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3300000002

第2章 总序:难忘西藏岁月 弘扬老西藏精神(序一)

阴法唐

2010年金秋九月,雪域高原最美的时节,为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张彦丽同志来到我家,将筹备成立西藏岁月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及出版《雪山的眷恋系列丛书》(即《西藏岁月系列丛书》)等事向我作了详细的介绍。张彦丽同志是1976年大学毕业进藏的知青,这个满族的后代和那些热血青年一样,在祖国挑选他们的时候,胸怀壮志,自愿报名去西藏当农民,后来又当教师、当干部,在西藏一干就是37年,是在西藏工作时间比较长的“老西藏”。介绍起他们在拉萨、成都召开《雪山的眷恋系列丛书》座谈会的情形,她特别激动。那些健在的十八军老同志,怀着极大的热情参加了座谈会,甚至有些人带病到会。他们谈到当年进藏时的情景,好多人热泪盈眶,感慨难抑。座谈会上,有的还拿出自己多年积累的文稿,希望通过西藏岁月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这个平台,回忆建设西藏历史,弘扬“老西藏精神”,抒发他们对西藏的眷恋和关怀。

谈起一些老战士、老作家、老记者的现状,听到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时,我感慨良多。60多年前我们在进军西藏和雪山筑路时,战士们都是20来岁的小伙子,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他们不但要完成长途跋涉、开山修路那些超强度劳动,还要承受高山缺氧、交通不畅、供给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不少人提前结束了他们宝贵的年轻生命,有幸活下来的人也大多疾病缠身,但他们毫无怨言,青春无悔。作为进军西藏主力部队的一位领导成员,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我为这些老战士骄傲。他们当年听从党的指挥,进军祖国大陆最后一块未解放、条件艰苦的领土,为把西藏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为西藏人民流血流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与西藏人民一起长期建藏,努力奋斗,无私奉献。今天看到这些充满革命激情的战友们还像当年一样,心里始终想着西藏,爱着西藏,并为宣传西藏、为弘扬“老西藏精神”笔耕不辍,仍然在继续努力奋斗,我从心里往外高兴。张彦丽同志向我介绍完情况后,我建议她在协会成立后,要尽量多抽出时间去各地走访一下当年的老十八军战士,尽早地将老同志们的文集与采访记录搜集上来,她答应了。我也表示,为了这些老战士,为了蓬勃发展的西藏事业,我愿意为西藏岁月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做顾问,我老伴、首批进藏女兵李国柱同志也愿意多参与协会的一些工作,共同组织回到内地的“老西藏”们继续为建设西藏、为西藏人民贡献余热。

2010年9月20日,我和夫人李国柱应邀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丛书座谈会。会上,在京30位老同志为丛书编撰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时隔三年之后的2013年5月,张彦丽同志带着样书设计稿再一次来到我家,兴致勃勃地告诉我,西藏岁月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正式成立了,并特别提到在原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德吉措姆同志大力支持和积极协调下,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援助,期待已久的系列丛书可以面世了。虽然我已91岁高龄,但听到这个消息仍精神振奋,心里如同炎热的酷暑,热情洋溢、豪气顿增。协会尽管在经费困难、人手有限的情况下做了大量工作,可还是有许多同志没采访到,他们深表遗憾。但我相信,有这么多热心同志的支持与关注,尤其是藏族同胞的高度重视,西藏岁月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这个平台,一定会为弘扬“老西藏精神”,为热爱西藏、宣传西藏、服务西藏做出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

一想到西藏的岁月,我的心里热乎乎的,这个序我不能不作,战友们的心愿我应该满足。

回忆起1950年进军西藏时,我是十八军五十二师副政委。在解放西藏昌都的战斗中,我们十八军五十二师分左中右三路进攻、迂回、包围昌都,我和师参谋长带着五十二师一个步兵团(一五四团)、两个直属连及青海一军骑兵支队,横跨四川、青海、西藏三个省区,15天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风雪高原上急行军1500华里。那个艰苦想起来就心颤。毛主席说“进军西藏不吃地方”,为此,我们进攻、迂回、包围昌都的各路战士,除了背上武器,还要背上春夏秋冬的衣服、半个月的食品、帐篷及些许烧火的燃料或代用品,每人负重70斤,高原反应,几步一喘。部队断粮后几天吃不上东西,战士们被迫吃累死饿死的牛马,喝牛马血,吃生肉,最后吃兽皮,甚至连骨头和角都烧成灰烬填进肚里。因冻、累、病、饿等多种原因,许多战士痛苦之状难以描述,不少同志遗尸高原,活下来的也是九死一生。差不多有一半战士患上雪盲,短时间失明,无法看路,他们便把绑腿连起来互相牵着走;过河时,冰块在湍急的水流中划破皮肉,血流不断;有的战士腿伤化脓坏死,被迫锯断腿肢。一五四团和青海骑兵支队有不少是非战斗减员,骑兵支队的马死了一半多,骑兵变步兵。那真是冰山雪峰掩忠骨,马革未能裹尸还。但全师将士心里都明白:只要堵住敌军后撤拉萨的路口就是胜利。10月18日,我们100余名骑兵和100余名步兵比敌人早4个多小时抢先到达昌都以西的恩达,切断了敌军的西退之路,奠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基础。我们终于取得了解放祖国大陆最后一片领土的全面胜利。

翻书阅卷,历史风云一幕幕闪过。60年一甲子,岁月洗去了多少人世铅华,但“老西藏”们忠于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西藏人民,长期建藏、边疆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觉遵纪守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简称“长期建藏,两不怕;艰苦创业,守法纪”),加上以后中央提出的“五个特别”的“老西藏精神”,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理念和实践说明,“长期建藏”的“老西藏精神”,不仅适用于外地去西藏的同志,也适用于西藏本地区的同志。去西藏的同志,无论是解放西藏去的,或是调进西藏去的,还是支边去的,援藏去的,都统称是进藏干部吧。“长期建藏”除本地区多数同志外,不是一定要干一辈子,一定要死在西藏,是根据党和人民的需要,由组织决定的,时间有长有短。但无论在藏多久,都不要抱临时观点,应付差事,混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都要从热爱祖国、热爱西藏出发,在思想上长期着眼、长期打算,行动上老老实实、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我第二次调离西藏后,虽然还在解放军第二炮兵、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和执行中央领导机关交办临时任务共一二十年,但仍和那些“老西藏”一样,念念不忘西藏。并想在有生之年,在可能的情况下,继续为西藏做点事,首先对几件遗留问题要设法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和呼吁给西藏修一条铁路。这是从在西藏任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时起就呼吁的。没有铁路,西藏便没有发展,就“大富”不起来。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筑路大军的努力下,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西藏人民的支持下,这个愿望实现了,也圆了我几十年来想坐着火车回西藏,看望西藏父老乡亲的梦。二是从自己做起,调动各方力量不断支持西藏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是为追赶先进地区的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文化教育是民族文明和民族素质的基本要素,西藏发展缺少的是本民族的科学文化人才。为此,我从自己家做起,多方筹措资金成立“阴法唐西藏教育基金会”,我们的家庭也继续在这方面再做贡献。

第三件事,就是我们这些进藏时间早,经历过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巩固国防甚至以后阶段的实践者,很想把自身亲历、耳闻目睹及手中掌握的或能查到的资料,筛选、整理成文,作为出版物献给读者,使更多人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并解疑释惑。2008年,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和西藏自治区党委等领导机关、领导同志支持下,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解放西藏史》一书。这部著作已先后三次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奖。现在,我和其他同志,愿意继续为党和西藏人民做贡献,我在这里借用进藏先遣连党代表李狄三的话,以表达我的心声:“我们活下来的人,只有更好地活着,至少是要争取活得更久一些,才能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活着,已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完成我们共同肩负的使命。”

祝愿《西藏岁月系列丛书》能够鼓舞更多的人,不忘革命前辈,弘扬“老西藏精神”,希望同志们继续组织编写出更多记录那些令人追忆、感人肺腑、具有震撼力的征程的优秀作品来。

2013年8月于北京

阴法唐,1922年7月生于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张里庄,中共党员。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并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2年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曾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同时被军委任命为成都军区副政委兼西藏军区第一政委。在此期间被选为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西藏第三届政协主席。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政委。

带家人牵头,多方筹措资金成立“阴法唐西藏教育基金会”,为西藏教育事业再做贡献;2008年,在中共党史研究室和西藏自治区党委等领导机关、领导同志支持下,牵头组织编写的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解放西藏史》,先后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三次大奖。

同类推荐
  • 徐贵祥自选集

    徐贵祥自选集

    作为战争文学的标志性人物,徐贵祥总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充满震撼力的独特视角和具有冲击力的情感摩擦,以及他之于军人和战争多角度的思考,书写了军事文学的种种可能,显示了他开阔的文学视野和纵深的有力探索。本书是徐贵祥军旅小说的精选结集,包括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中篇小说《弹道无痕》《好一朵茉莉花》。这些作品无不见证他创作题材的转型和创作意图的转变,是徐贵祥在军事文学领域最耀眼的艺术成就。
  • 大医之道

    大医之道

    本书介绍了运城市中心医院院长柴瑞霁的创业之路。如何把医院创建成一流医院的感人故事。
  • 芭蕉花

    芭蕉花

    《芭蕉花》是郭沫若先生的一部散文集,收入了郭氏经典散文近60篇。郭先生以丰厚的学养著称于世,他的散文读来往往有“长知识”的惊喜。文风清新脱俗,表达感情则以细腻见长。作为一代文化大匠,这本书可以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挚独白。我们依照文章内容,将其分为“雅趣天成”“流光剪影”“屐印千里”“旧知忆语”“艺萃心香”五辑。这些收录的文章皆是郭先生一生文章之精华。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 偷闲斋闲笔

    偷闲斋闲笔

    赵健老师是四川出版界备受推崇的一位导师和前辈。赵老策划、编辑了一批有影响的优秀图书,撰写了上千篇杂文、书评和学术论文。20世纪80年代,赵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身体力行,严格把关,把一些“信口雌黄”以及伪科学的作品挡在出版的大门外。他引导科普作家端正创作态度,让科普创作规范有序,并亲自策划、编辑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普作品,受到出版界和读者的欢迎。
热门推荐
  • 燕云台·贰

    燕云台·贰

    穆宗回到上京就针对谋逆案展开了杀戮,上京城人心惶惶。太平王和赵王同时向萧家求婚,顿时把皇位之争的议论,推到了顶峰。“下任皇后必出自萧思温家”的传言四起。萧胡辇有着萧氏后族的使命,而背负同样使命但却无忧无虑的乌古里与萧燕燕也即将卷入这场政治漩涡中。
  • 海棠不浸千秋色

    海棠不浸千秋色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思想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九鼎惊神

    九鼎惊神

    九鼎定神州,江河通四海。大荒九州尽归一统,四周却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环伺,更有数不尽的凶兽、奇种遍布。一次天狗食日后,万里沃土重新陷入连绵动乱之中……
  • H Is for Hawk
  • 装满健康的菜篮子

    装满健康的菜篮子

    本书收录多种食材与饮品,分别从性味功效、宜忌事项、营养成分等方面作出详细的描述,以传统中医药理指导日常餐饮之道,既经济又快捷且易于操作。读者从中不仅对食疗可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又能轻松掌握简易的食疗方法。丰富的内容、简单易懂的文字表述、精美的图片及系统化的编排,使本书成为最实用的食物疗效手册。
  • 魔兽战神17:开启神门

    魔兽战神17:开启神门

    掌命之神战无命被害,跌落凡间,神性尽失。若欲重返天道,必须从凡人开始修炼,百战成帝,千战成神,登顶战神巅峰;跻身仙界,历劫成帝,净化神兽鲲鹏血脉;飞升神界,修得五行圆满,九道大成,掌控天地规则,破碎虚空,方能重返天道。如若百世之内,战无命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返回道界,那等待他的就是魂飞魄散。轮回路上的九十九世,战无命都生活在莫氏家族的阴影之下,莫氏家族,一个无人知晓却无处不在的神秘家族,上抵神界,下达凡间,遍布各大星域,渗入各大宗门。战无命与莫家有宿世杀身灭族之仇,仇深似海、不死不休!第一百世,战无命重生归来。这一世,他,要为自己复仇!
  • 炉前工

    炉前工

    黎强是被热醒的。醒来后他在长椅上翻了个身,发现外边不知何时下雪了。他坐起来晕了一会儿,才想起他现在身处铁厂班组休息室,他看了看表,凌晨两点,距他昨晚七点来值班已经七个小时了。想到这里,黎强赶紧穿上棉工作服,戴好安全帽,上了高炉炉台。炉台上风很大,室外的暖气疏水阀正“嗤嗤”地喷着蒸汽,他抬头看了看厂房顶,雪花正从彩钢瓦的空隙往下飘落。那些雪花尚未落到地面,就消失了,平台上也没有雪来过的痕迹,但仍有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厂房顶钻进来。黎强看着雪花,想到自己在这么冷的天气里还在独自值班,不禁有了种悲凉的感觉。
  •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别人家的穿越要么是言情剧,要么是励志剧。李宪发现自己的穿越很别致......是伦理剧!新书《高龄巨星》已发布,敬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