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10300000002

第2章

我们在自修室上课,校长进来了,后面跟着个没穿制服的新生,还有个校工端着张大课桌。打瞌睡的同学惊醒过来,全班起立,仿佛刚才大家都只顾用功似的。

校长做个手势让我们坐下,然后转身对学监低声说:

“罗杰先生,这孩子交给您了,他上五年级。要是功课、操行都不错的话,就让他转到高班,按年龄他该进高班了。”

那新生缩在门后墙旮旯那儿,几乎谁都看不到。这乡下孩子约莫十五岁光景,个子比我们大家都高。头发齐额剪平,像个乡村教堂唱诗班的孩子,看上去挺懂事,神情却很窘迫。肩膀不算宽,可是那件钉着黑纽扣的绿呢上衣大概袖笼太小,裹得紧绷绷的,袖口还露出一截红彤彤的手腕,想必平日里是裸露惯的。浅黄色的长裤用背带吊得高高的,穿蓝袜子的小腿肚露了出来。脚上那双皮鞋挺结实,敲了好些鞋钉,但擦得不亮。

大家开始背书。他竖起耳朵听,专心得像在教堂里听讲道,既不敢架起腿来,也不敢把胳膊肘支在课桌上。到两点钟,下课铃响了,他还不起来跟我们一起排队,学监不得不提醒他一声。

我们有个习惯,一进教室,就把帽子扔在地上,好腾出手来,而且帽子非得一进门就扔,从凳子底下穿过,一直飞到墙脚,扬起一片灰尘。这叫派头。

可是这做法,新生不知是没注意到,还是不敢照做,直到祈祷完毕,他仍把帽子放在并拢的膝盖上。这顶帽子是个杂拌儿,有点像毛皮高筒帽,有点像波兰骑兵帽,又有点像圆筒帽、獭皮帽或棉便帽,反正看上去挺寒碜,那副讳莫如深的丑样儿,活像一张表情让人莫名其妙的傻瓜脸。帽子里面有撑条撑着,胖鼓鼓的像个椭球,底下先是三箍轮缘形饰边,而后交替镶拼着丝绒和兔皮的菱形方块,中间用红道隔开,再往上就是口袋似的帽筒,顶上是块多边形的硬板纸,上面绣着图案复杂的饰带,然后从帽顶垂下一条极细极细的长绳,下端荡着一个金线编成的小十字架。帽子倒是新的,帽檐闪着光。

“你站起来。”老师说。

他站起来,帽子掉了下去。全班都笑起来。

他弯身去捡帽子。邻座同学用胳膊肘一捅,帽子又掉了下去,他又俯身捡起来。

“就别管你那顶头盔了吧。”老师说。他是个挺风趣的人。

同学们哄堂大笑,弄得这可怜的孩子狼狈不堪,不知那顶帽子是捏在手里好,还是撂在地上或戴在头上好。他重新坐下,帽子放在双膝上。

“站起来,”老师说,“把你的名字告诉我。”

新生嘟嘟囔囔说了个名字,谁也没听清。

“再说一遍。”

还是那几个含混不清的音节,淹没在了全班的喧哗声中。

“大声点儿!”老师喊道,“大声点儿!”

新生横下心,拼命张大嘴巴,使足全身劲儿,像大老远喊人似的喊出这几个字:夏波瓦砾。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喧哗声犹如crescendo[1]那般愈来愈响,夹杂着阵阵尖厉的噪声(有人乱嚷嚷,有人学狗叫,有人跺脚,有人一个劲儿地学舌:夏波瓦砾!夏波瓦砾!),震耳欲聋的聒噪好半天才平静下来,变成此起彼落的个别音符,但不时还会从一排座位冷不丁冒出没能忍住的笑声,仿佛一枚爆竹还没燃尽似的。

然而,罚做作业的警告雨点般落下来,课堂秩序渐渐恢复了正常,老师又要新生报名字,叫他一个一个字母拼读,末了再重念一遍,总算听明白了夏尔·包法利这名字,当即吩咐这可怜虫上来坐讲台前的懒生凳。他立起身来,但还没挪步便又踌躇起来。

“你找什么呢?”老师问。

“我的帽子……”新生一边怯生生地说,一边心神不定地朝四下里张望。

“全班罚抄五百行诗!”一声怒不可遏的吆喝,犹如那声Quos ego[2],制止了一场风暴的发作。“都给我静下来!”老师气冲冲地嚷道,拿起刚从帽筒里抽出来的手帕擦额头。“你,新生,给我把ridiculus sum[3]的动词变位抄二十遍。”

随后,声音放得缓和了些:

“嗨!你的帽子么,会找到的,没人偷你的!”

教室里安静了下来。一颗颗脑袋俯在练习本上,新生一连两小时坐得端端正正,尽管有人用蘸水笔尖朝他弹小纸球,墨水溅在他脸上,可他只是用手擦擦,依然一动不动地坐着,眼睛垂得低低的。

晚上在自修室,他从课桌里取出袖套,把文具整理好,然后仔细地用尺在纸上画线。我们可以看到,他很用功,每个词都查词典,弄得很吃力。他大概就是凭这股刻苦劲头,才没降班——因为,他虽说语法还过得去,可是碰到造句就不开窍。他的拉丁文当初是村里本堂神甫教的,父母图省钱,一拖再拖,耽误了送他上学。

他父亲夏尔—德尼—巴托洛梅·包法利先生,曾当过助理军医,1812年那会儿,在几起征兵事件里受了牵连,不得不退役,当时他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副身材赢得一家内衣铺千金小姐的芳心,毫不费力地捞进了一笔六万法郎的陪嫁。他相貌堂堂,好说大话,靴子扣着马刺,铮铮作响,漂亮的颊髯连着唇髭,手上戴满戒指,身上的衣服光亮鲜艳,一眼看上去就是条汉子,那股见面就熟的热乎劲儿又像个旅行推销员。结了婚,头两年全靠妻子供养,吃得好,睡得好,捧个挺大的瓷烟斗吸烟,晚上不到夜戏散场不回家,咖啡馆里更是常客。岳父去世,没留下什么遗产,他悻然之余,发愤办个小布厂,亏了些本,于是归居乡间,指望吃田产。可他对农事并不比印花布在行,几匹马不打发到地里干活,整天骑到东骑到西,苹果酒不装箱拿出去卖,光知道一瓶一瓶喝个痛快,院子里最肥的家禽宰了自己吃,猪的油膘用来擦猎靴,没多久他就明白对这份田产也不能存什么指望了。

于是,他以两百法郎的年租,在科地区和庇卡底地区[4]交界的一个村子,租下一座田庄兼住宅的场所,从此成天闷闷不乐,怨天尤人,悔不当初,四十五岁起就闭门不出,声称厌倦人世,只想清清静静过日子。

妻子曾经爱他爱得死去活来。她对他一往情深,百依百顺,他反而对她愈来愈冷淡。当年她活泼、外向、多情,上了岁数却变得脾气乖戾,就像酒走了味变了醋,好磨嘴皮子,神经过敏。起初看见他满村子围着那些骚货娘们转,瞧着他天天晚上让人家从乌七八糟的地方送回家,烂醉如泥,浑身酒气,她只觉得心痛如绞,但从不抱怨。而后自尊心抬起头来了。于是她压住怒火,抱定三缄其口的坚忍态度直至去世。她到处奔走,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她得去找诉讼代理人,见法庭庭长,还得操心票据什么时候到期,设法把应付款展期,在家里又得熨烫、缝补、浆洗、督工、结账,而老爷却赌着气,见天不是懒洋洋、昏沉沉地躺着,就是冲她说一些没心没肺的话,要不就是待在壁炉边上抽烟斗,往炉灰里吐痰。

有了孩子,只好寄养在奶妈家。小家伙一回家,就给宠得像个王子。做母亲的尽喂他吃果酱,做父亲的让他光着脚板到处乱跑,还摆出哲人的架子,说什么就像兽崽那样一丝不挂也挺好。他对妻子那种母性的温情不以为然,心里自有一套颇具男子气概的标准,打算用于训练自己的儿子,要按斯巴达人的方式,让儿子从小吃苦耐劳,造就强健的体魄。他打发儿子去睡不生火的屋子,教他大口大口喝朗姆酒,朝圣事行列骂粗话。可是,这孩子生性温顺,做父亲的种种努力收效甚微。母亲把他带在身边,给他剪硬板纸图画,给他讲故事,整天跟他絮絮叨叨地自言自语,其中满含令人伤感的快乐和近乎孩子气的温存。在生活的孤寂中,她把自己凋零破碎的梦输进这孩子的心田。她渴慕显赫的地位,仿佛已经看见他长大成人,当了建筑工程师或是法官。她教他识字,甚至还在那架旧钢琴上教了他两三首抒情的曲子。然而对所有这一切,不谙文墨的包法利先生都说是白费劲儿!难道他们能供得起他上公立学校,能为他捐个前程或者筹齐一笔本钱吗?再说,一个男人只要拉得下脸皮,是不愁吃不开的。包法利夫人闭紧嘴不吭声,孩子在村子里到处闲逛。

他跟在农夫后面,扔土块惊飞乌鸦,他沿沟渠采黑莓吃,拿细树枝看火鸡,帮着翻晒谷物,到矮树林里撒腿乱跑,在教堂门前玩造房子游戏,逢到下雨天,或是重大节日,就央求教堂执事让他敲钟,吊住粗实的绳子,在半空中荡来荡去。

因而他长得像棵橡树般壮实,手劲很大,肤色红润。

到了十二岁,做母亲的执意要送他读书。老师是本堂神甫。可是上课时间挺短,又时做时辍,所以效果不怎么样。神甫趁洗礼和葬礼中间的空隙,站着在圣器室里匆匆给他上课,或是在响过晚祷钟,也不必再出门的当口,打发人去把学生找来。他俩上楼到神甫屋里坐下,蚊蚋和夜蛾围着烛光飞舞。屋里挺暖和,孩子打起盹来,那位好老头儿双手搁在肚皮上,不一会也张着嘴起了鼾声。也有时候,本堂神甫先生刚给邻近的病人做完临终圣礼回来,路上瞧见夏尔在田野里淘气玩儿,就喊住他,训诫个刻把钟,再趁这机会在一棵大树下面让他练练动词变位。天下雨课就停,有个熟人路过也一样。不过,神甫始终对他挺满意,居然还说小伙子记性挺不错。

夏尔这样下去可不行。太太决心已定。先生有些不好意思,或者说懒得再争,没多说什么就让了步,但做父母的还是又等了一年,让孩子行过了初领圣体[5]仪式。

又过了半年,再下一年,夏尔终于进了鲁昂[6]中学,做父亲的在十月底亲自把他送去,正好赶上圣罗曼节[7]的市集。

现在我们谁也记不起他当时的样子了。他是个挺乖的孩子,课间休息就玩,进自修室就做功课,在教室里好好听课,在寝室里好好睡觉,在食堂里好好吃饭。作为寄宿生,他的监护人是冈特里街上的一个五金制品批发商,他每月领孩子出去一次,那总是星期天,等他的店铺打烊以后,他带着孩子一路走到码头看轮船,然后一到七点就送他回学校,不耽误晚餐。每星期四晚上,夏尔给母亲写一封长信,用红墨水,封口粘三个面团,然后复习历史课笔记,或是读一本在自修室捡来的旧书《阿纳卡西斯》[8]。散步的时候,他跟校工聊聊天,那人也和他一样是从乡下来的。

全靠用功,他在班里始终保持在中等水平,有一回考博物学甚至还得了口头表扬。可是到第三年末了,他父母叫他退学,打算让他去学医科,他们满心以为他就这么照样也能通过中学会考。

他母亲认识洛贝克河岸边一家洗染铺的掌柜,就在五楼给他租了个房间。她谈妥膳宿条件,弄来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从老家运来一张樱桃木旧床,另外还买了一只生铁小火炉,备好劈柴让可怜的孩子取暖。然后她在周末动身前,千叮万嘱要他自己学好,因为以后就没人照看他了。

贴在布告板上的课程表,把他看得晕头转向:解剖学课、病理学课、生理学课、药剂学课、化学课,加上植物学、诊断学和治疗学,还有什么卫生学和药材学,他对这些名称一窍不通,觉得它们就像一座座圣殿的大门,里面黑黢黢的,令人敬畏。

他什么也不懂,上课像腾云驾雾,听了也白听。但他还是很用功,一本本笔记装订成册,一堂课也不缺席,一次出诊也不落下。他当天的事当天了,却好似一匹拉磨的马,被蒙住双眼绕着碾磨转圈,不知道磨的是什么东西。

做母亲的替他节省开支,每星期托邮车捎来一块烤小牛肉,他上午从医院回来,一边用脚底跺墙,一边拿这块烤牛肉当午饭。饭后匆匆赶去教室、解剖室、济贫院,然后再穿过一条条街道回到住所。每天晚上,用完房东准备的那顿可怜的晚餐,他就上楼到自己房间埋头用功,衣服湿漉漉地贴在身上,给烧红的炉火烤得直冒热气。

晴朗的夏日傍晚,暖烘烘的街上空荡荡的,女用人在门前拍板羽球,这时他就推开窗子,倚着窗台往下看。那条小河,在他下方淌过,时而发黄,时而发紫或发蓝,流经小桥和栅栏。鲁昂的这一地区因它而变得像个脏兮兮的小威尼斯。工人蹲在岸边,在河里洗胳膊。顶楼高处伸出的晾杆,晒着成绞成绞的棉纱。前面那一排排屋顶上方,是一片高旷明净的天空,红日正在冉冉下沉。那边天气该有多好啊!山毛榉树下有多凉爽!他张大鼻孔想吸进乡间宜人的气息,但到底没能嗅到。

他变得瘦削了些,身材也拔高了,脸上有一种伤感的表情,让人见了不觉会多看上一眼。

稍一松懈,早先下的决心自然而然就给抛到了一边。有一回,他落下了出诊实习,第二天又缺了课,而一旦尝到了懒怠的滋味,渐渐地想改也难了。

他习惯了去酒吧,玩骨牌上了瘾。每到晚上,一头扎进一家肮脏的赌场,拿起带黑点的羊骨牌在大理石牌桌上碰出去,在他而言就如一种体现自由的壮举,为其平添了几分自尊。这就好比领受涉世的启蒙,初尝禁果的滋味,进门的当口,他捏住门的把手,就有一种近乎肉感的快意。于是,许多郁积心间的东西膨胀了开来,他学会了唱歌给女伴听,对贝朗瑞[9]崇拜得五体投地,调潘趣酒颇有一手,最后连谈情说爱也入了门。

试前如此预热,结果医师资格会考一败涂地。可当天晚上全家人都在等着为他庆贺哩!

他一路走回家,到了村口停住脚步,让人去把母亲找来,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她。她原谅了他,将这次儿子考砸归咎于考官不公,安慰了他几句,答应把这事兜起来。五年过后,包法利先生方才知道实情。时过境迁,他也就让它去了,再说他也没法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是个笨蛋。

于是夏尔发奋用功,没日没夜地埋头温习功课,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背了下来。他通过了会考,成绩相当不错。这真是他母亲的大喜日子!全家人吃了顿丰盛的晚餐。

上哪儿去行医呢?去托斯特。那地方只有一个上了年岁的医师。包法利夫人早就在盼着他死,还没等到这位老兄卷铺盖,夏尔就在对面安顿下来,接管了他的地盘。

可是,光把儿子抚养成人,让他学医并在托斯特找到地盘行医,还算不得大功告成——他得有个老婆才行。她为他物色了一个:迪耶普[10]一位执达吏的遗孀,年纪四十五,年金一千二百利弗尔。

这位迪比克夫人,虽说长相难看,骨瘦如柴,满脸粉刺像春天的树芽,想娶她的却大有人在。包法利夫人为了达到目的,憋足了劲把他们一个个挤出去,有个肉铺老板背后有神甫撑腰,照样也让她很巧妙地破了他的招数。

夏尔原以为结了婚就会情况大大改观,指望从此可以自由自在,行事花钱都不用受人管了。不料这个家是他妻子说了算,他在人前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得听她的,每星期五得守斋,平时得按她的心思穿戴打扮,得听她的吩咐盯住没付钱的病人,不放他们过门。她拆看他的信件,窥伺他的行动,还隔着板壁偷听他在诊室里怎么给女病人看病。

她天天早上得有巧克力喝,随时随地得有人关心。她没完没了地抱怨神经紧张,胸口闷,情绪不好。脚步声叫她心烦,人都走开了,她又嫌冷清,觉得受不了。谁要来看她,那想必又是来瞅瞅她死了没有。每晚夏尔一回来,她就从被窝里伸出瘦长的胳臂搂住他的脖子,让他在床沿坐下,向他诉说她的苦恼:他把她给忘了,他爱上了别的女人!人家早就说过她会受苦的,她说到最后,要他为她的健康给配点糖浆,还要他多给她点爱情。

同类推荐
  • 混沌书

    混沌书

    谛听阁的门,永远向客人敞开。叶引不明白,为什么眼前这个女客人,会踯躅在门口,久久不愿意进入。“客人?”叶引小心地探问。“你是谁?你是叫叶……吗?”她的声音陡然多了急切。“我是……”叶引正准备回答,却想起陈游介曾提醒过的禁忌。他的话锋急忙一转:“ 我是谛听阁的伙计,客人你有什么需要吗?”逆光中依然窈窕的身影终于站定了:“叫陈游介出来见我。”谛听阁接待的名媛贵女不知凡几,可这么大气派的,叶引还是第一次见。
  • 古罗马神话与传说

    古罗马神话与传说

    《古罗马神话与传说》对古罗马神话传说奇的叙述分为古罗马神话传说、埃涅阿斯传说、罗马起源和早期历史传说三大部分。在神话传说部分,由于古罗马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紧密关系,这一部分的叙述除了介绍神话故事本身外,侧重对两个神话进行比较,强调指出两个神话的相似性和差异。埃涅阿斯传说经过作家、诗人们的整理和加工,特别是经过维吉尔的构思和处理,成为一个系统的传说,《古罗马神话与传说(名家名译双色插图青少版)》的叙述基本保持了它的完整性。罗马起源和早期历史传说主要取材于李维、狄奥尼西奥斯和普罗塔克的有关著作,同时参考了一些其他著作,适当做了一些考证和说明,以利于对有关传说的理解。
  • 我们爱狼

    我们爱狼

    《我们爱狼》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 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构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个赞叹中捕捉 到小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种新鲜的思想。
  • 用错笔

    用错笔

    盛夏,某电视剧组到渤北市海边拍戏。根据剧情要求,外景地选在偏僻海滩黄芦苇。这天夜里,本剧导演和女主角来到一处被低矮的树丛遮挡着的山洞。女主角刚刚躺下,发现身子下有一块柔软的布头,便认为以前也有人在此偷情留下铺垫之物,便好奇地用手扒了起来。她很快扒出了东西,用手电筒一照,天啊!竟是一个尸体状的骷髅。突然受到剧烈惊吓,女主角发出一声凄厉惨叫昏死了过去。剧组的人听到惨叫声觉察出情形不对,顾不上其他,忙钻进山洞探瞧。原来在沙石粒下面,竟埋着一具穿着羊绒大衣的女尸!
  • 暗夜战争系列1:暗夜幻视

    暗夜战争系列1:暗夜幻视

    血族女性卡拉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一名灵界警探抓走了她最好的朋友奥利维亚,于是她挺身而出要为好友讨还公道。由于必须对外隐瞒她天生具有通灵能力,她只能暗地里独立进行调查。血族和灵族的战争似乎是结束了,但两族中的异数一直在蠢蠢欲动。为了救出奥利维亚,卡拉与瓦莎(一个游走在两族边缘的帮派分子)达成了某种协议。在解救朋友的过程中,卡拉察觉到新一轮战争迫近的预兆。或者,其实她本身就是点燃这场战争的导火索?——血族女主刚直、强大而性感,杰里米·麦克莱恩版《黑夜传说》,将会牢牢抓住你的眼球。
热门推荐
  • 海洋馆漫游:海洋怪象实录

    海洋馆漫游:海洋怪象实录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漩水湾

    漩水湾

    《漩水湾》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一群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走出校门、奔赴大巴山区的生活状态。他们在陌生的穷乡僻壤中深民间、艰苦奋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当改革放的春风吹起时,他们又把握时机、超越自我,以不懈的努力追求,实践着更高的人生目标。
  • 重生之一品皇商

    重生之一品皇商

    苏凌前世被情蒙蔽,轻信于人,甘愿放下自尊嫁人为妾,只为呆在他身边为其谋求天下。功成名就时,心爱之人竟狠心算计,毁她清誉,夺她亲儿,让她不得好死。时光回溯,她重生及笄之年,小心算计步步为营,不仅将前世悲剧逆转血刃仇人,更成了不可一世的倾世皇商,却岂料被那看似纯良实则腹黑的十一皇子盯上了。陈熙——王妃之位与皇商之职相比如何?苏凌——虽为皇亲国戚锦衣玉食,却不如我当下快活自在。陈熙——那要是天下为媒,江山为聘,定要娶你为妻呢?苏凌——若是娶我的人是你,一生一世只爱我一人即可。
  • 男神想撩我

    男神想撩我

    为什么穿到每个世界都被撩?如果是高富帅,请给我来一沓!但是为什么她遇到的都是黑化小白花,变态偏执狂??这样的剧本她伤不起啊!ps:男主都是一个人
  • 至尊帝凰

    至尊帝凰

    “来,把药给我灌下去,让她生不下那个孽种,慢慢的体验极致之痛,我就不信,她能忍住不说出那宝物的藏匿之处”,男子一脸阴狠的看着红账内的女子。她,欢欢喜喜的披着红嫁衣,等待着嫁给一直倾心的皇子哥哥。却没想到婚礼变丧礼,几条人命,不如一个小小手镯。再次重生她已经不是那个懦弱的废物,偶尔的扮猪吃老虎,偶尔的疯癫不将任何放在眼里。渣男在见,断其前程,毁其声誉,再免费赠送姐姐一个。却没想到,张狂到极致,招惹到了一个素不问世事的神秘美男。
  • 日夜书

    日夜书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精品。作品通过几位五零后从知青年代到转型时期的人生轨迹和恩怨纠葛,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和时代的变迁。作品的聚焦点是性格、情感及价值观的冲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后知青”官员、工人、民营企业家、艺术家、流亡者等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用他们各自的一生回答了时代的精神之问。
  • 光绪年间的命案

    光绪年间的命案

    光绪二十六年冬天,青莲嫁到彤县埠头镇上。新郎周举是个秀才,生性儒雅、好学上进,只可惜自幼体弱多病。周家是书香门第,家资虽不十分丰厚倒还算富足。公婆为人厚道人缘极好,青莲满心欢喜不用言表。来年秋天,青莲生下儿子一发。周家三代单传,合家人虽视如珍宝却从不溺爱。一发咿呀学语时,周举便教他学规矩知道理,四岁即会背三字经。两年后青莲生下二发,一家子更是欢天喜地。二发四岁那年,周举突发恶疾一命呜呼,年迈父母因悲伤过度相继去世。几经折腾,周家的产业耗去大半。埠头镇上几个好吃懒做的泼皮,见周家只剩妇孺,便趁火打劫。
  • 重生,妃常道

    重生,妃常道

    “你有什么愿望?”“将害死我的渣男和好姐妹送下地狱,算不算?”“男的红烧,女的白灼,加点芥末?”“……”“要不然切一片烫一片,打火锅也是不错的选择。”“姐姐,我可以弱弱的问一下,你来自哪里吗?”“我来自人吃人的末世。”她是末世战无不胜的女战神,让人设计,惨烈战死;她是长公主嫡女,被渣男伙同好姐妹联手害死。当穿越和重生强强联手,必须踏血而歌,无限妖娆……欺我,辱我者,请不要轻易死去,我必定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生不如死!
  • 龙脉九重境

    龙脉九重境

    龙脉少年,偶得特殊修炼功法,从此走上巅峰之路。仙丹自练,神器自造,符箓克妖,阵法封魔,御万兽军团,一步一步称霸九界,成为傲视群雄的尊者。什么权力、什么美人,只要他想要,就没有他得不到的!哼,哥就是这么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