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79100000181

第181章 先下手为强

“平平你认为母亲有必要回答你这个问题吗?如果母亲说母亲所说的都是真的,你就会相信母亲吗?不你不会相信母亲

因为在你心里母亲已经变了,母亲已经变成一个处处用心机,口里Z-一句实话都没有的人对吗”

“娘亲,哥哥没有那个意思,哥哥没有那么想你,真的,娘亲人家说的都是真的”

听到安安的话,夕颜再一次觉得心里暖暖的,而夕颜所表现出来的,也很明显,他先用手戳了戳安安的额头然后对安安微微一笑的说道:“小机灵鬼,你不是说你肚子好饿吗?秋月叫小二上几盘点心给这个小机灵鬼填填肚子,再来几道这家客栈的招牌菜”

“是夫人”秋月回完夕颜的话,并没有立刻去而是看了看平平再看了看夕颜,夕颜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平平不管你相不相信母亲的话,还是你认为母亲现在是一个怎样的人,母亲都希望你能遵守你自己的承诺

毕竟平时你口口声声说什么男子汉大丈夫,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有口口声声说什么圣人有云圣人的教导

你刚才已经出尔反尔了一次了,如果你这次再出尔反尔那你真的违背了你平时最尊敬的圣人的教导,同时你也不算是一个男子汉大丈夫

因为男子汉大丈夫,应该顶天立地一言九鼎,而你现在好像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不过只要你这次说话算话,你就没有违背你尊敬的圣人的教导,因为圣人也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还有,只要你说话算话,你还算是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出尔反尔一次也没有什么的,因为你的年纪毕竟还小嘛,还有很多事情不懂,只要能改正过来,还是一个男子汉大丈夫

但是你明知道你的行为,不是一个男子汉该有的行为,你却不愿意改正,那你就不算是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了”

“母亲,请问你把话说完了吗?如果你把话说完了,那我就说几句,毕竟我认为那个笨蛋虽然笨,但是他说的那一句话,还是挺有道理的,如果你没有把话说完,那我就再等等,你把话说完了我再来说我的话行吗?母亲”

“你这孩子能不能不用这种语气跟母亲说话?你用这种语气跟母亲说话,好像母亲是一个陌生人似的,

不,你这个语气连对陌生人都不如,你这种语气好像母亲是你的仇人似的,孩子母亲到底做错了什么,母亲不知道你能不能告诉母亲呀”

“母亲你没有做错什么,我也没有把你当成仇人来看,至于我的语气不是一直如此吗?母亲你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呀,母亲,你说的对,我是觉得你变了,我也觉得你没有跟我说实话,跟我处处用心机

但是不管你变成什么样,你都是我的母亲,我之所以会跟你吵架,那是因为我觉得你的思想越来越奇怪了,我怕你以后会吃大亏,作为儿子的我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我如果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却不想办法阻止我还配为人子吗?

所以我哪怕知道自己这么做,会让母亲伤心我也一定会这样去做的,我不能看到母亲,你一错到底,所以不管用什么办法,我都会制止你的,并且把你变回以前的那个母亲

还有母亲你刚才说的对,对于我刚才的那个问题,你的确没有必要回答,因为母亲你如果说,说的都是真的,我不能相信母亲你的话,毕竟母亲你已经变了,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母亲了

但是我知道母亲你之所以说这么多,一定有自己的目的,这一点母亲你不要否认,虽然你已经变了,不是我以前的那个母亲了,但是你始终都是我的母亲,你心里所想的,我虽然不能完全猜到,但是还是能猜到一点点的”

夕颜听到平平的话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对平平微笑了一下,只不过这个微笑跟刚刚才对安安的微笑是完全不一样的

刚刚对安安的微笑那是发自于真心的,而且那时候他心里还觉得暖暖的,但是这个笑,就不一样了也是发自于真心的,但是它里面充满无奈和苦涩

这一点平平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哎,母亲我该拿你怎么办呀,刚才弟弟说他看到我们吵架的时候他心里很难受

却不知道我和你吵架的时候,我心里比他还难受,毕竟他只是一个旁观者,而且他还是一个五大三粗的人,可是我却是一个亲身经历者

母亲我要怎么做才能把你变回以前的那个母亲?我要怎么做才能与你不发生争吵,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你现在开心一点点?

圣人呀,你能不能从书本上出来教导教学生,学生应该怎么做才好呀?

哎,我怎么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呀,还好这些想法也只是我在心里想想罢了,并没有说出来,如果我说出来了,母亲一定会跟我说,你这孩子当真读书把脑子读傻了,不然的话,你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呀?

你不会不知道,那些圣人应该早就不在了,就算他们还在,也不是你想见就见的,那些人大多数都是受到朝廷的器重,就算他们不受到朝廷的器重,也不是你想找到就找到的人,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傲气

至于那个笨蛋,一定会跟我说,哥哥你还叫人家是笨蛋,我看你才是笨蛋呢,不然的话,你怎么会让圣人来教你呀,莫非哥哥你是神仙了,可以让那些圣人从书本上出来,那哥哥他们在哪里呀我怎么没有看到呀?哥哥你赶快让他们出来,我也想见见他们,没准我见到他们就会对读书有兴趣呢

我怎么在这里想这些没用的呀?我还是想想自己该怎么做,才能让母亲变回以前的母亲

不过这件事情好像没有那么容易,想要做到也得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

不过现在自己得好好想想自己该怎么做,才能让母亲稍微开心一点,我可不想让母亲再跟我露出那么苦涩的笑容,看着我心里很难受

哎,我该怎么办呀?才能让母亲稍微开心一点,不对,我好像忽略了什么,母亲之所以这么苦笑,又跟我说了这么多,还不是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吗?

但是我现在真的不敢确定,母亲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母亲说的是真的,那让母亲的目的得逞,也没有什么大事,可是如果母亲所说的都是假的,他是别有目的,那我又该怎么办呢?

别看平平在脑子里想了这么多其实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这一瞬间平平的脸上表情是变化不断的

虽说平平整天像一个小大人似的,心思也尽量都放在心里,而不是像安安一样写在脸上,但是他毕竟,还是一个一岁多的孩子,他在想事情的时脸上或多或少都有所流露,只不过没有安安的那么明显罢了。

我说了这么多这孩子还是不相信我呀,看来等下我还是要把我刚才想的那些问题问出来,没准这孩子就会相信我了

不过现在当务之急是让这孩子和我们在这里吃饭,让这孩子听听别人是怎么说这个世道的,可是这孩子好像不愿意在这里吃饭

我怎么样才可以让着孩子,愿意在这里吃饭呢,因为只有这样我才可以顺利成章的把我想问的问题问出来,只有这样他才会认真的思考我那些问题,不然的话这孩子以为我又在骗他呢

我这孩子现在根本就没有答应过我,要在这个酒楼吃饭呀,虽说刚才他说只要我回答他的问题我就在这里吃饭

但是看这个孩子的样子,他又想出尔反尔呀,而且他肯定能看的出来,我说了这么多还是在跟他心机,我用的就是激将法,这个激将法我刚才已经用过了他也上了一次当了

这是第2次了,他肯定不会上当了,现在我又该想什么办法才能让这孩子留在这个地方吃顿饭呢

对了,上辈子那个蛇蝎心肠的女人,曾经教导过两个孩子计策,而他教了两个孩子计策的时候,我就站在两个孩子的旁边

所以他教的那些计策我都听在耳里,由于当时觉得很新奇,到现在我还记得一清二楚,我现在可不可以利用那些计策,让这孩子在这里吃饭

这孩子不是口口声声说我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处处用心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女人嘛,那好呀,那我现在就这样做一次吧,不然的话不是被这孩子白说了吗?

可是我该用什么计策呢?要知道上辈子那个蛇蝎心肠的女人,可教了两个孩子,不少的计策呀像什么36计,孙子兵法,还有很多很多

只是那个蛇蝎心肠的女人,跟两个孩子说这些计策的时候,或者让两个孩子看这方面的书的时,两个孩子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安安看得津津有味,而且那个女人要他说见解,他也能说出来,后来也知道活学活用

但是平平对这些书却毫无兴趣,也没有什么见解,反而认为这些都是歪门邪道不是一个男子汉该有的行为,他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做事应该光明磊落,而不是用这些计策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认为这些都是小人所为或者是女子惯用的手段

哎,我怎么又莫名其妙的想到了上辈子呀,好像这次是我主动的想到上辈子,并不是莫名其妙的想到上辈子,但是我的思绪好像飘的有点远呀,要知道我现在想的事情,跟我刚才想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就算8杆子也打不着

我现在还是好好想想自己该用什么计策,才能让这孩子在酒楼里吃顿饭夕颜想到这里,夕颜立马就把先前乱飘的思绪收了回来

全精会神的想起这件事来,没有一会他也就想到了一条计策那条计策就是先下手为强

同类推荐
  • 每天都有人跟朕抢皇后

    每天都有人跟朕抢皇后

    在连续的噩梦成真后,霍端敏决心凭借自己的力量扭转乾坤。严格贯彻“三不要”原则!一不要:不要让霍家树大招风到皇上动手,谦逊低调才是正经!二不要:不要上演可以预见的九子夺嫡悲哀。娃娃教育要趁早!三不要:不要与后宫的美人勾心斗角了,其实大家都是可怜人!至于皇上什么哒,他原本就不爱她,相敬如宾好了!皇上:朕也不要……
  • 如凤令

    如凤令

    他是明朝最后一个状元,一朝高中,还没来得及走马上任,金人的铁蹄便踏碎了大明的江山。也踏碎了他的万千抱负,和曾经那些繁花似锦的梦。他随崇祯帝自缢。醒在了一个陌生的朝代,成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宫妃。只是这个小宫妃的任务是杀死皇帝!
  • 爆笑萌妃王爷很腹黑

    爆笑萌妃王爷很腹黑

    “唔,我要去逛青楼”说完便抬脚施施然的走出王府“王爷,王妃说她要去青楼”侍卫边说就觉得气压低了许多内心是泪奔的“去把青楼给我踏平了把王妃绑回来”某男黑着脸说“王爷,青楼已经没了!王妃还是不回来”“这女人!”咬牙切齿的侍卫偷偷看了王爷一眼好像脸更黑了一把抓住她一手,一言不发的拉着她“诶,你干嘛呢”一把甩开他的手却没甩开“你怎么了嘛”偷偷看了他一眼一脸阴霾“你是不是忘了什么”看着他这副要吃人一样子“忘了什么?没有啊”“你忘记了,你看过我的身体你要对我负责”
  • 废妾青瑶

    废妾青瑶

    作为一个皮厚心黑脑壳硬的姐姐,有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妹妹是什么体验?姐姐,我喜欢莫郎,可他只喜欢你!信物给你,今后你是我姐姐!姐姐,我想去宫中学戏,可她们只选中了你!号牌给你,今后你是谢青瑶!姐姐,睿王爷是个快要死的痨病鬼,我是侍妾,要陪葬的!你回家来,我替你给那个痨病鬼陪葬去!姐姐,虽然莫郎对我很好,可我还是想当王妃!还有呢?姐姐,为什么他们都只喜欢你?如果没有你该多好!
  • 惑世歹妃

    惑世歹妃

    老实交代版:名门贵女赵明月,被妹坑亡得穿越,落个嫡女嫡王妃,金珠玉貌亦可悲。异世繁花盛草多,宜室宜家宜玩乐。心狠嘴辣命逆转,有才无德奈她何?防雷提醒版:狗血是必须滴,白莲花玛丽苏是木有滴;虐恋情深是没可能滴,小虐怡情是可以滴;高大上是标配滴,家长里短是躲不开滴;逗趣是主要滴,HE是稳稳滴;帅哥美女是不少滴,养眼是妥妥滴!一言以蔽之版:她的感情--铁打的明月,脸皮贼健康的高富帅;她的性情--恶人自有明月磨,善人自被明月欺。煽情男主逗比女主版:part1:--从前不喜欢便罢,如今入了心,我怎么可能任你离散!--你看,你从开始就不喜欢我,到最后也应该不喜欢我啊,做人要有始有终撒!part2:--你觉得我哪里最吸引你?--性别。part3:--哪怕用铁链子栓住,我也不会放你走!--一个想要离开你的女人,你用铁链子栓得住吗?得用金链子!。。。。。。欲知详情如何,听你们猜,看我掰。
热门推荐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 昆虫记

    昆虫记

    本书的翻译既忠实于原著的特质和整体风貌,又适合于中国最年轻一代读者的普遍情趣、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本书收入精选精译佳作十五篇,话题广泛,意味深长,是一份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灵心智十分有益的精神食粮。
  • 逆世狂颜:娘子不好惹

    逆世狂颜:娘子不好惹

    大婚,她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娘子,哪知梦醒后,身边之人竟全然陌生。而这个陌生男人竟然说:“记住,你只是我的奴隶……”他强势囚爱,将她从天堂拉下地狱……一朝脱困,为了心中挚爱,她深入延绵万里的原始森林,闯进荒凉广阔的无尽大漠,寻遍无边无际的冰天雪地……却不知风起云涌的年华里,遗落了谁家公子的心。(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在清华听的12堂修心课

    在清华听的12堂修心课

    本书介绍了在清华大学,有很多发人深省的修心讲座,无数知名学者和专家教授都在这里讲解过修心的要诀,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步伐,聆听他们的声音,进行一场简单而又不平凡的修心之旅。
  • 长生修仙录

    长生修仙录

    不求富贵,但求长生。继盘古开天,神魔争霸后,天界神道消失,仙界魔界妖界都人才凋零,各界为补充新血,增强实力。仙魔特此向人间界散播修仙修魔功法。并定下七大境界:练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元缨期,分神期、渡劫期、仙道……世间无长生药,唯有长生道。凡人唯有突破练气,进入筑基方算正式踏入修仙之道,从而延长寿命三百。长生之道求于灵根与悟性,不足者,即便天之骄子也不得长生。故事主人翁却是由一个没有灵根,对修仙一无所知之人,由一次机缘偶得天地本源,从而成就大道。
  • 四神器之青龙剑

    四神器之青龙剑

    一个号令江湖的神秘帮派……一场卧薪尝胆长达三十年的复仇……一个关乎到亿万人生死的决断……天下苍生、黎明百姓亦或是红颜知己、此生挚爱?如果换做你……你会如何抉择?
  • 阴阵阳法

    阴阵阳法

    秦朝传奇石匠,因雕刻祈天碑文暗合天道分到一丝圣人气息,转而被人所害,却意外的鸠占鹊巢夺了他人造化,自此步入仙途………
  • 观河集节钞

    观河集节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摆宴:古墓迷符

    鬼摆宴:古墓迷符

    在茫茫的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有多处鲜为人知的辽墓聚集区,其中包括国内“十大考古发现”的耶律羽之家族墓葬和未揭开神秘面纱的“大王坟”。本书以契丹帝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堂兄弟耶律羽之墓葬被盗为背景,再现了盗墓者的贪婪、奸诈、狂妄和自私,以及盗墓者的最终下场——或离奇失踪,或被缉拿归案,或坠崖身亡,或变成疯子,这是一部集合探墓、盗墓、文物走私、情感纠葛、历史知识、时尚元素于一体的长篇小说。
  • 血性的失落:李国文闲话历史

    血性的失落:李国文闲话历史

    本书由李国文说唐、说宋、说明、说清以及《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六部著作中,选其代表篇目结集而成,凡二十一篇,分“王朝的剪影”“文人的悲剧”两部分。集中体现了李国文先生对中国历史中皇权与文人的关系,以及国民性和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