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与其说这是一本写儿子生活成长的书,倒不如说是作者借着对自己生活状态的真实描述,延伸了作为男人初为人父的警醒,渗透了新一代父亲的普遍意义上的责任和担忧,以及极端个人色彩的长途奔袭和挣扎——趋避现实而深藏理性,外表冷峻、坚强而骨子里却愁肠百结颇多无奈,细心呵护尊严与美好,而客观现实又难免讽刺与尴尬。
每个孩子的成长往往都要走过令父母们担惊受怕的“最不放心的地段”,因为是端端和他的父亲德北,这里便有了格外的亲情与柔情,不夸张的激情与豪情,植根于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
一本叫人动情的书。
这不是一种简单评价,而是一种体会,一种深切的感受。翻开书卷就扑面而来,晶晶莹莹地打湿了你的心。
熟悉德北的人大都知道他极不规则的喜悦方式。但这一次,恐怕是郑重、尊严和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的喜悦。
认识德北有十年了,所见德北的文字各式各样的均有,现实世界里的德北也是个刻苦得不成样的家伙。但真正漂亮的,透得出味道的,还真是近几年来的东西。
看得出他选择的体例更倾向于自由,更松弛,更有自己的节奏。重要的是综合这一切他力透纸背所展现出来的视野和胸襟,他自我审视时所反映出来的对成长的关切与关注,他编织童话时所能渗透出来的对现实人生的深刻理解。
德北在他的创作世界找到的那种乐不知返的幸福境界,绝不比任何一个步入巅峰的优秀作家逊色。这就是为什么你很难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精明得糊涂,大方得小气,能干得偷懒,温柔得伤情的谋生人与“名人于德北”做等量齐观。
或许,你还想尝试了解更多,那我们就共同期待德北的下一个开篇。我们深信,随着他创作的日益丰厚,他笔力的不断深邃,我们会透过一个日渐自省、日趋深刻的作家的引领,认识一个又一个似曾相识的人物,体验一浪高过一浪的趣味人生。
事实上,叫人眼界大开的无一不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而作家,不过是寻找到了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而已。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和完善了自己。这该是《我和端端》的成功之处,也是德北创作的得意之处。
让我们为此感谢德北,和他那个平凡得琐碎,但不断追求的小家。
德北曾供职在长春创刊不久的一家少儿杂志社《智慧少年》。你不难从独特的文字中找到他。1996年的七、八期合刊,德北创作了整本杂志,同时被包装为“名人于德北”。那时大致这样写他:
于德北跟名人似的。
好多人认识他,从认识他的文章开始。
他写大块文章,社会追踪报道;写小说,人生百态揭秘;写散文,恣意冥灵游走;写诗,博大畅然与纤纤柔情共蓄;又写童话,俏皮中透着智慧,引人入胜中不乏深刻哲理。
一个妖气十足的于德北。
于德北能干。他创作的灵感仿佛无时不占据着厚重的脑壳,一旦奔波的脚步停下来之后,便有无数的精灵爬满格纸,且在他大大的眼镜后面闪着光。
于德北壮。以一当十地连续作战,是他的拿手绝活。饭量、酒量、饮水量都令人刮目相看,一举一动中都是北方的分量。
于德北细腻。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让你追踪得到又把握不着。他很潇洒,又很疲倦地应付着每一种考验。
他的根深扎在北方与亲情之中。
名人于德北,精力旺盛的,忙碌的,够意思的,无所适从的,多忧多思的,有成就的。
从你们的角度看,会有更多,也更精密!
…………
现在的德北较之过去有一些变化,他更多地关注起人物的命运,就像你手头这部《我和端端》。就像高的是山,深的是海,各有各的高低起伏,各有各的曲直婉约,各有各的顺水浮生……
有生命的地方,无一处不动人。德北用他的笔这样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