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21600000069

第69章 度辽六郡(第一更)

第六十九章度辽六郡(第一更)

吕布率军回到云中老营,大军得胜而归,老营之中的家乡父老,不管是汉人还是匈奴人都是夹道欢迎。

不过此战有许多两族的好男儿战死沙场,家中男人战死的,初闻噩耗自是悲痛万分,哭成一片,幸亏有足够优厚的抚恤政策;而那些见到儿子、丈夫、兄弟平安归来的家庭却是高兴的热泪盈眶,也是一片哭泣之声。

此情此景,让吕布触景生情,“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唐诗脱口而出。

身边的贾诩、沮授、司马防等人纷纷感叹,“好诗啊,将军,这是你做的?可还有上句?”

“将军真是能文能武,还能吟得一首好诗!”

吕布这才反应过来,又穿帮了,急忙掩饰,说是自己听别人说过的,只记住这么一句。

回到老营之后,徐荣来向吕布缴令,他在金日磾和张郃的掩护之下,顺利的将轲比能部的俘虏和战利品都顺利的带回了云中老营。

路上也曾遭到轲比能派来的两波人马,可是都被汉军击溃,毕竟轲比能没有派出手中所有力量,如何能够战胜两万汉军骑兵精锐。

吕布趁机也向徐荣提出邀请,希望他能来并州帮助自己,没想到徐荣答应的也很痛快。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徐荣很佩服吕布的军事才能,对陷阵营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和仰慕,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当然愿意追随吕布这样的人物。

不过徐荣也强调,需要等到战事完结,自己率司隶援军将司马防大人安全送回京兆,再请辞而回。

毕竟司马防对自己不薄,做人应该善始善终,吕布很是满意徐荣的为人处世,满口答应,当场保证一定给徐荣留好位置,,战功奖赏等他回来一并颁发。

这一次,云中老营的荣军院人满为患,此次凉城之战,受重伤失去劳动能力的各地军人多达六千人,按照吕布的承诺,他们都将在荣军院中安然养老。

匠作营第一时间就派出大批工匠,扩建荣军院的房舍,幸亏荣军院在老营城外,周围空地足够多。

吕布也知道这么多重伤员还是由于医疗水平落后导致的,特别是外科大夫的短缺,张神医并不擅长外科手术。

这更让吕布对寻找神医华佗觉得十分必要,他已经传信给李肃,让他派人去寻找华佗的下落了。

不过既然有军功军规和抚恤制度在前,六千人也得养了,吕布还专门让吕菲菲从老营家属和附近的百姓之中征召了大批妇女,也不限年龄,官府给发工钱,让她们来照料这些伤残军人。

说到吕菲菲,吕布想起贾诩和他说的悄悄话,听说这个丫头最近和高顺来往的挺密切的,看来闺女大了要嫁人啊。

至于此次凉城之战还有许多受伤之后,虽然伤愈,却失去了战斗能力,但可以劳动自食其力的伤员,这样的人吕布也将他们集中了起来,暂时先安置在一处军营里。

对于这些军人的安置,吕布的脑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构想,不过还需要和贾诩、沮授、高顺等人商议之后才能决定。这一部分人数量也不少,足足四千多人呢。

最后剩下的一万七千人,却都是伤势恢复之后,仍能从军作战的。这里面有六千人选择了领完军功奖赏之后,随各路援军返回家乡。

剩下的一万一千人,除了有两千人来自陷阵营,其他人都来自各路援军,但是他们更喜欢陷阵营的待遇和军功奖赏,还喜欢吕布所属军队的那种官兵和谐的氛围,更崇拜他们心目中的战神吕布大人。

没有办法,只能在战报上做手脚,将九千人都列入了阵亡或者重伤的名单。

吕布决定将这些人都投入到自己打算成立的荣誉部队中去,至于重新编制各支部队的方案,还要等待圣旨下来,以及军功奖赏颁发的结果。

这一次端了轲比能的老营,以及在凉城的战场上,先后抓获了很多鲜卑的俘虏,吕布决定所有鲜卑人都贬为奴隶,不管男女,还有大批的鲜卑孩童,也都随着他们的母亲一起做为奴隶,到时候按照军功奖赏下去。

总共俘虏了鲜卑男子四万五千人,鲜卑女人六万人,鲜卑孩童多达七万人,牛羊马匹更是多达几十万头。

难得徐荣一路将他们平安押送回来。草原民族本就野蛮、落后,文明开化较晚,奴隶制盛行,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他们人人信服,所以对于自己的奴隶身份,他们接受起来比吕布想象的容易。

大战过后,善后的工作千头万绪,所有人都忙得从早到晚,一刻不得闲。由于有许多优秀的人在帮自己处理各方面的事情,吕布终于有时间可以静下心来总结之前的成败得失,考虑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以及一些现实的问题。

特别是他心中那个安置伤员和受奖军人以及大批奴隶的想法,逐渐清晰成熟,还有他觉得很有必要的统一思想的问题。

又过了十几日,丁原和高望再一次陪同天使来到云中,天使当然是来传送圣旨的。

话说汉灵帝接到了吕布的捷报,高兴至极,兴奋地几夜无法入睡。没想到吕布一战,就解决了鲜卑人这个心头大患,自己失败过的场子吕布帮他找了回来。

一次凉城攻防战就消灭了十多万鲜卑大军,而且还是鲜卑人中最重要的三大部落,特别是端了轲比能的老营,虽然吕布没有献上多少缴获,说是都用来抚恤阵亡将士了,可是大捷当前,灵帝也不在意这点小细节了,大汉朝廷也不缺那点战利品。

听说吕布又一次射杀了鲜卑人的一个大首领叫魁头的,这一件件又都是盖世奇功,虽然吕布将许多功劳都归功到他人身上,并且重重推举了沮授、公孙瓒、张郃、徐荣、司马防等人。

不过灵帝心里清楚,这里面一定还是吕布的功劳最大,吕布真不愧是大汉新一代的战神。吕布这么做无非是担心自己功高震主,鸟尽弓藏,怕被自己猜忌而已。

所以汉灵帝仔细斟酌了一番,才发下了圣旨,同时颁发了奖赏。

晋升丁原为骠骑将军,位同九卿,仍兼并州刺史。

吕布仍为度辽将军,封万户侯,改句容乡侯为宁县县侯,简称宁侯。总督代郡、上谷、雁门、云中、朔方、五原边塞六郡军政事务,去掉了以前的那个代字。

这就相当于在并州、幽州之外又设立了一州一样,并且撤回了监军高望,以示皇帝对他们父子的新任和奖赏。

同时接受了吕布的保举,晋升司马防为司隶校尉,公孙瓒为辽西郡太守兼护乌桓校尉,沮授为朔方郡太守,徐荣为五原郡太守,徐晃为雁门郡太守,方悦为云中郡太守,张郃为护鲜卑校尉。

圣旨宣讲完毕,众人各有封赏,皆大欢喜,就来高望都高兴地很,自己终于可以离开并州这个偏远苦寒之地,带着这些年丁原、吕布父子不断孝敬的大量金银珠宝,欢欢喜喜的回归繁华的洛阳了。

丁原见到吕布安然无恙,这才放心。吕布大排筵席,设欢迎酒宴,感谢天使和各路援军将帅,众人把酒言欢,十分尽兴。

公孙瓒十分感激自己的结义兄弟大力保举,自己终于高升一郡太守,并且还兼着护乌桓校尉,这五千乌桓骑兵自己正用着顺手呢,他还不忘请求吕布派遣一批教官,随他回辽西,训练新兵,吕布满口答应。

同类推荐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新书《赵公子》已发布) 穿越东汉末年的陈旭,他的身份只是一介平民。在这个世家林立的时代,他本来只想让自己家人生活得更好。然而,天不遂人愿,被压迫的陈旭,最终愤然投奔注定失败的黄巾军,谱写出另外一段历史。在血与火的历练中,他由一个悲天悯人之辈,逐渐蜕变成为一代枭雄,以及战无不胜的军神。
  •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本书选编了从1895年至1945年之间厦门与台湾关系史料,即台湾历史上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厦门历史上的清末和民国时期厦台关系的重要史料选编。其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学者鹤见佑辅所著《后藤新平》厦台关系史料;日本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文书》1900年厦门事件史料;厦门台湾公会史料;《申报》厦台关系史料;《江声报》厦台关系史料;台湾民众在厦抗日斗争史料。
  • 牧明

    牧明

    健身教练重生在天启年间。钟仁没有盖世的神功;没有王霸之气;也没有处处能逢凶化吉的好运气。他有的。只有那多出来的,将近400年模糊历史。有那先贤们耗尽脑汁,为这古老的国度,寻找的一条条出路。明末,有辽东女真虎视眈眈,有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有怒急起义的百姓。还有那忙着升官争权的朝堂诸公,以及“无用”的皇帝陛下。在这乌云密布,风雨欲来的大海上,大明朝这艘腐朽笨拙的大船,能否继续安然前行?这是一个,小人物如何在大风雨中艰难前行的故事,他苦辣酸甜的一生,敬请诸君观看。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二战英雄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彩的感情生活,描绘了他们超凡的军事天才,精湛的指挥艺术和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经历,浓墨重彩地颂扬了他们在历次重大事件中以正义战胜邪恶的铮铮铁骨。
热门推荐
  • 圣灵之歌·《楚辞》新考

    圣灵之歌·《楚辞》新考

    何新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
  • 红发安妮系列1:绿山墙的安妮

    红发安妮系列1:绿山墙的安妮

    描写卡斯伯特兄妹向孤儿院申领一个男孩,但却错误地送来了 一个红头发的女孩。这个女孩以其活泼乐观的精神,不但感染了年迈孤独 卡斯伯特兄妹,也照亮了整个绿山墙的生活。她奇妙的幻想生活、与戴安 娜纯真的友谊、与吉尔伯特的斗争、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无不展示着一 个小女孩快乐的童年生活。
  • 摄政王的小宠妃

    摄政王的小宠妃

    腹黑vs冰山、妖孽vs毒舌!-----------------------------------------------------------------------------------------------------------------慕凉,慕国最年轻的摄政王——圣王,先皇御赐一把“斩龙剑”上可斩昏君,下可灭佞臣,尊贵胜于当朝皇帝,俊美如神,妖冶似魔,一抹慵懒至极的笑容常挂唇畔;他狂傲不羁,但他有足够的资本去狂,年纪轻轻却修得一身登峰造极的幻术,一袭紫衣走遍天下,难有敌手;他是战场上的“杀神”,以一敌千,杀人如麻,嗜血无情,与他作对,下场只有一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尊贵如他,狂傲如他,嗜血如他,却只是一个深爱着花泣雪的男人,为了她,他洗尽铅华,放下尊贵的身份,男儿血性终化绕指柔。他是慕凉,一个想把花泣雪娶回家的男人!花泣雪,茫山中的弃婴,埋于大雪,命悬一线,为无极老人所救,成为世人欣羡的无极嫡传弟子,幻术强大,鲜少有人能及;她,拥有绝色仙姿,一袭白衣飞扬,情冷似雪,淡然若云,但那心底深处依旧保留着一份火热,待人发掘。她是花泣雪,因幼时在雪中哭泣而得名,长大后却能把人气得吐血,真真是“花气血”!茫山之巅,寒池之畔,他七岁,她五岁,他抓住了她的手,两人一生的缘分由此开始。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她的人,那冷漠的面具下是怎样的毒舌,他是亲身体会到了的,但他却甘之如饴。她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触及他最真实一面的人,外表再优雅高贵,也遮不住他骨子里的无耻、邪恶、妖孽,但即便她有多难动情,那颗心还是被他夺去。相爱相守,平淡一生,是他们的愿望,但当云幻大陆风云再起之时,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幻术之斗,三国之战,阴谋之后,是谁牵着谁的手,站在茫山之巅,笑看天下?神器之争,强者之路,当身份之谜揭开之后,又是谁与谁相视而笑,逍遥相随?----------------------------------------------------------------------------------------------------------------精彩对话:第一幕:慕凉(深情:花姑娘,你这一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是我的,不准逃!花泣雪(目无表情:凉凉,我有预感,除了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我都是男人。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英雄学院之最强个性

    英雄学院之最强个性

    在这黑暗与光明争斗不休的世界,One·For·All与All·for·One现世的年代,一个名叫戚风的少年悄然出世......雷神再临,万夫莫敌。空气操纵,恐怖如斯!(特别备注!):本书背景是我的英雄学院,但其中有大部分原创,还有魔改,加入了漫威DC元素,修仙元素,世界观比我英要大很多,总之应有尽有,无后宫,无虐主。按照个人口味食用,不喜勿喷,创作不易,多多支持!!!【起点第一本英雄学院百万字完结!】【备注】:新书《一拳超人之雷霆沙赞》已发布!群:450478600
  • 罗天大醮晚朝科

    罗天大醮晚朝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

    《曾阅散文集》共分为六卷,主要内容包括:遥远的认识、走山、岁末水仙录、我是蔡其矫、罗兰印象、闲游记微、我与诗人同种花等。
  • 剑网江山

    剑网江山

    书剑江山听夜雨,笔宣江湖居扁舟。自古英雄出我辈,拂袖功名尘与土。处武林客栈之中,一神秘青衣说书先生,居庙堂之上,一白衣奸相。是什么让君主对他言听计从?又是什么让他蛰伏于江湖市井?人尽皆知他作恶多端,心狠手辣。却在“对手”的身上道尽“知己何求”善恶江湖,光影朝堂皆由情义书尽。铸剑当折剑,英雄我与君……
  • 三星追全把

    三星追全把

    据说爹那次打娘,时间是深秋的中午,地点在我家院子里。大哥六岁。还是有预兆的。大哥说,那天他是给狗叫和猪叫惊醒的。我家好好的黄狗和黑猪,以前和平共处,狗还时常咬了猪的耳朵遛着玩,今天它们竟厮咬起来。大哥提了裤子对着院中的粪坑里撒尿,尿湿了猪头和狗头。这时候院子里只有他一人了。他从柴垛上拽下一抱麦秸来,到厨房里烧火——这是他每天早起要做的大事。父母出工下了洼地,临走时,母亲把早饭安排在锅里——简单得很,无非是将红芋片放在锅底,再舀水泡上。再放了箅子,摆上窝窝头。哥就烧火,烧到锅盖一圈冒了粗气才停下来。
  • 喜丧

    喜丧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