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1
正是中秋。
街上熙熙攘攘,正灯火通明。舞龙火舌冲天,千万盏花灯飘转,庭阁深院欢声一片。佳人璧偶纷纷采灯,在河岸旁祈灯许愿。
天长地久,不过是一句空话,一场旧梦啊。
她眯着眼睛盯着这一双双争先恐后的佳人,无数祈愿条喷泉涌来。“愿我与公子百世好合”“愿我与琪儿白头偕老”……
愚民!她在心里暗骂,挥了挥手,遣散了一波祈愿条,这才悠闲地倚在花池中央那盏最亮的花灯上。
看了千百遍,听了太多谎话,这世间竟是连真假也难分。厌了,倦了,也就不感兴趣了。可为何千百年的血训在前,这些愚笨的人为何还心甘情愿地为对方前赴后继所死呢?
她不懂,她也不想懂。
她本是一缕游荡的孤魂,流浪了三百年,连自己姓什名什,来自何方都忘记了。路过的河神见她有仙缘,又徘徊在一处不肯离去,便将她点化,收为座下弟子,教她法术,教她凝聚法身。
只要化出真正的法身,只要挨过那七七四十九道雷劫,她就可以脱离尘世的束缚,脱离黑暗的笼罩,步入那梦寐浮华的仙境,谁不为之向往?
这条河叫洛河,是河神掌管的区域之一。中元节还未到时,河神便收到一大堆请柬,昨日便上天境去了,还特地嘱咐她好好收着祈愿条,不许胡闹。
难得师父不在,她当然要去胡闹!把人间搞得一团糟!
“何兄,你可看见河中央那红衣女子了吗?”说话的是个小生,模样倒是不赖,左眉角有一颗痣,松松地束起长发,穿着浅紫的道袍,背上背着把剑,手上却还拿着拂尘。
河岸的榕树下,两个少年并肩站着。
“没有啊,苏弟你是眼花了吧。”站在小生旁边的较高者,有些漫不经心,穿着简简单单的布衣,左额有一道烫伤的疤,刘海轻斜若有若无地欲遮右眼,嘴里还叼着根草。
她摸摸下巴,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两人。那个高个子痞痞的,看上去像街头的无良少年。那个小生倒是文弱,看上去也不像厉害之人。师父曾说,我此等修为莫说在鬼界中数一数二,就连那些臭道士臭和尚也不能拿我行踪半分。这个小生既然能看见我,要么就是修为高于我,要么就是……她倒吸了一口凉气,要么就是,他有阴阳眼!
苏文闻言,顿了一下,揉了揉眼睛。想必是近来太忙了,眼花了也说不定,没有感觉到任何气息,只是出现幻象罢了。再次睁开眼,那女鬼竟还在原处。
苏文皱起眉,倒退了几步,甩出拂尘直指着她:“不对,何兄。我看见了,是真的有个女鬼。至于为何感觉不到她的气息,恐怕修为不简单。”
何清眉目有些严肃,一把拉住苏文:“先走。”
现在是中秋之夜,也是月圆之夜,也有不少怨鬼蒙混其中,趁机作歹。更何况何清和苏文还有要务在身,这些不相关的,交给旁人便是。
她虽隔的远远的,却时不时地骚扰他们。突然疾驰飘前在苏文耳旁吹一口气,弄得苏文浑身疙瘩。恶作剧完后,又钻入人群中,让苏文找不着她。
“顽劣!”苏文暗骂,他倒是想找些粗口来骂,但是憋了半天,脸都红了,只憋出来这么一句。
“咯咯咯。”耳畔传来她的笑声。
何清嚼了嚼草根,懒懒地把手搭在苏文的肩上:“苏弟,你就是太文雅了。你就应该像我这样,随便一句话都能把对方气到喷血。你说那是个红衣女鬼,女孩子最爱年轻貌美了,你骂她又老又丑的老太婆便是。如果她生气了,就证明她一点也没有大家闺秀的气质,如果她不生气,就证明她真的又丑又老。”
苏文瞪大了眼睛:“啊?何兄,要是我激怒了她,她会不会把我也变成鬼啊。”
“不会哦。嘻,我很好看哦。”远远地飘来一句话,仿佛是个妙龄少女娇俏的声音。
何清貌似一点也不怕她,还挥了挥手,似乎在赶跑什么东西:“走走走,苏文很帅,但是没你的份。”一把拉住苏文,烧了张遁形符,两人身形一晃,眨眼间原处只剩下一些燃尽的符灰。
她蹲下身,托着脑袋,指尖轻轻捻着灰:“红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