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梦溪石《千秋》
肖映萱
作为一篇武侠小说,《千秋》沿袭的无疑是21世纪初“大陆新武侠”的写作脉络。小说开篇,师徒二人行走在绝壁天堑之间,于奔涛侧畔闲庭信步,三言两语品评江湖,切磋武艺一指定乾坤——起笔便使熟悉这一类型的读者回想起十余年前的那些名字:凤歌、时未寒、步非烟……作者梦溪石虽踏着似曾相识的步法走来,却绝没有在十余年后的今天续写“新武侠”旧故事的意图。她描绘了一个江湖,却没有重构武侠“正统”的野心,而是借这江湖为行走其中的人物提供一个舞台;她塑造了一对经典的“侠士”与“魔头”双主角,却无意分辨是非善恶,而是借这两个遥相对峙的人物,试图回答一个问题:两个三观不同的人,该如何相爱。
正是为了塑造一对价值观念全然相反的人物,梦溪石才会在这个价值体系全面崩塌的时代,重新去写一个“侠士”。诚然,作为一个自2004年开始创作的老牌大神,梦溪石的确与“新武侠”血脉相通,“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武侠精神已经熔铸成了一股文气,无论身处江湖或庙堂,她笔下的主角都透着这股“侠气”。但此前她并未写过一个真正的“大侠”——赵肃(《天下》,2011)和唐泛(《成化十四年》,2014)虽然心怀黎民百姓,却也懂得官场的人情世故;即使是与沈峤最为相似的沈融阳(《天算》,2009),也只偶尔“多管闲事”,初衷仍是“独善其身”,尽力保护身边的人罢了。因为在十多年来的网文传统里,像沈峤这样出身正统、纤尘不染的人,的确是不合时宜的。他们是最早被抛弃、被打脸的一类“前网文”男主,也是女频读者不再青睐的男版“白莲花”。
与沈峤不同,晏无师却是当下的网文中更为主流的主角形象。他并非十恶不赦,只是离经叛道,洞悉规则却将规则踩在脚下,甚至利用这规则挑动风云、游戏人间、将他人玩弄于股掌。如果说沈峤是“真君子”,那么晏无师则是“真小人”,却是读者喜闻乐见的、潇洒坦荡的“真小人”。
无论是人生观、世界观还是价值观,两人皆是背道而驰。“武侠”二字,沈峤重于“侠”,而晏无师唯余“武”,他追求的是绝对力量和武术境界的无尽攀登,世上除了可堪匹敌的“对手”,其余皆是“蝼蚁”。
这样两个三观不同的人,别说是相爱,即使是相识相交,可能性也不大吧?
起初,读者的心态或许和晏无师一样,是想看看沈峤这个正道传人是如何被拉下神坛,跌入谷底后在泥淖中挣扎,一点点习得现实的规则,学会去屈服、去妥协的。但随着故事一步步地推进,沈峤如清风明月般屹立不倒的身影,竟一点点征服了读者,也使晏无师对他另眼相看。
其实作者从未将沈峤置于真正的深渊,永远给他保留了绝地反击的主角“外挂”。读者心知肚明,却仍愿意被说服。这并不意味着“真君子”“白莲花”正义逻辑的复苏,沈峤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因为读者对多年来已成共识、不断被重复书写的丛林法则渐渐感到厌倦,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完美角色反而能带来新鲜感,在满足新的阅读需求之外,也唤醒了读者心中埋藏已久的“侠义”剩余能量;另一方面,比起“真君子”“真小人”之争,他们更关心这两个人背后的爱情逻辑。
当两人的冲突达到顶点——沈峤被晏无师出卖、弃之如敝屣时,梦溪石为决裂的二人创造了重新理解对方的契机:晏无师遭五大高手围攻,被打得脑袋开花神志不全,沈峤顾全大局不计前嫌救了他。晏无师重伤之际,成了时而天真温驯(谢陵),时而活泼狡黠(阿晏),时而狠辣无情(无意识)的“精分患者”。这场看似狗血的“精神分裂”,使沈峤对晏无师的多种人格中的一种留下了一丝不舍。更重要的是,它也代表着晏无师个人体系的打碎、重组。至此,晏无师终于看清了沈峤那颗即使跌进地狱,也能在地狱中入道的赤心,并忍不住被吸引。
这并不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老故事,“邪恶”也没有被“正义”同化,它只是开始发现,“正义”也可以挺美、挺可爱的——“正义”本身成了一种审美对象,甚至是情欲对象。事实上,只有当“正义即美”“正义能催生情欲”这两点变得可信,“正义”的叙事合法性才真正被建立起来。
情欲逻辑一旦确立,两人之间原本的“不同”也随之一点点被消解。晏无师的价值体系依然坚固,但他可以理解并尊重沈峤的选择了。更何况,他们的“三观不同”在实践层面上,冲突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沈峤爱惜“蝼蚁”,即使是身为“蝼蚁”时,也仍有爱护弱小的强者自觉,而晏无师多数时候懒得多看“蝼蚁”一眼,并不会无缘无故踏上一脚;沈峤希望江山一统,百姓不再流离失所,而晏无师觉得由他这个“魔头”去完成自诩正道之人都做不到的事十分有趣,扶持一个不被看好的皇帝则更有挑战性,于是带着游戏心态辅佐新皇站稳脚跟——他们的“不同”,更多是殊途同归。
作者给出的这种解决方式,某种程度上绕过了一开始的“三观不同”设定,直接跳到了“相爱”的情欲YY[9],并没有正面解决问题。换个角度看,“相爱”才是女频永恒的主题,或许“三观不同”只是我们在厌倦了爱情的其他阻力后创造出的新叙事动力。然而梦溪石身上确然有“真君子”的正统,即使是借着这一契机终于释放,在同期的其他类似尝试中,也有其无可取代的光辉——除她之外,还有谁能气定神闲地写出一个侠骨铮铮的沈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