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57600000002

第2章 葬礼

盛夏。巨鹿路675号。这一次,铁门敞开着。

眼前的一切被太阳晒得有一种不真实感。它们其实已经在这里很久了,不论是铁门上的陈锈,还是两边门柱上的残垢,又或者是树冠斜探出来,在前方主楼的门头前另搭出一重弧顶的瓜子黄杨,以及黄杨脚下分界花坛和石板路的太湖石,甚至旁边用灰红砖彻出来的小间门房,都早在时间里褪出另一种面目来了。但现在,下午三点的阳光,在它们上面刷了层新鲜的味道。

门房里的人伏在桌上,耷拉着脑袋,像是在默哀,又或者在打瞌睡。实际上,我想他在看着我,用他的脑门儿,他的头发。

我踩着黄杨的光影往里走。太明媚,我想,这不合适。毕竟,正有一场葬礼。那种被审视感是从哪里来的,结结实实,细细密密。是死者吗?

主楼的砖墙上满是爬山虎,手掌大的叶片伸出来一层一层接着太阳。它们绕过一扇四格有机玻璃窗,丝丝缕缕搭在门头上。我抬头看了眼玻璃窗,茶色的底,绿色的纹,左上方那格空荡荡的,还是没补上。这样的老式玻璃,碎了大概就只能空下去了。天,任何的缝隙后都像是有眼睛,爬山虎的叶片之间,玻璃窗的空洞后。

我不想从拱门下过。但那门头伸出来,挡住了整条主路,除非我踩进花坛里绕。这是个很美的门头,就像亭子,四个方向上都是圆拱门,半圆吊灯从穹顶上挂下,进主楼的拱门下有四级大理石台阶,通向铺着菱形格地砖的大厅。我记得有一面镜子正对着门,还有座钟,灯光会把这一切照得很辉煌。但我没有向门里看一眼,我不敢,我心虚,在我永远看不见的角落,总有一双浮肿的眼睛在看我。我低着头,穿过门头,又走进了阳光里。

稍好一些。

还是没听见哀乐。

绕到主楼的南面,花坛里种了竹子,没有风,也就没有竹声。有个少年站在水池的另一头,躲在爱神雕像后面。开始有不相识的悼念者走出来,与我擦肩而过。这一切,都没有声音。刚才街上的种种喧闹,不知在什么时候消去了。

有一股力量让这里安静下来。或许,这只是我自己的原因。我听不到了,甚至看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少,像小时候卷起纸筒放在眼前,世界遥远而扁平。我还能思考,但有些东西纠缠堆积在一块儿,牵起一根就扯着脑子痛起来。

葬礼的地点在草坪上。没有棺木,没有遗体,只是一个仪式。冯逸生前曾希望自己有一场草地葬礼,就像很多人有草地婚礼一样。这几乎是句玩笑话,但他走得太早,没有正经地说过身后事,别人也只能把玩笑话当真了。

我想他会满意的。因为他喜欢这里。今年春天他刚刚在主楼的西厅里加入协会,我们就是那时候认识的。

草坪的中央放了一块大理石板,上面支着冯逸的遗像。遗像后有个小盒子,也许是他的骨灰。

我把捧着的花放在草地上,给他鞠了三个躬,从沉默的人群里挤出来。

终于又听见声音,有人小声地说话。

第一次参加这样宁静的葬礼,那个声音说,好像他就葬在草地下,大家都不敢打扰。

我发现自己已汗湿全身。

我在水池对面葡萄架下的石椅上坐下着,想让自己别再记着他死时的模样。然后,开始在心里说宽解自己的词语。

我又看见了那个爱神后面的男孩。

他坐在水池后的台阶上,临着郁郁葱葱满是爬山虎的石柱子,向我这边望着。我知道他并没有看见任何东西,只是个肤色惨白的空壳。

他比草坪上任何一个人,更哀伤。

我走过去,坐在他身边。

这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面色苍白中又有一抹病态的潮红,右手缠着绷带。他慢慢曲起膝盖,把脸埋了进去。

他在发抖。

“你是冯逸的儿子吗?”我问。我和冯逸没有太密切的交往,以为他是单身。

“他是我舅舅。”他回答,但并没有看我。

他断断续续地说了很多话,我听不清楚,他很想要倾诉,又努力控制着自己不要倾诉。这种矛盾让他抖得越发厉害,显然在哭,很快无法继续。

我沉默了一会儿,看着眼前的雕像,开口说:“你舅舅很喜欢这里,他喜欢这座雕像,你知道它的来历吗?这儿曾经叫爱神花园,这座雕像……”

他抬起头,看着我,说:“叔叔,你能让我一个人待会儿吗?”

“唉,对不起。”

“不用。”

我站起来想要离开,可是怎么都做不到,有什么力量把我困住了。

他又看了我一眼——石头一样在身边静止不动的陌生人。

就这样,似乎过了很久,那句话才艰涩地从嘴里挤出来。

“我想,你应该知道你舅舅是怎么死的。是我。”

他茫然地看着我。

“凶手,是我。”

无形中有一声炸响,我松弛下来,那些快要把我勒毙的细绳纷纷崩解。我重新坐了下来。

那一晚,巨鹿路675号的铁门是虚掩着的。

晚上九点四十分,大风吹走了街上的行人,暴雨迟迟没有倾盆。这个点,台风“梅超风”大概已经在上海登陆,也可能正擦着海岸线向北而去,我不知道,气象台也不知道,“梅超风”行踪不定。

这绝不是个适合外出的夜晚。但是我必须在这里。

铁门一侧的墙上订了好几块牌子,借着路灯扫了一眼——“收获文学杂志社”“萌芽杂志社”“上海文学杂志社”……

另一侧的门柱上挂着“上海市作家协会”的牌子。

竟选在这个滋生了各色故事的地方!

我推开铁门,落地插销在地上刮出迟缓的金石声,和着呼啸盘旋的风,令我的心脏收缩起来。

门房的灯暗着,没有人。真是大手笔,我想。

应该还赶得及吧,我看了眼表,九点四十二分。

台风夜,整个作协大院仿佛只剩下我这个推门而入的不速之客。所有的灯全暗着,连野猫都缩回了自己的角落。

但,她一定就在这里!

她的名字叫林绮雯,女,十七岁,在一所职业学校读财务会计,如芭比娃娃般美丽,曾有一头黑色长发——那长发已经被案犯割下来烧成灰,灰中横着半截火柴,以及用火柴写下的四个花体英文字母——LOVE。

我弯腰拎起插销,把铁门关上。铁门颤巍巍晃动着,我想象从背后看起来,那弓下去的身体和毫无提防的后脑儿,这是最好的袭击时机,只需要一双悄无声息移到背后的雨靴和一根猛力挥下的铁棍。

一点冰凉砸在我的后颈上,我一抖,直起身。是颗零星的硕大雨点,黑夜的云层里,它们快要待不住了。

我摸出手电,转过身。光柱照向左边,透进门房的玻璃里。那后面有张写字台,及一把靠背椅,椅子上坐着个苍白面容没有表情的中年男人——白光落上去的时候我突然担心会看到这种景象,但还好,是把空椅子。

我觉得,我正在被这院落里一百年来曾有过的影子们侵蚀着。那些故事被风吹出来,在周围伸展开彼此的细瘦腿脚,轻轻碰你一下,又碰你一下。

手电向右边照去,是一条夹在主楼和临街辅楼间的窄道,两侧的高矮植物正在风里抖动,扭出幢幢光影。

应该没有藏着人,我想,然后向正前方走去。

林绮雯会在哪里?

又一颗雨点,快了。

我走到拦在路心的门头下,脑袋上有声音,手电一抬,看见吊灯在吱吱哑哑地晃。收回手电往右照,主楼的门关着。风从前方、后方和左面的拱门里冲进来,在门头下绞作一团,发出喘息声。就是鼾声响起前,从喉管深处一阵一阵升起来的啸叫声。

我继续向前,石径在不远处右转,左侧花坛里种了竹子,我听见了它们的声音。尖狭的叶片在风里颤动、抽打、破碎、凋零、乱舞。

竹林多妖邪,好在这里的竹还不成林。

右侧就是主楼的正面,曾经的主要入口,每周一次,这里的三对六扇大门会全部打开,帷帘拉开,水晶灯亮起,举行盛大宴会,留声机里淌出音乐,宾客往来不绝……这片辉煌已经是八十年前的事,主人刘吉生1962年死于香港,水晶灯上的水晶也发黄了。

黑夜里我自然看不见发黄的水晶,那些灯被门紧锁在楼里,在我和门之间还隔着一方幽幽庭院。竹子的后面有暗黄或暗白色的光,从邻楼的几方窗玻璃后映出来,根本照不清什么,被风吹得摇曳不定。

庭院里的水池就在这影影绰绰间若隐若现,我贴着水池往主楼门廊走去,眼睛已经开始适应这片黑夜里的暗弱光线,用不着手电光,就能看见更多的东西。比如那些附在门廊前粗大立柱上的爬山虎,宽大的叶片向上沿伸入黑暗,似乎布满了所有墙面。叶片抱在一起,在一股一股的大风里起伏,像一层黑色液体。水池在我身后了,我却不禁回头去看。那池子中央托盘上的女人呵,我只能看清她身躯的轮廓,白日里那是窈窕多姿的,现在却扭曲得仿如活物。我觉得她冲我俯下了身子,没错,她正是面朝着我的。

我不愿再端详这幅景象,转身上了台阶,从立柱间穿过,一扇扇门去推,都锁着。手电光从门框玻璃照进去,落在大厅里那些长方桌和几十把靠背椅子上,没有人。

我走到门廊的最西头,手电光探向庭院的更深处。里面有块草坪,草坪后面是幢近二十年内新建的楼,四层还是五层?对着草坪的另一头,即主楼西侧,也有一幢记不清层数的楼,总之不高。那是翻新改建过的,新壳子里头,包着八十年前刘吉生的佣人们居住的小辅楼。加上北面临街的双层辅楼,这座大院里一共三幢新楼环绕着主楼,仿佛要把主楼里古老神秘的气息锁住,不让它爬进现今的世界。

林绮雯会在哪幢楼里?我走下台阶,又瞧见那水池子。我慢慢走近,在池边蹲下。脚边的草丛里趴了个东西,我伸手去摸,冰凉粗糙的金属表面,是只对着池子的铜蛙。

花瓣状的水池子如张开的手掌,不到十平方米,望似很深。我盯着看了很久,手电光在池面上来回晃动,最终也无法确定林绮雯在不在里面。我想起现场那摊灰烬边的大理石浴缸,古典造型,表面还有浅浮雕,风格和面前这个女人——普绪赫雕像相似,缸里浸着林绮雯的泰迪狗。

要不要下去摸摸,我摇了摇头,站起来。他没有道理就这么把她无声无息地淹在里面。

我猜她就在背后这幢楼里。

当然,还有案犯。他们在这八十多年老楼的某个角落里,等待我光临。

我穿过一团一团的风,绕回东面的门头。台阶上是两扇紧闭的三米多高的柚木大门,我拧了拧黄铜的圆门把手,用力拉,纹丝不动,又往里推,像是松了些,再猛地加力,嗡的一声闷响,开了。

我走进去,在门边的墙上摸到几个老式的拨动开关,全部往下拨,巨大的光亮瞬时刺得我眯起了眼睛。我反手把门关上,越来越狂暴的风立刻只剩下呜咽声,勾动着楼里的空气隐隐震荡着,内外呼应。还是有气流,一定有哪里的窗开着。

我身在一个铺着黑白菱纹格地砖的厅里,最主要的光源是头顶半圆球状的水晶吊灯,对面墙上嵌挂着包框三联门镜,正中间那扇里有个穿着蓝色短袖T恤的男人,凌乱的头发把拧着的眉毛遮去一半,手中有一团光。

我关了手电筒。

门镜左面是座一人高的座钟,钟面嵌在头部位置,长长的钟摆垂在身体里。我看了眼时间,已经不走了,却不知是多少年前停下来的。

厅里有四扇门,南面和西面的锁着,应该通向曾经的舞厅。螺旋扶梯边的两扇小门上挂着男女厕所的标志,我推开男厕所的门,地砖变成了马赛克小方格,贴着墙是一尺褐色和黄色格子,拼饰了勾状纹,里面是白色格子,缀着蓝心的X状纹。四壁和顶上的白色马赛克可能是新做的,没有地面上的斑驳。大理石洗手台,对面的单个挂式小便池,便池侧上方关着的彩绘玻璃窗,一目了然,没有任何可以隐藏的地方。

我退出男厕,又推开女厕的门,格局和男厕相仿,只是便池换成了格间。格间的门虚掩着,推开,没有人在里面。

我回到扶梯边,抬头向上看,扶梯一圈圈转上去,没入黑暗里,仿佛无尽的通天塔。旁边墙上还有开关,打开,一蓬光从顶上落下来。那是盏四五米长的水晶吊灯,缀在螺旋扶梯的中心,从三楼直挂到两楼半,就如整幢楼的心脏,散发着冷冷的光辉。

这盏灯一开,楼里就似有东西活过来。我这么向上看着,竟生出错觉,好像随时可能有一个穿着30年代睡衣的女人,在三楼扶栏后探出头来,对我说一句,你回来啦。

我沿着楼梯上到一楼小半,终于明白风从何处来。这里有两扇侧窗,四格彩绘葡萄纹玻璃中,缺了右上的一小方。风从这个口子灌进来,在螺旋楼道里吹出阵阵低泣。

雨还没落下来啊。

一楼半的地方,有扇拉不开的窄门,从整幢楼的格局看,我猜门后是个半阳台。继续向上到二楼,左侧是往三楼的楼梯,右侧是长长的拱门走廊,深入黑暗中。我打开手电往里照,空荡荡的走廊两侧是一个个房间,门都紧关着。

我在楼梯转角的墙上找到顶灯开关,打开,这一层就都亮了起来。很多时候,灯火通明并不能增加一丁点安全感,你能看到每一个角落,但总觉得有东西在背后,它就轻轻搭在脖颈后,不管你怎么转头,都瞧不见。

这幢楼在晚上的回音效果好得惊人,以至于我已经停下来有一会儿,耳朵里却余音袅袅。嗒嗒嗒嗒,我想这是心理原因,但还是忍不住看了眼脚下。我后悔穿这双硬底的皮鞋了。

但……那是什么?

我弯下腰,在通往三楼的第一级楼梯上,捡起了个小东西。

一粒贝壳扣。

很小的一颗,钉在女式衬衫上,会很漂亮。

林绮雯穿着衬衫吗?我只知道她穿着牛仔裤,有很多很多洞的牛仔裤,那些新剪下的布料被扔在浴缸边的马桶里。

一个变态而羸弱的案犯,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因为你很难预料他那扭曲的脑袋会指引身躯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此时,我除了一把硬塑料的手电筒,别无长物。

没问题的,只要找到他和她,就都解决了。

我把纽扣放进裤兜,向三楼走去。

接近了,我想。但……有点奇怪。

三楼。楼梯至此而止,这是最顶上的一层。走道顶灯的开关在相同的位置,我走过去把灯打开。

依旧是一条所有门都紧闭着的走廊。有了刚才那颗贝壳扣的提示,我打开手电往地上照,看看还能发现什么线索。

黄色柚木细长条地板,细细察看,有许多擦不掉的浅渍和印痕。我没有找到第二颗纽扣,但在走廊中段,发现了比纽扣更重要的东西。

一小滴……红色。

是血吗?

我蹲下来。是新痕,刚凝结没多久。我想用手去刮,突的一声闷响,整幢楼的空气都震荡翻滚起来,我被震得摇晃了一下,险些翻倒,耳膜哗啦啦响。

雷声还未散尽,雨声就隐隐约约接了上来。

隆隆的闷响延着楼梯滚下去,一圈又一圈,然后从走廊尽头再次返出来。

我僵住了。

因为从走廊那头返出来的并不仅仅是雷声。那藏在雷声里的,是“嗒”。

嗒,嗒,嗒。

我用手电往那头一照,声音立刻停止了。

我站起来,等了一会儿,声音再次响起,越来越近,但没几下,就又停止了。

我想,那个人,就停在走廊那端的转角,我恰好看不见的位置。

我吸了口气,向前走。

嗒嗒嗒嗒,手电的光圈随着我的脚步一晃一晃。

我在离转角三步远的地方停下,摇晃着手电,低声说:“出来吧。”

那边传来一声咳嗽,然后一只穿着棕色尖头皮鞋的脚,从右侧转角跨了出来。手电光顺着牛仔裤向上移,白色T恤下微微发福的肚子,再往上……

“别拿光照我的脸,晚上走在这楼里渗人得很。”他有点恼火地说。

“宋浩?你也找到这里来了?”我移开手电说。

“这有什么难的,用火柴写出的‘LOVE’,再加上他的业余爱好,除了这座作协大院,火柴大王刘吉生建造的爱神花园,还能有什么其他解读?”

“说是不难,但到这儿的,也就我们两个人。”

宋浩嘿了一声,有点得意。

“不过,你是怎么上来的?”我说着走过去往宋浩的来路看了一眼,那里有道边门。

“北面厨房的小门开着。”

我想起了正对门房的小道,原来那里有扇后门。

“楼梯又陡又窄,二楼还锁了出不来,到了三楼又是一声雷,吓掉半条命,他娘的。冯逸这家伙还真舍得开销,把这里租下来,哪怕就是今天晚上,也得不少钱吧。”

“他刚入了作协,兴许是友情价。”

“别废话了,先把他逮到再说,有线索没?”

“线索得自己找。”我笑了笑,“我就这么告诉你的话,赢了算谁的?”

宋浩切了一声。

“都找到这里了,谁还瞒得过谁嘛。”

这是一场游戏。

坐在台阶上,再次回忆那个夜晚的经历,让我慢慢感觉不到白晃晃太阳的温度。旁边是少年小小的影子,我发现自己原来坐得比他低了一格。

“这就是一场游戏。”我说。

“我们有十几个人,经常参加的差不多六七个。每次由一个人出题,他负责设计案件,布置现场,其他人根据现场留下的线索破案。这是个智力竞赛,我们一般不会相互交流。哦对了,我叫那多,是晨星报社的记者,当晚在场的另一个人叫宋浩,是家IT公司的人事主管。”

影子毫无反应。

“通常是谋杀案,肢解,焚尸,剖心,都是变态杀人魔,会用到一些道具,比如人偶、动物内脏、鸡鸭血之类的。这一次,你舅舅设计的是少女绑架案,现场就布置在他家的浴室里,除了浴缸里的玩具狗、马桶里的破布、地上的灰、残发、火柴和留字外,没有太多痕迹,显然是老手,也许在他的剧本里,这是个连续绑架虐杀案中的一环。参与破案的有四个人,一小时后找到作协大院里的,就只我和宋浩。”

我回头看了他一眼,没有惊愕或愤怒的目光,其实我并没有看见他的眼睛,他低着头,专心地绞着自己的手指。

他是不是依然处于自己的世界里,恍恍惚惚,不知道我刚才说了什么?

“你在听吗?”

他终于有所反应,停下手,慢慢抬起头看我。

“你……杀了我舅舅?”他的语气迟缓而怀疑,像是不明白警察为什么还不把我这个自称是凶手的人抓走。

我和他对视了一会儿,他目光里有一些我读不懂的东西。我转回头去,望着摆满了草坪的白菊花。

“那晚,我找到这里的时候,觉得自己会是这局的赢家。”

我和宋浩并肩走在长廊里,多一个人的脚步声,顿时让人觉得安全了许多。

我走到那点红前,再次蹲下去看,宋浩说得对,此种情境,我已经不可能独享胜利。

宋浩用手一抹,说:“血。”

“鸡血、鸭血还是猪血?”

“人血。”他放在鼻前嗅了一下回答。

随后他笑起来:“我怎么分得清楚,我看是颜料。”他把红色在手上捻开,分辨着说。

走廊南侧有两间大房,北侧是三间小房。南侧另有两个壁橱,位置在北面正中房间的对面。二楼的《萌芽》杂志社曾刊载过几篇我写的《那多手记》,我来取样刊的时候,编辑就是从壁橱里帮我拿的。我对这里的熟悉程度,不会比冯逸差。他没选好战场。

这滴“血”,就在走廊正中间,靠近两扇壁橱的地板上。

我见过二楼壁橱打开的样子,里面卸掉搁板挤一挤倒是能藏进一个人,可如果冯逸是和道具人偶林绮雯在一起,真实起见藏身处就要有能容两个人的空间,所以我第一时间去开的,是对面朝北房间的门。

锁着。

宋浩奇怪地看了我一眼,把壁橱拉开。

满橱的书和杂志。主要是《收获》杂志合订本还有丛书,再自然不过,因为这一层办公的是《收获》杂志社和《上海文学》杂志社。宋浩上下打量了好几眼,还试着拨开前排的书看后排。但显然,这里既没有冯逸也没有林绮雯。

他悻悻地关上门,示意我去开另一个壁橱。

游戏倒是很公平,我想。只是另一个壁橱里,不会堆满了《上海文学》吧。

门开了,我愣住,宋浩“哈”地感叹了一声。

门里竟是道狭窄向上的红色木楼梯。

怎么会有楼梯,这里不是只有三层楼吗?

我随后醒悟过来,这幢楼是坡顶,建的时候屋顶没有封死,留了上去的通道,上面是三楼半,通常用作仓库。

宋浩戳戳我的腰。

“上去呀。”他轻声说。

开关在楼梯左侧墙上,打开后亮起的是入口顶部的白色小吸顶灯。楼梯一上去就是个九十度的转角,后半段黑漆漆照不到半点光。我打开手电,摸着墙爬上去,宋浩紧跟在后。

手电光圈在陡峭的楼梯、楼梯口的扶栏、扶栏后高高堆起的纸箱间来回晃动着。狭窄的空间又让我生出随时会受到袭击的错觉,尽管我知道这绝不可能发生。

这只是一场游戏。

每一脚踩下去,都是一阵咿咿呀呀,这声响摇成了一片,持续了极漫长的时间。

“记得那次孟威设计的肢解杀人魔,埋尸的地下室也有这样一道楼梯,还有沙包机关,被打到就算死亡,有够赖。你小心一点。”

我哦了一声,心里却觉得,他只是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多点人声。

终于到了尽头。

我猜得没错,这的确是个仓库,右侧的天花板下斜与地板相接,堆了些桌椅杂物,我站的地方刚够直立,左侧有垒起的纸箱挡住视线,我需要再往前走两步,才能看见里面。

“什么情况?”宋浩在后面问。

“冯逸,你在这儿吗?”我问。

里头悄无声息。

我耸了耸肩,向前走了两步。既然不会有任何危险,就不必太小心翼翼了。

一步跨出了纸箱,手电光照到的东西让我惊呆了。

那是个极古怪的装置,一口大玻璃箱摆在仓库内间的门口,箱边高高的铜架子上放了一个大号的老式铜水罐,水罐下方的龙头上接了根皮管,直通到玻璃箱内。

最令人错愕的是,箱内有人!

箱虽然大,装进个人还是有些勉强,那人是仰天缩在箱里的,头部冲着我,缩足弓背,双手向上撑着箱盖,一动不动。

看他的姿态,难道……我的心脏突地收缩。

宋浩从旁边挤进来,看见这情景啊了一声,问:“这是冯逸,他待在里面干什么?”

这时我的手电光已经往下移,照见了地上的水迹,宋浩也反应过来这玻璃箱内竟是盛满了水的,立刻尖叫起来,要扑过去救人。

我一把抱住他的肩膀将他拽住。

“等等,不对劲。”

“等什么!”宋浩奋力扭动,“你疯啦,快救人啊。”

“看那儿。”我的手电光照在箱前水迹旁的一把尖头铁锤上。

“我早看到了,正好用来砸箱救人!”

“你动动脑子,不觉得这一切很奇怪吗?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水都能淹死人的。”

“什么?”

看到这把摆在显眼位置的铁锤时,我的脑中已经豁然开朗,先前的一连串疑点忽然之间贯通了,就看接下去的事是否能验证我的猜测了。

“我打赌这里面是氧化氟碳之类的全液气。”

宋浩停止了挣扎。

“冯逸是写推理小说的,之前我们一致以为,他设的局会非常难,但实际上,根据火柴和‘LOVE’找到这里并不困难,而且他在三楼第一级楼梯上留下了颗纽扣,之后又是一滴血,这是生怕我们找不到,而这把尖头锤又摆在这样明显的地方。”

“他是要诱我们去砸破箱子,为什么?”

“让我看看。”手电光柱在水箱周围转了一圈,有心寻找之下,马脚很容易就显露出来。

就在那把尖头锤锤柄上,绑了根细绳,这绳子一直连到后面内间的门里面。我们循着绳子绕了进去。

“在我绕过水箱的时候,还用手电照了照冯逸的脸。他睁着眼睛,直直看着上方。如果是在光线好的地方,我应该能分辨出,他的瞳孔已经放大了。但当时我只是在心里想,装得可真好。”

少年的影子轻微地晃动起来,他在愤怒吗?

“我们在门后面的房间里找到了林绮雯,一具没有头发的芭比娃娃玩偶,她被捆在一个带电池的小装置上,那根绳子的作用是,牵动装置上的开关,使玩偶触电。至此我的猜测得到了验证,只要我们一动那把铁锤,人质就会死。而绝大多数人看到当时的景象,都会第一时间拿起铁锤,冯逸之所以留下如此多的线索,就是要以这种方式来获得胜利。这是他精心谋划的计中计,套中套。我小心地把芭比娃娃拆下来,拿到水箱上,在冯逸眼前晃动,拍打箱壁,大声地笑和庆祝。但很久之后,他依然没有反应……”

然后我沉默下来,直到下一阵风吹过。

“我耽误了至少十分钟,十分钟!他本来是可能被救活的。我真是、真是……如果是宋浩第一个到现场,一切就不会是这个样子。”

少年的影子抖动得更厉害。

“但我始终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自杀。”

“他不是自杀的!”影子发出一声嘶哑的低吼。

我转过头去,少年双手握拳,止不住地抖着,满脸是泪。

我的胸膛被内疚和自责塞满,黯然点头说:“是,我是凶手,至少是半个凶手,我不奢望你的谅解,我只是想说出来,而且可能还没人和你说过,当时的这些。”

“我知道当时是什么样的,我完全能想象的出来。”少年身体的抖动慢慢停歇,我以为他会恶狠狠地盯着我,像头孤狼。但竟没有,他的眼皮垂了下来,望向自己的影子。

“舅舅听见隐隐约约的脚步声,知道等待的人终于进了大楼。他打开盖子跨坐进去,蜷缩起来,慢慢躺倒,水在之前已经放了一会儿,所以才会溅出来。盖子自动锁上了,从里面可以打开,但非常麻烦。”

他所说的这些,我都从警方的调查分析中知悉了,可是听他这样将舅舅的死亡娓娓述来,我感觉十分怪异。

他为什么不愤怒,他为什么要说这些?

“舅舅躺倒的时候,水大概已经过了大半箱。水注入得很快,没多久就没顶了。他把水吸进肺里,非常难受,有窒息的感觉了。”

少年终于说不下去,他又开始发抖。

我往上坐了一格,试着去拍他的肩膀。

他一下子缩开,如避蛇蝎。

“别碰我!”他叫道,“别碰我!他一直吸一直吸,他知道一开始会和溺水一样,他不知道这一次真的是水,等他感觉不对,吸不进任何氧气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一瞬间,我就麻了全身,从大腿爬到后背再到面颊,冰凉彻骨的恐惧随后袭来,这少年……在说什么?

“是我换的,是我把全液气换成了水。”他终于再次抬起头,看着我。

我想问为什么,但舌头一时瘫痪了,嘴唇蠕动着,发不出任何声音。

少年脸上露出怪异的表情:“我只是提了一个愿望,换掉一缸水,满足一个愿望。我真的不知道,会是这样的代价。”

“一个……愿望?”我艰涩地问。

“可以满足你的任何愿望,但你永远不会知道,付出的是什么代价。”

同类推荐
  • 北大老教授的耶鲁三题

    北大老教授的耶鲁三题

    5月的纽黑文牵动着多少人的心。一年一度的耶鲁毕业典礼总在5月最后的一个星期一(阵亡将士纪念日)举行,2003年是5月26日。城中的旅馆早已住满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家长和亲朋好友,就连附近城镇的旅馆也火爆一时。这是耶鲁建校以来第302个毕业典礼,首届毕业典礼是在1702年9月16日。但那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学院,校名还不叫“耶鲁”,地址也不在纽黑文。我和学敏来纽黑文,已是第二次。
  • 山海经传奇:昆仑王朝(全集)

    山海经传奇:昆仑王朝(全集)

    少年艾昆突然拥有一种神奇的能力,他不仅能跟小课桌、小狐狸等说话,还在某一天一下子跳入了《山海经》的奇幻世界。在奇特的《山海经》世界里,艾昆摇身一变成了昆仑王朝的王子,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山海经奇遇记。他先后遇到人面兽身的笑面虎、坏脾气的盅雕、浑身着火的穷奇、会幻术的螺母娘娘、斗恶龙的琥珀蚁王、摄魂魄的蛇妖琴虫儿……由此引发出了一个个妙趣横生、超乎想象的故事。
  • 三通鼓

    三通鼓

    鼓,是一个人,一个正气鼓荡的中国人!鼓面,是我们中国人坚韧无比的黄皮肤!鼓槌,是我们中国人硬铮铮的骨头!鼓身上的漆,是我们中国人一腔子鲜红的热血!鼓声,是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魂!当外敌来犯,亲人离散,三通鼓响起,热血男儿毅然踏上烽烟战场,万里江山驰纵,鼓角寒刀卫家国!
  • 死之枝

    死之枝

    《死之枝》是推理文坛无法逾越的一代宗师松本清张的经典短篇集!东野圭吾、宫部美雪、岛田庄司、京极夏彦都是他的忠实读者!松本清张开创社会派推理之先河,写尽人性的弱点和罪恶的根源。松本清张的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不下500次,对整个日本文艺界影响深远!真相藏在时间背后,不会沉睡太久。十一种动机,十一宗命案,背后的杀意皆来自普通人的恶与欲。交通意外、精神分裂、悬崖失足……这些看似偶然的事故,找不到任何线索和证据,有些甚至成为了尘封数十年的悬案。然而,任何滴水不漏的犯罪,也有被忽略的缺陷和破绽。这些所谓的完美犯罪正被一点一点挖出真相……
  • 熬鹰

    熬鹰

    到庙西镇报到那天,还在金榜题名亢奋中的郑小毛,被兜头浇了一瓢凉水。主管人事的副书记老胡,让他马上去白狼河源头的金花山村,挂职村委会副主任。金花山?一年?郑小毛倒吸一口凉气。一个全镇最偏最远的穷地方,连个公共汽车都不通,有急事想出来一趟只能干着急。“我考的公务员岗不是财政所吗,怎么当村官了?”郑小毛嘟哝着。声不大,老胡显然听到了。老胡端茶杯的动作停在半路,瞪着一双金鱼眼问:“什么?”郑小毛知道自己失言了,咬住下唇不再吱声。
热门推荐
  • 足球征途

    足球征途

    【热血足球,火爆出击】热爱足球的高三生左泽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足球训练,只凭着一腔热血进入了足球世界,勇往直前并最终取得辉煌战绩。
  • 太阳系法师

    太阳系法师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一觉睡醒后,我的体内就多了个太阳系?”唐木:〣(?Δ?)〣
  • 三生有幸之相思醉

    三生有幸之相思醉

    【短文《初遇伴吾心》完结】诸国分裂,阋墙不断,招致人心惶惶。一朝穿越成妃,她不嫁他强娶,她躲他追,只为她;再见时,她心渐有所动,他一如既往地爱;同携手锄奸人,还安宁。太和三年,她自愿嫁入他国联姻……终是有花无果,相隔万里犹难忘。一首白头吟韶华虚度,百花飘零,过眼云烟浑如昨。
  • 檐曝杂记

    檐曝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观经

    佛说观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asta (Sheila Lukins Short eCookbooks)

    Pasta (Sheila Lukins Short eCookbooks)

    For over twenty years, PARADE food editor, writer, and chef Sheila Lukins has inspired would-be chefs across the country with her accessible and easy-to-prepare Simply Delicious recipes. This e-cookbook is a compilation of Sheila's favorite chicken recipes from her time at PARADE, written with the busy home cook in mind.In addition to dozens of creative and succulent chicken recipes, this book provides an easy tutorial on how to roast the perfect chicken and carve poultry at the table. Readers get plenty of delicious and fun ideas for jazzing up a weeknight chicken dinner or creating the perfect special-occasion meal—that are sure to delight the entire family.
  • 希腊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希腊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咖啡咖啡

    咖啡咖啡

    从咖啡的历史起源,到人文故事;从品种特性,到种植采收;从加工烘焙,到研磨冲泡,从品鉴方法,到设备器具;从成品制作,再到创意研发……101个章节逐一详解,500多张图片完美呈现。可以说,咖啡的前世今生,灵秀气质,技术细节和恢弘伟大,尽在本书之中。全书专业严谨中不乏优雅风趣,庄重沉稳中不失轻松诙谐。作者以特有的笔触视角和难得玩赏的姿态,携手读者真正品味咖啡之趣,体验咖啡之妙,享受咖啡之美,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
  • 吾名为龙门

    吾名为龙门

    曹鲤,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名字,人也长的很普通,丢人群里都找不见的那种。街坊四邻都说这小子打小就老实以后长大出去了怕不是要吃大亏。曹鲤总是笑嘻嘻的不说话,有的人天生握了一副好牌却打的稀烂,可有的人把一副烂牌打的风生水起,曹鲤是哪种人呢?嘿嘿,一壶浊酒论前尘,扶袖弹衣踏风霜!
  • 开局一把天生牙

    开局一把天生牙

    开局一把天生牙,没有输出只有奶怎么破?砍谁谁回血,好尴尬。在《落第骑士英雄谭》学会的伐刀技能,固有灵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天生牙,没有输出我也很绝望啊。这是主角带着固有灵装天生牙不断在二次元间穿梭成长的故事。有病有伤砍一刀就好了,相信我,队友,这一刀之后再没有痛苦。我这一刀下去,你可能就满血复活了。穿越位面:钢之炼金术师-史上最强弟子兼一-鬼灭之刃-FateZero-火影忍者-斩赤红之瞳-落第骑士英雄谭-地下城寻找邂逅(目前)-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