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是要把声音送到人家耳朵里,要让人听得清楚,还要充满感情。如果能够有效运用声音的魅力,让自己说话如音乐般美妙,高低有致、抑扬顿挫,充满节奏感,一定能为自己的口才增色不少。
亲切随和的态度令口才生辉
在与他人交谈时,一个人的语言是否能打动人,态度是否随和,交谈能否给人一种舒服愉快的感觉,都将影响交谈的效果!
与人初次见面,在相交甚浅、相知甚少的情况下,要想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就必须尽快表现出你的友好和随和,让对方乐于接受并对你产生亲切感,从而提升交谈的融洽程度。如果在社交活动中,我们主动寻找一些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就可以在无形中消除双方之间的陌生感。能不能找到话题,主动地与对方搭上话,比会不会讲话更重要,它能让人感觉到你的主动大方、友好亲切的和蔼态度。
对方或许会因你一句简单的问候而感到亲切,由此加深彼此之间的亲密程度。可能有人担心自己不善言辞,生怕会因此受到冷落,所以干脆沉默。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能不能让对方感到友好亲切,并不完全取决于谈话的内容,主动热情地与之攀谈,这本身就能感动对方。
一位很有成就并且风度翩翩的男士,非常了解女性心理。他与女性朋友约会时,总是说:“你要回家,还是去吃夜宵?”他绝不会说:“你要去吃夜宵,还是回家?”因为他知道,当女性听到“你要回家吗”这句话就会有安全感,但同时也会有轻微的失望感。因为,她潜意识里可能会期待对方有别的提议,这时,再添上一句“还是要去吃夜宵”,刹那间,失望感全失,她就可能会欣然地接受邀请。
若是他的头一句话就问“你要去吃夜宵吗?”对方可能就会有警戒心。他接着再说:“还是要回家?”大部分女性都不好意思再说“我愿意去吃夜宵”。因此,应该像上面的这位男士那样,提出两种方案让对方选择,既尊重对方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与人交谈时,有多种方式可以表现出自己亲切随和的态度。如:寻找并强调双方的共同点,会让人感到友好亲切。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心理倾向:初次见面时,如果在对方身上找到了与自己的共同点,就能够消除因陌生而引起的紧张情绪,使双方都能产生亲切感。这里的共同点可以是家乡、共同的朋友、性别、年龄、孩子和工作等生活中的任何细微之处。
只要我们用一颗友爱的心去关心他人,以亲切随和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鲜花与喜悦。
说话要令人舒服悦耳
交谈时恰到好处地使用令人舒服悦耳的语气,不仅能充分地表达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还能使说话的内容形象生动、风趣有味、充满艺术感染力。
交谈是人们之间交流信息、传情达意、了解他人的一个直接而重要的工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及行为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内心感情与思想活动能否让他人很好地接受,这就要看你说话时表达的语气能否让人感到悦耳与亲切,说话的声音能否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恰到好处地使用声和气,不仅能充分地表达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还能使说的话形象生动、风趣有味、充满艺术感染力。在电影《人到中年》有一段傅家杰和陆文婷在恋爱中的对话:
“你喜欢诗吗?”傅家杰问陆文婷。
“我?我不懂诗,也很少念诗。”陆文婷略带嘲讽地说:“我们眼科医生做手术,一针一线都严格得很,不能有半点儿幻想。”
“不,你的工作就是一首最美的诗。”傅家杰打断她的话,热切地说,“你使千千万万人重见光明。”
我们可以看出,开始时,傅家杰以“诗”为话题与姑娘交谈,没想到产生了揭短之嫌。姑娘用嘲讽的口吻反击了他,眼看交谈就要受阻,傅家杰立即抛开姑娘不懂诗的问题,转而真诚而又热切地对她的工作进行赞美。仅仅一句话就消除了两人之间的隔阂,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赢得了姑娘的好感,最终也赢得了姑娘的芳心。
吐字要“上口”,发声要“入耳”
说话时对吐字和发声最基本的要求是“上口”和“入耳”。所谓“上口”,就是讲起来通达流利。所谓“入耳”,就是听起来非常顺畅,没有什么语言障碍,不会发生曲解。
吐字时嗓音洪亮、准确清晰是好口才最基本的要求。体育节目解说专家宋世雄,他的解说就体现了吐字准确清晰的“快”的功夫。宋世雄解说的“快”,是快而不乱,每个字、每个音都发得十分清楚、准确,没有含混不清的地方。
那么,如何在发音中吐清字呢?
发声时一定要咬住每个字的字头。有一句话叫“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在发音时,一定要紧紧咬住字头,这时嘴唇一定要有力,把发音的力量放在字头上,利用字头带响字腹与字尾。发音一定要饱满、充实,口形要准确。发出的声音应该是立着的,而不是横着的;应该是圆的,而不是扁的。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清脆悦耳,干净利落。
说话除了要吐清字,另一个技巧就是会用气息。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就像汽车上的发动机,它是发声的基础。气息的大小与发声有着直接的关系。气不足,声音无力;用力过猛,又有损声带。所以,我们要想口才好,必须运用好声音,注意练声。练声首先就要学会用好气息,会换气。要注意以下要领:
1 学习吸气与呼气的基本方法,时常做深呼吸
吸气时要吸得深,小腹收缩,整个胸部要撑开,尽量把更多的气吸进去,吸气时不要提肩。
呼气时要慢慢地进行,让气慢慢地呼出。朗诵、论辩时,有时需要较长的气息,那么只有呼气时慢而长,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呼气时可以把两齿基本合上,留一条小缝让气息慢慢地通过。
此外,用好气息也不要有“喝气”声。“喝气”声是用口吸气造成的。这样会导致舌面干燥,冷气刺激声带,声带湿润度降低,影响声音质量。
2 换气要找准“气口儿”
“气口儿”是最佳换气处。方法是:话出口前急速吸气,把握好吸气与话出口的“时间差”,这样气流才显得充沛有力。这种救“燃眉之急”的换气不易被人觉察,所以又称“偷气”。但要注意,不要边说话边换气。
3 换气时不要“端肩”
胸廓的第一对肋骨是呼吸动作的支点,吸气时如果两肩耸起,第一对肋骨位置就会上移,胸腔内部会感到空虚,发声就虚软,而且“端肩”姿态也不好看。
应该有目的地多做一些这样的练习:深吸一口气;数数,看能数多少;朗读一段较长的文章,尽量避免喘气声。
在说话时,我们可以适当地把长句改成短句;把倒装句改为常规句;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加以改换或删去;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把生僻的词换成常用的词;把容易误听的词换成不易误听的词……这样,才能保证在讲话时字字句句朗朗上口,让别人听起来清楚明白。
语调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
说话时除了要注意声音和气息的训练,声调的抑扬顿挫也很重要,这些因素构成了丰富的语调。常用的语调有三种:
1 上扬调
声音由低而高,一般用来表示惊讶、反问、号召、鼓动、意犹未尽等,以此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2 下扬调
声调由高至低逐渐下降,一般用来表示自然、肯定、祈使和话语结束等。
3 平直调
声调从头到尾比较平稳,变化不大。一般用来叙述、说明、解释,表达庄重、严肃、悲痛等情绪。
说话时,只有使音调的高低随意而变,随情而变,才能造就最佳的谈话效果。语调运用时必须投入真情实感,否则容易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会适得其反。为了更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说话时就要对语言做高低抑扬的变化处理,既不能一味地高,破嗓裂喉;也不能一味地低,有气无力。一般说来,高音为升调,即句子调值由低到高,句尾发音往往最高,一般用于疑问句;低音为降调,即句子调值由高到低,句尾发音往往最低,一般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说话时声音不仅要有高低变化,而且要有停顿变化。所谓停顿就是指说话时的间歇,使停顿变为一种表达艺术,能更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
因此,平时我们说话时应做到,一是要句式短,句型灵活,节奏感强;二是要多用那些音节流畅、直接性和渗透性好、表述庄重、简洁明确的口语词汇,尽量少用专门术语。
重音是与停顿、发音速度和声调抑扬一块儿使用的,重音不同,表达的效果也各异:
1 明快型
说话时感情脉络平稳,语调变化小,语气平和,语速中速或稍慢,重音和停顿较少,多用于叙述一件事,说明一个通理。
2 凝重型
这是抒发沉思、悲伤、激愤的情感所使用的一种节奏,多用于抒情性讲话。
3 激昂型
这是抒发激昂、喜悦、愤怒、紧张等多种感情时所使用的一种节奏。语调高扬,大起大落,语速快,节奏流畅,音色明亮,重音与停顿较多。
准确地运用重音是提高说话效果的重要技巧,一般说来,重音的确定还要注意:凡是具有对应关系、表示比较的词语,要读作重音;凡句子中列举的同类词语或排比句中表示排比标志的词语,需重读;文章中起照应、重复作用的词语,要重读。
重读有技巧,重音有魅力
说话中重音的使用还要根据说话的着重点和表达感情的重点而定。某些词语很普通,但由于表达感情的需要,就需要重读。有时也可采用语句的停顿和音调的长短来读出重音。当然,重音的确定不是一成不变的。重音不可确定太多,多了则轻重音显得不明显,反而会影响表达的效果。
有的人说话速度比较快,就像在“爆豆子”,等他说完后,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适当地把话说慢一点儿,发音有轻有重,这样别人会更加愿意倾听你说的话,也会感觉到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是经过慎重考虑才说出来的,让人觉得你会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
一般来说,升调传达着激昂的情绪,如兴奋、愤怒、谴责、疑问等;降调则表达低落的情绪,如悔恨、伤心、失望和郁闷等。
重音在语言表达中有重要作用,说话没有重音,就如一潭死水、索然无味,还会令人抓不住要领,不知所云。
说话时使用重音是与人沟通过程中为实现准确表达而常用的手段。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20个人围成一个圈,随机指定其中一个人为“龙头”,由他想一句话,低声转述给左边一人,此人再向左传,以此类推,等这句话再传回“龙头”耳中时,与他当初说出的那句话早已大相径庭。比方说有这样一句话: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可是有人这么说)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我确实没这么说)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可是我是这么暗示的)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可是有人偷了)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可是她对这钱做了某些事)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她偷了别人的钱)
我没说她偷了我的“钱”。(她偷了别的东西)
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一句话,语气、神态、声调,尤其是重音的位置不一样,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重音的所在,一般也就是讲话者所要突出的重点所在。重音的位置不同,表示的语音和感情色彩也不同。例如,“你听得懂吗?”这个句子,如果“懂”没有加重音,那么只是一般性的询问,如果加重音说出来就变成了反问,并带有轻视的感情色彩。
苏联著名的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重音就像人的食指,指示着节奏中或句子中最主要的词。”所以,恰当地运用重音,能使你的语言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