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年惋惜,激动之余更是悲哀。
无论是古今中外,艺术、戏曲歌剧等等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
这一刻曲艺戏曲世家出身的马小年才发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不但要带来后世更完美的戏曲曲艺,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保护和传承!
不能丢,这些古代的艺术瑰宝,不能丢!不仅仅是戏曲等方面的东西,其他方面的东西也要传承下去,系统的传承下去!
现在大唐的人不知道,千百年之后,后世的人是多么想看到这些东西!
“好!好!”想到此,同时第一次看到近乎原汁原味的《大面》风格的唐朝戏曲,这一刻的马小年也情不自禁的喊了出来。
而且喊完了之后还在带来的纸上记录着什么。
这一喊不要紧,别说赵家戏班的班主赵春阳了,就连马家戏班的成员们也被自家少班主这一嗓子喊懵逼了。
“什么情况?少班主脑子又抽风了?”马家戏班的贺铸更是忍不住问道,看了其他人一眼。
只有胡春清、萧九娘以及宫伯看出来了,那就是少班主入戏了!
此刻的少班主入戏了,他的眼睛中只有戏,根本没去关心其他细枝末节。
“少班主对戏是真喜欢啊。”看到这一幕,胡春清更是忍不住感叹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胡春清知道少班主肯定是发现了斗山坡里面一些好的东西!
这一刻胡春清生平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家少班主的不同。那种感觉就好像少班主跟大家不是一个境界的一样。大家唱戏只是图个温饱,最多图个出名,可是少班主好像想的更多。
萧九娘也忍不住看了马小年一眼,看到马小年那欣喜和激动的侧脸,萧九娘的表情中也露出了一丝疑惑。
“什么情况?这货是来给咱们捧场的?”
“班主,我看不像。这个马小年肚子里肯定揣着坏水呢。”赵春阳班主则是跟他的戏班交流到。
二楼的包厢中,听到马小年的一句好,那高县尉也是目光在马小年身上停留了很久。
同时看到马小年往纸上写东西,在马小年身边一个二十一二岁岁左右,儒雅的书生模样的看客忍不住看了过去。
“马班主读过书?”一边看着,这书生忍不住问了一句。
且不说刚刚进戏楼马小年的表现,就说马小年来了对手戏班竟然由衷的替对手感叹了一声好,而且,而且竟然还记录写字,这些就吸引到了这个叫王兆功的书生的兴趣。
对读书人或者说读过书的人,王兆功是有着天然的好感和亲近感的。
而在马小年年纪只有十五六的样子却如此好学,更让王兆功好感度增加。
而在问着的同时,王兆功也看向了马小年之上记录的文字。
这不看还好,一看王兆功的脸色都变了!
“恩,跟随家父走南闯北的时候读过几年。”就在这个时候马小年也回话了,同时转头微笑着看了他一眼。
“怎么了王公子?”刚刚两人已经打过招呼,所以马小年知道这王兆功的姓氏。
同时看到王兆功的表情,马小年一脸诧异到。
“这!这是马班主你写的字?”再看王兆功忍不住惊呼道。
“自然是我写的。”马小年一愣笑着回到,心想墨迹还未干,不是我写的是谁写的啊。
马小年不知道,不能怪王兆功这么问,而实在是马小年的字实在是太过惊艳了!
只见马小年的楷书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
这真是一个十五六岁少年的字?
只见那王兆功看向马小年,眼睛瞪得大大的,全是不敢相信!
这也就是亲眼看见了,要不然王兆功打死也不会信的!
他们不知道,后世戏曲和曲艺界的人都喜欢舞文弄墨。另外因为出身戏曲曲艺世家,再加上从事的是戏曲,马小年从小也习练毛笔字。
而且马小年学习的还是柳公权的字,从小模仿,大了之后又跟其他一些书法家请教过,融入了自己的感悟。
柳公权,正是书法界颜筋柳骨的柳公权,楷书四大家之一。
只不过柳公权还有数十年才会出生,而颜真卿现在应该才十八岁,要在几年后的开元二十二年才会等进士第,并且在安史之乱时,率义军对抗叛军。
另外无论是颜真卿还是柳公权,两人不仅仅是书法上登峰造极,而且两人在官场上也曾经达到过很高的位置。柳公权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
而现在只有十八岁的颜真卿更是曾经担任过吏部尚书。
马小年虽然只是模仿,虽然距离柳公权的字还差很远,但毕竟也模仿了十几年,而且现在的马小年才十五六岁而已,未来难说。
何况现在的颜真卿也不过只有十八岁而已,他的楷书也远远没到巅峰,没形成自己的风格,说不定比这个年龄段的马小年强不了太多。
书法,是需要阅历和感悟的。现在的马小年和颜真卿,恐怕都是在起步阶段,而且马小年的感悟阅历还要多一些。
另一边。
“刘兄,刘兄你快来看!”震惊之余,王兆功更是拉了拉旁边一个姓刘的书生好友的衣袖。
“怎么了王兄?这!这是马班主的字?”又一个被震惊到的。
“怎么了怎么了?嘶嘶嘶,风骨遒劲、洒脱出尘,好字,好字啊!”又是一人!
目视过去,这些字给大家的感觉就好像生了骨骼一样,别具一格,别有风流!
“怎么了那边?”见几个书生惊叹,其他看客也忍不住朝这边看着问道。
“不知道,他们好像在谈论那马家戏班少班主的字。”
“一个唱戏戏班班主的字有什么好看的。”
“你没看到吗,连王兆功公子都惊叹!”
“王兆功公子!”
王兆功,是塘阳县士子和读书人中声望可不低,又是大户人家。文采诗赋在塘阳县也是颇有名气。
连王兆功公子都这么惊叹,甚至于激动的拉着友人观看,可见这个马少班主应该是真有些本事。
现场,只有那赵春阳脸黑的能滴出水。
好好地戏风头都被马小年抢走了。
这个混蛋果然没安好心。有什么好看的,这个混小子的字有什么好看的,赵春阳气的想到。
因为正在看马小年的字的都是读书人,赵春阳也不敢上前,毕竟地位有别。但是赵春阳是把马小年给恨死了。
同时赵春阳也是纳闷,尤其是看到感叹的人越来越多。奇了怪了,这马小年的字有什么好看的,而且还能让这群塘阳县的读书人奉若至宝,差点把现场搅混了的感觉?
即将开演的时候,宫伯站了起来“诸位看客,在戏开场之前,还烦耽误大家些许时间,我家少班主有几句话要说。”
然后,然后宫伯竟然当着现场所有人的面,代少班主宣布家规,正式宣布,将王白逐出马家戏班,并且永远不准再回马家戏班!
那一刻,赵春阳的脸都青了。
“赵班主,在下可以看一看吗?”再看那王兆功那边竟然忍不住请求看一看马小年的字!
这戏有的是机会看,而且还是老戏改编的,但是这字说不定以后就没机会看了啊。
待马小年那出其中一张让大家看看的同时,现场看客们尤其是读过书的看客彻底热闹了起来。甚至于关注字的比看戏的还多,还热闹。
这一刻,赵春阳终于坐不住了。
“马小年!你干什么?你是来捣乱的是不是!”管不了那么多了,赵春阳铁青着脸走了过去,怒视马小年。
见赵春阳过来,大家这才稍微安静了一下,同时看向马小年。
再看马小年则是看了一眼黑着脸的赵春阳笑了笑。马小年对天发誓,自己真没想用这种方式捣乱。
“赵班主何出此言啊?马某只是跟王公子他们交流一下书法诗词心得而已,怎么是捣乱呢?”马小年根本没被影响笑着说道。
“哼!还谈论书法诗词?就你马小年?你懂书法诗词吗?你能谈论出个什么东西来!”赵春阳气的说道。
所有人都看向马小年,包括哪些书生看客们。
文人清高,其实他们对马小年是更有好感的。这么年轻,而且字这么好,而且言谈举止不卑不亢,几分洒脱,而且之前蹦出那一句’山不在高……有龙则灵‘,不由的现场不少书生看客有了亲近感。
所以这一刻有的看客有点想提马小年说几句话,不过他们还是忍住了。毕竟他们知道赵春阳和马小年的身份与过节。
“就是,你就是个破戏班班主,你谈论个什么诗词书法,你能谈出个什么来。”赵春阳的跟班也在后面跟着补刀,一副替主人出气的节奏。
在这个世界,唱戏的自己尚且自轻,又如何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这一刻,所有人都看向了马小年。
而马小年开口了。“谈出什么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你怎么知道我和王公子他们就谈不出什么来?”
“哼,还文章,还妙手,还……”
赵春阳这个文盲还在嘟囔着,脸色挂着不屑,还准备嘲笑。
可是,可是现场的书生看客们脸色已经变了,更是互相看了一眼!
这一刻,他们看向马小年的眼神是真的不同了!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句子,好句子啊!说得好,说的好啊!
这真是个戏班班主吗?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这真的是个唱戏的吗?
如果说之前马小年的陋室铭还不够,那么这一句后世大宋诗人陆游的一句‘本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终于征服了大家!
“赵班主,大家还在听戏看字呢,安静些吧,不要扫了大家的雅兴。”终于,有人开口了,塘阳县去年刚刚考中了进士的孙有成公子的父亲,孙连成孙员外开口了,替马小年出头了!
说话间,这位在塘阳县颇有地位和威信的孙员外表情还十分的不满。
你个大老粗,你个文盲!这小郎君出口就是文章如果不懂诗词,难道你个文盲懂?快滚一边去,孙员外心中更是骂道,脸上带着不屑和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