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朱家的家事因为玉梅的关系也波及到李家。除了经济受到牵连。最受影响的是玉兰。当时玉兰正处在择婿的时候,她见到姐夫家哥们争家产的一幕,心里有自己主意。
这天姑姑李敬文来家串门,趁着屋里只有李敬文、玉竹的时候,她悄悄地对她俩说:“我找对像就找哥一个的,省得你争我夺的。咱老李家人都脸皮薄,不好意思争呀抢的,自己吃亏不要紧,最后连爸妈都操心。没有彩礼不说还倒搭。“玉竹说:“姐、姐夫都说了,等他们有钱了就还爸爸。朱大爷又说不用姐他们养老了,姐说以后她养爸妈老。”玉兰说:“钱还了又能咋地?反正爸妈也操心了。”又说“爸妈养老的事不用姐操心,他俩把自己养好就行。姐夫干活行,张罗事不行。有啥事还得爸跟着操心。”玉竹听玉兰说她要养爸妈老,忙说:“爸妈不用你养,我养。”李敬文笑着说:“还说你们姐妹不会挣,这不挣上了。不过挣着养老好。”她又对玉兰说:“我正想在我们屯给你介绍个对象,咱娘俩有个伴。”玉兰态度坚决地说:“姑,你要是介绍哥一个的我就看,哥们多的人决不看。”李敬文笑着说玉兰:“你这丫头就爱认死理。找对象看人品,看长相,看有钱没钱,哪有看哥们多少的。”玉兰说:“我先看哥们多少,别的也看。”李敬文知道说服玉兰挺难的,也就不提此事。她在哥哥家住了二天就回家了。
李敬文走了没几日家住彼邻,红柳树屯的周福财又来提亲。周家与李家虽说是两个屯,因为住的近,两家也有来往,李敬祥为父亲治病去他家借过几次钱,彼此有所了解。以前周家来提了几次亲,李敬祥说:“周家人品不错,就是周家只有周福财这一个儿子,被他爸妈、姐姐娇惯的太很,太懒了。”李敬祥、王忠芹都没相中周福财,不肯同意此门婚事,玉兰当时也听从了父母的意见,就拒绝了周福财。周福财及他父母都相中玉兰了,周福财没有放弃,一直在追求玉兰。
这次周福财的母亲田莲花亲自找玉兰说此事。她说:“我知道你们家人都嫌福财有点懒,这都怨他爸我俩,我们就这一个儿子,原先他年纪小,我们当爸妈的肯定是疼他,他四个姐姐也疼他,怕他累坏了。现在他到年纪了,变的能干了。等以后结了婚有老婆孩,爸妈又老了,肯定更能干,他不干谁干,不干就饿着。人饿急了肯定就干了。”田莲花又举例说:前屯的那谁,二组的谁,咱这儿俩屯的谁和谁,没结婚时什么样,结婚后变成成什么样。田莲花又说:“人都会变的,有的从好变坏,也有从坏变好的。有的人表面上不怎么着,其实心里不坏,这样人处常了你就知道了。我们福财看着不怎么着,心眼好着那,会疼人。”田莲花举例说的人,玉兰都认识,是实话,玉兰被说的活了心,就说考虑考虑。周福财见有戏,便三番五次地来找玉兰,他向玉兰起誓,一定改掉自己的坏毛疼,一定要她幸福,不操心,不挨累,还当家。玉兰见周福财非常诚心,就答应先跟他处处,要考察考察他。
玉兰同周福财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周福财爱说爱笑,说话还挺幽黙的,常常逗的玉兰哈哈大笑。正如田莲花说的,周福财确实挺会疼人,想事想的周到,不像是装的。田莲花也总是热情似火,又大方。玉兰每次去周家,田莲花都要做好吃的招待,从不吝啬。周景生虽然不爱说话,却总是笑咪咪的,一看就是实在人。周福财出嫁的四个姐姐都挺顾娘家的,每次回来都不空手,到家什么活都干,又不多言不多语的,一团的和气。对玉兰也是热热乎乎。玉兰每次去周家都觉得他家气氛跟自家气氛相似。浙渐的玉兰的心被周福财俘获了,她就认准了周福财,发誓跟他一辈子不变心。
李敬祥、王忠芹知道玉兰拿准了主意轻易不会改变,但是还是劝她:“婚姻不儿戏,你可想好了。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的人说话和做事不一致。“玉兰说:“爸妈,您们也不是经常说:人没有十分完美的,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看福财优点不少,他的缺点嘛,我想好了,他爸妈娇惯他,我可不娇惯他,有活拽着他干。”李敬祥、王忠芹主张婚姻自主,见玉兰有如此决心,就不在劝说了,随了她的心。
周福财同玉兰定婚后,着实变的勤快些,田莲花见了玉兰就夸儿子。周福财刚同玉兰定婚时也来李家帮过几次工,虽然干活有些笨拙,但是挺卖力气的,后来就不来了。有一次,田莲花来桔梗坡办事,正遇见李敬祥家修理猪圈,她忙对李家人解释说:“真不巧,小财子有事不在家,不然我回家就让他来。”也巧,一会儿,玉竹去村里商店买钉子,路过周家的时候见到周福财了,回家背着玉兰对家里其他说了,李敬祥说:“这不奇怪,福财的懒根就在他妈身上。我家活不需要女婿来帮忙,只要以后把自家的活干好就行。“
周福财虽然不爱帮老丈人家干活,但他在礼节上表现的很好,年节时送老丈家的礼品非常丰盛,从不吝啬。换季了就给玉兰买衣服,年节除了衣服,还有压腰钱。定婚二年,周家给玉兰的穿戴,玉兰攒了一大包。压腰钱攒了近千元。
玉兰、周福财结婚时,周家给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借了一辆吉普车接玉兰,又一辆大卡车接娘家送亲的客人。置办的结婚用品非常丰富,衣服、家具不必说,电器也是全套的,真是应有尽有。因为玉兰没要彩礼,周家给玉兰买了一条金项链,另将家传的几件银饰品也都给了玉兰。这二样东西在本地十里八屯也算稀罕物。引来了一片“啧啧”羡慕之声。
玉兰出嫁,李敬祥、王忠芹本来准备照陪送玉梅的标准陪送玉兰,玉兰说什么也不肯:“我和我姐情况不一样,周家给我东西已经够用了。”说着,又抢先用自己攒的周家给见面礼、压腰钱买了一台电视机陪送自己。玉兰本来想把周家给的钱送给父母用,但是父母说什么也不用,让她自己存着,结婚时带走。玉兰怕父母破费,便用这笔钱陪送了自己。钱没用完,余下的带走了。亲戚们知道了都夸她是孝顺的孩子。
李敬祥、王忠芹不想委屈玉兰,在给她包包袱时,一个包袱里放一百元钱。她包袱多,八个,就包了八百元钱,在当时当地也算是豪爽的了。
儿子结婚了,田莲花、周景生老俩口不仅安了心,也非常得意。自家娶媳妇不但没要彩礼还有陪送。自己的四个女儿出嫁家里都有彩礼进帐,弟弟结婚四个姐姐又有大礼奉上。他们周家运气真好,真是只赚不赔。人们用俗语形容他们“美出鼻涕泡了。”
玉兰婚后半个月就开始秋收了,她与周福财的蜜月是在劳动中度过的。有懒名的周福财秋收劳动刚开始时表现的还是很不错,干了一个星期后疲劳了,他就开始耍滑,一会儿去喝水,一会儿要去解手,一会儿又叫唤着腰疼胳膊疼的,站着不是捶腰就甩胳膊。玉兰看着生气,开始说他,见他嬉皮笑脸的依然如故,气得骂他是“骗子”。说:“怪不得人说‘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不能相信男人这张破嘴’。”说着又叹“什么都能信,就是不能信婚前海誓山盟。太让人失望了,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怨谁?”周福财听了玉兰的一席话脸红了,羞耻之心由然而生,忙说:“别说了,我干。”
周福财卖力地干了几天,又犯了懒病,一面叫唤着累,一面盼着四个姐姐们都来帮忙。玉兰又生气,咬着牙用手指戳着他的头皮嚷嚷着说:“没志气,日子还能靠别人过一辈。”又发誓,她们来了也撵走,自己家的活自己干,若不想干活,就别要家了,一个人过,自己吃饱,全家不饿。说的周福财忙说:“媳妇,我要家。”说着便一阵猛干,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玉兰是又气又笑又无奈。
秋收到了多半的时候,大姐周福玲来了。心疼儿子的田莲花背着玉兰向大女儿诉苦:“玉兰是能干,就是太狠。累得小财子扒了一层皮,人家姓周的扒人皮,咱这儿姓周的挨人扒皮。”周福玲听了却说田莲花:“妈,你说的是什么话?你说的不对。活是自己家,多干点怎么成扒皮了?要这么说,我爸和我们姐四个挨您扒了多少层皮?妈,跟您说句实在话,不能再这么惯着小财子了,懒得什么也不想干,将来他连自己都养不了,别说养爸妈老了。因为小财子有懒名,李叔李婶不同意玉兰嫁给他,您和小财子给玉兰下了多少决心。这刚结婚就忘了?人说话要算数,不能用假话骗人,把玉兰惹急了,不定出什么乱子呢。”田莲花被周福玲说得哑口无言,又放不下当妈的架子,强词夺理地说:“死丫头片子,学会气我了。我又没说不让小财子干活,他年纪还小,等过二年再大大就能干了。”周福玲“嗤”地一笑说:“在您眼里他永远是小孩,论年纪小财子还比玉兰大几个月,玉兰能干他就不能干了,还是你心不正,偏心。”说的田莲花不吱声了。周福玲转身找玉兰对她说:“咱妈别的事都明白,就是对她儿子干活的事不没明白。就怕累坏她儿子,舍不得让他干活。别说我们不能说,连咱爸也不能说。现在看,你管着福财行,咱妈不好意思生气。你别客气,好好管着福财,不然将来你受累。”玉兰笑着说:“我还有那么大面子?”周福玲说:“怎么没有。你是儿媳妇,咱妈老了指望你养她老那,她不好意得罪你。”玉兰说:“我也有点不好意思跟他吵,气得我没法才说。”又说:“以后你们不用老想着回来帮干活,他没依靠就自己干了。你想法给那儿三个姐姐捎个信,从今年起不用回家帮忙了。”
周福玲在娘家帮了一天忙就回去了,周福财的二姐、三姐、四姐也没来帮忙。周景生、周福财爷俩没说什么,田莲花愤愤地骂四个姑娘是白眼狼,没良心。玉兰说:“是我不让她们来的。都是种地的人家,谁家没活?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田莲花不骂了。周景生一辈没说了算过,一切都听田莲花的。对田莲花溺爱儿子也有看法,只是说不服田莲花。现在见玉兰能降住田莲花,就背地里支持玉兰管着周福财。玉兰有公公及四个大姑姐的鼓劲,对周福财的管束的更起劲了。而周福财却有老主意,凭玉兰怎么发火他也不反抗,你催我我就动动,你不催我,我就是能偷懒就偷懒。气得玉兰总是嗷嗷直叫。好在周福财处事圆滑,不管玉兰咋跟他发脾气他还是一如即往关心玉兰,对玉兰嘘寒问暖,玉兰见此也总是原谅他。田莲花虽然心疼儿子,在女儿们的劝说下,不怎么掺合儿子儿媳之间的争吵,玉兰与周福财的矛盾也没升级,两口子的好一阵儿歹一阵地过下去。
今年在玉兰的坚持,周家没用四个女儿来帮忙,他们自己完成的秋收活计。比李敬祥家还早两天。玉兰惦记娘家的活计,自家活刚完事就张罗回娘家帮父母干活。周福财不高兴地说:“你真狠,一会儿也不让歇着,想累死人?”又说:“你不是说姑娘不能帮娘家干活吗?怎么说别人行,轮到自己身上就不算数了?”问的玉兰哏了半天才说:“你在这儿等着我?我和你姐姐的情况不一样,你姐姐们都要彩礼了,我又要没你家彩礼,凭什么不能回家干活?”小俩口拌了几句话。
次日早晨,玉兰做完早饭吃了,又收拾了碗筷,也不招呼周福财一个人回了娘家。田莲花给儿子出主意,让他去姐姐家转转,一一一就说去姐姐帮忙了,玉兰心里也明白,只是没明挑的而已。从此,玉兰回家帮父母帮忙干活从不招呼周福财,凭他爱去不去。
玉兰同周福财在一起生活后感觉到周福财正像她以前了解的哪样,除了懒别的方面都行,只要不干活他们两口子就乐乐呵呵的,一干活就生气,有时玉兰支使周福财干活,周福财还没动弹呢,田莲花听见了忙说:“我干,我干。”忙自己去干。玉兰见婆婆宁肯自己去干活,也不舍得让儿子干活。真是又气无奈。苏秀艳、崔桂荣等几位亲家辈的人知道了这个情况,对玉兰说:“让那老婆子干去,干不动她就不干了。”玉兰又不忍心让婆婆干,有时支使不动周福财只好自己去干那活。玉兰有时也很后悔,可是人是自己找的,对谁也不能诉苦,会来事的周福财又从不与玉兰发正面冲突,表面上他事事听玉兰的。玉兰也就不好跟他过于计较,还是想着他的就优点吧。
玉兰婚后的生活状况李家及亲戚朋友们都看见了,有人调侃玉兰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擒虎”费劲那。而李敬祥、王忠芹看着周福财的优点,也就不计较他的缺点了。有时还劝玉兰,治周福财的懒病,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讲道理,要多关心多鼓力,别乱发脾气,更不能央及公婆。田莲花有时就说玉兰:“多亏你爸妈劝着,不然你得吃了福财。”
提起玉兰的婚事,大家感慨连连。苏秀艳就对玉竹说:“你大姐找个能干的;你二姐找个有钱。你得找个又能干又有钱的。”玉竹总是笑着回答:“净想美事呢。”不过关于自己的婚事玉竹还是有不少自己的想法,其中一条就是“多听老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