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57400000006

第6章 幽灵旗:盗墓之王

雕像仅仅是雕像,那手指的方向并没有什么特别含义,古树确实是后来移植的,却与孙氏兄弟无关,是上海市园林局因为市政工程,三年前把这株古树从别处移来的。

卫先住在希尔顿饭店,我对他经济实力的疑惑在他坦承自己的职业后得到了解答。

所以我必须要纠正自己的错误看法,他不是一个小贼,他是个大盗。

“我是历史的见证者。”卫先悠然给我倒了一杯茶,用的是一柄银胎彩釉鹤嘴壶,杯子是铜质鎏金的菊花盏,古意盎然。事实上这的确都是价值惊人的古董。

“上次我去徐州,那里的山坡都已经被洛阳铲打成蜂窝了,你们就是这样见证历史的?”我哂笑。

“嘿,不用对我这么充满敌意吧?既然已经决定合作,就别那么记仇。”卫先嬉皮笑脸地说。

伸手不打笑脸人,卫先到现在也表现出了合作的诚意,我也不能太过分。

“你是记者,不过把英国王妃黛安娜逼死的呢,也算是记者吗?作家挺高尚的吧,可写色情小说的呢,也算作家吗?同一个领域内也有高低之分,所以不要把我这样的历史见证者和山野间的盗墓贼等同起来,他们除了破坏什么都不懂。”

“本质也没什么区别,对记者来说都要采访,对作家来说都是写字,对你们来说就是把墓里最值钱的东西取出来。”他既然提到了我的职业,让我不得不小小地反唇相讥一下。

“哈哈,记者的本质是采访?作家的本质是写字?奇妙的说法,不过你不会真这样想吧?”卫先笑得很开心。

我发现自己说了蠢话,这时候再坚持就更愚蠢了,只得默不作声,心里不得不承认卫先的水准出乎我的意料。

“而且,对我们来说,把地下最值钱的东西取出来并不是最恰当的说法,事实上要把地下最有价值的东西取出来。这其中所要求的专业素养,可不是一般的高哦。”

“得了,你别再自吹自擂了,你是通过《晨星报》上我写的报道盯上我的吧,但你是怎么知道‘三层楼’的?”

“我的家族非常庞大,家族里的成员,基本都是……这个领域的,在我祖父那一辈,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对于地下的世界有着天生的直觉,这种直觉帮他成功找到了许多传说中的墓,那种地方,许多原先只存在于典籍之中,能找到就已经不容易,活着进去再出来一次就已经是奇迹,但他却接二连三,当时声名之著,一时无双。”卫先的眼中露出神往之色,显然对于这位传奇人物无限崇拜。

“天下第一的盗墓之王?”我说。

卫先点了点头:“当时卫不回绝对可当如此称号,但有一天,他去盗一座墓,却真的如他的名字一样,再没有回来。”

“‘三层楼’?!”我脱口而出。

卫先没有接我的话,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当时他的朋友完全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只知道很久之前,他就在寻找这座墓,早到他取得那些惊人的成就之前。所以可想而之,这座墓是何等的隐秘,又是何等的重要。他惯常独来独往,所以关于这座墓,所有的朋友都不知道具体情况,只知道他似乎一下子有了重大进展,然后就出发前往,但再也没有回来。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无数人想找到那个墓,因为谁找到那个墓,谁就是天下第一。”

说到“天下第一”的时候,卫先的眼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

天下第一。这个至俗的称号,却永远拥有致命的吸引力。

“天下第一,真有那么重要吗?”我说。

卫先沉默片刻,说:“我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弟弟。”

“卫后?”我脱口而出。

卫先笑了:“是的,他就叫卫后,先出来的是卫先,后出来的就是卫后,还好没有第三个,不然就麻烦了。”这一刻,他又恢复了之前的笑容。

“其实也不完全是和我弟弟争什么,但是,那个墓已经成为一个神话,让人无法克制地迷上它。在我们之中,没有人不把它作为至高的目标。”

“我理解。就像作为记者,只要真的喜欢这个行业,就必然会有一些致命但无法抗拒的东西。”这一刻,我真正开始喜欢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作为他的孙辈,我还是有其他人没有的优势,就是这张纸。”卫先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展开。

这是一份复印件,上面是一张图。

“我一直认为这是张地图,可是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比对了中国的每个城市,每个县,后来甚至开始对照周边国家的城市地图,都没有吻合的。”

我仔细地看这张图,这是两个不规则的图形,一个套着一个。里面的图非常小,靠在外面的大图内侧边缘。我扫描记忆中的一些地图,很快就放弃了,卫先拿地图比对都没找到,我再怎么想都是白搭。如果这是地图的话,怎么看怎么陌生。

“最近我终于知道了,这就是上海。”卫先微笑。

“上海?”我皱着眉头再看了一遍,“这怎么会是上海?”

“不,正确来说,应该叫会稽郡。”

“会稽郡?三国时期的会稽郡?”我三国游戏打了不少,当然知道这个大郡。

“应该说早在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就设了会稽郡县,包括今天的上海和苏州的大部分地区,我偶然间在书店看到历史地图册,这才想起自己一直漏了这么大一条线索。”

“那这个呢?”我指着里面的小图问。

“这张复印的看不出,原来的可以明显看出,这两个图是分两次画上去的,也就是说,在最开始,卫不回只确定他想找的这座墓在会稽郡,从这张图看,墓主人所处年代在由秦至隋的七八百年间,此后会稽郡所辖时有改变,和山阴县分分合合,有时的辖区也和这张图所绘差不多,所以依然很难缩小范围。可是后面画上去的图形是他离开前不久所绘,可能是估计到此行有不测之可能,所以给后来者一个线索。我花了很多时间,调阅了我所能查到的所有地图资料,嘿,还看了许多古时的行军地图,从秦一直搜索到现代。”

“怎样?”我急着问。

“其实如果不是被第一次的经验影响,我本来花不了这么多时间,答案很简单,是卫不回临走时,照着当时的闸北地图描上去的。”

“可你是怎么确定是‘三层楼’的呢?”

卫先摊摊手:“我并没有确定是‘三层楼’啊。”

“没确定是‘三层楼’怎么会找上我,难道你不是因为我那篇报道……”

“没有看过那篇报道就不能找你吗?”卫先笑眯眯地说。

我一时愣住不知该说什么。

“看来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地下世界的名气啊,我听说你很久了。”

我微微吃了一惊:“你知道什么?”

“黑暗中的人,有自己获得信息的渠道。”卫先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似乎不愿意在这方面说太多东西。

“那你原本就想要和我合作喽,可昨天晚上是怎么回事?”

“本来想给你一个特殊的见面,而且我们没有打过交道,虽然传言中……小心些总没有错。只是昨晚我进入你家里,一眼就瞧见了那本记录,翻了一下,我几乎就已经可以确定,这就是我在找的,既然已经找到目标,我就改变主意,决定自己行动。”

“自己行动失败了,又回过头来想再次合作?”

“可以吗?”卫先望着我。

我忽然笑了:“我们先前不是已经说好了吗?怎么你还要问一遍?”

我发现卫先实在不像一个生活在黑暗世界中的人,他的内心有太多善良的地方。他这次愿意和我合作,最主要的原因,只怕是他从我这里偷了东西,心里一直有所愧疚,所以再次见到我的时候,就没想着再躲避,也不愿再说什么欺骗我的话,既然我和他不是同一领域,也就不存在利益冲突,索性大家一起合作。

“唉,看到那株树的时候我以为已经找到入口,想想也是,哪有这么容易被我找到的。”

“不过,至少那尊雕像能帮助我们肯定孙氏兄弟的身份。”

“身份,什么身份?”卫先问。

我遂把自己关于孙氏兄弟的外貌,对三国的了解,以及在闸北花园立孙权雕像含义的猜测告诉了卫先。

“看来和你合作真是没错。这就又多了一条线索。”卫先把杯中的茶一饮而尽,十分高兴。

“可惜钱六死了,否则一定还能套出些东西来。”

卫先对钱六的死倒是已经知道,看来他也做了许多准备。

“要不这样,我们先各自调查,一有进展就通知对方。我们两个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事手段都不太一样,如果在一起分析推测,没准儿就和今天一样受了误导。”

“你还惦记着呢,要知道我的工作手册上可没写我的推测,我只是记录事件而已,是因为你和我得出了同样的推测,有着类似的思路,今天才会撞在一起,可不是我误导你。各自行动是没问题,但你别把事情都赖在我头上。”我笑着说。

但凡优秀的盗墓者,必然习惯独来独往,所以就算是与别人合作,在事情没有明朗化之前,能一个人干就一个人干。

我告辞离开,出门的时候正碰见服务生捧着一大堆报纸要敲门。

“先生,您要的报纸。”

“你看那么多报纸?”我大是惊奇。

“呵呵,每天例行的功课。上面或许会有对我而言有趣的消息。”

我耸耸肩,转身离开。

我还憋着一口气,非想要在卫先之前找到进一步的线索,却没想到在离家还有几百米的时候,就接到了卫先的电话。

“有线索了,你来还是我来?”

“那么快就有线索了?你不是耍我吧。”我颇有些懊恼。“唉,还是我来吧,你等着。”无论如何,有进展总是好事。

就这么点时间,他能取得些什么进展,这点时间他连那一大堆报纸都不见得能看完……还是,他从报纸上得了什么线索?

进了宾馆房间,卫先把一大张报纸摊在我面前,我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那是朵云轩秋季艺术珍品拍卖会的预展广告。上面有一些参与本次拍卖的古玩图片。

“有什么不对吗?”我问。

“这一件。”卫先指向其中最大的一幅图片。

这是一个陶盆,乍看并不华丽,但照片的分辨率相当不错,所以细细看去,可以看到盆身有极为纤幼细致的花纹。

图下有一行小字:明仿沈秀纳财盆。

奇怪了,这种位置的图,拍的该是本次拍卖会最为贵重的拍品,可这件东西……

“你奇怪这件东西怎么会在这里拍吗?我也奇怪,这样的东西,至少得是香港佳士得这样等级拍卖会的压轴大件才对。”

“啊,可这不就是个仿件吗,尽管是明代的,但有那么高的价值吗?”卫先的话让我大吃一惊。

“呵呵,你知道沈秀是谁吗?”

我摇了摇头,要问刘秀我还知道,沈秀就没一点印象了。

“明代,对于巨富有一个定义,一万户中最富的三户,就被称为巨富,所以巨富有个别称叫万三。”

“那又和沈秀有什么……等等,你是说沈秀就是沈万三?”

“没错,世人皆知那个富可敌国却被朱元璋眼红充了军的沈万三,却不知道他的本名就叫沈秀。”

我的心跳一时间有些加速:“那所谓纳财盆就是……”

卫先的嘴角向上翘起:“就是聚宝盆,沈万三的聚宝盆。”

“可这只是一个仿品,又不是真的聚宝盆。”

“真的聚宝盆,能不能真的聚宝且不说,相传已被打碎。而这‘仿沈秀纳财盆’,也只有一件而已。”

“为什么就只有一件?”

“沈秀和朱元璋关系还不错的时候,沈秀曾经同意,让朱元璋招集天下最好的工匠,对着这聚宝盆做一个仿品,当时朱元璋相信,聚宝盆之所以有神奇的功效,和盆身繁复无比的纹路有关。所以这个仿品可以说是做得和原件分毫不差。但是,却并没有原件的作用。朱元璋相当失望,后来就把这个仿品赐给了大将军常茂。”

“你怎么会知道,是野史吗?”

“作为历史见证者,当然会多知道一些东西。”卫先微笑。

“这么说来,这件‘仿沈秀纳财盆’倒真是一件珍品。不过你说的新线索指的是什么?”

“大将军常茂的墓从来没有被正式发现过,而且这座墓是盗墓界传说中的隐墓之一,但七十年前这座墓被……”

“卫不回!”卫先的话还没说完,我已经脱口而出。

“是的,这座墓就是让卫不回声名鹊起的原因之一。所以,这件‘仿沈秀纳财盆’本该在卫不回的手里。”

和卫先匆匆吃过快餐,我们就赶往朵云轩。找到了委托拍卖的人,就等于找到了卫不回,至少也是和卫不回有密切关系的人。

可是我们两个却结结实实吃了个闭门羹,这回连我的记者证都起不了作用。

接待我们的经理一句话就把我们挡住:“委托人的身份是保密的,这是行规。否则泄露出去,他们的安全谁来保障?”

我给他亮了记者证,又递了名片过去,表示很想采访到这件“仿沈秀纳财盆”的收藏故事。

好话说尽,经理才勉强答应帮我们问问委托人,如果他愿意接受采访,就告诉我们他的联系方式。

“不过,以我对老先生的了解,他是绝对不愿见你们的。”经理说。

我心里忽然想到一个人,问:“不会是……张轻张老先生吧?”

经理“啊”的一声,掩不住脸上的惊诧之意。

接下来的对话就顺利了很多,既然是我自己猜出的委托人身份,经理就又告诉了我一些消息。

张轻原来是沪上收藏界里的知名人物,这一次朵云轩秋拍缺少一件镇场之物,这位杨经理和张轻相识十多年,虽然知道这老头脾气怪、难相处,但也只好硬着头皮上门求助。一番死磨硬缠之下,终于说动张轻拿了这件宝贝出来。

其实我早该想到,张轻就是卫不回。当时孙氏兄弟的第三个合作者,也是参与度最高的合作者,除了那个盗墓之王还会有谁?

这下一切都顺了。

其实我本来就在怀疑那个一直不配合我的老张头的身份,听到经理那么说就试探了一下,果然被我料中。

回到宾馆,我和卫先一起把迄今为止的线索理清楚。

每到一个阶段就要理一次头绪,不但可以把思路理清,有时静下心想一想,还能发现之前因为匆忙而漏掉的重要细节。

孙氏兄弟想找的是一个古墓,这个古墓的时间在秦以后,地点就在“三层楼”区域的地下。实际上,根据现有的线索,这个古墓很可能是三国时期的。他们有一面具有奇异功效的旗,这面旗帮他们最终确定了古墓的方位。

孙氏兄弟建造“三层楼”,其实是划定了一个区域,对这个区域实行清场。清场之后开始进行地下的挖掘工程,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同时进行推倒区域内平房和填邱家塘建闸北花园两项工程,使人们不再注意大量的土从“三层楼”区域向外运。

据闸北花园的孙权石雕和孙氏兄弟的长相推测,孙氏兄弟可能是孙权的后代,所以对这个古墓有一定的了解,至少他们知道这个古墓要进入相当困难,可能还有一定的危险。所以,他们找了三个帮手。

帮手之一是钟书同,孙氏兄弟希望利用他的历史知识帮助寻找古墓,或者是了解古墓的一些细节,但显然他们失败了。作为历史学者不可能知道那么细的东西,几次试探之后他们就放弃了钟书同。所以钟书同对他们的计划几乎没什么了解。

帮手之二是圆通,孙氏兄弟希望圆通的预知能力能告诉他们重要信息,并且帮助他们趋吉避凶。可没想到圆通住到了“三层楼”预知能力就因不明原因受到极大阻碍,唯有的一次成功预知,却也混沌不明,孙氏兄弟彼时已无后退可能,连调整的余地都很小了。从孙氏兄弟的失踪看,圆通的预感是相当准确的。但从计划参与度来说,圆通毫无疑问还是在外围。

帮手之三是张轻,也就是卫不回,卫不回很早就在找这个墓,但只确定了大方向,一直没能找到具体位置,所以和孙氏兄弟一接触,这个一贯独来独往的盗墓之王立刻就答应了。卫不回是计划的直接参与者,孙氏兄弟说动他的条件一定包括和他一同进入墓,以及一定的墓葬品分赃计划。所以,就算是在最后阶段,地下通道打通到墓门口,孙氏兄弟冒着圆通不祥预言进墓,卫不回也应该和他们一同进入,确切地说,卫不回还应该承担开路先锋的角色,这类墓中,能致人死命的机关比比皆是。

日军轰炸的时候地下通道就快打通,为了避免通道因轰炸受损,孙氏兄弟再次运用幽灵旗的力量,让“三层楼”幸免。此后不久他们进入地下,再没有出来。

可是卫不回出来了,他更名为张轻,隐姓埋名,再不复盗墓之王的风采,而此前盗墓的收获使他成为了一位收藏家。

他究竟在地下遭遇了什么,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出来?

这只有等他亲口告诉我们了。

怀着复杂的心情,我们再一次前往中央“三层楼”。

尤其是卫先,一向肆无忌惮仿佛游戏人间的他也变得严肃起来,对他来说,或许卫不回就是他的偶像了,一个高高在上、崇敬无比的偶像。

站在张轻的门口,卫先的手在半空中停顿了几秒钟,落在门上。

门开了。

卫先只看了面前这张苍老的脸一眼,身子就震动了一下。

我惊讶地看到,他突然矮身下去,单膝跪地,俯身拜倒。

“卫沿武之子卫先见过四叔公。”

张轻看着拜倒在他面前的年轻人,良久,叹了口气:“起来吧。”说完扫了远远站在门外的我一眼,转身往屋里踱去。

卫先站起身,和我互视一眼,走进屋子。

我随手带上门,跟着卫先向里屋走去。

我四下扫视,这可是盗墓之王的家啊,房间的格局和苏逸才的差不多,家具也挺普通,那些想象中的古玩一样都没看见。

盗墓之王亿万家财,不用说在别处另有藏宝宅了。

“坐吧,老了走不动路,要喝茶自己倒。”张轻随手指了两张木椅。

我和卫先小心翼翼地坐下,我有很多话想问,但现在显然让卫先开口比较好,可卫先这时还没从拘谨中解脱出来,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你,和他认识?”张轻看了我一眼,话却是问卫先的。

“哦,也……不是很熟。”

见鬼,这家伙在说什么,我斜眼瞪了他一下。

“啊,是这样的……”卫先这才回过神来。顺着张轻的问题,卫先把从自己调查那张遗图开始,到遇见我为止的经历原原本本地说了。

张轻,或许此时该称他为卫不回,静静地听着卫先说着,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神色间殊无变化。不过紧盯着他的我,还是发现卫不回的眼角轻轻皱了几次,特别是在卫先说他和我到目前为止对当年事件的分析时。

看来,我们所掌握的事实,已经在他的意料之外。

卫先说完之后,我和他都等着卫不回说话,可卫不回居然一言不发。

他究竟在打什么主意?我心里暗暗盘算着,却并不打算开口打破僵局。

“说完了?”卫不回终于说。

卫先点头。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大概……就是这样了。”

“故事听完了,你们可以走了。”

“四叔公!”卫先急了。

“卫老先生,我们已经调查到了这一步,怎样都不会缩回去,而且按照目前的进度,找到地下陵墓也指日可待了,毕竟它就在那儿,不是吗?”我用手往地下指了指。

“既然这样你们还来找我这个老头子做甚?!”

“我们查到现在,也知道那并不仅仅是一个陵墓这么简单,否则当年进去的人,也不会只有您得以生还。”说到这里,我偷眼看了一下卫不回,他还真沉得住气,依然没有什么反应。不过这样看来,孙氏兄弟当年真是死在里面了。

“或许您比较讨厌我这个追根究底的记者,但我追查这件事,只是为了满足我个人的好奇心,并没有要把什么东西公之于众的意思。而且,这里还有您的侄孙,他正以您为榜样,希望可以解开您当年留下的谜团,为了追赶您的脚步,无论怎样的危险他都不放在心上。即便是这样,您还是不愿意告诉他,当年您遭遇了什么,在地下他又可能会面对什么吗?”

我以亲情动之,刚才他能让我们进屋,能让卫先说那一番话,说明那么多年之后见到自己族中的亲人,心里并非像表面这样无动于衷。刚才那段话说得我自己都有点激动,要是他还是没反应就真没辙了。

“哼,如果你们进去了,那才真叫找死呢。”

卫不回终于接话,肯说话就好办了,再刺激他一下。

“在来这里之前,卫先没和我少说您当年的风采,声望之著,一时无双。可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墓,把您这样一个地下的王者都挡在了外面六十多年?”

我以为这么一番话说出来,以老头儿的脾气不拍桌子才怪,却没想到卫不回只是闷哼了一声。

我心里有些发凉,以卫不回这样的脾气,在说到这个墓的时候都如此忌讳,如果自己和卫先去探墓的话,会有什么下场?

这样的念头在我心里一闪而过,被我自己压了下去。回想从前的经历,几乎次次九死一生,也不差这一回。

卫先对自己四叔公的反应也很意外,这时试探着问道:“那个墓,真的那么凶险?”

“那个墓,我连门都不敢进。”

卫先眼珠子瞪得溜圆:“还有您连门都不敢进的墓?那门有什么机关,翻天斗?暗梅花?还是……是鬼跳门?”

卫先连着说了几个我从没听过的名词,想必是一些凶险的机关名称。

“翻天斗、暗梅花,这些我看你现在没准儿也行,至于鬼跳门嘛,我要是过不了鬼跳门,那件‘仿沈秀纳财盆’我也拿不着。”

我心里微吃一惊,我们什么都没说,卫不回却已经知道我们是怎么找上门的。

“那……”卫先皱着眉。

“你不用想那些,其实我就是不敢进去。”

“这怎么说?”

“我进过一百三十二座大墓,其中七座墓中途而返,两座墓见门而返,你想不出原因?”卫不回反问卫先。

卫先苦思良久,还是摇头。

“那你就不要在这一行继续下去了,否则必有一天死于地下。”

卫先惊讶地看着卫不回,脸涨得通红,显然心里是不满他这样的说法,但又不好当面反驳。

一个立志要成为盗墓之王的人,却被他所崇敬的盗墓之王当头一棒,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

“是直觉吗?”我突然问。

卫不回足足注视了我几秒钟,这大概是他第一次拿正眼瞧我。

“那一次,我仅仅是远远看着墓门,就已经知道,走进去,就是死。孙家那四个人没有任何感觉,但我几乎连一步都不敢再往前迈。反倒是钱六,嘿嘿,他的直觉也不错,终于没有走进那门去,可惜逃回来以后,也搞得半疯。”

“可您都不敢进,孙氏兄弟怎么就敢进去呢?”

“他们,他们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圆通的话让他们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怎么肯仅仅因为我的感觉,就停下脚步?嘿,他们跟着我学了几个月,以为有了点本事,我不敢去,他们就自己闯闯看。我就只好看着他们死在我的面前。”卫不回低声道。

“他们是怎么死的?”

“其他人只听见声音,而孙老三硬是冲出了墓门口,身上插得像刺猬一样,他那一身硬功,也就让他多走出那么几步而已。临死都抱着个头不放,难道那就是他们想要的东西?”

“头,什么头?”

“骷髅头啊,或许,就是躺在墓里的那位吧。”卫不回脸上掠过一丝不自然的神色。

“是谁啊,他们要那个头有什么用?”

“够了,你们别问了。”卫不回的面色有些发白,眉毛扭曲着,分明是惧容。

别说是卫不回,就算是卫先,想必骷髅也见得多了,怎么会提起一个骷髅头,就让卫不回露出这样的神情?

那究竟是个怎样的头颅?为什么孙老三临死还抱在手里,真是从棺材里扭下来的?

卫不回闭着眼睛,再次睁开时,心情已经平复下来:“那时我离孙老三只有十几步,却也没胆子上去替他收尸,钱六想着给主子收尸,走了几步,也退了回来。”

“可是,就只有几步路,您也说孙老三是死在墓外的,如果墓外没有机关的话,您为什么,为什么……”卫先筹措着词语,想避开“不敢”这两个字。

“这就是我劝你别再干这行的原因啊,倒是你。”卫不回看着我,“如果你到了那里,倒有可能会理解我当时的感受。”

“不过,你到底是我的侄孙,不管你以后怎么样,这个墓,我绝不希望你去,所以我不会告诉你这是谁的墓。再说孙氏兄弟到底想要什么,我也不知道。”卫不回一字一句对卫先说。

“可是我们已经查到了这一步,您不用告诉我那是谁的墓,您只要告我们怎么进去,入口在哪里就可以了。”卫先急切地说。看样子,他反倒是被激起了入墓一探的决心。

卫不回似是有些错愕,说:“怎么进去?哈哈,你连这都想不清楚,更加没有进入的资格了。”

那样的表情,好似我们提了个蠢问题。

离开中央“三层楼”,我一直在想卫不回最后的那个表情。

“喂,你说卫不回最后的话是什么意思?”我问身边的卫先。

“啊,什么什么意思?”

我看了卫先一眼,他正不在状态。

这次他满怀希望地来,没得到多少线索不说,还被斥为“不适合继续做这一行”,现在心里五味杂陈,估计卫不回最后所说的话和表情都没有注意。

“我是说,卫不回似乎对我们找不到入口有些意外。”

“那有什么好奇怪的,或许在他看来很简单,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看起来都简单,他是谁啊!”

我皱了皱眉头:“不,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现在想起来,闸北花园的地下是不可能有通道的,或许是小说看得多了,所以在那里看到雕像和那棵树,下意识地就上了个当。其实只要脑子清楚一点,就知道通道绝不可能挖到那里去,工程量不说,从“三层楼”区域挖出来的土是明打明用手推车运到邱家塘去的,这一点钟书同亲眼所见,怎么可能还在地下挖一条呢?

我忽地停住脚步,有点心不在焉的卫先走出去好几步,才发现我的异状。

“怎么了那多?”

“你可以醒醒了,别把卫不回的话太放在心上。还有,我想我知道通道的入口在哪里了。”我对他说。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明史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明史演义(下)

    《明史演义》是“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中的一本,讲述明代的历史事件与纷纭人物,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纷呈,是史学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经典书目。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豢群盗宁藩谋叛 谢盛宴抚使被戕”到“第一百回 乞外援清军定乱 覆半壁明史收场”的历史。作者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形象的文笔,为我们讲述了明朝中后期一百五十多年历史,北虏南倭、东林党争、建州女真的崛起、郑和下西洋、资本主义萌芽……
  • 归去来(唐嫣、罗晋主演同名电视剧)

    归去来(唐嫣、罗晋主演同名电视剧)

    2018年度唐嫣、罗晋主演热门青春大剧《归去来》同名小说,5月14日东方卫视、北京卫视热播,优酷、腾讯、爱奇艺同步网播。《归去来》电视剧主创团队为本书倾情寄语,唐嫣:“萧瑟雨歇,清风如沐,归去终归来。我很期待打开这本书的那一刻。”罗晋:“左手囹圄,右手桎梏。书澈选择了心之所向,你呢?”《归去来》为聚焦新时代留学生奋斗与归来的青春励志作品,关于他们的迷失和出走,觉醒与归来,自我的再造与实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 日落芷江

    日落芷江

    天空中,一架奇怪的飞机向西飞去,载着日本神秘的降使1945年8月,时令已进入初秋。在江南大地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农民冒着战火硝烟种植的禾菽已经成熟,即将开镰收割了。是啊,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要收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禾菽,全中国四万万同胞也要收获八年抗战用血肉换来的胜利果实了。8月21日,一轮红艳艳的秋阳普照江南大地。上午10时许,有一架特殊的飞机在汉口机场起飞,经过常德上空向西南方向飞去,飞行高度在3500米左右。这架飞机是用战斗机改装的非武装运输机——97式双引擎机,机身漆着绿白色花纹,机身及机翼上共漆日本国旗6面。
  • 爱已售罄

    爱已售罄

    为了追寻年少时暗恋的男孩,选择了北漂,然而命运的交错,使她一直流离在他的世界之外。北漂一族的辛酸、文学圈的潜规则、明星的“枪手”,以及一直萦绕在她心中的那份隐秘而不得的爱……都在这部80后北漂女孩的半自传体的小说中一一呈现。
  • 尤苏的质问

    尤苏的质问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热门推荐
  • 妖孽盟主媚相公

    妖孽盟主媚相公

    她是武林盟主,偏偏又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妖孽,江湖白道恨不得灭了她替天行道,江湖黑道中恨不得灭了她抢那位子来坐坐。她伟大的二娘怒了,誓死要将败家的继女给泼出去。他是当朝首辅,油头粉面冰肌玉骨千娇百媚,迷死了朝廷百官迷死了后宫三千佳丽气死了当朝皇帝。皇帝陛下登时怒了,誓死要将存货出清!武林盟主遇上了内阁首辅,一声锣鼓叮当响。各位看官,嬉笑江湖事,讲唱说书正式开锣也!片段一:小闹儿乐滋滋的扛着个巨大麻袋走进书房,捋起袖子露出细瘦如麻竹的小手臂,“姐,我把人给你逮来了。”她放下书淡淡扫了撇了一眼,“嗯,扔长安街千禧阁门口去,打晕了千万别让人给跑了。”“咦,扔那去干嘛?”手中的《山海经》狠狠敲上自家笨弟的脑袋,“笨,我待会要在那里抛金子,不放那里放哪里?”抛绣球招亲有什么了不起,她娄默要抛金子砸亲!暗器功夫可不是白练的!“姐姐你真聪明!”好崇拜啊好崇拜!她妩媚一笑,“那是自然。”片段二:“相公,如果你娘子我是妖孽,那你该是什么?”她不耻下问。他眉目带笑,恬不知耻,“那我自然是收妖的神仙。”“…相公,你娘子我想换个相公玩玩,如何?”再接再厉。他在自己脸上贴上最后一片黄瓜面膜,笑的温柔,“那我自然要一起嫁过去啊,我陪你一起玩。”…天杀的,她堂堂妖孽盟主怎么给自己找了个克星!她要休夫!片段三:暮雨纷飞,烟波浩淼,一舟绝荡红尘路。江边漫漫,她站在那里,眼如秋水,双鬓已湿。一把青伞遮上她的头顶,文弱少年欲语还休,半晌才道,“别等了。”她微微而笑,“我没有等他。”顿了顿,面有得色,“若是需要我等,就不是他了!”
  • 赖上总裁

    赖上总裁

    《注:此文已经加入半价书库,看完全书大约为人民币2.5元!《赖上总裁2》又名《复仇总裁》此文不白不黑大雷没有小雷若干,雷不出人命。此文有虐,请自备止疼药,让亲看着心疼不是我本意。此文是写父女间的爱情,伦理学家与道德学家请绕道文案:“苏菲,我们一起走,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早上可以看日出,傍晚看夕阳,晚上在海边看星星…”曾经那个对她许下山盟海誓的人,再次不顾一切地说道。她怔怔地望着他伸出来的手。半晌无神…她,可以吗?******为了心中的仇恨,她倾尽一切。可是到头来却发现,原来所谓的仇恨,竟是被自己蒙了眼。当爱遭遇恨,究竟谁会胜利呢?=================赖上总裁Ⅰ又名《总裁养父》(已完结)他承认,他很花心,最大的乐趣便是猎艳。他也承认,他的这个小女儿,的确出落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女人。什么?她竟然说她一直爱着他?但他是她的老爸啊,怎么可以接受她呢?什么?那夜,爬上他的床的,竟然是他的这个小女儿?更可恶的是,爬上了他的床之后,她竟敢拍拍屁股走人,大方地将他送给别人,还说是为了他好?不行,他不把她抓回来,狠狠地打她的小屁屁,他这个老爸就做得太失败了!可是,谁能够告诉他,她的儿子,到底该叫他爸爸,还是叫他爷爷啊?申明:此为系列文系列之一:《赖上总裁》,幽夜罗著,代表作有《独宠丑妃》(已完结),《罪妃》(连载中)系列之二:《妹妹情人》,北雪泠著,代表作有《笑亦轻》(已完结),《王爷,算你狠》(连载中)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幽和雪的作品,喜欢此文的话,不管是上一部还是下一部,希望大家能够收藏+投票+留言,大家的支持是幽的最大动力,抱抱…幽的其他文:《独宠丑妃》(完结文)《罪妃》(完结,已加入半价书库)《女儿情人》(完结,已加入半价书库)《鸾殇》(已完结)《抵死不从夫》(正在连载)新现代文《禁宠》(正在连载)+++++++++幽夜罗书友群:43567933(会定期清人)幽夜罗圈子:http://m.wkkk.net/
  • 重生王牌妻:帝少,别嚣张!

    重生王牌妻:帝少,别嚣张!

    (重生、爽文)她历经多次重生,从初次的欢喜到厌世。这一世,她不得不为自己与朋友,重操旧业。一切从头开始,奔波于各个国家,游走在枪林弹雨,游离在黑暗地带之中。蓦然回首,他始终在她身后,终其晚已......千百年后的中夏,一直流传着她的神话,代代相传,永垂青史!片段一:站军姿在站四小时后,某人还是气定神闲的样子。刘教官好奇一问,“你不累?”“因为笨,之前上学总是被罚站。”躺枪的老师:???我什么时候罚过你,我自己怎么不知道?众人猝,你个高考状元竟然说自己笨!那我们算什么?
  • 渔樵闲话录

    渔樵闲话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童话

    金童话

    《金童话》是一部令人灵魂战栗的小说。陈占敏以“黄金”作为镜子,以他一以贯之的冷峻、梦幻而诗性的想象,对人性、政治、权力、欲望、历史等等永恒的主题进行着悲壮的拷问与“挖掘”,写实与寓言、魔幻与现实、此岸与彼岸在小说中彼此交融,作家深邃的眼光、悲悯的思考更是穿透遥远的时空,使“黄金”拥有了艺术的灵光。散发出了超越自身、超越世俗的光芒。
  • 关于庄子的五十四种解读与书写

    关于庄子的五十四种解读与书写

    本书共有54个篇章,如“与物无待”、“万物皆一”、“天下至正”、“从容无为”等,皆由3部分组成:1.庄子语(原话);2.作者的解读及感悟;3.书法(庄子语)。作者为知名书法家及作家,稿中有些是在《书法报》等媒体发表过的篇章,有些则是新写的内容,作者对庄子话语的解读,富有哲理、给人启迪,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书法书写飘逸洒脱、独具一格。
  •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爱恨晴雯、神秘妙玉、知心紫鹃、花香袭人、淡定岫烟、诗意死亡、豪放宝琴、清醒鸳鸯等。
  •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中国名人故事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中国名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一寸河山一寸血1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1册,主要讲述了1928年到1933年,发生在东北的历史。
  • 别让借口害了你

    别让借口害了你

    有人说,一个借口就是一个缺口,这个借口足以毁了一件事、一个人。但也有人说,一个借口能补一个缺口,这个借口能让你摆脱尴尬,避免伤害他人。的确,借口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工作不能完成是因为“难度太大了,事情太多了,自己太忙了……”;人生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人帮忙,缺乏资金……”最无厘头的借口是“命运不太好”。借口是可怕的敌人,是成功人生的窃贼。它会损坏人的性格,消磨人的意志,从而让人变得变得慵懒,让人最终一事无成。在很多人的眼里,借口是一种推辞,更多是对责任的推脱。很少有人意识到借口的作用是多元化的,因为不是所有的借口只会给人产生消极的暗示,有些借口的使用也会给我带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