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大夫人收到太子妃传召黎烟,前往太子府替众太子嫔妃画像的口信时,有些惊讶又有些疑惑。
黎家主知道这事儿后倒是很淡定,许是太子妃为了鲁国公府,来拉拢黎家了。
反正都是靠拢太子的,在这事儿上拉近关系也没什么损失。
如此大夫人便应允了黎烟前往太子府,让她收拾了一些东西,便跟着来传话的太监走了。
黎烟才十六岁的花龄,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虽然算不上精致美艳,却是精巧耐看,透着清新脱俗的气息。
许是与文墨为伍,她整个人都有些清冷,让人不由觉得有些孤高。
太监带着黎烟去拜见了太子妃。
张挽琴看着这个与黎侧妃有几分相似却气质外散的女孩儿,倒是有些理解为什么她不喜欢这个庶妹,此人确实有掩盖别人光芒的本事。
“你起来吧,在本宫这里请安后去你姐姐那里看看,你们也许久未见了。”
黎烟站起身,一个万福,音色有些清冷道:“妾身明白,不知娘娘打算何时让妾身替各位主子画像?妾身好准备下东西。”
张挽琴柔声道:“此事不急,今日你好好休息,明天本宫将众人聚集到凉亭那里,便在那儿的腊梅树下取景。”
“是。”
说了一会儿话后,张挽琴便让淳月送黎烟去了流芳殿,黎烟样子淡漠,走路时目视前方,对太子府似乎没有多大兴趣。
安慕晞陪安慕容出来散步,刚好便见到黎烟从锦元殿的方向出来,身边还跟着太子妃的大丫鬟之一淳月。
安慕容面露愉悦,不由开口道:“若是能让黎侧妃受些气,我心里也好受些,在这太子府里过活,当真是辛苦。”
安慕晞“嗯”了一声,便提醒安慕容回去,“年关将近,良媛给殿下绣的蟒袍还有些边儿没有弄好,需要加上些刺绣,咱们回苑里吧。”
安慕容眼角眉梢带笑,道:“走吧,可得在这几天里赶出来,拖久了可不好。”
两人离去,安慕晞转头看了一眼黎烟消失的方向,带笑的面容越发柔和。
黎香雪全然不知道太子妃这边的算计,等到她见到黎烟时,心里气愤但是又不能说些什么,好歹要维持面上的姐妹情。
“妹妹怎的突然来了太子府,姐姐都不知道。”
黎香雪脸上的笑有些勉强,眼里掩盖不住的怒意,在见到淳月的时候,她便已经知道张挽琴那个贱人又算计她了。
她本就不喜欢这个庶妹,把她叫进府里完全是膈应她。若是殿下见到了黎烟,难保不会对她青睐有加。
黎烟平静的眸子有些波动,似乎有些惧怕黎香雪,她轻声道:“太子妃娘娘让我来太子府替众嫔妃画像,父亲让我来的。”
黎香雪听到是父亲的意思,微微皱眉,不耐烦道:“父亲让你来你便来,你别不是故意来碍本妃的眼。”
黎烟低下头,道:“姐姐误会了,我只是奉命前来,并没有要来碍姐姐的眼。”
一旁的江氏凑到黎香雪耳边悄声道:“太子妃主动去叫人过来,家主许是想与鲁国公府扯上一丝关系,大家都是为了殿下而已,娘娘别被怒气压了理智。”
黎香雪闻言平下心来,想想也有道理,瞅了黎烟一眼,挥了挥手让她退下去。
“让江氏给你安排一间房,既然来了太子府便好生住着,别惹是生非。”
黎烟应声下去,看起来也不想与黎香雪多说些什么。
黎香雪尚在黎府的时候便多番为难她,躲都躲不了,在她嫁进太子府后她才清静了几年。
第二天中午,太子妃便将诸位嫔妃聚集到了凉亭,设了小宴欢迎黎烟的到来。
众人听到有画师要来替她们画像时,心里倒是挺高兴的,不过知道是黎侧妃的庶妹后,多少又添了点儿幸灾乐祸,无论是谁。
黎烟一脸淡然,即使面对这么多有身份的女人,也依旧举止优雅,言谈间进退有度。
若是抛弃黎烟与黎香雪的关系,张挽琴倒是挺欣赏她的。
凉亭这边的景色,较之春夏少了几分艳丽,数棵腊梅点缀,倒也显出几丝清冷孤高的美意。
开宴后黎烟先替太子妃作画,太子妃坐在腊梅树下,与一旁陪侍的柳承徽说着话。
黎香雪在一旁冷眼看着,嘴角带着点儿嘲讽。
沈云初凑近黎烟,只见尖细的画笔在绢布上灵活的游动着,淡墨勾勒出边缘,又一步步加深,上色。
看着细细勾勒出来的人物,她不由惊叹道:“三小姐的画技果然出神入化。”
黎烟轻声道:“沈良娣谬赞了。”
安慕容静静地坐在位上,喝着热茶,目光停留在黎烟身上。
安慕晞站在身后,悄悄打量着凉亭里的各色场景。
这次珠儿也被带了过来,不过被打发跟其他丫鬟玩儿去了,这次能被带出来她便很高兴了,也就没有细细计较太多。
苏敏走了过来,目标直接是安慕晞,她对着安慕晞微微一笑,走到安慕容面前。
“安良媛能否借我片刻慕晞姑娘?”
安慕容有些惊讶,因为安慕晞看起来跟苏敏关系很好的样子,这两人接触也不多,怎么交谈到一处的?
她想不通,却还是柔声道:“良娣的要求妾身自然应允,难得晞儿能入你的眼,你们去吧。”
苏敏爽朗地笑笑,拉着安慕晞离去,难得有机会闲散片刻,找个人陪着也是好事儿。
连昭训没与其他嫔妃说话,只是很低调地站在岸边喂鱼。
一把鱼食洒落,边有数条锦鲤顶着薄冰,游出了水面。
陈良媛走了过来,面容沉静,倒没什么恶意。
连昭训转身一个万福,道:“良媛也想喂鱼吗?”说着将手里的鱼食递了过去。
陈良媛看了一眼,取过些许鱼食,投了几粒。
犹豫一会儿她才道:“我听闻连妹妹会点翠珠钗,可否帮姐姐一个忙?”
连昭训笑着回道:“妾身父亲擅长此技艺,妾身也跟着学了些,如果良媛要求不高,倒也能成事。”
陈良媛有些高兴,道:“能成事便好,我只是把我娘临终前送给我的簪子弄掉了上面的宝石,不想丢了念想。”
那支簪子是她母亲的陪嫁,外祖母送给她的,已经有了一些年头。
一次她不小心触碰到了,落在了地上,才让宝石脱落了。
陈良媛又看了一脸柔和单纯的连昭训一眼,道:“虽然咱们站了不同的阵营,但这是我个人私事,妹妹不必太过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