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小故事
故事一:“咦!埋得也不是很深嘛!”
有一位老农在种田的时候,发现自己家的地里横着一块大石头。他想把石头搬走,可是看着石头庞大的体积,他犹豫了。耕田的时候,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好几把犁头。他很是生气,就又想把这块石头移走,可是看着石头的体积,终于还是放弃了。
又是一年春天,这块巨石再一次把老农的犁头碰坏了。老农想着巨石给他带来的麻烦,终于下决心要搬走这块石头。于是,他准备了很多工具,可是当他把撬棍伸进巨石底下时才发现,石头埋得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深。他把石头撬起,移出了田地。想想这些年被巨石困扰的情景,不由得苦笑了几声。
故事二:握紧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她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一直梦想着自己能到大学去任教。为了这个梦想,她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只要有时间就自学相关的知识。
年幼的儿子看到母亲每天忙碌的身影,很是不理解。一天,他忍不住问:“妈妈,你这样太累了,留到明天学不可以吗?”
她很认真地对儿子说:“从你出生那一刻,上天不过是给了你许多分钟的时间,并且它一刻不停地在减少。因此,你一定要握紧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终于,她通过努力成为鲍灵格林大学的副教授,而的她儿子在她的影响下,也成为世界著名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并且连续4次获得世界冠军,他就是科特·汉密尔顿。
智慧的力量/行动产生了信心,行动才有一切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的心理。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因为拖延时间而陷入自我谴责之中,可是下一次又会不自觉地重犯拖延的毛病,久而久之,拖延就会变成我们不可改变的本性。
历史中,因拖延所引起的悲剧后果比比皆是。恺撒大帝因没有及时阅读希腊语教师阿特米多拉斯递给他的字条而被谋杀;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英军上校拉尔在玩纸牌时接到军事情报,却因沉迷游戏并未及时展读,贻误战机,全军被俘,他自己则因此战死。
在现实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因为延误了一分钟,没有及时赶上公交车,迟到了;因为把复习再三地推到明天,考试失败了;比赛中,只因比别人慢了半拍,就被对手远远地落在后面,再无追赶上的可能。
对于成功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效率、成绩,拖延一分钟,就是浪费一分钟。只有及时行动才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才能不错过机遇。
一味地拖沓,明日复明日地等待,只能等来淘汰。
智慧锦囊/拒绝拖延,马上行动起来
如果我们的寿命按80岁来计算,一共差不多有29200天,除去睡眠的时间以及不懂事的孩提时代,所剩下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所以,马上行动起来吧!
锦囊一:不再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
习惯了拖延的人往往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心里轻松些。
在法国的圣西尔军校里有这样一个传统,士兵回答军官的问话,只有三种:“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了这三句话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没有任何借口,这就是保证迅速行动的前提!
所以,我们想要不拖延,马上行动,也要向这些士兵学习,不再为自己的拖延找任何借口。
锦囊二:拒绝“明天”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某一天下定决心,要坚持锻炼身体,于是计划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可是到了第二天早晨,7点了还不想起床,闭着眼睛对自己说:“明天一定起床,今天就算了吧。”如果我们永远这样,永远都没有办法马上行动。所以,要拒绝“明天”。
锦囊三:从今天开始,当天的事情当天做
想要改掉拖延这个坏习惯,我们就要养成当天的事情当天做的习惯,比如,今天老师留下的作业,尽量要今天完成,不要留到第二天早上做。时间久了,我们做事也就不会拖延了。
父母引导/ 培养孩子做事利索、不拖延的好习惯
事事都喜欢拖拉,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孩子遇到了事情习惯往后推,拖拖拉拉,将来很难有大出息。所以,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做事利索、不拖延的好习惯。
给孩子找一个好榜样
徐涛很拖拉,几乎每天写作业都要写到很晚,以至于早上起不来,上学常常迟到。
妈妈问他:“你知道你们班谁家离学校最远吗?”
徐涛说:“孟美美。”
“那她是不是每次都比你到校晚呢?”
“不是。”
“我相信,你也能做到不迟到,对不对?”
徐涛低头不说话。
妈妈接着说:“你愿不愿意和孟美美比一比谁到校早呢?”
徐涛终于点点头,“嗯。”
“好,那么我们从今天开始就尝试下吧。其实,很简单,只要晚上早一点开始写作业,早一点上床就可以了。”
在学习生活中,给孩子找个抓紧时间学习、做事雷厉风行的榜样,让孩子接受熏陶,是有益的。
定规矩,并督促孩子执行
萧云14岁了,做事只要别人不催促,她就一个劲地往后推。为此,她还挨过不少训,但就是改不了。
无奈之下,妈妈就给她定了规矩:事情没有做完,不允许看电视;作业没有写完,不能上网;起床的时间超过5分钟,就得自己走路去上学……
开始萧云做不到,也抗议过,但是在妈妈的坚持下,两个月后,她终于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不再像以前那么拖拖拉拉。
孩子年龄小,自控力不够,因此即便作了计划和约定,也可能经受不住懒惰的诱惑,时常想“违约”。家长的适时提醒和监督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