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许广平
广平兄:
5 日与 7 日的两函,今天(11)上午一同收到了。这封挂号信,却并无要事,不过我因为想发几句议论,倘被遗失,未免可惜,所以宁可做得稳当 些。
这里的风潮似乎还在蔓延,但结果是决不会好的。有几个人已在想利用 这机会高升,或则向学生方面讨好,或则向校长方面讨好,真令人看得可叹。 我的事情大致已了,本可以动身了,今天有一只船,来不及坐,其次,只有 星期六有船,所以于 15 日才能走。这封信大约要和我同船到粤,但姑且先行 发出。我大概 15 日上船,也许要到 16 日才开,则到广州当在 19 或 20 日。 我拟先住广泰来栈,待和学校接洽之后,便暂且搬入学校,房子是大钟楼, 据伏园来信说,他所住的一间就留给我。
助教是伏园出力,中大聘请的,俺何敢“自以为给”呢?至于其余等等,则“爆发”也好,发爆也好,我就是这么干,横竖种种谨慎,也还是重重逼迫,好像是负罪无穷。现在我就来自画招供,自卸甲胄,看看他们的第二拳是怎样的打法。我对于“来者”,先是抱着博施于众的心情,但现在我不,独于其一,抱了独自求得的心情了。(这一段也许我误解了原意,但已经写下,不再改了。)这即使是对头,是敌手,是枭蛇鬼怪,我都不问:要推我 下来,我即甘心跌下来,我何尝高兴站在台上?我对于名声,地位,什么都不要,只要枭蛇鬼怪够了,对于这样的,我就叫作“朋友”。谁有什么法子呢?但现在之所以还只(!)说了有限的消息者:一,为己,总还想到生计问题;二,为人,是可以暂借我已成之地位,而作改革运动。但我要兢兢业业,专为这两事牺牲,是不行了。我牺牲得不少了,而享受者还不够,必要我奉献全部的性命。我现不肯了,我爱对头,我反抗他们。
这是你知道的,单在这三四年,我对于熟识的和初相识的文学青年是怎样,只要有可以尽力之处就尽力,并没有什么坏心思。然而男的呢,他们自己之间也掩不住嫉妒,到底争起来了,一方面于心不满足,就想打杀我,给那方面也失了助力。看见我有女生在座,他们便造流言。这些流言,无论事之有无,他们是在所必造的,除非我和女人不见面。他们大抵是貌作新思想者,骨子里却是暴君,酷吏,侦探,小人。如果我再隐忍,退让,他们更要得步进步,不会完的。我蔑视他们了。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思想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决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么样的人了,我可以爱!
那流言,是直到去年 11 月,从韦素园的信里才知道的。他说,由沉钟社 里听来,长虹的拼命攻击我是为了一个女性,《狂飚》上有一首诗,太阳是 自比,我是夜,月是她。他还问我这事可是真的,要知道一点详细。我这才 明白长虹原来在害“单相思病”,以及川流不息的到我这里来的原因,他并 不是为《莽原》,却在等月亮。但对我竟毫不表示一些敌对的态度,直待我到了厦门,才从背后骂得我一个莫名其妙,真是卑怯得可以。我是夜,则当然要有月亮的,还要什么诗,也低能得很。那时就做了一篇小说,和他开了一些小玩笑,寄到未名社去了。
那时我又写信去打听孤灵,才知道这种流言,早已有之,传播的是品青、伏园、亥情、微风、宴太。有些人又说我将她带到厦门去了,这大约伏园不在内,是送我上车的人所流布的。白果从北京接家眷来此,又将这带到厦门,为攻击我起见,便和田千顷分头广布于人,说我之不肯留居厦门,乃为月亮不在之故。在送别会上,田千顷且故意当众发表,意图中伤。不料完全无效,风潮并不稍减,因为此次风潮,根柢甚深,并非由我一人而起,而他们还要玩些这样的小巧,真可谓“至死不悟”了。
现在是夜二时,校中暗暗的熄了电灯、贴出放假布告,当即被学生发现, 撕掉了。此后怕风潮还要扩大一点。
我现在真自笑我说话往往刻薄,而对人则太厚道,我竟从不疑及亥情之流到我这里来是在侦探我,虽然他的目光如鼠,各处乱翻,我有时也有些觉得讨厌。并且今天才知道我有时请他们在客厅里坐,他们也不高兴,说我房里藏了月亮,不容他们进去了。你看这是多么难以侍奉的大人先生呵。我托令弟买了几株柳,种在后园,拔去了几株玉蜀黍,母亲很可惜,有些不高兴,而宴太即大放谣诼,说我在纵容着学生虐待她。为求清宁,偏多滓秽,我早先说,呜呼老家,能否复返,是一问题,实非神经过敏之谈也。
但这些都由它去,我自走我的路。不过这次厦大风潮之后,许多学生,或要同我到广州或想转学到武昌去。为他们计,在这一年半载之中,是否还应该暂留几片铁甲在身上,此刻却还不能骤然决定。这只好于见到时再商量。不过不必连助教都怕做,同事都避忌,倘如此,可真成了流言的囚人,中了流言家的诡计了。
鲁迅
3月11日
鲁迅小传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898年,他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他在这里接受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1902年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文并和一些革命者章太炎、陶成章、秋瑾、徐锡麟等人接触,加入了光复会,后来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当时,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民主革命浪潮汹涌澎湃。有一次在上细菌课时,从电影上看到一个替俄军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兵抓住枪毙,而围观的中国人无动于衷,他深受刺激,觉得学医并不要紧,因为如果思想不觉悟,体格再健壮也无济于事。并认为,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的,只有文学。他于是放弃医学,而改行从事文学创作。
1909年夏天,鲁迅回国,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教,后来又回故乡绍兴中学堂任教兼任监学(教务主任)。辛亥革命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他应蔡元培的邀请到教育部任职,后来又随教育部迁往北京,升任教育部佥事。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后,国内形势越来越坏,鲁迅内心十分苦闷。
1918年,他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这是文学革命的第一声春雷。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鲁迅站到斗争的前列,先后写出了包括《阿Q正传》在内的十多篇小说,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的广阔画面,激励了千百万青年。
1920年以后,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授,同时研究古典文学,把讲稿整理成《中国小说史略》出版。这时期,他写了许多富有战斗性的杂感和论文,在《新青年》上发表,并且从事翻译工作,支持青年的文艺创作活动,成为进步青年所爱戴的老师。
五四运动后,革命的中心逐渐转移到南方,鲁迅感到北方文化界的寂寞和荒凉。1926年8月,他因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反动当局通缉,便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因不满厦门大学的现状,1927年1月,又前往当时革命的中心广州,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不久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两天后,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也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鲁迅在白色恐怖中坚持战斗,严酷的阶级斗争教育了他,使他从过去信奉的“进化论”,转变成信奉“阶级论”。
1927年10月,鲁迅到上海,和许广平结婚,并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光辉的战斗历程。这时期,他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并翻译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斗争中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为了团结革命文学阵营,1930年3月2日又和其他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和宋庆龄、蔡元培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为保卫人民的权利,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无理拘捕革命人民,进行顽强的斗争。他不断变换笔名,发表了大量杂文,用迂回的战术和敌人进行斗争。
从1931年到1934年,鲁迅同瞿秋白同志在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冒着生命危险掩护这位著名的共产党的领导人,并和瞿秋白同志共同撰写了许多战斗杂文。1935年10月,当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时,鲁迅受到极大鼓舞,秘密发电报去祝贺。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他用杂文作为投向敌人的匕首和投枪,戳穿了敌人各种鬼蜮伎俩,战胜了明里暗里的敌人。在斗争中他越战越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在上海与世长辞。
鲁迅在一生中,对我国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遗著在新中国成立后,分别编为《鲁迅全集》、《鲁迅译文集》、《鲁迅书信集》、《鲁迅日记》等共二十多卷。
名人婚恋
鲁迅与许广平
1925年3月11日清晨,随着一阵晨铃响起,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宿舍内,学生们纷纷起床梳洗,准备这一天即将开始的课程。
而此时,这栋小楼二层的一间宿舍里,一位女学生正在给自己的老师写一封信,信中说:校长以“留学”、“留堂”——毕业留本校任职——谋优良位置为饼饵,学生以权利得失为去取,今日收买一个,明日收买一个……凡足以固位恋栈的无所不用其极,此中国女子教育之前途!先生!有什么法子在苦药中加点糖分?
这位女学生信中所提到的校长叫杨荫榆,她是中国最早一批留学海外的女子之一,原为女师大学监,一年前任女师大校长。
这一年年初改名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前身是设立于1908年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女高师的学生第一次冲破学校的禁令,投身学生运动。而此时的校园里也正在酝酿着一场驱逐校长杨荫榆的风波。写这封信的女学生,是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总干事,也是驱杨运动的重要组织者——许广平。
就在许广平写信的第二天,也就是1925年3月12日, 59岁的孙中山因肝癌晚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孙中山逝世后,约有74万民众前往致祭。当时的段祺瑞政府决定为其举行国葬,灵柩暂时安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3月12日这一天,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许多学生想去参加孙中山的追悼会,但是遭到了校长杨荫榆的阻拦。
杨荫榆不希望学生们加入到社会的政治运动中,当有学生提出悼念孙中山时,她觉得孙中山思想当中有另外的一种破坏的作用,认为学生们应当好好的学习文化,因此拒绝了学生的请求,矛盾由此激化。
杨荫榆的行为引起了学生们的愤怒。而许广平写信给老师的目的,也正是希望先生对学校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作出一些指点。这封信寄出去两天以后,许广平就得到了老师的回信,信中说:苦茶加糖,其苦之量如故,只是聊胜于无糖,但这糖就不容易找到,我不知道在哪里,只好交白卷了。这位向学生交白卷的老师,就是鲁迅。这封信也是许广平写给鲁迅的第一封信。这一年,鲁迅在女师大任教已经快5年了。
1920年的秋天,鲁迅同时在北京大学和女师大授课,教授的是中国小说史,来女师大上课之前,鲁迅的《阿Q正传》、《伤逝》、《孔乙己》等小说,都是女师大学生喜欢阅读的作品。鲁迅的知名度使得他给许广平那一届学生的第一次上课,成为大家翘首期盼的事情。
这堂课,许广平坐在了教室的第一排。
上课的时候,鲁迅匆匆进去,大家都很吃惊。因为他穿的衣服有补丁,长衫上面有的地方补过,特别是裤子上面,膝盖上面都有补丁,皮鞋上面也都是一块块补丁,头发也很长,而且他是个平顶。大家都在议论,怎么这样一个人好像是一个乞丐一样。
同在女师大任教的还有周作人、林语堂等众多知名教授,而与平常打扮得西装革履的新派人物相比,鲁迅则是不修边幅的。
个子矮小,穿着随便的鲁迅一开始讲课,许广平和其他同学就被他所讲的内容所吸引。不知不觉中,第一堂课结束了,等到学生们回过神来,教室里却早已不见了鲁迅的踪影。
许广平后来在《鲁迅与青年们》一文里,如此描写了这第一堂课:“许久许久,同学们醒了过来,那是初春的和风,新从冰冷的世间吹拂着人们,阴森森中感到了一丝暖气,不约而同的大家吐一口气回转过来了。”
封建包办婚姻是北师大女学生们普遍面临的难题,许广平也不例外。高第街是广州著名的一条商业街,从清朝末年开始,就已经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1898年2月12日,许广平出生在高第街一许姓大家族里。出生没几天,父母便替她定了亲,许配给广州一户姓马的绅士家。
许广平向家里提出她不喜欢这个婚姻,要解除。但马家并不愿意退掉这个婚姻,最后谈判许家给马家一笔钱,这笔钱足够马家再娶一个媳妇。
解除了与马家的婚约之后,1922年许广平北上求学,1920年北京大学首开先例,率先解除了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限制。两年后国民政府又颁布了“壬戌学制”,正式明确了女子有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根据这一年中华教育改进社的调查统计,当时全国已有女大学生887人,占全体大学生总数的2.5%,许广平就是这第一批女大学生之一。
在北京《京报》上,女师大学生为“驱逐校长杨荫榆”而向当时的北洋政府请愿的消息刊登了出来。但“驱杨运动”的初步结果,却是,许广平等6人被校方开除,在开除令里许广平被斥为“害群之马”,从此就得了一个害马的绰号。
在学校的布告里面,校方公布了这几个人表现怎么不好,并把表现不好的内容寄给六个家长。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家长误解,认为自己的女儿怎么在学校里面不守规矩,不守纪律,不知出了什么事情。于是鲁迅就和几个老师联合起来写了一个声明。
1925年5月27日,鲁迅、林语堂、周作人等7名教授在《京报》上发表了一篇宣言,公开支持女师大的学生运动。在这个月中,鲁迅与许广平共有6次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