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11年(农历辛亥年),是清廷的多事之秋,这个腐败、专制、卖国的政权正一步一步走向倾覆。这年的6月,四川爆发了反对清政府把铁路专利权出卖给洋人的“保路运动”。为镇压这次运动,清政府命令端方自湖北领兵进入四川,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时隔不久,武昌却爆发了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说起来,清政府对武汉的控制不可谓不严,因为武汉是当时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革命党人活动的重点地区。但清政府没有想到的是,革命党人在新式陆军中正大量地做着革命工作,新军中正酝酿着反清的武装起义。
革命党人早在1904年就成立了武汉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一开始就把新军作为进行革命活动要争取的主要对象。
革命党人通过努力,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署和第八镇司令部。很快,起义军突破清军防线。湖广总督瑞澄打破督署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起义军经过反复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和镇司令部,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
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迅速传遍祖国南疆北域。此时的关东大地,已进入酷冷的冬季,莽莽原野,朔风凛冽,寒气逼人。然而,位于奉天府(今沈阳)的东关模范学校校园里,却是一片欢腾。学校处处都洋溢着爱国主义的热情,具有进步思想的师生备受鼓舞。有一位身材瘦小纤弱、仪表清秀英俊的热血少年,找来一把剪刀,“喀嚓”一声,剪掉了象征清朝臣民的辫子,表示同清朝政府决裂,成为全校第一个剪辫子的学生。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同学也都纷纷剪掉了辫子。这位冒着要掉脑袋危险的少年不是别人,他就是周恩来。
东关模范学校的前身是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成立于1905年。位于沈阳古城大东门外万泉河畔。这是一所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办起来的新式小学,既教中国的经书,也介绍一些西方的新学,开设了修身、图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等十门课程。周恩来的伯父周贻赓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学习“新知识”,于1910年秋天,将周恩来接到奉天府自己家里,并把他送入这所学校的丁班学习。
在学校里,一些进步的老师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教历史的高老师很富于正义感,经常向学生灌输反清革命思想,慷慨激昂地讲述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秋瑾等革命党人的事迹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英勇牺牲的悲壮史实,并向思想进步的学生推荐进步书刊。在国难当头的年代里,周恩来那颗富有感情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他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常常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自己在阅读书报时思考的问题,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当时他们讨论得最多的是怎样救国的问题。
1911年年底的一天,兼讲修身课的魏校长向全班同学提问大家为什么而读书时,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此时,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位学生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问,他的回答是:“为明礼而读书。”当魏校长问到第三个学生时,该学生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当魏校长问到坐在后面的周恩来时,他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的回答,使校长为之一震,同学们投去惊异和钦佩的目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得多好,它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魏校长没有想到,学校里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一位年仅13岁的少年,为什么能有这样伟大的志向呢?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周恩来小的时候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加上他的家庭逐渐衰落,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冷漠,也看到了那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说起。
(二)
在富饶、美丽的苏北平原,有座文化古城淮安,淮安位于淮河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是一片水草丰盛的平原。城内有条叫驸马巷的小巷,巷中有一所三进院落组成的宅院。1898年3月5日,东宅院的一间屋子里忙碌异常,在一位产妇的呻吟声中,一个男婴出生了。这个男婴就是周恩来。
传说周恩来的母亲万氏在临盆之前,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有一只鸾凤般神鸟飞入怀中,全家人都认为这是吉祥的预兆。孩子生下来,果然眉清目秀,气宇非凡。祖父周骏龙给孩子起了个乳名大鸾。传说中,鸾是一种与凤凰齐名的神鸟。
周恩来的祖父叫周骏龙(又名攀龙,后更名起魁),原是浙江绍兴人,后来在淮安县当师爷,到晚年才捞到一个知县的职位,但前任知县有后台,迟迟不离位,拒不交印。周骏龙正式走马上任不久,因病体难支,不久便去世了。周家本是名门望族,从此日趋衰落。周骏龙撒手人寰时没给四个儿子留下田产,只有那座大宅院。
周骏龙有4个儿子,周贻庚、周贻能、周贻奎、周贻淦。老大周贻庚一直在奉天(今沈阳)做小职员。排行老二的周贻能就是周恩来的生父。周贻能长期在外省做小职员,经常失业,因此全家的生活很艰难。
周恩来的生母小名冬儿,在家排行十二,大家叫她万十二姑,是一位性格爽朗、精明强干、乐于助人的女人。万冬儿是淮安一家大户的女儿。周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是淮安知县,但在周恩来出生后不久就病逝了。万氏从小跟着外祖父经常出入官府大户,见过大世面,在周家也是她支撑门户,善理家财。
1899年初,周恩来最小的叔父周贻淦一病不起。贻淦身患肺结核,常常虚汗涔涔,口吐鲜血。其妻陈氏到处求医,仍然医治不了。此时,有一位信奉神明的亲戚向陈氏提出一个办法:“假如把大鸾过继给你和你的丈夫,就能给你冲喜消灾,你的丈夫定能康复。”为了使贻淦在弥留之际得到一点安慰,也为了使他的妻子陈氏有所寄托,周恩来的父母决定把自己不满周岁的儿子过继给他们“冲喜”。
冲喜也没能挽救贻淦。周恩来过继给小叔父后不久,小叔父贻淦就去世了。幼年的周恩来就由守寡的小婶母陈氏养育。陈氏,1878年出生在宝应县一个书香门第,她父亲陈源饱读经书,很有学问,因为没有儿子,就把女儿当作家庭教育的重点,所以陈氏擅长诗文书画,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丈夫去世以后,陈氏便把年幼的周恩来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希望。陈氏才学出众,是周恩来文化上的启蒙老师。从4岁起,陈氏每天教他读书识字,背诵唐诗宋词,还给他讲故事。养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幼年周恩来性格的形成、文化修养的提高影响很大。5岁时候,嗣母陈氏又把他送到家塾里去读书。这时,周恩来正式取学名为恩来,字翔宇。这一名字,同样饱含了母亲对儿子的慈爱和厚望。之后,周恩来先后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以及《论语》《孟子》《诗经》等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书籍,虽然不能全读懂,但对他的思维个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陈氏还为养子请了一位勤劳善良的乳母——蒋江氏。周恩来后来在回忆童年生活时曾说到三个“母亲”。“我的生母慈祥、温柔,但文化不高,因为万家认为女人不应该受教育。可是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善良和宽容大度的品德。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我与世无争。我的嗣母才学出众,她的父母很开明。她教我热爱知识,学会动脑筋。我的奶妈把我带到大运河边她自己的家里。我从她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她教我大公无私。”
周恩来回忆中所说的奶妈就是蒋江氏。蒋妈妈家境贫寒,在用乳汁哺育恩来成长的同时还向他灌输了劳动人民的诚实朴素和勤劳善良,教会了周恩来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农家知识。蒋妈妈虽是个“粗人”,但是她讲的话周恩来很爱听。她给周恩来讲了许多家事,告诉周恩来从播种稻种到舂大米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瓜是怎么用瓜籽种出来的;为什么有的人不走路,总是让人用黄包车拉着走。说起舂大米,还有一段故事。周恩来在朗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时,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有一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地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啊,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地说。“是呀,这十多道关,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三)
1904年,6岁的周恩来随父亲、生母、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县清江浦镇(今江苏省淮阴市)外祖父家居住。外祖父万青病逝后,给万家留下满书房的书。这些书,有诗词歌赋、通鉴野史,还有很多小说,正好满足了周恩来的求知欲。在这里,他读的第一部小说是淮阴人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这里面的神话故事,对他开阔思路有很大帮助。他从中也明白为了探求真理不畏艰辛、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等道理。后来,周恩来回忆时说:“我小时在私塾念书。从8岁到10岁我已开始读小说。我读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后来又读了《镜花缘》《水浒传》《红楼梦》。”还有《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盛世危言》等,也是他非常喜欢读的。
在清江浦镇,嗣母经常给周恩来讲淮阴侯韩信的故事:“韩信勇敢胆大,从不吹牛。他说话总是心平气和,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一次,有个屠夫带着一帮恶棍要羞辱韩信,令他从其胯下爬过去。韩信明白,若不从命,就会遭杀身之祸。于是他真的从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在场的人笑话韩信怯懦,但韩信明白自己有大事业要干,他必须活着才能去做。事情果然如此。他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他又遇到了那位屠夫,不仅没有杀他,反而还奖励了他:‘谢谢你,屠夫,你给了我一次很好的教训。’”周恩来听得入迷,记住了韩信胸怀大志、忍辱负重的精神。
不幸的是,1907年、1908年,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和养母陈氏的相继去世,改变了年幼的周恩来的全部生活。周恩来在极度悲痛之中,给嗣母办完了丧事,并带着两个弟弟,护送嗣母的灵柩回淮安老家。嗣母的去世,给周恩来的打击最大。他对嗣母感情最深,直到嗣母去世前,他几乎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她。周恩来写过一篇《念娘文》,满怀深情地说道:“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慈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继承过来的。”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内心对母亲的感情。
由于父亲和伯父在外地谋生,小叔父早逝,三叔父贻奎又是个身体偏瘫的残疾人。在周家同辈人中,年龄最大的当属周恩来了,因此他又担当起主持家政的责任。这个家已是债台高筑,少年周恩来不得不强装笑脸继续去典当借债度日。这一时期,是他最困苦的时期。几十年后周恩来曾回忆道:“封建家庭素来好面子,摆空场面,宁可债台高筑,不肯丢掉面子。因此,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10岁、11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出应酬,在这方面,给了我一些锻炼。”他还说:“我小的时候,是一个破产的封建家庭子弟,只有十一二岁,母亲死了,父亲在外谋事,我就是靠天天借债过日子,最不好受了,借了债还得给人家去磕头,拜圣人。”
在外谋生的父亲每月16元薪俸,只够他自己糊口,家里经济更加拮据。所幸的是,回到淮安以后,叔母八婶让他们住在自己的东屋,还主动承担起他们弟兄三人的起居饮食和洗衣缝补。平时,八婶给人家缝缝补补,纳纳鞋底,恩来则帮助八婶料理家务。手头窘迫时,他便奔走借债,或是将两个妈妈留下的一些遗物送进当铺典当。为了节省开支,八婶在后院里种点蚕豆瓜菜,他也常常帮助浇水、锄草。周恩来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当时他还很小,没有锄头高,但是他不怕吃苦,辛勤耕耘。秋天,玉米和南瓜都长得好大好大,成了一家人的主要口粮。周恩来认识到是社会黑暗造成了人间的贫富之分,从此,他萌发了反封建的意识。
有一天,周恩来不由自主地来到他原先读书的书房,推开书房门,坐在凳子上,看着满屋尘土,空着的书房静极了。他用过的书桌仍然放在原处,上面落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他回忆起当初入学那天,吃糕分粽,又放鞭炮,万妈妈和陈妈妈比什么都高兴,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后来,他每天都在这里读书、写字,表妹不认识的字都来问他。而现在,两个妈妈都去世了,爸爸远在他乡,生活都十分困难,书自然也就念不成了。看到这些,他心里难过极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念书呢?”细心的八婶发现他眼角的泪痕,问他:“你哭什么?想妈妈啦?”经不住八婶的再三追问,他只好老老实实地对八婶说:“我真想念书。”善良的八婶一听,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搂住他,两人都伤心地哭了。
后来,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周恩来才重又获得了读书的机会。一天,蒋妈妈陪他到东门附近的姨外婆家探亲,姨外婆和他的外婆是姐妹。万妈妈在世时常带他去串亲。姨外婆家的人看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都非常喜欢他。姨外婆有一个儿子叫龚荫荪,周恩来叫他表舅。表舅很同情他的困难处境,毅然提出让他到自己的家塾来读书。从此,恩来便在表舅家“借馆”,度过了童年生活中一段虽然短暂却十分愉快的时光。
周恩来到表舅家寄读以后,蒋妈妈不放心,每天都要来接他。他要求一个人回家,蒋妈妈说什么也不让。特别是在下大雨的时候,还没等他放学,蒋妈妈就迈着小脚来了,打着一把伞站在雨中等待。
在表舅家读书期间,周恩来最喜欢的就是听表舅讲故事。龚荫荪博学多才,又是个讲故事的能手,什么“岳飞大闹朱仙镇”“义和团杀洋鬼子”“林则徐虎门烧鸦片”等,每逢这个时候,表舅讲得眉飞色舞,周恩来听得津津有味,两个人都像着了迷似的。有一天,表舅突然要离开家乡。原来,龚荫荪是一个有爱国思想的人,他对当时的社会十分不满,对孙中山先生的主张非常支持。他在日本时,曾经结识了一些同盟会成员,还变卖家产支持革命党的活动,经常奔走于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在家里,他带头剪辫子,不信鬼神,不让女孩子裹脚。此时的恩来才明白,为什么表舅知道得那么多,是因为他到过好多地方,如果有机会,自己一定要像表舅那样,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长长见识。
表舅走了。出门的时候,周恩来没有送他,等表舅走出很远后,他才追出门去,看着表舅远远离去的身影,心里轻轻地呼叫道:“总有一天,我也要出去的。”表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1952年,他还对龚家一位表姐说:“表舅是我政治上的启蒙老师,周先生(龚家家塾老师)是我文化上的启蒙老师。”
(四)
周恩来的伯父周贻庚从侄儿的来信中了解了家中发生的一切,很同情侄儿的处境。1910年春天,伯父托回乡探亲的堂伯父周贻谦,把周恩来带出了淮安,到东北生活、求学。周恩来后来回忆道:“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离开淮安之前,蒋妈妈给他添置了新衣,为他准备临行的衣物,叮嘱他路上要小心,照顾好自己。他还来到母亲墓前去拜祭,为母亲扫墓。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在重庆对记者说过:“38年了,我没有回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走时,他随身带了嗣母留下的诗文。蒋妈妈含着泪对他说:“现在你真的要到天上去飞翔了。”这一走,他一步一回头。没想到,此后一生中再也没回淮安。当时,蒋妈妈13岁的女儿病死了,她痛苦万分,再加上恩来要走,更加难舍难分。后来,她日夜思念,当得知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竟借了高利贷做盘缠,不辞辛劳地去看望恩来。两人见面,抱头痛哭。当时恩来虽然正忙于学生运动,仍留蒋妈妈在天津住了5天。分别时,周恩来还请四伯父替蒋妈妈买了船票,并送她几十元钱。几十年后,已经担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还曾多次向赴北京的家乡人打听蒋妈妈及其后代的情况。
来到奉天,当时正值辛亥革命的前夜,中国社会处在急剧的变革中,只读经书的旧式学校已不吃香,以教授新知识为特点的新学堂很受人欢迎。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学校,伯父便让周恩来去银州(今铁岭市)银冈书院(初级小学)暂读。当年秋天,周恩来才进入奉天府第六两等小学堂读书。他告别私塾生活,进入新式小学堂,对一切都充满好奇。那些新鲜有趣的课程,诸如国文、算术、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和体操,真正激发了少年渴望探寻世界之心。
周恩来在东关模范学校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上课专心听讲,遵守纪律,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进步很快,特别是作文、书法和英文,每学期他都名列第一。他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被全班同学传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12年10月,周恩来写的《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一文提出:教与学的目的,都是为国家造就人才,使国家富强起来。学生在学习中应奋勉学习,“深究而悉讨”,“慎思而明辨”,“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校长和教师则“当殚其聪明,尽其才力”,“为学生择良教材,教习为学生谋深造就。守师严道尊之旨,除嚣张浮躁之习。注重道德教育,而辅之以实利美感,更振之以军国民之精神”。这篇文章被评为甲等作文,在奉天省教育品展览会上展出,并作为范文先后收入《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等书中。国文老师还在他的作文上批语:“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还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书,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学生,为这样的学生,就是呕心沥血也心甘情愿。”
周恩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很快引起了教历史的高戈吾老师的注意。在高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周恩来阅读了《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扬州十日记》等革命书籍,从中了解到许多关于民族危机的情况和反清革命的道理。特别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主张,使年幼的周恩来深受鼓舞,更加激发了他的革命热情。
在东关模范学校的3年,正是周恩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他经历了辛亥革命,接触了进步教师,阅读了进步书报,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