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2500000003

第3章 花衫名角绿牡丹

大约四五十年前吧,凡涉足剧场的,都知道花衫名角绿牡丹红极一时。他是贵州安平人,姓黄名琼,字端生,绿牡丹是他的艺名。且因《天中记》有“欧家牡丹有作浅碧色者,时称欧家碧”一语,便别署欧碧馆主。幼年拜老演员戚艳冰为师,他既聪明,又虚心受教,所以艺事突飞猛进,成绩斐然。初演于乾坤大剧场,又续演于大舞台,年仅十五六岁,雏凤清声,誉满海上。当时,老画家吴昌硕曾为之题照:“散花送酒殊风格,坐着梅边认不真”,形容他演《天女散花》、《宝蟾送酒》,和梅兰芳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能戏六七十目,饰《春香闹学》的春香、《天河配》的织女、《新安驿》的女盗、《鸿鸾禧》的金玉奴、《马前泼水》的崔氏、《长生殿》的杨贵妃等,或端庄,或婉媚,或巧笑,或轻颦,或泼辣,或温娴,都能深入角色,刻画入微。那时演红生的老伶工王洪寿,和他同隶一台,王为了提携他,某次演《十八扯》,王自演未饰演的丑角,借以衬托。某岁,江浙水灾,上海伶界联合会举行义务会串《嫦娥奔月》,以筹措赈款,绿牡丹饰嫦娥,赵君玉、芙蓉草、贾璧云、刘玉琴、刘小蘅、高秋颦这一班名角饰仙女,轰动一时,实则也是前辈扶掖后进罢了。

他好学,从陆澹安学书法,陆兼教诗文,并发起绿社,征集绿牡丹剧照及诸名流如胡寄尘、袁寒云、朱大可、尤半狂、天台山农等的揄扬文字,汇刊《绿牡丹集》,以与柳亚子的《春航集》、《陆子美集》相媲美。不料这样一来,引起《晶报》主持者余大雄及几个评剧人士的嫉妒,在《晶报》上大肆攻击,痛骂绿社人士为中了绿气,出语甚为恶毒,陆澹安和朱大可、施济群因办《金钢钻报》和《晶报》对垒,且寓意金钢钻的硬度可以刻晶。满拟对骂一阵出了气,也就收场,不料《金钢钻报》骂出了名,居然销数很多,便由施济群维持下去,刊行了十多年,为小型报之翘楚。过了数年,陆澹安有天南之游,携带绿牡丹同赴昆明,为编《龙女牧羊》、《霍小玉》、《风尘三侠》等新剧,连演一个多月,载誉而归。

解放后,每逢星期天,一般笔墨朋友,纷趋襄阳公园茗谈为乐。陆澹安、朱大可、平襟亚、徐凌云、管际安等,为座上常客,我也每周必到,绿牡丹有时也来参加。徐凌云、管际安都喜谈剧,劲头很高,且编撰了《昆剧一得》,直至“文革”运动起才止,听说绿牡丹在运动中期含冤而死。

瘦皮猴韩兰根趣事

韩兰根是我四十年前上海影戏公司的老同事,可是好久不见面,却在电视中看到他,已是七十多岁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托人带口信给我,说要来探望,这当然是我非常欢迎的。不料,隔不多时,噩耗传来,他已一瞑不视了。

他生平拍过的影片,二百五十部左右,可称多产的了。具代表性的,要推他和王人美合拍的《渔光曲》,他饰小猴一角,呆头呆脑,别有神态,表现角儿的个性,可谓妙到毫巅。这部片子,在国际电影展获得金牌奖。他为了拍片吃苦头的,是和蓝蘋(江青化名)合拍的《王老五》和《狼山喋血记》。在“文革”中,四人帮威胁他,不许提到蓝蘋,并把他关进牛棚,强迫劳动,摔断了肋骨。这种手段,是何等残酷啊!直到一九七四年,他才得解放回到上海,参加市政协,暇时打拳,蓄几只鸟,驾自行车到公园,度着晚年的愉快生活。他不但拍片属于多产,他家里有八个儿子,五个女儿,儿女十三人,也可说是多产的了。

我既和他同事多年,他已往的事,当然知道一些,这儿就把较有趣的谈几件吧!他十七岁开始拍电影,我认识他时,他已二十多岁了。他擅唱歌曲,边唱边表演,滑稽得很。他有一支《白相跳舞场》,听他唱的,没有个不哈哈大笑。这时,我的朋友丁悚,任职蓓开唱片公司,我就作了介绍,为他灌了唱片,风行一时。

当上海影戏公司摄《新西游记》,韩兰根饰孙悟空,为了扮演猴子,把头发中间剃掉,只留蓬蓬然的两鬓,成为怪样子,不拍戏时,他戴着帽子遮掩着。其时同事们都喜开玩笑,一次,大家闲着没事做,就邀了兰根去逛马路,到了南京路最热闹处,同事某突然把他的帽子抓取了就跑,他剃得不三不四的怪头,在万目睽睽之下,引起哗笑,使他窘极不堪,没有办法,只得抱着头,雇了一辆人力车,拉起篷帐,狼狈地逃回去。又一次,大家坐着聊天,他无意中说道:“好久没有人请客,很想一快朵颐。”这话不打紧,可是同事某又动了脑筋,和他开玩笑。过了一天,冒着和兰根熟识的某某名儿,邮寄一份请客帖给他。他接到了,很为高兴,准时到某菜馆,抬头一看,座无作东的主人。他想大约主人有事迟到了,等着再等着,却始终不见主人的影踪。不巧得很,天忽下起大雨来,他只得自己花了钱吃了一顿饭,雨丝风片,兀是不停,便冒着雨,还到家中,一条新制的白哔叽裤溅沾了很多泥迹,大为懊丧。

他屡次受窘。有一次,他却窘了大名鼎鼎的吴稚晖。吴稚晖是国民党元老,但生活平民化,经常步行市间。一天,吴稚晖杂在人群中,忽被韩兰根瞧见了,便高吭戏呼吴稚晖,这一下,顿使吴老头子惊慌失措,深恐有人对他不利,急忙躲入一店铺,好久才敢探头一望,见没有动静,匆匆离开店铺而去。

上海影戏公司主持人但杜宇,也是喜开玩笑的,那时演员有袁丛美其人,为暨南大学毕业生,很有文化修养,善演反派戏,状态很英挺,遗憾的是面有痘瘢。杜宇忽地要我编一支《麻皮歌》,我七不搭八编好了,把歌词给韩兰根试唱。那天,特地招呼袁丛美到一小小化妆室来,我和韩兰根先在小室中,袁丛美走进来一看。见在座的有鬼头鬼脑的样子,知道不对头,拔脚要跑,杜宇突然把门窗关锁起来,韩兰根引嗓作态,高唱《麻皮歌》,唱了一遍又一遍,使袁大窘特窘,一笑开锁,袁才得逃走。

韩兰根绰号瘦皮猴,的确带些猴子的顽皮性,面部各官都能牵动作怪相,逗人发笑,连耳朵也能任意活动,这是他人所做不到的。总之,他是趣人,从小就趣,直趣到了老,大家都喜欢接近他,甚至他家的小孙儿时常缠住了他,要他讲故事,实在他的言语和动作太有趣了。

萧蜕庵的书艺

谈书法的,大家都知道有沙曼公、邓散木,却少有人知道他们的老师萧蜕庵,因为蜕庵逝世多年,人们把他付诸淡忘了。

蜕庵,江苏常熟人,字中孚,别署甚多,如退盦、退暗、本无、无公、罪松、旋闻室主。晚居吴中阔家头巷五号及圆通寺,那一带属于葑门,称为南园,他又自号南园老人。早年参加南社,继入同盟会,掌教上海爱国女学、城东女学,为一时俊髦。

他曾从张聿青学医,擅岐黄术,为人治病,辄有奇效。贫者踵门,免酬给药。著有医书数种,精小学,有《文字探原》,《小学百问》等,皆数十年钻研心得,惜未刊行。又耽禅悦,常访印光上人,有所商讨。更善书法,以学佛故,尝谓:“书道如参禅,透一关,又一关,以悟为贵。”“书法当学而思,思而学,若学而不思,思而不学,皆不可也。佛学由解而疑,疑而参,参而悟。不解不会疑,不疑不会参,不参不会悟,不悟不会成。书法然,一切无不然。”他四体皆工,尤长篆体,教人握管,谓“当懂得力学,以笔尖为重心,大食中三指为力点。”又云:“学书先从楷书入手,以欧阳洵、虞世南为正宗。字得力于王羲之,虞字得力于王献之,羲之以神胜,献之以韵胜,二者截然不同,久审方知。若颜鲁公、柳公权,则为正宗之支流,只供参考而已。”他又于永字八法外,别辟新八法,为理、法、意、骨、筋、肉、气、韵,认为“八法全,谓之有笔有墨,不全,谓之有墨无笔。”那就更进一步的说法了。又云:“写字工夫,不可有滑笔,主要笔笔入纸。”又:“北海书,是拉硬弓手段,宜学其臂腕力,引来控去,旁若无人,才可中其鹄的,若一松弛,则势必不能穿鲁缟矣。”又,“明代书人,以行草著称。故明人只限于帖学,碑学则百无一人,篆隶则千无一人。而明人草书,前惟王雅宜,后则董香光,最后则傅青主。祝枝山、王觉斯,皆魔道也。”又:“一碑须学一百次,方可入门而升堂,由堂而室,由室而奥,由奥而出后门,复由后门而绕宅,再进前门,复从后门出,则整个状况,均得了然。”又:“兰亭、圣教当勤学,十三行亦时时展阅,道因少写而多看,则自能得益。”又:“书法虽小道,要具三原素,一曰书学,二曰书道,三早书法,三者以学为本,以法为末,以道为用,离其一,则非正法也。”

他晚境坎坷,六十诞辰,堂上张联自寿:“醉里一陶然,老我相羊频中圣;儒冠徒饿死,生儿不象始称贤。”其牢骚可知。一度外出,险遭车祸,不久,又倾跌受伤。加之他韬晦自隐,不趋时,不媚势,人罕知其学养与书艺,致一无收入,生活艰困。诸门弟子分散各地,难予照料,而我友陈锲斋,却于岁时令节,有所馈遗,因此,蜕庵与锲斋通问独多。蜕庵于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六日病故,年八十有三,锲斋展视遗札,为之泚然流涕,承出示数通,如云:“笔墨生涯,竟尔断绝,朝不谋夕,欲一饱而无从,以此而言,殆无生理,与吾弟(指锲斋)相晤之时,将无几耳。平生纪念之物,只有文百余篇,诗六七百篇,小学三书,日记三十余本,同付灰烬而已。念及此,为之痛心不置。”又:“拙荆撄疾半载,终以困,失治罹殃,于夏历三月初七日溘逝(早于蜕庵前四年)。”又:“窘于邮资,末即复。今年耳益聋,神益败,恐不能度年矣。”这写在明信片上,钤一小像印,秃头戴眼镜,微髭,作僧装。又一明信片:“自去年十二月中旬卧疾,加以倾跌重伤,偃蹇六阅月,今虽起坐,而两足几废,两耳完全失聪,目亦散光,如在云雾,神思恍惚,在世不久矣。往岁嘱我集一联,曾成句而未书:‘能读万卷书,气象远矣;作退一步思,身心泰然。’写至此,目瞀矣。”其艰苦真有出人意料之外者,当时政府当局知而悯之,由江苏省文史馆聘为馆员,馈以馆禄,奈年迈体衰,已不能挽回其重危之生命,那是多么令人嗟悼啊!

同类推荐
  • 遇见·汪国真

    遇见·汪国真

    全书以汪国真一生为线索,以他对诗歌的狂热至成名后的众多细节故事来展现了一位诗人的成长历程。从中可见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与社会的变迁。全书共用了21章的篇幅书写了他的一生,描述细腻、流畅,并巧妙地将诗作穿插全书,读来非常有味。其抒情的语言,对汪国真诗的合理引用,也是全书引人入胜之处。
  • 楼外谈红

    楼外谈红

    作为著名的小说家,李国文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将《红楼梦》中的人和事置于现实生活中,用现代人的视角进行解读,涉及政治体制、人情世故,甚至饮食文化、语言文化,内容广泛而有趣。对《红楼梦》的解读可谓鞭辟入里,独辟蹊径,读出了普通读者所没有看出来的内容,通过通俗幽默的语言,进行深刻的剖析,是一本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国民性、大众心理和多种文化常识的必读书。红楼是梦原非梦,李国文以作家犀利的视角,鞭辟入里,独辟蹊径,在现实世界里重新解读红楼梦,读出了新鲜的内容。
  •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围绕毛泽东与水浒精神这个主调,全面收集详尽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水浒传》的专题资料,仔细分析了毛泽东那视角独特、个性新奇的读书经验,具体揭示了毛泽东从梁山好汉身上挖掘到的古代革命造反者的精神内涵。毛泽东对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拼命精神、“打虎”精神……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精心的吸纳;对梁山好汉的政治和政策、胆略和策略、战略和战术……都给予了别开生面启人心扉的解读,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转化为革命实践中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物质力量。同时,毛泽东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了梁山好汉在精神状态和斗争策略方面的不足和失误,作为革命的借鉴。
  • 和谷文集

    和谷文集

    《和谷文集》分6卷本出版:卷一、卷二、卷三为散文随笔,卷四为报告文学,卷五为诗歌、小说、影视,卷六为文艺评论。6卷共约160万字,每卷前还有许多生活照片。陈忠实为文集写了题为《诗性和谷,婉转与徘徊》的序言,对和谷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全面地深入地评价。
  • 晚秋

    晚秋

    宋品仲,男,1962年生于河北省香河县,汉族。先后毕业于廊坊师范学校、廊坊市委党校、河北大学。曾在小学、中学任教,后在乡镇、县城街道办事处任职,目前在香河县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工作。诗歌作品曾在《廊坊都市报》《北方文学》等多家媒体刊发。这本《晚秋》收录了由其创作的诗歌作品。
热门推荐
  •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打到王茂田

    打到王茂田

    王茂田哈欠连天地填完自己的选票,就趴在桌子上睡过去了。选举结果出来时,茂田老汉正睡得昏天黑地,旁边的人好歹把他晃醒:王老汉,村支书的大帽儿扣你头上啦!接着,镇里的路副书记敲了敲话筒,招呼王茂田上主席台。茂田老汉的老脸忽忽地发起烧,恨不能钻进桌洞里去,他脸红脖粗地说句不耍笑不耍笑,抓起烟袋就往屋子外跑去。王茂田跑出村部大院,心里还是感觉怪丢人,生气得慌。大山窝子村党员群众一个样,老是把选举当成戏耍,投出些稀奇古怪的人出洋相,平日里拿出来寻开心。
  • 缘来是你:刁蛮皇妃

    缘来是你:刁蛮皇妃

    一介女子,欧阳溪雨,出身在官家之中,却是受到家族之中的不平等待遇。后庆幸入宫成为妃子,受到帝皇的宠爱。她,生性自由,单纯,只想在自己的世界生活着,不喜与人争斗。但是,在那混乱的后宫之中,即便不害人,也会身首异处,在这种情况之下,她明白一个道理。不进,则退!要么成为后宫的主宰,要么被打入冷宫。为了生存,获得圣上宠爱,她开始一步步算计,一步步的攀上宫中高位,可惜,多方势力暗中相斗,危险步步迎来,而她能否化解困难,达成目标?
  • 裁员先裁什么人

    裁员先裁什么人

    《裁员先裁什么人?》主要内容:职场路上,不进则退。面对残酷的职场生存法则、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如何才能成为团队里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不被团队所淘汰?如何才能让自己与各种各样的“裁员风暴”绝缘,让自身的存在价值与工作资历同步增长?这是每个员工都应该正视的问题!这本尽职、敬业职场最佳员工培训读本,为我们介绍了世界500强企业推崇的优胜劣汰法则。
  • 冷面毒妻:翡翠凰朝

    冷面毒妻:翡翠凰朝

    她自小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这话。为了达成目的,她无不可背弃之人,无不可牺牲之人。她只知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短暂,她只为自己而活。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与她为敌者,她绝不会手下留情。*********坏女人主角,从头坏到尾,玻璃心请立刻点击右上角的X。心脏功能不全及未满81岁的朋友请在亲人陪同下观赏。*********圣母在此文里肯定是炮灰,出场就死……没有第二种可能。*********此文无报复社会想法。*********此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不幸。
  • 真理武装

    真理武装

    这是一本主角自称天才的书,这是一本很搞笑的书,这一本很催泪的书,这一本很热血的书,没有师父,没有系统,没有法宝,只有一个疯狂的脑子和心脏,一个人!你说争霸,你说美女,你说疯子,你说神魔,哈哈哈,一切皆在我手,这天地,我撕给你看,这神魔,我杀给瞧,这三界六道,任我纵横驰!
  • 注定你是我命里的妖

    注定你是我命里的妖

    谁会相信一个长相平凡,身材平平的,好吃懒做的,一生下来便是穷神附体的,不仅让自己的父母无奈出走,又让自己的朋友家倾家荡产最后无奈的被送到尼姑庵的小女孩居然是远古时代神谕天启上指定的救世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颜泪倾国

    红颜泪倾国

    我穿过千山万水而来,只为与你携手共谱一曲太平盛世。谁料造化弄人,你的天下终是清平昌盛,你身侧那人,却不是我。马踏天阙,千军万马,簇拥着你的意气风发。万劫不复,身心俱灭,映衬着我的痴心错付。若此生不能得你相随,纵有天下亦枉然。这是你曾亲口说出的誓言。唯愿你我此生相伴,一世长安。那是我自欺欺人的奢望。
  • 客官,来找茶

    客官,来找茶

    有没有搞错,怎么说他也是把她从坏人手中救下来的恩人,不就亲了一口,立刻就赏了他“五百”。大赛中她就这么“幸运”,跟他抽中了一组?!组就组,可为嘛他的书童会变身,还拜托他们去找仙叶?!找就找,可为嘛她跟这个混蛋辛苦做完任务、取回仙叶、还被他占了诸多便宜后才说……仙叶有假的?!刀剑相对,是谁的心在作怪?“啧,这里的茶真难喝。”杯子摔地。“喂,客官是来喝茶吗?”横眉冷对。“哼,我就是来找茬的!”拍桌而起!
  • 六十种曲节侠记

    六十种曲节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