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铁矿
王正坐船离开了江宁州府去观看当涂作为工业基地的可能。当涂属于江宁的十个县之一,顺风逆水,二个时辰就到了。他把旗舰留在江宁码头,乘坐了一条200吨的飞剪船,后面跟随了两艘双桅内河船。带了30个欧洲武士,50匹阿拉伯马。另有50名矮人武士和10名江宁本地武士,以及几个匠人。
当涂到了后世才成为马鞍山市的一部分,脱离了南京管辖,此时只是下面的一个小县城。
县长是本地一个地主的儿子,他主导了家族土地非暴力土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朱峻的赏识。当王正在码头看到他时,惊讶的发现这个知县只有18岁,也就是他在主导土改的时候仅仅15岁。
“陈知县?”王正从跳板下来码头后,看着站在寒风里的小伙子。孙大圣忍受不了寒冷,在江宁的旗舰店舱室里躲着没有过来.
江宁的官府废弃了大宋复杂的官服,取而代之简单的对襟棉袍,腰中系一条宽皮带,批一条斗篷和宽边沿帽。颜色均为青色。官员的区别主要在胸徽上,金色的麒麟,最高长官江宁州州长朱峻就是五头麒麟,因为他兼职总督,如果是纯粹江宁州长就是四头麒麟,州知府就是三头麒麟,州地方其它官员是二头麒麟,知县是一头麒麟。知县以下是官吏,也就是公务员,就不再是青色衣服,而是蓝色衣服,用黄色水纹章表示了。
王正穿的也是青袍,不过胸口没有任何标志,披了一条黑色熊皮斗篷,腰间一条宽皮带上挂着战马刀,腰侧有个黑色皮枪袋。
陈知县只接到通知说军方的一个将军要来,并不知道是谁。但他看到王正是略为心里动了动,因为他觉得此人与安达曼硬币上的国王头像有点相似。
他拱手施礼说“是敝县。”,王国不主张跪拜,只有在圣殿才如此。
王正随意的拱了拱手。
陈知县问:“县城比较小,没有好的官驿,是否就住县衙,或敝县家中也可以。”
王正摇了摇头,说:“我住船上就行了。你家里不小啊,能住开我这里上百口人?”
陈知县不好意思的笑道:“家中曾是本地最大的地主,有良田三千亩,后来土改卖出2000亩,还剩1000亩。本来要全部卖的,被朱总督拦住了。后来用这些卖地的钱成立了几个棉布铺子,家里原本有丝绸铺,生意还不错。家里目前有几个院子,有上二百口子人,客房挤一下还是可以的。”
王正来之前了解过此人资料,名陈风,少年得志州试中举。
他很好奇地问:“你当时不去省考,留在小地方是为何呢?”
“家父当时是要驱赶小子去的,正好读了一本王国的册子,觉得很有道理,就抗命不从留下来了。后来就去江宁拜访,参加了新政府。当时听政府这个词汇很新奇的样子。嘿。”
陈风笑起来,露出大牙,很纯朴的样子。
王正却知道这少年人心狠手辣,在当年鄱阳湖水军沿江下江宁攻击南洋水军时,亲自带人乘船去探测,捅穿了一艘兵船,抓了几个宋兵,知道了攻击情况,提早烽烟预警。机警、胆识和武功一样不缺。
“你是神教教徒?”
“嗯。“
“你一个读书人,怎么去练武功?”
“天下不太平久已,家父很有想法,自小给我们兄弟几个请了枪棒教头。”
王正点点头,觉得这孩子很有前途,看得出他对自己身份有疑问,绝口不问。
“当涂西北面的铁矿你怎么看?”
“我看了江宁大匠的勘测,过去这里就有零星开采。我们家也曾想过,只是冶铁技术缺乏,就算了。应该是好生意。”
王正点点头:“我们就去看吧,会骑马吗?”
“会。”
这会儿武士们已经把马匹带下来,王正吩咐矮人武士原地驻守,
三十名欧洲武士上了马,小青穿着男装牵了两匹马过来,一匹给王正。陈风下意识去接另一匹马的缰绳,小青露出牙齿对他一笑:“小弟,你的马在后面。”
陈风也有一米七,对面明显是女人,黑了点,很漂亮,已经是少妇的样子,身高却看上去比他还高些。他闹了个小尴尬,嘿嘿两声,其后面从汉人武士手里接过一匹马,几个匠人也纷纷上马。
到马鞍山镇只有半个时辰的路程,这是王正起的名字,也没有很赶。
这是一个很好的浅表铁矿,开采起来很方便。淮南的煤矿运来烧制焦炭,就可以启动另一个钢铁基地。前提是自己要守住江宁州,如果被蒙古人占领,就变成为他人做嫁衣,还加强了蒙古人的力量。
王正与大匠们商量了半天,定下细节,一边开采建冶铁工坊,一边铸城。初步可以生产生铁粗钢,然后计划做冷兵器和炮弹。水泥在安达曼王国已经广泛使用,在前些年并没有把这个技术引入江宁,当时立足未稳,各州铸城用的还是烧砖。
王正决定在这里修建一个水泥堡垒群,烧水泥和螺纹钢线材。
如果将来蒙古人要进攻这里,恐怕要付出十几万人的代价。他们现有的攻城技术是无法攻破堡垒群的。
同时在未来的数年里,也要在寿州、庐州、光州、淮南煤矿等处修建堡垒群。
这样就可以把一马平川的苏北锁住,结合江淮弥补的水网,蒙古骑兵就失去了优势。
王正本来只在这里待一天,不过他发现陈风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后,就觉得多住一天。晚上在陈家大院吃晚饭,陈家族长出面作陪,陈风的几个哥哥在外经商,没有回来。说起来陈家只有一个秀才,却最后放弃做了江宁的官,这家人赌兴也很强。
陈家有枪棒教头,几十名看家护院,据说村里还有数百名村民演武,战时可以组织成民团。江宁州要求全民持兵,迥异于大宋,所以冷兵器是不缺乏的。这算得上地主武装了。
王正饭前很有兴趣的让欧洲武士和枪棒教头对练了一下武器。在身高体力上,枪棒教头还是吃亏的,技巧则高明一些,最后算打平。只是王正看得出,如果在战场上,几十个欧洲武士对上百个枪棒教头,对方也是死亡的命运,这就是军队战斗和武功的不同。
战马马鞍上都配备长矛和双筒猎枪,这已经是骑兵军团的标配,近距离攻杀很有效。
陈风对此很感兴趣,小青拿来一只,让他试射了两枪。陈风对这花园里的花山石离开十五米射了两枪,这一面的二尺径面上斑驳坑洼,威力惊人。
王正看了他一脸眼热的样子,说这枪送你了,又让小青拿了一盒子弹,五十颗装。
陈风欢呼一声,少年人的心性毕竟还没有消退。
和族长攀谈了一席话。陈家族长,也就是陈风的老爷子颇有见识,对大宋这些年的变化连连叹息,认为蒙古人必定会卷土重来。也说起当地风土人情,介绍的很详细。
王正也考究了一番陈风,决定饭后去当地青楼,看一看少年人的历练。
陈家族长借口自己年岁大了,要早睡,其实这是给大家一个台阶下,谁也没想请老头去,否则大家都很尴尬,放不开。
小青眼睛眨阿眨的抱着王正的胳膊说我也去。王正说你要是不放手,别人就以为咱俩有短袖之癖了。
小青哼了一声,放开手,鼻孔朝天说:我要去。
一群人上马,陈风领着前去。一看这小子熟门熟路的样子,就知道不用多考察了,花丛中少年郎。
当地最大的一家青楼金花楼,比江宁规模还大了些,这主要是江宁十里秦淮寸土寸金,这里地皮没有那么贵。老鸹亲热地过来招呼知县大人,一边眼光瞟啊瞟的一圈就把人都看在眼里。
几十个洋鬼子还是蛮吓人的,这里不是江宁,没那么多老外。
最大的包房也放不下人,陈风就包了二楼一个开放的楼面。这是寒冬腊月,否则包一个院子,姑娘们在院子里跳舞也是可以的。二楼向楼下看可以看到舞台上的表演。
不是所有人都进来,一半武士在外值班,待会儿轮换。
王正、小青、陈风、几个大匠、一半武士,把二楼对着舞台这边坐满。
王正一挑大拇指,说:“小子安排的不错。”
陈风露出大牙嘿嘿笑笑,金玉楼的几个头牌姑娘过来这里坐下。足见陈家的势力在本地影响颇大。王正不喜欢前胸贴后背的妹子,再说有些姑娘身体都没长成,算怎么回事。所以王正在江宁也去过几次青楼,头牌倒也没看中几个,偶尔有过了十八岁的女孩子,诗文出众,因为他掩饰身份,对方青眼才子,或有豪门公子在背后,王正也不想在这上面费力,过于轻浮了。
欧洲武士们放浪形骸,一人搂一个女孩子,叽里咕噜的往外崩汉文单词,逗得姑娘们咯咯嘻嘻呵呵嘿嘿的笑着。
陈风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低声私语。女孩子倒是摆脱了青涩,有点胸又有点臀部,颇有些扬州瘦马的感觉。看得出对陈风颇为倾心。陈风在讲一些骗女孩子的话,女孩子烟波流转,很是动情。
王正暗中点点头,少年入花丛,混到这地步,算是非常优秀了。
放下心思,王正没有叫女孩子,和小青专心的看歌舞。
晚间安排了武士们和工匠们入住青楼夜宿,其中一半武士送他和小青回了飞剪船后,又回去放荡。
小青在后面用手指捅捅王正,眼睛眨阿眨的问:“要不要去叫一个姑娘过来啊,我看那个红衣服的女孩子对您很有意思。”
王正已经走进舱口,失笑,转身把小青拉进来,踢上舱门。
舱室里传来隐约的惨呼:“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