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000000014

第14章 瓷器之谜

就这样,赵文超、慕之丘、刘斌、崔凯四个人,作为第一小组的成员,在前面探索着向地宫里面摸索前行。

由于没有再触碰到什么地下机关,后面的李文海小组和江之川小组,也都保持着几十米的距离,在后面跟进。

看到甬道边上陈列的绝世青铜器珍宝,其他人同样也是惊呆了。

在甬道里就有这么多的珍宝,那么,在墓室里,得有什么样的更有价值的东西呢?考古队员们非常期待。

又向前大约走了50来米。

大家的眼前一亮。

因为,甬道边上陈列的物品,赫然由青铜器变成了瓷器。

熟悉中国陶瓷发展史的人都知道。

在远古时代,人类社会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那时候就开始发明了陶器。

远古的陶器有黑陶、灰陶、彩陶等等。刚开始都是生活中的器皿,如盆、钵、碗、瓶、罐、壶、甑、瓮等。

慢慢的,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比如烛台、灯座等等,也渐渐多了起来。

之后,随着冶炼术的发展,生活中的器具,进入了青铜时代。

古代人发现,用铜和锡在一起,可以用不同比例,冶炼出青铜。青铜具有更强的硬度和韧度。

于是,人们用青铜冶炼出来锋利的兵器,祭祀用的礼器,再延伸到贵族大家的生活用品。

通常认为,商周时期是青铜器的巅峰时代。到了秦代,铁器开始冶炼出来,冶金术有了进步发展。

而到了汉代,由于冶炼术的发展,铁器开始大量的使用,从兵器到农具,再到生活用品,一直延伸下来。

而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陶器制造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前代陶器发展的基础上,人们又发明了给陶器上釉的技术。

并且,随着炭火的发展,人们对温度可以控制的更高,这就出现了比陶器更结实的瓷器。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唐三彩了。

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中国”两个字的英文单词china,在英语中就有磁器的意思。

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认知,中国就是生产磁器的地方。

至于到了宋代,随着定窑、钧窑等官窑的发展,景德镇更是变成了瓷都。

随着炼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瓷器的制作则越来越精美,种类越来越多。

到了元代,则出现了青花瓷。

对于科学家来讲,这些都是常识性的东西,没有什么挑战性。

由于在此之前,考古小组的联席会议对墓葬年代的判定,大概就是西东两晋十六国时期。

所以,根据常识,此时的瓷器烧制技术还没有这么发达。

可是,在看到了这里陈列的精美的陶瓷艺术品的时候,大家的“三观”被重新颠覆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约一米的瓷瓶。

瓷瓶是白色的,纯白得就像羊脂玉一样细腻。

肚大口小,口与底的直径大小相似。

瓶的颈部,有两个对称的点缀的两个耳朵。

这个瓷瓶,慕之丘很小的时候,就在家里见过与此类似,形状差不多的。

而自己家传的瓷瓶却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产品。

“两晋十六国时代,瓷器的冶炼工艺就达到了这样高的水平吗?”,慕之丘心中暗暗赞叹。

赵文超研究员更是如获至宝。

在他的认知库里,这个瓷器的冶炼水平、烧制水平,最起码应该是宋代的。

可是,他却在瓷瓶的底部,发现了“晋太康元年制”字样。

“这怎么可能?如果那个时代就有了这么高的瓷器炼制技术的话,为什么这个技术没有流传下来?一直到了宋代才重新恢复到这个水平。”他心中充满了疑问。

而下一个瓷器,却仍然是“晋太康元年制”。

这是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大圆盘。

这个圆盘,外面的边上有花纹,却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

花纹是由兰草构成的。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接着,映入眼帘的瓷器,是难以想象的。

这个瓷器是一座鼎状的瓷器。

式样和鼎一样,有三只足,两个耳,圆形,高约一米五。

令人奇怪的是,在这只鼎的壁上,竟然绘着画。

看画风,赫然是东晋时代的作品。

第一只鼎上的画,画的是一位少年将军,英姿飒爽的骑在马上,搭弓射箭。

他的后面,是一些将士的轮廓。压阵的旗帜上,赫然写着篆体的“燕”字。

和他对阵的,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将领。同样是骑在马上,却因中了箭,正从马上往下跌落。

这些画的线条是黑色的,将作战场面表现的栩栩如生。

第二只鼎上的画,画的是一位中年将军,仍是骑在马上,正挥刀冲杀。

他的后面,压阵的旗帜上,仍然写着篆体的“燕”字。

和他对阵的,是一个英俊的将领,骑在马上,从率兵向后退。士兵背着的旗帜上,却写着“晋”字。

大家陶醉在稀世珍宝的的欣赏中,突然,前面的甬道,却戛然而止。

第三只鼎上的画,画的是两军对垒,中间是一条河。

河左岸的军队在进攻,旗帜上有篆体的“晋”的字样,河右案的士兵们在逃跑,他的后面,是一些将士的轮廓。倒伏的旗帜上,赫然写着篆体的“秦”的字样。

第四只鼎上的画,画的是一位皇帝,坐在朝堂上,接受群臣的顶礼膜拜。朝堂后面的背景上,赫然写着篆体的“燕”字。

接下来的瓷器,种类更加繁多了。

有钵,有罐,有瓮,大多数都是生活用品。

考古小组边欣赏着瓷器,边前进,大约又走了一百米左右的时候,发现甬道在这里豁然变宽了。

正对着甬道的,是两扇高大的石门。

石门高约两米,宽约一米五,上面是拱形。

两扇门上刻有兽首的图案,兽首的口中衔着石环。

顺着甬道向左看去,20多米之外,仍是一座石门。石门高约一米五,宽约一米。门上仍旧刻着兽首的图案,兽首的口中衔着石环。

向右看去,20多米外,仍旧是一个石门,式样与左边的一模一样。

“难道,这就是帝陵的最终入口吗?”

同类推荐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17世纪欧洲的船队在世界各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时,遥远的远东地区,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响起,一车车煤炭运往工厂,无数的工业产品向各地倾销,线列步兵整装待发,冰冷的大炮发出怒吼……这是一个铁与血的时代。新书:《带着工业系统回南明》、《大明蒸汽帝国》
  • 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常识

    本书通过收集一般教科书中所不可触及到的题材,描写某些重要的文化生活和历史人物。此外,对于口头传说的成语,都通过具体史实,给以详尽的说明。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概况。形式比较活泼,不拘泥于一定格式,比一般辞书要详细一些,丰富一些,也更生动一些。不仅便于读者记忆,更有利于读者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获得启发。
  • 汉时明月何时归

    汉时明月何时归

    她只身向汉,桓帝庶女,曾以麒麟女之名闻达天下,后封五原长公主却在河套种着田。她一身蓝衣,执杖刀,舞长戟,赤马座下将过十万汉家铁骑。北却胡人静羌笛,西扫西域收乌孙,东平幽燕占三韩,只是为能够安宁度日,维持身后一地太平。汉末三国,天下纷扰,中原诸侯打得热火朝天,而她北境几十载东征西讨却显得格外安静。她曾失望过,因大汉之明月渐渐残缺。也痴喜过,为庆幸看不见血染山河破碎。行路茫茫!踏在满布硝烟之汉土上,最后该如何抉择?这是一个盲女的大汉往事。轻松的历史架空文,单身向的,最后变身慎入。
  • 汉起

    汉起

    这是一个膏粱跋扈不法,商贾豪掷千金,贫贱一捧黄土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是千万草根励志地奇迹。年幼丧父,长于单亲,虽受大儒之教诲,平生却好衣马。寒门白身,从军搏命,鲜兄弟伯叔襄助,一生坎坷百折。兄弟义气,铁马弯弓,刀剑生辉,问,这江水属谁之物?红妆迷醉,枕戈入梦,登高赋诗,望,哪块云是我的天!群号:429629561
  • 春秋原来是这样

    春秋原来是这样

    本书是一部通俗历史读物,是历史中国系列中的一部。共分50个篇章,从春秋五霸(齐恒公姜小白、晋文公姬重耳、宋襄公子兹父、秦穆公瀛任好和楚庄公熊侣)到春秋名相(管仲、宴婴等);从著名兵法家(田穰苴、孙子)到春秋名臣(伍子胥、范蠡等);再由儒家的代表孔子到道家的代表老子,还有对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介绍,等等,作者将春秋近三百多年的历史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家有悍妻:上仙大人莫嚣张

    家有悍妻:上仙大人莫嚣张

    她无父无母,她痞气,她洒脱,她不羁,如风般逍遥自在。她第一眼见到他,就被他谪仙般如诗如画的容颜夺去了魂,自此一股脑地甘愿深陷他的温柔不可自拔。他出生就自带祥兆,踏莲而来,被尊为云雀国的云雀上仙,他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本是站在云端上的人,却还是不小心被她的狂傲不羁,被她的脆弱,被她小鹿般含着雾气的双眼夺走了心。他一念地狱,一念天堂,只因她一颦一笑。“千鹤,如果我此去还回得来,我们便择一城终老可好?”“若初离,如果你回不来,我便亡了这天下!祭你的亡魂,看你还守护谁!”上仙大人大型吃醋现场:“你与玉琰何时如此要好了。”若初离淡淡地开口,目光始终留在她身上,绵远深长。玄千鹤一愣,不知为何话题会突然跳到慕容玉琰身上。“我与他如何要好了?”玄千鹤不由地翻了个白眼,甚是不解,“我与他第一次见面。”“玉琰从边关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来找你。”若初离一副不相信的表情。从边关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来找她?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吗?玄千鹤一怔,瞬间失语。看她说不出话的样子,若初离双眸不禁染上一抹意味不明的情绪,“你不过是一介粗鄙村妇,玉琰看不上你,你对他上心也是无用。”Ps:本文不虐,广大书友放心入坑
  •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心灵,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文学,心灵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书名落脚于“行走”,毋宁说,是在行走中感受。同时,作者也显露出一种野心,这个野心就是把生命当作一个奇迹,来思考或者说来捕捉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哲学一词,是借用了作者文中自己的说法。生活的意味或者文学的呈现总能比哲学更丰富,更能摆脱概念的规定性而更加意味深长。
  • April Hopes

    April Hop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仙废柴逆袭记

    修仙废柴逆袭记

    在修真底层默默挣扎的沈秋一朝重生到了几千年前,天材地宝,仙法秘籍,仙器灵丹,前人遗府,大好的机缘在等着她。前世被人否定,沈秋发誓,今世她要直登仙道,为仙为上!
  • 无极往生门

    无极往生门

    异域大陆,仙道飘渺……中州世界,侯爷失踪,是偶然,还是命运?筑基结丹,问道天机;看十方血海,尽是魔影。上古六派,裂天弟子,参通天战诀,修战神金身,遍碧落黄泉,试问何处是长生……
  • 冷婚入骨:陆少一吻成瘾

    冷婚入骨:陆少一吻成瘾

    沈慕离从噩梦中惊醒,铁窗外的阳光明媚刺眼,她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随后努力的又捏又推,却终究徒劳,因为小腹,再也隆不起来了。她出狱,再次遇到那个日日出现在她梦中的男人,她逃却又逃不掉,终于崩溃,“陆霆深,我是你的杀父仇人,你想杀我报仇就动手吧!”陆霆深却箍她入怀,在她的耳边咬牙切齿,“沈慕离,你休想死的这么痛快。”爱情不过是,我把能伤我的刀,心甘情愿给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整合:让一切为我所用

    整合:让一切为我所用

    资源的整合到底有多重要?古人带兵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这就是资源有效整合的一个典范。我们熟知的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事,大多数都可从中分析出之所以如此结局最深刻的原因。现在的商场就如战场。我们周围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事情:有些老板很忙,忙到坐下来抽根烟喝口水的时间都快没了,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总是很敬佩,亲力亲为嘛,可是公司的效益却没有上去,反而有所下降;有些老板却很闲,经?常约朋友去打打高尔夫啊、骑骑马啊什么的,公司的效益却很让人眼红。为什么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其是否重视并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
  • 词综偶评

    词综偶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教主贵姓(二)

    教主贵姓(二)

    花长老傲娇地道:“你不必不服气,我们教主乃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练成蛊王也不是不可能。”教主附和花长老:“就是!”项萧萧觉得自己要吐了,草包闭嘴!自夸的都拖出去烧死!很快他抓住了一个重点:“蛊王有什么用啊……”花长老:“顾名思义,此乃蛊中之王,能辟千蛊万毒……”项萧萧抢道:“这个我也可以吧?我刚才踩你虫子那招算不算?”花长老嘿嘿冷笑,刚想教训他,陡然眼神一变,若有所思地道:“教主,难道说和这蠢货成亲后,两个人接触久了,能将蛊王练成的时间提前?”左护法眼睛亮了:“这个推测有道理啊!”
  • 温馨田园

    温馨田园

    现代宅女魂穿异世,成了泉水村老陈家五房的五岁小丫头,既来之则安之,极品二伯母,一肚子坏水的四伯母,外加一个爱挑拨是非的七婶,极品太多怎么办,沐瑶冷笑,不怕来一个撕一个,来两个撕一双,还好老天也没亏待她,附赠穿越女必备金手指随身空间,从此带着疼爱她的父母,和妹控哥哥大姐,开始了异世之旅,家长里短,温馨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