历练、一种激励、一种教训,他们先是被折磨着,但在折磨中获得了成功的经验,继而成就了他们人生的辉煌!
  • 孑孓进京

    孑孓进京

    12岁小姑娘。为了保护弟弟,寻找弟弟,和姐姐一起闯到大城市里。给城中富豪家当保镖,唯一的作用就是挡刀挡枪,当生命即将消失的那一刻。男人才发现她已经不是一个小保镖,而是她心中唯一的女主。
  • 银河

    银河

    跨世纪文丛是新旧世纪之交诞生的,她融汇了二十世纪文学、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变异的新成果,继往开来,为开创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新格局,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簿之力。本书收录了张抗抗中、短篇小说。
  • 鳏寡

    鳏寡

    人活百年,总有终期,老夫老妻,也总有一人要先走一步,留下来的那个人该如何面对未来的日子……
  • 演出

    演出

    她到底爱不爱我?——林致远一直在想这个问题。17岁的高二学生林致远被27岁的英语女教师郦雯指控强奸,虽然他和她都知道事情并非如此,但她提供的证据似乎无可辩驳。眼看他即将被定罪,事情却突然发生巨变,先是母亲自杀,接着郦雯改变了证词,而林致远刚刚获释,他就被父亲告知,郦雯将成为他的后母……他越来越觉得一切都是场阴谋,忍无可忍终于铤而走险……
  • 古武后人

    古武后人

    过去的辉煌,注定了现在的凄凉,古武一脉凋零。近万年后的华夏,一位特殊的学生,他从学校开始他的故事。
  • 萌妻来袭:大叔一抱好欢喜

    萌妻来袭:大叔一抱好欢喜

    被一个狂霸拽的特种兵大叔缠上是何种体验?她不过还是一个纯情的小丫头,居然第一次见面就……她讨厌他,一心只想摆脱他。她有心心念念的男神,而不是这个专制的老司机。她逃,他追。她躲,他捉。“小可可,你闹够了没,乖乖跟我回家!”“你这个暴君,我不要你管!”“封太太,你敢再说一遍吗?”他步步紧逼,一下子将她的小手,举过头顶。“封大叔,你欺负人!”“小可可,我还能再欺负你点,想不想试试?”
  • 仙帝归来当奶爸

    仙帝归来当奶爸

    四年前,吴天醉酒,与一女子邂逅后,被飞进窗户的异宝砸中,飞升仙界。四年后,吴天于戒中经历漫长修炼,成为无天仙帝,强者归来!却不想当初那女子就是自己从未见过面的未婚妻,她还为自己生了一个女宝宝!这是强者重回都市,横行无忌,扮猪吃老虎的爽快故事。
  • 总裁前夫追逃妻

    总裁前夫追逃妻

    她--桑偌汐,刚踏出校门就被父亲半推半送嫁给了他他--楼墨衍,只因父母一再逼自己相亲,不想有人自动送上了门让他简简单单就交了差结婚当天,他就对她立下了规定--不管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但是你没有资格管我,你只不过是让我用来交差而已,懂吗?(嗏第一次写文,写得不是很好,亲们可要多多包含哦!)
  • 游雁宕山日记

    游雁宕山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