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05100000002

第2章 前言

在中国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大致由宦官、后妃、外戚组成。对平民百姓而言,他们是达官显贵,是高不可攀的上层;对天子而言,他们又是奴、是婢、是臣。由于他们生活在天子周围,所以具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皇权决定着他们的生死荣辱,另一方面,他们的存在及活动又对皇权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在不同程度上对其起着左右、制约的作用。

这批人物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重或轻,都像寄生蟹一样仰仗着皇权,一朝受皇宠,便为人上人。因此,他们之间愈演愈烈地演绎着一场场无情的厮杀,在他们相互之间的明争暗斗中或沉或浮,或胜或败。胜者专权乱政,祸国殃民;败者或囚或杀,死无葬身之地。

宠位之哄,加剧了中国专制政体的畸形发展,而这种畸形发展的社会制度,又加速了这一群体的膨胀。因此,宠位的兴衰是中国宫廷斗争乃至政治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除了母权制度下,人类在最原始的需求中维持了一个时期的平等之外,一旦进入阶级社会,便出现了明显的等级差别。这种高低贵贱之分使人类的生存条件、社会地位形成了天壤之别。最高权力的顶峰是君主,是天子,这一位置就像埃及金字塔尖一样高不可攀。皇帝被尊为神,而非人。谁受到皇帝那光芒四射的神秘灵光的恩泽,谁拥有了天子的宠爱与信任,谁就拥有了财富,拥有了权势,可以享受那耀眼的荣光,甚至可以操纵天子,代行职权,窥视帝位……。因而,不顾一切地争得天子的宠嬖就成为一切生活在天子周围的人们最高目标。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在做着不同的表演,手段有别,目的一致。

宦官争宠,是宠位之哄的重要群体之一。

中国的宦官制度由来已久,早在《诗经》当中就可看到记载。《诗经·小雅》将太监称作“寺人”,《诗经·大雅》中称作“奄人”。所谓“奄人”,就是将原本正常、健康的男人,经过粗糙的手术,使其丧失性机能,并由此改变了所有男性的特征,历史上将这种刑罚叫做“宫刑”。中国素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被施以宫刑,实乃奇耻大辱,无异于死。去了“根”的人,自然被视为下贱之辈,遭人鄙视。这些人严格说来,已经不能称其为人,他们不仅失去了做人的生理特征,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也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他们是封建帝王为了维护夫权而制造出的残人。这些人之所以还被留在宫中,是因为他们是典型的奴才,更因为他们既能保证其主子的妻妾们的贞洁,又能完成女奴隶们力所不及的劳作。

太监初期并不干预政事,而只是做些看门扫院、侍奉男女主人生活起居等粗活。不过他们身居内宫,诸事繁杂,职责各异,所以逐渐也有了太监们的官职,“奄称士者,异其贤也”(郑玄《周礼》注)。“奄人”之间的等级差别随着官爵的高低升降而越来越大。一些上层宦官为了扩大自己的职权,开始干政。帝王因其整日侍奉左右,深谙宫中之事,又因其没有子嗣、亲眷之嫌,而不断对其委以重任。及至西周时期,一些太监已获高官厚禄,从东汉始,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政治势力,严重干预国家的政治生活,而且日甚一日。

宦官干政一经有了开端,便一发不可收拾。凭着帝王的宠信,很多宦官开始飞黄腾达,不可小视。他们政治上显赫,经济上暴富,不仅照置田产,建造豪华宅邸,而且收养子、认同乡,生活奢侈、作风腐败,虽为残缺之身,却也妻妾婢女成群,举手投足,无不威风凛凛,权势甚者,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代的大太监魏忠贤,当时已被尊为“九千九百岁”,朝廷上下,一片阿谀奉承之声,百官宵小,甘愿拜其名下,以做他干儿子为荣。难怪尽管“净身”是那么残酷和痛苦,自愿“净身”者却越来越多,以至于统治者要一再颁布法令来禁止常人“自宫”。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中国历史上,我们看到许多剥夺太监一切文武官职的法律,但太监们却老是又回到这些职务上去。东方的太监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祸患。”

既然中国的封建制度赋予了太监们可以争到如此显赫地位的机会,那么,这些男不男、女不女、心理变态的阉人们,争宠作乱也就成其必然。争宠是因为他们都是在皇帝的羽翼下,仰仗皇帝的鼻息而生存。谁得到了皇宠,谁就会使梦想变为现实,谁就会得到无尽的荣耀。受宠者必有权,有权者必得利,太监们非常清楚这一点,为达目的他们不择手段,乃至手中国数千年来不乏宦祸。

当然,宦官中也有对社会颇有贡献的功臣,如东汉的蔡伦、明代的郑和等等,更有多数太监终生默默无闻地做着下贱之人,挣扎在耻辱和痛苦之中。但总体说来,这些人长期生活在宫闱之中,已习惯察颜观色,见机行事。他们阴险、狡诈,善于阿谀奉承、玩弄权术,其负面作用越来越大,轻者拨弄是非,陷害忠良,重者干预朝政,专权乱国,致使中国的政治斗争愈发复杂,社会制度愈发腐败。

后妃争宠,是宠位之哄的又一群体,又具有特殊性。

后妃,应该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个个聪明美丽,多才多艺,是封建皇帝万里挑一、精选出来的尤物。她们不论原来的地位如何,一朝入宫,即可锦衣玉食,身价百倍,令社会上的民女艳羡不已。

但是,后妃们的命运却不如她们的花容月貌那样美好,因为她们是中国一夫多妻制度真正的牺牲品。中国历代帝王的内廷制度多沿用《周礼》,除正宫皇后外,还有所谓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等名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他六国的宫女全都用来充实后宫,他将后宫的品级爵位分成八等;到汉武帝时,在皇后之下,又设昭仪、婕妤、娥、榕华、充依等等,后宫品级增加到十四等;晋武帝统一南北朝后,再次大肆扩充后宫,极尽享乐,传说当时晋武帝后宫的宫女,人数多达近万人。晋武帝实在爱不过来,便想出一个办法,他自己经常坐在一个羊拉的车里,任凭羊随意将他拉到哪个宫女的门前,他就到哪个宫女那里留宿。宫女们纷纷采来竹叶,插在门前,并在地上洒上盐水,以此吸引羊来吃竹叶,好能得到受宠幸的机会。这只不过是帝王生活的一个小小例子而已。

帝王可以极尽声色,而对后妃,却采取了严格的约束。中国自古要求妇女要以女德为重。其中包括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等等,对于宫中的后妃,除了这些伦理道德,更有一套特定的清规戒律。后妃们终日深居简出,生活起居,全无自由,动辄得咎,对于那些桎梏般的礼法,稍有逾越,便会招致横祸。可怜这些美貌女子,白白在深宫耗尽青春,很难享受人生的真正幸福与乐趣。

由此说来,入宫实乃一大不幸,被选中的女子虽贵为后妃,但却没有支配自己命运的权利。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制度下,女子只是男人的玩物和工具。在庞大的后妃队伍中,唯有一人在操纵着这些美丽而又可怜的生灵,那就是皇帝。后妃们得宠时宛若明珠,失宠时不及粪土,于是乎众人的目标只有一个——得到天子的宠幸,只有这样,她们才能拥有真正的美丽,才能成为真正的女人。得到宠幸的女人又盼望得到皇子,因为母以子贵,她们要以此来固宠。因而,这一具有着相同命运的群体,为了争宠夺爱,竟然也以纤纤弱手,杀个血雨腥风,其手段之残酷,后果之悲惨,实是令人发指。

从另一方面来说,帝王身边的后妃,对帝王功德的影响,又是任何一个群体所不能代替的。大凡帝王无论怎样德才兼备,一旦沉于女色,便会对爱妃言听计从,而受宠者往往又都追求享乐,贪恋权势,利用帝王的宠爱图谋私利,助纣为虐,致使国将不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招致亡国之祸;唐明皇宠杨贵妃祸起萧墙;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除此而外,宫庭还是权力的中心,后妃接近权力,耳濡目染,必将成为参与者。而一旦涉及这种权力之争,又往往愈扩愈大,无法遏止。在中国历史上,后妃们参与权力之争的人无以计数。然而,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除极个别的女性取得成功之外,后妃们的总体命运均是悲剧性的。

外戚争宠,也是宠位之哄群体中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外戚是凭着自己的亲属进宫当了后妃并且受宠而鸡犬升天的贵族。他们有些本来并无太深的根基,但由于他们与皇帝有着特殊的关系,又与宫中的后妃一唱一和,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势力,在朝廷内外兴风作浪,甚至驾空皇帝,干预朝政,我行我素,搞得内哄迭起,国无宁日。

自秦始皇统一后,外戚干政之事便不绝于史。西汉时期的吕氏家族,令刘氏天下摇摇欲坠,最终被王氏家族所取代;东汉时期,帝王频繁更替,幼主事国太后临朝不断,外戚势力不可一世;唐朝的武氏、韦氏、杨氏家族权倾天下,皇帝亦不能左右。如此历朝历代,莫不有外戚干政之事发生。

但是,尽管外戚作为统治集团,左右朝廷大政,影响国势兴衰,可是,中国封建制度却决定了真正主宰外戚命运的并非是他们自己。不论他们的政治势力如何强大,归根结底还是皇权所赋。外戚要仰仗皇权、仰仗皇帝对他们的宠信。因而,外戚的一切政治活动,都离不开宠位之争,只有得到皇宠,才能保持不败之地,这是外戚们进行一切政治活动的根本所在。

作为封建帝王,他们对于宦官、后妃、外戚之间的争斗所带来的祸患并非没有察觉,甚至制定出种种法令,严加防范。但是皇帝又离不开这些具有特殊地位的人们对他的支持,创业的帝王一般还比较清正廉明,业绩卓著,相应的,宦官、后妃、外戚干政之事也未能主宰朝政。但是,后世守成的皇帝,却往往忘记祖上创业之艰难,骄纵享乐、腐败堕落。有的轻信谗言,有的干脆不理朝政,从而导致宫廷内外,猜疑相嫉,争宠夺位,最终是失德乱行,促成国家败亡。中国封建社会皇权高于一切、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的政治制度,派生出宦官制度、后妃制度、外戚制度等一系列毒瘤,为宠位之哄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皇帝与这些具有特殊地位的人们相互利用又相互制约,致使封建专制制度的积弊越来越深。因此,封建专制制度是宠位之哄的根源,在某种程度上说,封建皇帝对宠位之哄应当负有相当的责任。

不过,无论这些争宠、弄宠者曾经有过怎样的嚣张,甚至是不可一世,但除了武则天等少数成功者之外,绝大多数人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中国的皇帝言出法随,随心所欲地占有和支配社会上的一切,杀人如碾蚁,加之其主观好恶的随意性、偶然性及其喜新厌旧的本性,致使这群生活在皇帝身边的人如履薄冰。受宠者也罢,遭贬者也罢,伴君如伴虎,整日都在提心吊胆中生存。今朝也许是心腹重臣、掌上明珠,明天也许就是屈死之鬼、阶下之囚。其生死荣辱全都被皇帝把玩于股掌之上。这就决定了宠位之哄的矛盾之尖锐性,斗争之残酷性,千刀万剐、“人彘”、剁手、分尸……这些惨绝人寰的残害手段,均在争宠、固宠、弄宠的斗争中被使用。争宠者们根本不顾国家社稷,一味寻求个人私欲的满足。有的残害忠良,将皇帝引入歧途,害国扰民;有的令皇帝沉迷声色、不思朝政;有的为扫清夺权之路,不惜滥杀无辜、草菅人命……总而言之,宠位之哄带给国家和百姓的是无尽的祸患和灾难。

然而,历代争宠夺位、鲜血淋淋地倾轧无一能摆脱皇权这条铁的链锁,其结局是争斗者们或者两败俱伤,或者旧宠换新宠,坏了朝政,乱了国家,败了风气,害了百姓,此乃我国封建政体的一大弊端。正因为这种腐败的政体,使宠位之哄决不会因其厮杀的惨烈、结局的悲哀而停止,相反,争宠者野心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毒。

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在诸多的历史教训中,宠位之哄留给后世的教训更是深刻、沉痛的。通过这一侧面,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封建制度的糟粕,这也就是本书的立意所在。

本书以有限的篇幅,从浩繁的历史记载中选出若干较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争宠的实例,采用以叙为主、夹叙夹议的形式,将历史上一些为争宠、弄宠、固宠而不择手段的史实介绍给读者,力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揭示封建制度下宫廷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以及这些斗争给国家、社会带来的无尽灾难。目的是以史为鉴,以飨后人。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更深刻、更广泛地了解历史、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本书力求生动翔实,通俗易懂,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拥有较多的思考空间,得出应有的结论。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难免挂一漏万,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作者

同类推荐
  • 三国凨

    三国凨

    蜜月途中遭遇不测的商人唐凨,竟穿越到汉末无人海岛,且看他如何从一介村夫成长为三国英雄的故事。三国的乱世中,无数英雄辈出,在争锋中跌但起伏、惊险激烈,精彩纷呈。单挑、奇袭、火烧、水战,兵种对决、军团大战,勇武与智谋的巅峰对决!凨临汉末,黄巾起义,东武凨云,诸侯会盟,群雄逐鹿,七雄争霸及至四国演义,最终结局如何,尽在三国凨!
  • 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

    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200多年的时间洪流中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并向帝国主义过渡。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世界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改革史、一部战争史。以史为镜,在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前行。
  • 如果这是宋史1:太祖开国

    如果这是宋史1:太祖开国

    乱世是一只万花筒,能变幻出任何意想不到的东西。军阀郭威在家人尽被屠戳后登上了人世间至高无上的皇位宝座;柴荣众叛亲离濒临绝境却开始了自己百战百胜、波澜壮阔的一生;赵匡胤穷极无聊受尽白眼选择离家出走,没有任何人看好他的前景,几年之后居然轮到他来设计新一代帝国的蓝图……这一卷宋史里有太多的传奇与谜团,是一段恢弘的史诗,更是一团光怪陆离的烟云,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理解。
  • 魏武侯

    魏武侯

    【本书架空,考据慎入】【新书《锦衣血途》发布,欢迎收藏!】这里不是春秋战国,也不是东汉末年!似曾相识的齐楚秦魏,截然不同的列国争雄!来自现代的灵魂,入主王侯之家,却命悬一线…………君王之路,前狼后虎,他将何去何从!大争之世,群雄并起,谁能主宰沉浮!…………魏无忌:“寡人这辈子只信刀剑说话,管你诸侯还是天子,不服的有种就站出来。”
  • 横刀立马闯三国

    横刀立马闯三国

    道不完的三国,数不尽的风流。一部三国演义,多少风流人物,且看立马横刀,何人一战
热门推荐
  • The Perfect Wagnerite

    The Perfect Wagneri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入众须知

    入众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王妃是厨娘

    我的王妃是厨娘

    夏眠眠前世是宫廷御厨的女儿,从小跟着爹爹学做糕点,可惜患有心疾。某天一睁眼,她成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小孤女,为了不被恶毒婶婶嫁给别人做妾,她努力进入王府,想做一名小厨娘,没想到意外入了魏王的眼。顾琰从前以为他对女人不感兴趣,直到遇到了夏眠眠。他终于知道,原来以往不动心,是因为不是对的那个人。只是这个对的人怎么脾气这么倔?宁肯做个小厨娘也不肯跟他好。堂堂魏王放下身架开始了漫漫追妻路。
  •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60个重大事件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60个重大事件

    愿这些动人的故事如同清泉般自然地流淌,直过你我的心灵。让我们一同感动于我们民族的伟大力量,分享那些永远美丽的人生。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标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历史中那些最耀眼的亮点,呈现出贯穿其中的中华民族振兴崛起的强大力量。
  •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是南亚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之一,共分五部分十五章,内容包括: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形成的背景,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的成效,印度发展高科技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 我觉得自己更像个卑劣的小人

    我觉得自己更像个卑劣的小人

    全书二十余篇散文,均为首次辑录成书。作家以质朴、深情的笔触,描写了在人生各个时期遇见的人与事,父母兄弟,师长同学,同行同道……无不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印痕。既有可堪回首的岁月,也有感怀不已的现实。多为情谊的留恋,经历的喟叹,对所见所闻的真知灼见。作者的感怀、感念之心充溢在文字之中。同时,对自我的解剖,既真诚,又坦荡,不禁令人起敬……
  • The Village Rector

    The Village Rec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后隐历史

    皇后隐历史

    本书即由风月讲历史,以其生动厚实的文笔,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中国古代16位皇后、后妃复杂而混乱的感情生活和多舛的命运际遇。正是因为这种爱恨情仇,有着江山作衬景,也便有了更多的曲折、更深的悲剧性。帝王、美人与江山之间的凄婉、哀伤的悲情故事,自古以来,总会提起人们寻轶探秘的兴趣,成为关注的焦点,议论的话题。本书即透过重重的礼教帷幕,引领我们全景式的浏览到了在极尽华美的背后,那深深隐藏着的一个极度陌生、空虚、神秘的世界,一个极度冷漠、荒唐而又恐怖的世界;了解到帝王之家所有的宫闱秘闻和深宫皇后的隐私往事。这里没有爱情、亲情和幸福,只有嫉妒、荒淫、情欲、乱伦以及权诈和刺鼻的血腥味。
  • 情人劫

    情人劫

    从安衡被卖给言倾的那天开始,她就知道,这笔交易会把她送进地狱。“安衡,你欠薇薇一条命,我就毁掉你的一切!”是啊,言倾,你毁掉了我的一切,为什么不顺便毁掉我对你的爱呢?
  • 佛说檀持罗麻油述经

    佛说檀持罗麻油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