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22800000002

第2章 最好的爱是克制,理智施爱,爱而不娇

你为什么要生我——养育的初衷

在儿子8岁左右时,有一天他突然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生我呢?”儿子的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他还这么小,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呢?难道是我哪里做得不好,让他觉得不开心了吗?我问他:“你不喜欢我做你的妈妈呀?”

儿子摇摇头说:“当然不是了,我很喜欢你当我的妈妈,但是你每天要照顾我,还得挣钱给我买东西,明知这么辛苦还要生我,为什么呢?”

听了儿子的话,我非常感动,摸摸他的头说:“因为妈妈爱你啊!”

儿子听完“嚯”地站了起来,说:“妈妈,我也爱你!等我长大了,我要挣超级多的钱,给你买好吃的,还天天陪你玩。”说实话,作为一个妈妈,听到儿子说这样的话,我心里是十分欢喜的。

但高兴的同时,我不禁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后来我就这个问题跟很多父母交流过。总结起来,不外乎这几种原因:一是亲戚朋友一直催,为了传宗接代;二是为了稳固婚姻;三是身边的朋友都有孩子了,生活其乐融融,自己很羡慕,为此生孩子;四是自己本身就十分喜欢孩子。

之前有位妈妈跟我说:“我生了孩子后,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真是力不从心,好累啊!而我老公只知道忙事业,根本不管孩子。我为他生孩子,帮他顾家,他要是敢对不起我,我绝不饶他!”

对于这位妈妈的观点,我不敢苟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夫妻二人爱情的结晶,不应该作为利用的工具——女人不能把孩子当成拴住男人的绳子。她有一点说得没错,带孩子确实非常辛苦,但是同样,孩子为我们带来的快乐也是其他事情无法替代的。现实生活中,有一类心理失衡的家长,他们因为婚姻生活不幸福,为了挽救婚姻,把孩子当成最后的“救命稻草”。面对这样的父母,生活在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根本感受不到爱,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任何美好的希望。更糟糕的是,孩子受父母的影响,长大后变成一个冷漠、自私的人。

对此,我想说的是,如果生孩子不是出于爱,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那对孩子来说就太可悲了。

有一次,我和丈夫聊天,他说:“如果生孩子是为了我们老了能有个依靠,那这和投资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样的话就玷污了父母这两个字的真正意义。”我非常赞同丈夫的这句话。

我们经常听到有些父母对孩子说:“你要好好读书,考个好名次,这样爸爸妈妈在亲戚朋友面前才有面子。”不得不说,这种对孩子的教育掺杂着父母的私欲,在这些私欲的驱使下,父母对孩子的爱已经变了质。

前段时间,我在路上碰到一个亲戚,闲谈间她向我抱怨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我一直以为她家庭幸福、生活美满,没什么要操心的,可她说儿子的婚事让她很发愁。起因是,两年前,她儿子找了一个女朋友,但是她对女孩不大满意,就劝儿子与其分手。前些天,她儿子又谈了一个女朋友,可她还是不满意,甚至觉得还抵不上前一个。她无奈地问我:“我怎么才能找到一个满意的儿媳妇呢?”

听到这里,我反问她,“满意”是按她的要求还是按她儿子的要求。她说:“要是我和儿子都满意,就最好不过了。”

“但你们两人的喜好根本不可能完全相同,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呢?”听了我的话,她叹了口气,没有多说什么。

这个亲戚其实也知道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存在问题,只不过她还放不下自己对孩子的控制欲——这也是中国父母普遍存在的现象。父母既埋怨孩子不够独立,又害怕孩子太过独立,对自己说的话充耳不闻。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妈妈身上。妈妈一旦视孩子为情感支柱,孩子的成长就会被扭曲。

父母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孩子并不能成为孩子必须按照父母既定的目标而成长的理由。依稀记得,我参加朋友孩子的满月宴。席间,孩子的妈妈一边逗着怀里的孩子,一边转身对丈夫说:“你看她多可爱,我不会再管你了,因为我有人陪了。”

听完孩子妈妈的话,我不禁为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的未来感到深深的担忧。孕育下一代是生物繁衍的本能,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我们孕育下一代除去本能,还应有爱。要想成为合格的父母,我们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在给予他们爱的同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幸福和圆满。

温室里是长不出参天大树的

去年,我的一个朋友带着她12岁的女儿来我家做客。小姑娘一进门我吓了一跳,因为她背着一个爱马仕的包,这款包在当时至少要卖8万元人民币。

我惊讶地问朋友:“你女儿背着的是一个爱马仕的包……”没等我说完,朋友自豪地说:“嗯,这是我买给她的,怎么样?不错吧?”我严肃地说:“不好意思,我要先跟你说明,来我家做客,你有两个选择:选择一,请你带女儿跟爱马仕包回去,我不欢迎这样的孩子;选择二,请孩子把爱马仕包交给你保管。”

后来小姑娘不情愿地把包交给了我的朋友。

或许大家会认为我的做法有些不近人情,这样对待上门做客的朋友有些没有礼貌。我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个朋友跟我从小一起长大,我们就像亲姐妹一样,她的孩子我也当成自己的女儿。而我这样做完全是不想让这个小姑娘年纪这么小就成了温室里的一朵花。

请大家想想,一个12岁的小姑娘背着爱马仕的包,万一在路上遇到抢包的怎么办?更重要的是,一个12岁的小姑娘什么都不用做,什么努力都没付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这么昂贵的包,那她以后还会努力吗?温室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吃苦,不付出,长大以后就没有生存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我总能看见一些令我痛心的现象:很多父母怕孩子受苦,自己省吃俭用,却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尽自己所能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面对这样的父母,我想说的是,温室里是长不出参天大树的。

我送儿子去上学时,经常会看到儿子的一个同学。于是,我问儿子他的这位同学的情况。儿子告诉我,这位同学家庭条件不错,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处于中下游。更重要的是,他完全不能独立,就连最起码的坐公交车都不会……

有一天,我从学校门口接儿子放学,刚要走,一位衣着考究的男士带着儿子的那个同学走到我们旁边,对我说:“这是我的儿子,和您的儿子在同一个班,我听他说您的儿子非常优秀,所以我想请您的儿子帮助他补习一下数学,不知道可不可以?”

我望着儿子,儿子轻轻地点了点头。见我们应允,他一把将孩子推到我们面前说:“我有事要回公司一趟,让司机留下来陪他吧。”

我跟他说:“帮您的孩子补习数学,为什么要把司机留下来呢?”

他说:“万一孩子饿了要吃东西怎么办啊?把司机留下方便一点儿。”

我坚决不同意,跟他说:“如果您真的希望我们帮孩子补习数学,就请把司机和宝马车都带走。”这位家长听从了我的建议,和司机一起开车走了。

后来,儿子和这位同学成了好朋友。他俩放学后经常一起坐公交车来我家一起做作业,“宝马孩”也渐渐适应了“平民生活”。最重要的是,在和我们相处的过程中,这个孩子开始真正体验生活并因此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不仅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而且懂得了勤俭节约,甚至在遇到问题时养成了自己积极想办法解决的习惯。

我们评价一个孩子是否优秀,不是看他家里有没有钱,而是要看他生活上能否独立,自己的事情能不能自己做。如果我们从小就把孩子当皇帝一样宠,等这个“小皇帝”长大了,麻烦就会接踵而至。毕竟他的上级不会宠他,同事也不会宠他,社会更不会宠他。所以说,我们给孩子提供“温室”的环境,他们很难练就一身的本领,将来步入社会就会处处碰壁。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就要从小锻炼他们,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应对生活的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日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事业。

别让“为了你好”,伤害孩子一辈子

在儿子9岁的时候,为了培养他的自理能力,让他更具独立意识,我和丈夫商量一番后,给他报了一个学校组织的暑假夏令营,为期一周。也就是说,他要离开我们一周的时间,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生活。那天我和丈夫送儿子集合,看见了有趣的一幕——

一个妈妈背着孩子,脚步匆忙地往客车这边走来,一边走一边叮嘱背上的孩子:“宝贝,你在外面要乖乖听老师的话,和大家好好相处。这个星期你都不在妈妈身边,妈妈肯定连饭都吃不下,一定会特别想念你的。儿子,你会不会想妈妈呢?”孩子趴在妈妈背上,听后闷闷不乐地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老师叫所有的孩子准备上车,这位妈妈才恋恋不舍地把孩子从背上放下来,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拉着孩子的手继续叮嘱,那场面简直就像是电视连续剧里的生离死别。车要启动了,她才松开手让孩子上车,然后立马又跟老师说:“老师,这孩子从小就没离开过我半步,晚上睡觉都是和我睡的。这个星期,请您帮忙多照顾一下他啊!”说完,她又转身对孩子大喊:“宝贝,如果想妈妈了,就给妈妈打电话啊。”

这时,另一个妈妈牵着一个小男孩的手,愉快地朝我们走来。她微笑着对孩子说:“儿子,这次出去一定会遇到很多好玩又有趣的事,妈妈等你回来分享给我哦!去吧,别的小朋友已经上车了,你也快去吧,祝你玩得愉快!”孩子点点头,松开妈妈的手,开心地朝车门方向跑去,还不忘回头朝妈妈扮了个鬼脸。妈妈假装生气地瞪眼睛,脸上却一直挂着微笑。而之前的那位妈妈,目光一直紧随着孩子,直到客车离开。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校车返回后,我去接儿子,说来也真是巧,又遇到了那两位妈妈。那天舍不得孩子走的妈妈一看到她的儿子,一把将其拉到怀里,又是亲又是抱,还不停地摸着他的小脸蛋,心疼地说:“儿子,快让妈妈看看,有没有受伤啊?有没有人欺负你?哎呀,你终于回来了,妈妈好想你呀!”孩子一句话也没有说,任凭妈妈抱着絮叨。

那个笑着跟孩子说再见的妈妈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样,这个星期玩得开心吗?快给妈妈讲讲这几天都发生了哪些好玩的事情吧!”孩子满脸兴奋地开始讲述,比如某某同学把裤子穿反了;有的同学吃饭的时候不会用筷子,只能用勺子吃;还有一个小朋友夜里睡觉磨牙,等等。孩子一边讲一边比画,妈妈听得很认真,还逮个空隙就向他提问,两个人有说有笑的样子。

他们俩从我身边经过时,我忍不住叫住了这位妈妈,跟她说起这次夏令营。她笑着说道:“孩子想参加,我就支持他报名了,让他一个人去,我也是不放心的。可如果让孩子察觉到我的担心,那他可能会放弃,或者出去以后束手束脚。所以我就用另一种方式,让他轻松愉快地去。这样一来孩子就不用顾忌什么了,二来他对夏令营生活也更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至于我所担忧的,我可以自己慢慢调节。”她说得很轻松,可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夏令营的老师打电话反馈孩子的情况时,我忍不住向老师问了问那两个孩子在夏令营期间的表现。老师告诉我,那个被妈妈背过去的孩子,对父母确实非常依赖,晚上睡觉的时候一直吵着要妈妈,白天也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孩子的妈妈也每天打电话问孩子的情况,老师跟她说了好几次不用担心,可她还是不断地打来。

而那个走之前跟妈妈扮鬼脸的孩子,他在夏令营期间表现得非常活跃。他还把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写在日记本上,说怕自己忘了,回去要念给妈妈听。所有的孩子中,他表现得最为勇敢、乐观。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肯定都对后一位妈妈的做法非常赞赏。至于前一位妈妈,虽然她也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她的关注点更多的是自己的感受。现如今,一些孩子在异地求学,每逢开学季,我们总能看到父母在火车站拉着孩子的手,妈妈抹着眼泪,爸爸在火车站反复叮嘱的场景,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其实,要我说,父母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总觉得自己对孩子的照顾不够周到。其实,孩子此时更需要的是他们的鼓励,而不是眼泪和担心。父母也应该明白,到底怎样做才是真的爱孩子。

后来有次去学校接儿子,我又遇到那位舍不得孩子走的妈妈。她似乎在跟孩子讨论上兴趣班的问题。她说:“儿子,钢琴不好玩,你看现在大多数都是女孩子去学钢琴,男孩子去学的有几个?而且弹钢琴手会很疼的哦!妈妈舍不得你受罪。你现在只要把几门主科学好了就行,这样以后的考试、升学,妈妈就不用担心了!”听得出来孩子很想学钢琴,可是被妈妈罗列出的几个理由阻止、拒绝了,所以他只能选择沉默。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在我的记忆里,父母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都是为了你好”。可我当时总是会不情愿,觉得父母的爱束缚了自己,让自己失去了自由,以至于爱得很辛苦,我过得也很不快乐。直到后来,我自己也做了妈妈,我从来没有对儿子说过这一句类似话,我不想让儿子像过去的我那样不快乐。

其实,我们这种“爱”所带来的坏处比我们直接打骂孩子产生的伤害更加恶劣。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打骂孩子的行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唾弃,因为他们意识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而打着类似“为了你好”这种旗号的父母,不但不认为自己错了,甚至还会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爱很无私。

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这样错误的理解:如果放任孩子不管,他会觉得父母不关心他,所以爱孩子就得面面俱到地照顾他。然而我们并不知道,这种表达爱的方式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甚至对此还赋予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你不可以说不!而事实上,这种做法到底对谁有益呢?比如,孩子想出去玩,不管孩子如何向父母保证自己会小心,会按时回来,可父母还是坚决不同意。理由是出去玩没有大人在身边,遇到危险怎么办?受伤怎么办?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于是,孩子就只能待在房间里透过小小的窗户看看外面的蓝天。

有的女孩子对跳舞根本不感兴趣,却硬是被父母逼着每天上舞蹈培训班。孩子每次抱怨,父母都会说:“女孩子学跳舞有利于塑形,以后会越长越漂亮。花这么多钱让你学,都是为了你好!”于是,孩子只好继续去上舞蹈培训班。

孩子喜欢听音乐,父母一旦发现就会说:“你的任务是学习,听歌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真是浪费时间,我说的都是为了你好!”

在“为了你好”的尚方宝剑下,孩子所有的想法都不能得以实现,甚至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只要抗议,他们就会成为父母口中那个“不听话”“不懂事”的孩子。于是,我们理所当然地干涉着孩子的一切事情——小到穿衣吃饭,大到人生规划。其实,当我们讲出那句“我是为了你好”的时候,孩子自己的思想就已经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扪心自问,我们所做的这些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不得不说,我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替孩子做决定,为了让自己的所作所为合理化,就说是为了孩子好。现如今,看到那么多的孩子还在吃力地承受着父母的“关爱”,我就很心疼他们。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更多地重视孩子的感受?才能真正找到正确的爱的方式?

停止溺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我所居住的小区里,有一个已经25岁的“大”男孩,大学毕业已经3年了,可吃穿用度还得靠父母。从与他父母的聊天中得知,这个男孩的学习成绩很优异,且毕业于一所不错的高校,但因为自小习惯了依赖父母,所以他至今仍不能独立。大学毕业后不管找工作还是找对象,都是父母帮他张罗。他除了在家等消息就是上网、吃饭、睡觉。而且他对就业、成家似乎没有丝毫压力,因为他知道父母会一一替他解决。

要知道,没有哪个用人单位愿意录用这样一个已经成年的“低能儿”,也没有哪个女孩愿意嫁给浑浑噩噩、度日如年、不思进取的妈宝男。

有一天,在小区的广场上,男孩的父母和我聊天,向我诉说了这一切。通过我这个局外人的分析,男孩的父母意识到正是自己对儿子毫无原则的“爱”才造成儿子如此严重的依赖心理。后来,我又建议他们,让理智的爱逐渐代替溺爱,让孩子慢慢变得独立起来。比如他们不再帮儿子找工作,而是试着让儿子自己去找工作。可以和儿子就找工作的时间进行协定,如果在期限内还没有找到工作,父母便不再给他钱,让他自行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

听完我的建议,男孩父母虽然表示认可,但还是一直不停地问我:“万一他找不到工作,我们真的不管他了吗?”“他没钱吃饭怎么办?”……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今,虽然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但目前大部分家庭还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作为家里的“独苗”,父母尽量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再加上父母平时对孩子事无巨细的照顾,让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孩子:等父母把饭菜准备齐了再吃,把脏衣服丢给妈妈洗,要父母帮助收拾学习用品、整理房间,遇到一点难题就求助于父母……很多父母都成了孩子的“保姆”“靠山”和“保护神”。

依赖性强的孩子像是依附于父母的一根藤,离开父母他们就会变得寸步难行。而且他们往往缺乏主见,在生活上既不能完全独立,在工作中也难担大任。我相信所有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此,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采取的不科学的教育方式正让自己的孩子形成依赖的心理。

很多父母在教养孩子时,认为为孩子做得越多就是越爱孩子,所以常常包办孩子的一切,衣食住行样样照顾得妥妥当当。对此,我想说,这其实是一种无知的表现,这样做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当父母为孩子包办的事情越多,就越会让他们养成依赖心理,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缺乏应对困难、挫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什么事情也都做不好。我相信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摔跟头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从小历练孩子的独立性,等他长大后就会摔更大的跟头。对于依赖性强的孩子,我们更要鼓励他,让他在摸爬滚打中学会如何独立应对生活。

高一放暑假时,儿子认为自己从小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生活上很依赖我。为了在进入大学或社会之前独立起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跟我提出了他想出去打工赚钱,锻炼一下自己。我和丈夫对从未出过远门,也没有任何打工经验的儿子虽然不放心,但觉得他说得在理,就同意了。我告诉儿子,赚钱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在找工作、做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儿子怀揣着我们给他的500元钱去市里找工作。那段时间,我相信他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又不在他身边,他必须得学着自己想办法解决。果不其然,开始的半个月时间里,他连着换了3份工作,不是环境不好就是遇到的人太苛刻。后来儿子给我打电话说他想要放弃,我和丈夫语重心长地疏导他、宽慰他。最终儿子在我们的鼓励下,选择继续坚持下去。

最后,儿子找到一份在咖啡店做服务生的兼职工作,每天从上午10点工作到晚上10点,中间虽然有时间可以休息一下,但却不能跑远,要随时准备工作。作为妈妈,起初我肯定是不放心的,偷偷去咖啡厅的窗口看过他两次,但每次看到的都是儿子虽然辛苦但依然充满笑容的脸。于是,我放心了,后来就再也没去过。

一个月后,想到马上要去上学,儿子便辞职回家了。儿子回来那天,我和丈夫问他这次外出打工有什么感悟,他自豪地说:“打工虽然很辛苦,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很多困难,增长了不少经验和见识,还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资。儿子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作为父母,只有懂得适当放手,孩子才会养成自己动手去做、动脑去想的独立意识。这个过程中虽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不断鼓励和引导他们寻求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办法,日积月累,他们终将迅速成长起来。

孩子并没有想象得那么脆弱

我的一位朋友,有一个13岁的女儿,小姑娘因为不爱说话,性格也有些内向,所以同班同学不怎么喜欢跟她一起玩,她也没什么朋友。

我的朋友决定要改变一下这个现状。他知道女儿喜欢画画,就给女儿报了个学画画的课外班,每到周末就带女儿去上课。他希望女儿能跟一起学画画的孩子多交流,认识一些新朋友,但是又害怕新的环境会让女儿变得更内向,或者受到什么新的委屈……

结果朋友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有一次,几个课外班的同学嘲笑他女儿画画难看,回家后她一直抹眼泪,也不说话。从此,朋友的女儿再也不愿意去上课外班学画画了,甚至偷偷逃课。

有一天,朋友向我诉说他的烦恼,他担心以后女儿会不喜欢画画了,并且变得更加内向和自闭。我告诉他:“你的担心太多了。墨菲定律你听说过吗?就是你越担心某件事情,它就越会发生。担心孩子是正常的,但是过分担心就表明你对她不信任。这对她自信心的培养是一种阻碍。慢慢地,她会变得越来越自卑,做事情时思前想后、犹豫不决。你担心的事情不就发生了吗?”

我帮朋友分析完之后,又对他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他们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脆弱。不过,我们还是要适当鼓励孩子,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

朋友听了我的建议,没有再要求女儿必须去画画班上课、交新朋友,而是对她说:“你喜欢画画,就在家里画吧,爸爸当你的第一个欣赏者。”从此,朋友成了他女儿每一幅新作品的第一个观众。他不再担心女儿没有朋友、会被欺负等。他唯一做的就是当女儿画得好的时候,为女儿感到骄傲、自豪;当女儿画得有所欠缺的时候,给她指导和建议。渐渐地,他发现女儿越来越喜欢跟他交流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一些。后来,她还主动要求让爸爸又给她重新报了一个画画班。

是的,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脆弱,他们有独自面对困难的勇气。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在瞎操心,也就是所谓的“关心则乱”。我们担心的事情有些不会发生,有些就算发生了,孩子也有能力自己解决好。有时候,反倒是我们的“担心”让孩子变得拘谨、畏缩,对各种事物失去兴趣。

话虽如此,但如今“对孩子的担心”已经成为家庭教育里的一种“魔咒”。在我们的眼里,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脆弱的、极易受到伤害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肯定会遇到各种难题,但我们要坚信他们能解决,并在必要时给予恰当的帮助。朋友担心女儿,不再让她去画画班,其实这么做就过于小心了。好在通过他恰当的鼓励、耐心的辅导,女儿很快走出了心灵的阴影,重新勇敢地去面对生活。所以,我们不要对孩子过于担心,把担心转化为关心。经常和孩子交流谈心,这才是理智的爱。这样做不仅能加深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能让我们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同类推荐
  • 快乐教育学

    快乐教育学

    追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管教孩子则是父母的职责。若能在快乐与管教中寻得平衡,就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书为父母提供一套快乐的家庭教育方法,能够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教育,改变自己不良的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 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一生难忘的事,往往发生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关键时刻,它们不但影响到孩子的习惯养成、性格形成、品德修养、情感诉求,还深刻影响到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不可缺少的、应有的态度是:重视这些对孩子成长影响深远的事,把它们作为家庭教育的机遇和关键,在上面多花些心思,帮助孩子迈出成长的第一步、摆脱成长的烦恼、收获成长的喜悦。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快乐。多年以后,孩子回忆起成长的往事,才能捧起这些美好的记忆,对爸爸妈妈感恩一生。
  • 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

    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

    天下的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想给孩子最多最好的爱,一样的希望孩子快乐、成才,可让很多爸爸妈妈感到困惑甚至寒心的是,孩子的性格、习惯、能力等不尽如人意,孩子甚至排斥、厌恨他们。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中呈现了很多出现各种常见问题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对症下药纠正或培养孩子的案例。从中我们会听到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请你们不要对我太好,不要给我太多,不要为我做太多;爸爸妈妈,请你们试着有时候懒一点、坏一点、狠一点,不要宠坏我、骄纵我,也许这样,我会成长得更好,好吗?
  • 我的规划我做主

    我的规划我做主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股神秘而巨大的力量,它虽无形,却能让你感觉到,它不仅能改变你的心灵,更会让你的人生发生蜕变。人生需要力量,力量源于心灵。我们要及时地为孩子的心灵修枝剪叶、浇水施肥,让孩子拥有一颗强大的心灵。《影响孩子一生的正能量:我的规划我做主》能够带你踏上自我发现之旅,帮助你变得内心强大,快速克服各种障碍并取得成功和幸福。《影响孩子一生的正能量:我的规划我做主》教你如何成功的规划个人的未来。只有准确恰当的给自我做好规划,才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进。
  • 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热门推荐
  • 医见钟情:男神老公轻轻宠

    医见钟情:男神老公轻轻宠

    孟元雅等了宋子琛七年,做梦都想要跟宋子琛重归于好。但是,七年后,宋子琛回来,闪电一样向她求婚,娶她进家门。为了的,却只是让她空欢喜一场而已。
  • 亲爱的奥古斯丁

    亲爱的奥古斯丁

    十五个温暖人心的故事,如黑夜中的日月星辰般照亮人生。
  • 神乱界

    神乱界

    在西游,秦慕凡:“如来,我们打个赌吧!就赌猴子能不能从你手心逃走。”如来:“…………”孙悟空:“…………”在遮天,秦慕凡:“道长,此宝与我有缘。”段德:“…………”秦慕凡:“大帝,你在我这奈何桥闲着也是闲着,不然帮我煮一碗孟婆汤呗!”狠人:“…………”在完美世界,秦慕凡:“我这一拳下去,你会化为灰烬。”黑暗仙帝:“…………”然而在地球,秦慕凡:“好端端的,怎么就玩起了生化危机啊!”将臣:“…………”鬼族:“…………”饕餮:“…………”人类:“…………”
  • 重生之医心圣手

    重生之医心圣手

    她是钟氏集团的千金,B市朱洲医院最年轻的主刀大夫,最后死于一起精心安排的医疗事故下;她是杏林世家的嫡出小姐,一手医术尽得祖父真传,一生未嫁,最终死于恶核瘟疫;跨越千年的灵魂融合,重生现代,绽放圣手光芒。上天给她机会重生,这一世定要活个清楚明白!保护家人,守卫家族,魑魅魍魉统统退散!×相遇篇:株洲医院林晟宇火大:你到底会不会扎?实习小护士惶恐瑟缩,讷讷不语。某女查房回来路过一看,上前从实习生手里接过针头,二话没说很是麻利的扎进了血管,接着面无表情的拔下,“看清楚了吗?再试一遍!”林晟宇.!!!女人,我记住你了!某女只留给他一个华丽丽的背影.再遇时:林晟宇:我答应来见你,不过是因为给我妈面子,要知道我的时间很金贵,相亲这种事情,我认为最浪费生命。你,最好不要有其他什么想法。钟萝大方一笑:林大总裁的时间金贵,分分钟千万的收入,不过我的时间,可是分分钟都是人命。林晟宇.!!!林晟宇觉得,每次对上这个女人,他似乎都是完败!以至于让她就这么毫无所觉得走进了他的心里。
  • 四川文学(2015年第10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10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重生初中之逆天学霸

    重生初中之逆天学霸

    这辈子受尽谴责,众叛亲离,如果有下辈子,我萧鲤必将百倍偿还。
  • 国际大贩婴

    国际大贩婴

    一九九二年七月,一个黑色的日子。这一天,无论对于国际刑警组织还是国际黑社会组织都将在各自的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上午10时,国际刑警总部(ICPO)向全球发出编号为IA—1102号的“红卡通报”。其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各国国家中心局及港、澳、台等国际刑警支局于同一时间接收到了标有“绝密”字样的红色文件。案由为:追查。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情深迷爱泪

    情深迷爱泪

    她,首富千金,沉沦在灯红酒绿的乱世中,只为一段不了情。他,身世成谜,街道上的小混混。他们的交易,只因他拥有神似她前男友的面容!她要买了他,价钱随便开。他,只要一块钱!她生气,他死缠烂打,泼皮无赖哄她;她哭泣,他紧紧搂着她安慰;她开心,他总是冒出几句不合时宜的话,惹她再次生气。一群花痴问他叫什么,他看着身旁的女生,笑呵呵的说:“我叫项夜寻,是秦倾樱的……嗯……简单说,就是吃软饭的,你们也知道,吃软饭其实挺有学问的……”还未说完,花痴们全军鄙夷的离开了。只有身旁的女子嘴角微扬,余光瞥了他一眼,表现还不错,她很满意!QQ群:367608373喜欢的可以加一下~~~
  • 全职女特助

    全职女特助

    备孕期间渣夫搞事,出门捡漏遇男神怼前夫的小姐姐逆袭之路;But,男神不一定是真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