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82700000009

第9章 机关算尽伤聪明

谁是那个木匠

柴荣死了,留下了庞大的帝国,他年幼的孤儿寡妇,以及无数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由谁来取代他。

他七岁的皇太子柴宗训吗?

可怜的孩子,其实以我们中国传统的计岁方式,这位已经被确认为后周帝国合法继承人的孩子的真实年龄(生于公元953年),至此公元959年,其实只有五六岁!可后周的那些骄兵悍将们连当初已经三十四岁的柴荣都不服……

于是柴荣活得劳累,想死也无法安宁,他得拖着将将垂死,筋疲力尽的病体,给他年幼的儿子做出种种安排。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册立皇后。

他的皇后本是大将符彦卿的女儿,可惜死于显德三年(956年),比他还要先走了一步。他非常怀念,一直没有再立皇后。但是现在不行了,孩子太小,没有母亲怎么行?他思来想去,最后册立了皇后的妹妹,也就是符彦卿的另一个女儿为后周皇后。

想来她会对自己亲姐姐的儿子们痛爱一些吧……同时也会得到符彦卿的全力保护吧!

第二,确立幼子的皇嗣地位。

在得病之前,柴荣为示公允,从不提给自己儿子加封的事。但现在一口气封柴宗训为梁王,领左卫上将军;封柴宗让为燕公,领左骁卫上将军;并立柴宗训为国储。哪怕自己死了,帝国也至少有两个继承人。

第三,柴荣要托孤了。

文臣方面,他选择了三位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他们都是深受柴荣恩宠的大臣,尤其是魏仁浦,此人没有科班资历,不是进士出身,是柴荣一手提拔起来的(可是后来证明,此人完全辜负了柴荣)。在武将方面,柴荣就让人看不懂了。

无功无过,他居然罢免了后周军衔第一的张永德的官职。不仅免去其殿前都点检之职,而且外放,让他去做澶州节度使。这等于是把张永德彻底排斥出了权力内核。

这太反常了,要知道,这时皇帝病危,正是张永德这样常年统兵,深具威望的皇亲国戚出力的时候,柴荣为什么要自断臂膀?而且翻阅新旧《五代史》,完全找不到张永德在这段时间内做过什么错事的记载。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

很简单,稍微懂点宋史的人都知道,那是一块长约三尺,藏在一个皮囊中的木条在作怪。它就出现在柴荣北征幽燕的途中——“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作天子’”。

木条很平常,皮囊更常见,只因为木条上的这一行字——“点检作天子”。非常不巧,后周殿前都指挥使司大内都点检正是张永德。而且更不巧的是,这发生在柴荣一生事业的最顶峰,也同时面临着最大挑战的时候。

关键的时候有人拆台,柴荣为了保持全军的士气,当时把这块木条随便扔在了一边,不予理会。但是他深深地记在了心里,他一直在暗中追查,这件事到底是谁做的。

猜猜看,那个做木条的木匠到底是谁?

谁鹤谁蚌

站在不远处得意微笑的人应该是李重进。无论怎么分析,他的嫌疑都最大。

因为按照犯罪动机的基本分析原理——谁犯罪,谁受益来看,张永德的倒台,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在职位上,都会让李重进大为享受。这不仅仅涉及了两人私下里的恩怨,更牵扯到了殿前都指挥使司与侍卫马步军指挥使司的权力争夺。

这实在没有办法,这是后周的先先帝郭威一手造成的。

严格地说,在郭威之前,世上根本没有殿前司,只有侍卫亲军司,五代时完全由它来掌握全国的禁军。郭威当初之所以能黄旗加身、澶州称帝,完全是在侍卫亲军司的支持之下才做到的。可是郭威事后越想越后怕,才平空创造出了一个殿前都指挥使司,把禁军军权一分为二,各自互不统领,相互牵制,直接向皇帝负责。

那么由谁来具体的领导这两司呢?

再没有比张永德和李重进更合适的人选了。请看,这两人一个是郭威的女婿,一个是郭威的外甥,两人能力相当,数岁接近,就连资历都差不多,不是他们又是谁?何况非常奇妙的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张永德还有一个特殊的小毛病,注定了会让这两个不该成仇的人迅速交恶,达到郭威的目的……

张永德有好几张脸,他对上司非常恭敬顺从,堪称忠心不二;他对下属也仁慈宽厚,非常有德有量;可是对与他平级,资历威望权力都相差不多的人,他就变得心胸狭隘毫厘必争了。

李重进的条件是多么的理想啊,简直是事事都符合,条条都达标,再也没有这么般配的了。于是,张永德利用所有可能的机会,一直在柴荣的耳朵边打小报告,就算在淮南江北之地与南唐倾国交兵的时候,他都没让李重进好受过。

最严重的一次,在公元956年11月,他居然派使者携带“密表”进京上奏柴荣,说李重进有“歹心”。这让柴荣怎么办?得让马儿跑,又不能让马儿互相咬。难哪,柴荣最后的反应是既不相信,也不追究,更不做调解。

他以一种强者的姿态让两方面都明白,老实点干活儿,别闹事。但就算是想闹事,本皇帝也不在乎,只要你们敢!

可战场上的气氛还是变了,战士们各自拥护主将,变得人人敌对。这时候李重进表现得很是男人,他把部下们都留在军营里,自己单人匹马来见张永德,在张永德的地盘里两人喝了一顿酒,才算把危机勉强渡了过去。

但不管怎么说,李重进都不会善良到健忘的程度,有仇不报,那会影响心理健康的!!

机会终究会来的,李重进要干就干了个狠的。“点检作天子”,除了张永德外没有第二个人,而且最奇妙的是,柴荣绝不会因此而询问张永德,张永德就算知道了有这回事,而且柴荣很生气,他都不敢主动去解释……就等着柴荣什么时候气不顺,来一次全面大总结吧。

这个机会还真的让张永德自己给争取来了。这实在没办法,怪不得任何人,事后张永德如果要后悔的话,只能说——好人难做,自己找死吧。

那是在柴荣因病退兵的时候,路过了他最初的发祥之地澶州。柴荣一反常态,把自己单独关在行宫,默默想自己的心事。可时间一长,外面的大臣们都慌了,他们不知道病中的皇帝是死是活!

这时候,只有张永德能进柴荣的行宫里问安,大臣们就托他给皇帝带个话——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四面八方全是敌人,这里离开封太远了,如果出了事(“如有不可讳”,这是说柴荣如果会死),天下就不一定是谁的了!(奈宗庙何!)

张永德想了想,觉得这些大臣说得对,想得很周到。于是他就进去把这些话都对柴荣说了。

柴荣静静地听完,然后才问——这些话是谁让你说的?(谁使汝为此言?)

老实人张永德觉得皇帝这是听高兴了。本来嘛,这些都是为皇帝着想的好话嘛!而他不能掠他人之美,于是就直接承认了是所有大臣共同的想法。(永德对以群臣之意皆愿为此。)

柴荣接下来的样子让张永德摸不着头脑,就见柴荣对他打量了很久,尤其对他那张本己看得太熟的脸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看了又看,最后才叹了口气——我就知道是有人教你这样说的,可惜啊,我看你面相穷薄,不足以当此富贵!(然观汝之穷薄,恶足当此!)

说完柴荣就立即起床返回了京师。

从此,柴荣对张永德彻底绝望了。他再不担心什么“点检作天子”的木条,这样毫无心机,头脑简单,直接被别人当枪使,问皇帝生死大事的人不足为惧。不仅如此,也不能把自己的身后大事交给此人,此人不堪重托……

可是舍弃张永德,又能托付给谁呢?

李重进吗?

柴荣苦笑了,如果说张永德还有些许的慈悲之心,能不杀他的小儿子的话,那么李重进的强悍嗜血就让他寝食难安了。根本就不能让李重进留在京师,还谈什么交付托孤大事!

张、李不成,那么下面还能是谁呢……

后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张、李之下,那个幸运儿就是赵匡胤。但是对当年三十三岁的后周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本人来说,这个消息带给他的喜悦却远远没有震惊多。

喜,喜从天降啊,想想看,从都指挥使一跃升为都点检,看着好像只升了一级,但是咫尺天涯,从全国军队的二把手升到一把手,那是不知多少人一生都迈不过去的门槛,而他居然在这么年轻的时候,轻而易举地就迈了过去,怎能不让人高兴?

但是惊,一样的触目惊心。要知道此次出征幽州,在后周一方无论是谁都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大功劳。根本没打什么仗,三关三州一万八千户都是以皇帝之威千军之力压制降服的,功劳属于全体官兵,怎么算也算不到赵匡胤的头上。

可现在最大的彩头就凭空砸到了赵匡胤的头上,这对一般人来说,可以摆酒庆祝了,可对赵匡胤这样的聪明人来讲,就应该把这个头衔当做块大砖头,没道理的凭空而落,脑袋会被砸破的。

唉,富贵险中求,拿着刀上战场砍人是风险,回到京城升官发财一样也这么的心惊胆战……多么明显,这是个政治需要下的官职变动,里面大有玄机。

是的,后世学者,在这团迷雾一样的玄机里,本着谁犯罪谁受益的原则,也得出了张永德被三尺木条终生砸倒的幕后指使人是赵匡胤的内幕分析报道。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是张其凡先生的《赵普评传·陈桥兵变的指挥者》和台湾的学者蒋复璁先生的《宋代一个国策的检讨》等文章。按他们的说法,赵匡胤才是那个神秘的木匠,原因有四:

一、赵匡胤在此前是张永德的手下,虽然实力已经不容小觑,可是要挤掉张永德,取其位而代其职,却遥遥无期,并且基本绝望。因为他硬件就不行,他不是皇帝国戚,禁军是国家安危命脉,他一个年纪轻轻的外人,凭什么一步登天?凭他的军功和英勇?这种事你越强悍才越不敢用你。不然何不选李重进?

所以赵匡胤只能耍点阴谋诡计,才能脱出张永德的阴影,彻底独立。

二、在公元959年的这一年里,枢密使王朴死,皇帝柴荣重病,让赵匡胤野心极度膨胀,让他有了非分之想,而张永德正是他的第一块绊脚石,必须得尽快踢开,于是就做了一回木匠。

三、用这种含糊不清也解释不清的办法来搞倒搞臭张永德,同时也给自己日后登极做理论铺垫,一箭双雕,不亦乐乎。

四、柴荣北征期间,赵匡胤一直率军拱卫左右,大有做手脚的机会。因此,蒋复璁明确指出——三尺木之来,实属可怪,代者为太祖(赵匡胤),不是有很大的嫌疑吗?

我想,以上这四点疑问,也会引起广大的共鸣吧,因为无论如何,赵匡胤真的就是最后的受益者。但是很可惜,综上所论,破绽多多,请看逐条反驳:

一、就算搞掉了张永德,受益人也不见得就肯定是赵匡胤。军中比他资格高,功劳大的人大有人在。用这种损阴德的下三烂招数给别人做嫁衣衫,想必赵匡胤没有多大的兴趣。

二、根据《旧五代史·周世宗本纪》以及《宋史·太祖本纪》中记载,这块写着“点检作天子”的木条出现在“世宗不豫”之前。那时候赵匡胤是玩了命都要好好表现,去吸引柴荣的眼球,只求当个后周的好员工的。而且以柴荣之强,三十三岁,才开始了富贵之路的赵匡胤就敢于野心膨胀,用这等险招阴谋造反,真不知道赵匡胤是怎么想的。

在之前,赵匡胤冲锋陷战,每每在必输必死的情况下反败为胜,这是把自己当下任天子必须珍惜身体的表现?而且为了给柴荣打好工,他还把自己得病的老爹关在城外喝一夜冷风……再这么说他,就真是太不厚道了。

三、柴荣北征,赵匡胤是不离左右,可是他身为武将,要在四方进奏给皇帝的文书中做手脚,就那么容易?那可不是一封薄薄的用纸写出来的信,那是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子!史书记载,柴荣精明非常,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赵匡胤敢动这样的手脚,他可真是活腻了!

所以,在柴荣死前,赵匡胤绝无篡逆之心,这是肯定的。人都是到哪山才能唱哪歌,唱错了只有死路一条。当然,也有那些不知死的鬼,不管局势如何都要去犯罪,但是在以理智、宽厚著称的赵匡胤身上,如果也这样的话,那可就真的让人无话可说了。

临死之前提拔了赵匡胤,这是柴荣大有深意的一招,是他维持朝廷权力平衡的绝妙创意。只是他犯了一个聪明人容易犯的错误——想把机关算尽。

这是所有聪明人都会犯的错,而且也可以说,是全人类,包括你们都会犯的错。

为了生存,谁不计算?但是谁又能真正的把机关都算尽呢?

柴荣乃至后来的赵匡胤,都在这上面复制着悲剧。没办法,算人者人恒算之,有来必有往,天道总是好还的。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星命

    三国之星命

    乱入三国自成星命辅粥耀世挽大厦于将倾帝王?谋臣?猜不透的扑朔迷离数不尽的风流人物
  • 地图上的中国历史·民族大迁徙

    地图上的中国历史·民族大迁徙

    这套书名为《地图上的中国历史》,包括《疆域与政区》、《古都与城市》、《交流与交通》、《民族大迁徙》四种,顾名思义,是以地图为纲,讲述中国历史的某一方面。前贤总结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强调要抓住几个W,其中一个就是Where(哪里)。因为任何历史事实,无论是人物、制度还是事件,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与一定的空间范围联系起来的,都发生或影响于地球表层的某一个点、线、面。正如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空间因素对历史的作用如此重要,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历史不可或缺的因……
  • 我真要谋朝篡汉了

    我真要谋朝篡汉了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穿越西汉,我陈汤终极目标:振兴中华,谋朝篡汉……
  • 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

    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

    在明朝的历代皇帝中,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的个人素质并不算太差,他好学勤政、严于律己,也非常能干。但他生不逢时,正好赶在一个不利于实施统治的时代,登上了君临天下的宝座。作为一个统治者,他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固执多颖又刻毒残酷,性格上的这些缺陷被至高无上的皇权无限放大,反过来又导致大明王朝更迅速地走向灭亡。最终,回天乏术的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吊死煤山,延续二百多年的明皇朝也就此灭亡。
  • 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

    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

    本书描写了1618年至1648年欧洲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国际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来。旷日持久的惨烈战争为整个欧洲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能够了解这场大战,更能从中领略到席勒独特的文学魅力。
热门推荐
  • 复辟录

    复辟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一权少是忠犬

    第一权少是忠犬

    撩上帝国第一权少什么感受?那就是多了一只忠犬!
  • 名门庶女:重生为后

    名门庶女:重生为后

    我贺妍从来就是个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之人。前世你们辱我杀我愚弄于我!这世就别怪我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皇帝:妍儿,随朕入宫可好?贺妍:不好,我的仇还没报!皇帝:报仇有何难?做了朕的爱妃,你想杀谁便杀谁!贺妍:是谁自己差点被杀了?还在这说大话!皇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先生

    女先生

    沈初云是大宅门里的长媳,她加入女权队伍,成为北洋时期女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可她却是人前风光人后心酸,丈夫纨绔公婆严苛爹娘守旧。当婚姻索然无味,她一纸诉状提出离婚,婆家以不变应万变,娘家怒然与之断绝关系。她痛哭过但没有倒下去,她要以笔写心,她告诉世人,人人平等当从男女平等起!
  • 天作之合(下)

    天作之合(下)

    《天作之合(下)》由全能人气作家赤焰冷编著。《天作之合(下)》是“花火陌上花开文学系列”之一,讲述了:山西的危机只是困住孔不二的圈套,那个幕后黑手的真正目标是与山西领近的京城及京城里的皇帝,是整个政权。 孔不二大惊失色,措手不及之时陈薇却与齐筝一起服毒自杀,离他而去,孔不二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陈薇。他来不及感伤,急急赶去京城,然后一系列疑团扑面而来,二姐孔灵的身世之谜,陈薇为何选择自杀,到底是生是死?真正的幕后黑手到底是何人?陈薇真正爱的又是谁?
  • 重生一次当然要活下去

    重生一次当然要活下去

    黑色太阳红色血雾那一刻人们沐浴在血雾中欢呼下一瞬便是阿修罗地狱
  • 修真十书上清集卷

    修真十书上清集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墓疑云

    古墓疑云

    《古墓疑云》用不一样的笔触将中外考古中发生的趣闻逸事用一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带你穿越时空到达遥远的国度,让你零距离地感受古代的文明。
  • 天机1

    天机1

    “由泰北清迈前往兰那王陵的途中,一个来自中国的旅行团辗转间误入歧途,迷失在一座群山围绕的现代城市。城内设施一应俱全,但却了无人迹,城内的时间,无情地定格在一年之前。本是一次幸福的旅行,未料等待旅行团的却是叵测的噩运。无法与外界联系,唯一的逃生道路被封死。在探寻出路的过程中,奇异事件接连发生——山魈报复,恶犬突袭;导游惨死天台,司机被炸成碎片……困境重重,危机四伏,远离人间的人们各怀心事。沉睡之城究竟埋藏着多少秘密?十九个原本命运各异的人,在这一坐标点相遇。是落入人为布设的陷阱,抑或是身遭不可违忤的天谴?对未知的恐惧攫取了每一个人的心。”
  • 双面公主的幸福之源

    双面公主的幸福之源

    她是性格多变的双面公主,乔装打扮丑化自己,偷偷潜入哥哥就读的学校,只为过上几天平静生活,找到她的幸福之源。谁知老天不如她意!哥哥身边的那个腹黑冰山殿下,处处和她作对。他嫌她坐脏了他的椅子?呸,她还嫌他抓她的手脏呢!比腹黑?比拽?比冷情?谁怕谁啊!"再相逢,是擦肩而过,还是纠缠不清?且看神秘迷人的双面公主和霸道强势的殿下爱与被爱的精彩甜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