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94800000013

第13章 游栖霞山之稼樯之艰

大宋大观元年八月十八日,天色甚好,有南风不绝。

沈林甫带着茵娘、沈致庸、沈绍、茵娘的丫鬟小珍娘,还有身强力壮的六个伙计,以证马夫与护卫之责。

沈弛甫因有自己的事要做,便没有受邀同行。

沈林甫带着一众人出了贺府,驾驶着三辆马车,在茶肆用过早点之后,趁着日头还不高,向城外栖霞山驶去。

栖霞山是茅山楔入金陵地区之北支,全山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幽谷深邃,林木茂密,巉石俊秀。

栖霞山自南朝以来就是佛教圣地,栖霞寺为众寺之首。而著名的栖霞丹枫也是在这个季节最为好看。

江宁城外的道路毕竟没有像江宁城内那样铺设青砖板石,虽然连续几天天晴,已经不存在泥泞,但道路不平是免不了的。

一摇一晃的三驾马车,载着十一个人,行驶在乡间道路上。

道路两畔的农田里的农夫们,已经开始收割稻子了。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民,人生最幸福的几个时刻里,肯定是有领着家人站在田间收庄稼的了。

摇晃的马车不会让人头晕目眩,顶多人跟着摇摆。沈林甫跟茵娘,小珍娘坐在一辆车里。两个丫头已经睡着了,沈林甫也不禁服气,便吩咐驾车的下人慢一些。

而自己则掀开马车的车帘,欣赏着大宋朝的秋收。

田里耕作的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孩子们大都衣不蔽体,有的小屁孩干脆光溜溜的一丝不挂,就在田里翻腾着,大概是在收集田螺。

而大人们则多穿着破旧,有的头上顶着个竹篾,有的拴着布条。一丝不苟地挥舞着镰刀,将稻子一茬又一茬地割断,放进身后的竹篓里,再身后就是一些“拾稻穗”的孩子。

这个时候的稻谷耕作不似后世,受限于种子的存活率与栽种技术,并不像后世那样规则地插种,而是无规则地播种。就是把水田犁松施肥灌水,再均匀地撒下稻种。

考虑到存活率的问题,稻种撒的密度一般都很大,有些田园因为天气与土壤失肥的原因,收获的稻子竟然没有种子多。

看着这一幕,沈林甫心绪丛生,别是一番滋味。

这就是吾族之先民,这就是当今大宋治下的百姓,而他们还对二十年后金人南下,一无所知。

而知道的赋税徭役已经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更不论当今的道君皇帝还来了一个花石纲,弄得民声沸腾,农民起义已经不远了。

想着想着,沈林甫不禁眼圈有些发红。而在这时,前面传来一阵阵的吵闹与喝骂声。

沈林甫掀开前面的车帘,只见前面不远处的道路上停着一辆牛车,而道路旁边的水田里则侧卧着一辆牛车,顺带着拉车的老黄牛也被拖进了水田。

可以看见,那块稻田里的稻子还未收割,而旁边站的七八个百姓与几个士子模样的人在争吵。

显而易见,不宽的道路已经被堵着过不去了,等沈林甫的马车到牛车之后时,车夫便驭住了驼马,转过头请示沈林甫:“六少爷,现在怎么办啊?”

许是马车停了下来,许是前面的争吵声太大,茵娘与小珍娘也醒了过来。沈林甫对他们说:“你们就在车厢里待着,我下去看看。”

而后面的沈致庸等人在车上也察觉到了有异,下车往前面走过来。

那几个年轻士子见沈林甫一身读书人的做派,后面还跟着几个颇为健壮的家丁。

心里莫名其妙的来了些底气,其中一个瘦高士子走向前来,执手作揖道:“这位郎君来的正好,再下瓮县杨钰,还请郎君给我们评评公道!”

而周围的七八个百姓则有些发怵,因为他们看见沈林甫驾驶的马车。马车不同于这些人驾驶的牛车,那是富贵人家才置办的起的。更何况沈林甫长得也挺高的,后面跟着的几个家丁不只跟他差不多高,还比他壮实很多,心里就更没底了。

见沈林甫走近,尽是都不自觉的退了半步。

而这边的四个书生见同伴与沈林甫一块儿过来,纷纷上前行礼作揖。

沈林甫也还礼作揖,再向场间问道:“请问各位这是哪般缘由?”

其中一个看起来颇有些胆色的书生说道:

“却是要叫这位小郎君知道,我等同窗本相约今日同去栖霞山游玩,怎奈行至此处,一条恶犬不知从何处窜出来,吠声实在是凶狠的紧,前面驼车的老牛受了惊吓,跌落到了稻田里,顺着把车也扯了进去。”

“我这二位同窗现在还一身污泥。”

果不其然,旁边两个书生身上或多或少沾了些泥水,而鞋不仅是彻底湿透了,还灌了泥。

“而这些刁民,不问青红皂白地就要我们赔偿庄稼,我们还没有问他们那条恶狗是什么情况呢?”

听到这儿沈林甫已经明白了,又转身问旁边一个卷着裤腿的老农,“老汉,这位兄台说的可是实情?”

“这位小郎君说的也没差。”

“那为何?”

“那条野狗不是我们村的,小老儿正是本村的大保,对于村里情况清楚的很,人都吃不饱,哪来的粮食喂狗?还请郎君明察啊!”

沈林甫大致了解了矛盾所在,起因是野狗惊了拉车的牛,进而导致牛和车弄毁了庄稼。而纠缠不下是因为狗不是村里的,几个书生的牛车是被动破坏庄稼的。

而僵持是村里那边有七八个人,虽然年纪参差,但是常年耕作一把子力气还是有的。

书生这边,从乘坐的牛车和衣着来看,显然家境一般,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科举对古代读书人的毒害,这个季节本来是应该帮忙家里收庄稼的,偏偏要去学人游览踏秋。

所以老农们一看是寒酸书生,便没有多少畏惧,就把人堵了起来。

沈林甫走到道路边,看了看田里被损坏的稻子,召来老汉问:“这块已经不能收的能割出多少斤米粒。”

言外之意就是这块被损坏的稻田,稻子收割完了后,能舂出多少斤米。

“回郎君,这块田能舂出两斗米粒。”两斗米够一个四口之家食用稀粥一个月了,也难怪能如此僵持。

然后心中有了计较,走到人群中说道:“承蒙各位信任,这件事总的说来还是那条狗的问题,这几位兄台驱使的牛车附带次要责任。”

几个书生闻言,纷纷变色,正要说话,又听到沈林甫说:

“但是这狗毕竟不是人,也找不到主人,所以所有的责任都应该算作是牛车和牛的。”

“这位郎君可不能这么说,我等也是受害之人。”刚刚那个口叫刁民的书生听不下去了,这家伙,分明是帮倒忙。

“兄台不急,请听我说,诚然如这位兄台所言,这牛车落了水田既有损坏,车上乘坐的人也受着翻腾之苦。”

这边村里的百姓们听到这,咦,不对,那不是就白白被损坏了吗,这可不行,便又嚷了起来。

“各位稍安勿躁,吾常闻: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这眼看着就要收割了,如今却被毁坏,着实是一年的苦汗都白流了。所以在下决定替那野狗之主代偿,而今米价多少,我折给田主。”

众人议论纷纷,没想到是这种结果。

在沈府的下人们看来,少爷原来心眼也不坏。他们虽然在沈府作家丁,但是沈家也是大地主,更做着粮食买卖,所以他们在农忙时节也是要下田的。当然对这稼樯之艰,深有体会。

村里的百姓,则感觉不可思议。倒是那边的几个书生,脸上有些不自然。他们虽然家境一般,但是跟这些村汉人家比起来还是大不相同的。

而沈林甫那句:吾常闻‘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更是让他们有些羞愧。

其实他们也只是气愤,因为狗的问题不是他们的问题,而狗的问题也是个问题,谁知道这狗到底是家狗还是野狗。

此间事了,村汉帮着将道路的牛车转移开,供沈林甫等人路过。

“二兄,这些读书人也真是的,居然跟庄稼人计较!”听沈林甫说完前面发生的事情后,茵娘替村民们打抱不平起来。

“确实,这些人也自是枉读了圣贤书,居然不敌我家茵娘心慈明理,哈哈哈。”

“哪有。”

道路旁依旧是望不尽的秋收景象,金灿灿的稻穗之于普通百姓蕴藏着无尽的希望。直到栖霞山下,这景象才告一段落。

地势开始起伏扬升,树木丰茂成丛,而开始枯萎的枝叶夹杂在丛间,又像春日红花一样。正是应了那一句“层林尽染”。

一行人下了马车,约莫已经是正午时分了,看来今天得留宿栖霞寺这座千年古刹了。

所幸在这林间,太阳显得不那么毒辣。沈致庸吩咐壮汉们将车马分离,行礼搭在马背上,驼上山去。

众人拾阶登山,两侧林间枫树参差错序,高低掩绎,各种红色深深浅浅别有一番滋味。

再有其它种类的树木搭配,点缀其间,甚是美妙。阳光从枝叶间穿透而过,撒下星星斑耀,可谓美不胜收。

没多久,便行至古刹之前。寺门大开,因为今日并不是什么吉日气节,所以未见有香客出入。留下两个人看着马匹,其他人便去寺里,焚香礼佛。

刚进寺门,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和尚便拿着扫帚迎了上来,他后面一个还有一个更小的小和尚,在洒水。

“阿弥陀佛,各位施主远道而来辛苦了,请随小僧前往偏室先饮一杯清茶”。小和尚的动作很娴熟,有模有样地学着师傅往日的做派。

“小师傅有礼了,我等久闻宝刹盛名,却是初临宝地,所以想先给佛祖焚香。”

因为时候不早了,沈林甫想着先把香点了,再去后山看看,明早就回去。明天还要启程去庐州呢。

“是啊,小师傅,哪有进了寺庙不先给佛祖焚香的。”茵娘在旁边打趣地问道。

小和尚可能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脸上憋的红了起来,可是师傅又不在,后面就一个洒水的师弟,只能硬着头皮回道:“实不相瞒,大殿正在做法,各位施主这会儿去不得。”

旁边的家丁见小和尚说话有些决绝,就出来吼道:“你这小和尚恁不懂事,我家郎君会少你们香火钱不是。”

虽然护主心切,沈林甫还是止住了家丁往下说:“不可无礼,小师傅得罪了,都是在下管教不严。”

小和尚的脸从刚才红彤彤的变成了现在青一阵白一阵,满是委屈,也不知道怎么回话了。

茵娘和小珍娘见小和尚这样,倒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茵娘,”沈林甫喝住了妹妹的嘲笑。

“小师傅,既然大殿有人,那还得麻烦你带我们去偏室。”

“好的好的,”小和尚抹了一下光秃秃的头皮,“各位施主请跟我来。”

“多谢小师傅!”

“施主客气了。”一直以礼待和尚的沈林甫倒是在小和尚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走过青石古阶,钟声从后寺传来,一阵悠然。这寺庙想来是因为宋朝承平已久,虽多年却并未有多衰败。

但是赵佶信奉道教,自号道君皇帝。也导致民间佛事不盛,所以一路走过,并未见有多少和尚。

“小师傅,而今贵刹有多少修行师傅呢?”走在小和尚身后的沈林甫问道。

“嗯师傅说如今官家不喜佛,所以佛门正清净,现在这寺里,算上我共有三十四人。”岂止是当今官家不喜佛,老赵家几代人都只对道教情有独钟。

所谓的偏室倒还真是偏室,就在断崖边,里面布置也简单,就几幅佛像。几张桌子,还有板凳,以前修来应该是接待香客的。但是如今这模样,应该是很多年没有坐满了。

不过胜在打扫的干净整洁,还能凭栏远眺,也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同类推荐
  • 谋断九州

    谋断九州

    相士曾发出预言:此子闭嘴则为治世之良贤,张嘴必为乱世之枭雄。十八岁的公子张开嘴,果然看到天下大乱,看到群雄逐鹿,看到民不聊生。他以为,谋能生乱,亦能止乱,他要找出一位真龙天子,结束这乱世。
  • 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的中国、朝鲜、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亚等地及日本本土建立了大批战俘劳工集中营。每个集中营都能写一部长长的日军残害战俘劳工的罪恶史,每个战俘劳工都能写一本厚厚的战俘生涯的苦难史。作者历经二十多年的调查取证,以揭秘的形式,把日军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的集中营中全体战俘劳工的苦难生活及斗争经历介绍给读者。让世人知道,亚洲有“奥斯维辛”,中国有“奥斯维辛”,正视历史,勿忘国耻。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雾满拦江PK当年明月?谁是幽默讲史第一人?读者自有公论!清朝多少事,都付笔谈中,让你笑得肚子疼的清史读本:《别笑,这是大清正史》讲述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大清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
  • 战国策全鉴

    战国策全鉴

    是一部汇编而成的国别体史学名著,由西汉末年的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全书共分为十二策,三十三卷,约十二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所提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展示了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本书精选了《战国策》中的名篇,对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加以注释,并用现代白话文翻译,以利于读者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经典著作。
  • 大秦盛衰四十年:破译大秦帝国密码

    大秦盛衰四十年:破译大秦帝国密码

    大秦帝国,一个神秘的王朝:它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统一的建封王朝;它有着亘古未有的辽阔疆士;它奠定了延续十五个封建王朝或时代的统治基础;然而就在短短四十年间,大秦帝国经历了从崛起到灭亡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一辉煌而又短命的王朝?它的主人、一代大帝秦始皇又为何给后世留下了种种难解的谜团……
热门推荐
  • 废柴倾世之少主请接嫁

    废柴倾世之少主请接嫁

    有人告诉我,关于时间线,关于菡萏之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倾世之妆,朱雀为聘。心之所爱,吾之卿卿。君是安,华夏古武世家第一继承人,一生憧憬自由,前世死于最信任的人之手。一朝穿越,身无斗气,明珠蒙尘,受制于人。不知澜幽,朱雀之地掌权者,夕幻大陆最隐秘的隐世宗族少主,神秘势力之传承者。玄武之伤,青龙之变,他与她的邂逅,绕成日后的缱绻。轮回谷冒险,生死相依,她为他卸去伪装,他为她献出真心。她是他一生挚爱,噬心痕的证明,菡萏之心的跳动,终将她的心防攻溃。她含泪与他相拥,眼泪,有时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随他前往朱雀,却因废柴之名遭人诟病。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魅央宫现,独步天下。我自玲珑笑群芳,不慕春光,不染凄凉。她以一己之力接下各方挑战,坐稳主母之位。彼时,他与她,一个绝代风华,一个名动天下。四方涌动,争端各起。为守护菡萏之心,她不惜以命相护,携手同伴,毅然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 The Counterpane Fairy

    The Counterpane Fai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本仙经

    一本仙经

    穿进修仙预备役,成为一堆小天才当中最笨的那一个……易清只能冷着脸,两手一摊,表示:好尴尬呀!漫漫仙途,前面一群天骄,大步迈起,风风火火。后面一片炮灰,前仆后继,踊跃作死。且看走在当中的某个姑娘,如何笑……不,面瘫到最后。
  • 爱吟草

    爱吟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啤酒江湖:中国啤酒行业的前世今生

    啤酒江湖:中国啤酒行业的前世今生

    本书从一个在啤酒行业工作过长达11年的资深专业人士的角度,对作为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啤酒产品的市场发展历史、行业特点,消费者洞察和行为变化,进行了详细深刻却不乏幽默睿智地描写,揭示了目前中国啤酒市场发展的规律,总结了行业中主要品牌公司成败的原因,同时对该行业的未来进行了科学大胆的预测与展望。可以说是中国啤酒行业的一部30年演变历史的高度提炼与总结,对该行业甚至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销售渠道成员、公司员工及投资者等)有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改革开放阶段中国的市场经营生态与消费者的演变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窥探未来,从而可以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 不瞎忙,不穷忙:哈佛时间管理课

    不瞎忙,不穷忙:哈佛时间管理课

    本书所涉及的方法简单易行、科学可靠,它们都是哈佛的学者,智者,各界成功人士经过大量的实践应用之后汇聚而成的宝贵经验。时间管理,并不是要用最短的时间去做最多的事情,而是教会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让人生的分分秒秒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5)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鬻子古文龙虎经

    鬻子古文龙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谍报传奇辛西娅

    谍报传奇辛西娅

    丁贵明著的《谍报传奇辛西娅》中记述了从一个美丽的少女到二战著名女谍的故事。辛西娅是美国女郎贝蒂·索普的化名。在女谍史上,辛西娅是无与伦比的、接近完美无缺的间谍。战争让女人走开。但辛西娅绝对例外。正是这位娇艳迷人、富有勇气和智慧的非凡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施展手腕、大显身手,为盟军在北非登陆建树了杰出的功勋。
  • 非十二子

    非十二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