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这小昭也是虚构的,这石狮子也不是请匠人做的,短时间也做不了,之前欣儿确实忘了,昨天走的时候觉得门口好像少了什么,当时没想起来,回家躺炕上才想起来,怎么就忘了弄一对石狮子呢,立马进了空间,挑了一对威武雄壮的石狮子,到镇上逮了几个小偷,催眠了这几个家伙,让他们当了一回免费的般运工。
不等众人再来盘问她,欣儿抢先道:“娘,我们先进去吧,外婆身子骨不好,吹不得冷风。”
柳氏只得点头同意,同大嫂一起搀着谭氏往里走去。
院子里整整齐齐摆着三十多张桌子,谭氏道:“这么多桌,恐怕全村人都坐得下吧?”
柳氏摸摸光滑的桌面:“嗯,差不多,当初欣儿要打这么多张桌子我还觉得怪浪费的,现在看来还是挺值的,至少很方便,以后要办酒席也用得着,不用东家借西家挪的。”
主要这些桌子板凳真的没用几个钱,都是用些普普的木料打的,也忒简单,一张桌面四条腿,那木匠师傅说就没打过这么简单的桌子,古代的东西都有很多讲究,而且一件家具大都用一辈子,用木料也很讲究,最差的也是松树杉树类,有钱的人家用的更好,所以一张桌子没个三五天根本弄不成。
可当家丁们把一堆杨树柳树槐树甚至是构树抱到他们跟前的时候,这些木匠都整懵了。
没用一天时间,这些桌子板凳就做好了。
萱荣堂的大厅里温暖如春,柳氏等人进来的时候,里面已经十分热闹了,柳氏三兄弟和孩子们都在里面,欣儿一边吩咐丫鬟上茶,一边脱掉袄子。
杏儿也有样学样,十分爱惜的脱下袄子,柳氏笑道:“哪里就热死了,姑娘家家的像什么样子?”
黄寿道:“还真是热,我都流汗了。”
说着还真拿手帕去擦额头上的汗,柳氏笑道:“出去站会,一会马上要吃早饭,脱了又要穿,麻烦。”
黄寿果然听话,出去站在抄手游廊上,黄枫也跟他一起出去了。
柳家几个孩子很是规矩的坐在椅子上,并没有像在家里一样疯跑疯玩,看到姑姑一家进来甚至还有些局促。
屋子里确实有些热,柳氏见两个小的额头上一会儿的功夫就冒出了细汗,一面打发茵儿出去呆会,一面吩咐丫鬟拿了毛巾来,给他俩擦背。
刘氏见了,拉过柳云天,把手伸到他衣服里,一摸满手汗,拿过柳氏的毛巾,替他擦背后的汗。
刘氏奇道:“妹子,你家这汗巾子,哪里买的,又柔软又厚实还吸汗,而且还好看的紧。”
柳氏笑道:“听欣儿说好像是从县城买回来的,家里还有好些呢,你要是喜欢我一人送你们几条。”
妯娌三人忙答应不迭,这时宋海来了,他后面还跟着两个老人,一个老头子和一个老太太,看上去慈眉善目,特别是那老头,跟宋海长得十分像,两位老人家一上来就跟柳氏问好,说话间黄寿父子俩也进来了,大家一一见礼,原来这两位正是是宋海的爹娘。
说了一番感激的话,正要给柳氏等人下跪柳氏忙把老太太搀起来,嘴里说道:“使不得,使不得,您老这是折我的寿呢!”
一边搀扶着宋母坐在自己身边,黄寿也忙把宋父扶起来让着坐了。
丫鬟又上了茶,柳氏亲自递到宋母手里,两个老人家都是又瘦又干,可见日子肯定不好过。
宋母吃了两口茶,讲起了自家往事,原来老两口只有两个儿子,并无女儿,因早年宋父多病,家里十分艰难,男人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地里的活全指着他,如今这顶梁柱倒了,不但干不了活,还要吃药,家里攒的那点钱跟本不经用,抓了几副药就没了,家里实在是再拿不出一文钱,无奈之下卖了大儿子《宋江》,用这些钱看好了病。
后来又有了小儿子,宋母这心里可算是踏实了些,自从卖了大儿子后,心里总不得劲,觉得对不起孩子,而且都过去好几年了,自己一直都没怀上,俩孩子楞是相差十多岁。
可惜好景不长,小儿子《宋海》五岁那年,村里闹干旱,粮食颗粒无收,村里饿死了不少人,为了生存,不少人卖儿卖女。
宋家也不比别家好,家里那点粗粮,也就够全家人喝两三顿稀的,这眼看就要断粮了,实在没办法,尽管千般不舍,还是把小儿子卖了,给别人做奴才,至少不用饿死,那时没别的奢望,只求能活命。
后来听说大儿子被山贼杀了,夫妻俩去寻回尸骨,买了一口薄皮棺材,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抬回村里埋了。
老两口本以为这辈子就要孤独终老了,没想到被卖了的小儿子居然回来了,还说要接他俩去享福,啥都不让带,只带了银子和人几身换洗衣服,就匆匆催他们出门,自己利索的锁上大门。
坐在宽敞华丽的马车上,老两口像做梦一样不真实,甚至过了一夜,到现在还有些懵。
柳氏道:“来了就好,一家人就是要一处才好,缺什么只管说,让宋管家看着添些,可别委屈了。”
又对宋海道:“可安排好了,一应物什,可张罗好了?丫鬟婆子一应伺候的人,可都安排了?可别委屈了老人家。”
宋海忙回道:“一应都安排好了,东西都是府里统一买的,一应份列按人头算的,家里人人都有,并不缺什么,丫鬟没有要,安排了两个粗使婆子和一个管事妈妈尽够了。”
柳氏拍着宋母的手道:“两位老人家只管在这里住着,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缺什么只管说,不必拘束。”
宋母道:“托您的福,您是不知道,我现在都觉得像做梦一样,以前做梦都没想到会过上这种日子,住上那宽敞的青砖大瓦房,炕上的被褥,一应物什都是新的,不怕您笑话,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些好东西呢!”
又扯着身上的新衣服道:“昨才来就穿上新衣裳了,您瞅瞅,绸子的,我的乖乖,我这一生,不说绸的,粗棉布都没有穿过几身呢。”
宋海道:“我不是叫人给您送钱了吗,您怎么还那么省呢?”
吴奶奶笑道:“都是过惯苦日子的,哪里就舍得。”
吴奶奶自己是个舍不得的,所以她十分理解宋母。
宋母道:“是啊衣服还可以穿干嘛要买新的,能省一点是一点,我那些旧家什,还好好的能用得着的都拿来,不方便拿的就放在那边,我以后还要回去的。”
宋海道:“还回去干什么?那些破烂还要来做什么?我都让人扔了,破烂屋子过几天找人卖了。”
宋父也说道:“不行,那是咱家祖宅,怎么能卖?将来还要传给子孙后代的!”
谭氏和吴奶奶也加入了劝说的行列,说老人家享福就行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人要想开点等等。
奈何人家就是不听呢,其实欣儿理解这些古人的想法,他们受儒家影响很深,观念更是根深蒂固,想改变他们的想法,不一一般难。
欣儿喊了一声,见众人停下来看着她,才说道:“宋叔,到底是祖宅,宋爷爷宋奶奶舍不得卖就算了,就空着好了,正好明哥他们还没找到差事,不如就在那边买些良田,也算置个家当,自己不种,佃给农户种,每年也有一笔收入不是。”
宋母忙道:“正是这个理!我和老头子还存了几十两银子,够买好几亩水田了。”
宋海无奈的抚额,点点头道:“好,都听您的。”
其实宋海家那祖宅没一点可取之处,地势偏低,下一点雨屋里屋外都是水洼,地方小,想加盖两间都不行,地也是几亩旱地,五两银子一亩都未必卖得出去,就这点东西都舍不得,要来干啥呢,一辈子攥着这些东西,也没挣到多少家业,免强糊口而已,就连他娘说的那几十两银子,也是自己一点点让人送回来的,就他爹娘那样的死脑筋,他们不穷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