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4800000007

第7章 夯实基础

张明俊曾经在日记中写道:“把天柱山村建设成‘生态优美、交通便利、居住舒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平安和谐’的具有山区特色、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不懈追求的梦想。”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伊始,统筹谋划全局,从改变制约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入手,带领干部群众修建乡村到组以及通户道路,组织号召群众修建水窖,建设集中饮水工程,改造用电网络设施……大力夯实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让天柱山村的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通过13年的不断努力建设,全村98%的农户家门口通了硬化路,全村群众全部结束了吃“天花水”的历史,100%的农户用上了高质量照明电,电视电话入户率达100%,90%的农户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开车走完全村需要两小时

张明俊向上级领导现场

汇报村上的发展规划2015年7月中旬,笔者赶到天柱山村采访。

村主任王本功骑着摩托车在前面带路,从安岚公路通往天柱山顶白云寺的一条分岔口起步,沿着蜿蜒的山路,曲里拐弯爬向山顶。一路上,笔者始终担心他的摩托车吃不消,却见他如在江中驾驶一叶小舟,轻松自如,安然无恙。

那天阳光明媚,天空蔚蓝如洗。站在天柱山山顶环顾四周,天柱山村如诗如画的美景尽收眼底。

望着盘绕在山间如蜘蛛网状一般的一条条道路,瀛湖镇党委副书记刘化波说:“这个村18平方公里的面积,目前修建了14条41公里长的水泥硬化路和6条5公里长的联户路,98%的农户家门口通了硬化路,仅此就在安康全市首屈一指,在陕西的贫困山区也不多见。”

“一个村这么长这么多的道路,如果沿着乡村道路开着小车把全村走个遍,需要多长时间?”笔者问。

王本功自信地回答:“起码需要两个小时。”

然后,他在原地挪动了几下脚,在笔者面前提起一只脚,炫耀似的说:“过去下雨的时候,出门两腿泥,现在无论天晴下雨,不管是出门办事还是走亲访友,脚上的鞋迟早都是干干净净的。”

“我虽是村主任,但如果没有明俊的担当,这些道路不可能建设得这么快,这么好。”王本功指着天柱山对面十、十一、十二、十三4个村民小组的通组到户路,感叹道,“去年2月份动工,从打路基到路面硬化,一直没有停过工,这才竣工不久。说良心话,如果明俊早走一年,这几条道路就全部泡汤了。因为地理条件限制,山坡太陡,施工难度大,所需的费用群众又承担不起,村上也拿不出钱来,因而这里修路的事在此前就一直被放在了其他事的后面。为修这条路,仅仅是明俊组织召开的群众会就有十几次,没黑没白地协调解决用地等各种问题。”

当时,张明俊就一个心思:不管客观条件多困难,也要想办法先解决群众最主要的现实困难,让群众尽早享受交通便利,之后再来解决其他问题。

面对资金短缺这一困难,张明俊到市、区政府及移民部门和慈善机构等单位“化缘”,请求资助;对于资金缺口,他个人先行垫资;工程没有人来承包建设,他让自己的建筑公司来施工……

“现在,5.3公里长的硬化路完美呈现在群众眼前。可在工程决算花费的370多万元中,明俊垫付的绝大部分资金,至今都没有着落,他和家人也从没提过要钱的事。”王本功说。

十三组村民李本元提及张明俊为他们组修硬化路的事,觉得非常惭愧:“我们没有出一分钱,也没有出一天力,去年村上就把硬化路修到了我家门口,都是张明俊想的办法,个人出钱又出力。”

李本元的邻居李本涛,在去年硬化路修到家门口后,不仅粉刷装修了房子,还给场院打了水泥地面。现在自己种的黄瓜、豇豆、四季豆等蔬菜吃不完,他就骑着摩托车带到镇上去销售。因为通了硬化路,他家多了一条零用钱的来路。同时,他还在家里办起了豆腐作坊,成了一个个体经营户。追忆张明俊,他一个劲儿地摇头叹息:“一个好党员、好干部啊!现在我们出行方便了,受益了,他人却走了。”

提起修建乡村到组通户道路,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异口同声地告诉笔者,这是张明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始终坚持抓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

2002年4月20日,张明俊上任后的第八天,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大会。

这一天,在瀛湖一小的操场上,聚集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共计200多人。相比村上以往召开的会议,其参加人数之多,被大家认为是前所未有的。大家之所以积极,是因为他们想知道这位新任的村支书,会告诉他们有什么招数能够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胸有成竹的张明俊已经深思熟虑并下定了决心,从抓通路、通水、通电“三通”问题着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变天柱山村落后的自然生产生活面貌。召开这个会议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他的这个想法,统一大家的认识、思想,号召大家全力支持与配合。

在这个会议上,为了尽快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鼓励动员各组群众迅速投入村组道路建设中来,他宣布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奖励措施:村民每修通一公里乡村公路,村上奖励1000元,他个人出资奖励100元。此话一出,无异于平地一声惊雷,参加会议的党员干部群众立即像锅里的沸水一样,激情涌动。但在稍稍平静之后,有的群众就发问:“你说了能兑现吗?你不能在这里落个嘴巴快活,结果把群众当猴耍!”张明俊告诉大家:“男子汉大丈夫,说话一言九鼎。”

当然,张明俊十分清楚村上的家底,别说1000元,就是100元村上也拿不出来。但是他不是信口开河,说这话时他已经做好了拿自己的钱来奖励村民的思想准备。

王本功说,张明俊当时是这样想的,这样承诺的,后来也是这样兑现的。

但是在当时,尽管张明俊的决心很大,并且决定拿出自己的钱来奖励群众,然而参加会议的党员、干部、群众还是在心里犯嘀咕。有群众在背后说风凉话:“牛皮是用来吹的,火车可不是用来推的。”

为了说服干部群众统一思想、集中精力、投入乡村通组道路建设,这个会议整整开了6个小时。而张明俊也在这个会议上讲了6个小时,面对群众的种种疑问,他都认真作答。

很多当时参会的群众回忆,那个场面,确实让人感到既尴尬而又激动。今天看来,这是张明俊上任后的那个春天里,带给全村群众的一次充满了无限美好期待的会议,在全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上可谓具有里程碑意义。

王本功说,当年修路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无资金;二是村大户数多,修路工程量非常艰巨;三是修路需要大量占地的问题,协调处理此问题非常棘手。

面对这些困难,张明俊的信心丝毫没有动摇,不断地给村组党员干部做工作,讲道理,消除大家心里的顾虑。在张明俊的工作日记中,笔者看到他当时的一段讲话:

我们干了村上的事,就要给群众办事,如果所有的事情都那么容易干好,谁都可以来当干部,还要我们干啥?正是有困难,不断解决困难,办好群众的事,才能见得我们的本事,也才能让群众信服我们。

“从当初修火石沟到华佗庙的乡村公路开始,我作为村主任,从内心讲,非常佩服他对群众事情的热心和耐心。”王本功说,上午张明俊还在山顶的十二组召开修路用地和投劳的各种协调会,晚上又到山下的一组召开群众参加修路的动员会。当时,正值三伏天,难行的山路,每上一座山或下一面坡,汗水都会浸透衣服,而他每天这样反反复复地来回跑,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群众要求协调处理的各种问题,他不厌其烦,耐心解释,积极协调处理。尽管要常常给群众说好话,甚至赔礼道歉,但从没有见过他发火或者生气。

见张明俊忙前跑后,热得身上生出了痱子,脚上磨出了血泡,王本功劝他:“累了,就歇一歇,别把工作搞得太紧张。把身体拖垮了,这个干部当得就一点儿都不划算。群众的事要办,但是也不能太过着急。”

张明俊掏心地给王本功说:“表叔啊,你不知道,我给人的表面印象是个慢性子,其实内在是个急性子,心里想干的事就想快点干好。你看这鞋子都跑烂了好几双,修路的进展还是不太理想,咋能不急呀!”王本功说:“我也和你一样着急,但是还得耐着性子一步步来。”

千难万难,修路的资金最为困难。在群众集资困难和申请上级有关项目扶持不能及时获批的情况下,张明俊个人垫钱购买了爆破器材和沙石、水泥等材料,拉回村里后分发到了各组。这下子群众信服了,随之群众所有的顾虑也被完全打消。

王本功说,在解决了修路所需的材料之后,占地、劳力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逐一化解。因此,群众的积极性上来了,家家户户齐上阵,男女劳力齐动手,踊跃投入公路的修建当中,早出晚归,干劲不减。随后道路建设在多个小组陆续展开。

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全村群众累计投劳1.5万多个,筹资25万元,新修村级公路18.7公里,拓宽整治村组公路8公里,修建通组到户公路26公里,实现了全村组组通公路,公路到户率达到了65%以上。

关于道路建设,张明俊带领村班子成员一直没有止步。从2002年至2015年的13年,他积极响应和争取上级各有关部门的项目政策支持,先后从扩建原有的乡村道路、新修村组路到道路完全水泥硬化,带领干部群众,千方百计不断提升道路质量。

截至目前,全村连接村组、农户的累计46公里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化,并呈现出了一种村级公路网络化的格局,彻底结束了过去“晴天出门满脚灰、雨天出行两腿泥”的尴尬景况。

今天的天柱山村,乡村道路不仅成为不断推动全村经济发展年年迈上新台阶的基础,而且也成为安康城附近一道美丽的乡村风景。

居住在山坡上的张明久、张明臣向笔者坦言,他们过去在农忙播种的季节,为了购买化肥,要步行到安岚公路边,从山下把化肥背回家。一天最多只能背4袋化肥,不仅劳累,而且麻烦费时。

“现在路修好了,如果需要化肥,打个电话,货车直接就给我们送上门;若是卖土特产,定期或不定期在家门口就可以与上门来的老板交易。”张明久感叹,“没有张明俊,我们村的道路不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难得他对群众的一片苦心。”

天柱山村道路图

村民冯甲生讲述的故事

冯甲生是天柱山村十四组的一位村民,在他的人生中,张明俊不仅是他始终依靠和信赖的朋友,更是他十分尊敬的一位党支部书记。

面对笔者,在追忆张明俊的生平往事时,他显得无比激动,一会儿站起来言辞慷慨激昂,一会儿又绘声绘色地描述,时而又夹杂着哀叹惋惜之情:

2002年,稳组并村后,明俊当了我们的支书。当时我们在老汪梁村山顶住,是村上最偏远的组,不通路。我们6户20多个人一直盼着能把公路修到家门口。

明俊了解到我们几户群众的愿望,立即到实地进行调查了解。看到相邻学坊村的乡村路与我们那里的几户人家比较近,经过测量果然只有不到两公里的距离。如果借势寻求个方便,修通我们组的道路貌似并不是什么难事。但看起来容易,真正要做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不仅要征得邻村干部群众的同意,还需要得到邻村很多农户的大力支持,因为要占用许多农户的土地,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麻烦事。

明俊掌握这些情况后,没有回避这些问题,比我们还积极。他主动带着我们几家的户主去和学坊村的干部群众商量沟通,希望能连接他们的乡村路,并经过他们的地界,给我们几户把路打通。

那几天,我见识了明俊的功夫,每天和人家一谈就到大半夜。每到晚上,时间若过了晚10时,我就熬不住,坐到那里就直打盹,但明俊坐在那里还是精神十足,不厌其烦,给人家说好话,讲道理。如此,做通了邻村干部的工作,又挨家挨户地做群众工作。为了不耽误那些人家白天的工作和生产,在他每天都熬到了深夜一两点的情况下,第二天还得起个大早,忙完村上其他的一大堆事,然后等到天黑,从山下步行上山顶,继续到邻村的农户家里做工作。我记不得当时他熬了多少个晚上,终于挨家挨户做通了工作。

最后,还是明俊个人掏腰包付了占用邻村群众林地的补偿款。

道路开始修建了,我对我们几户村民说:明俊为咱们的事这么费力操心,这么卖命,咱们给自己修路不能不拼命。说实话,当时不是我们积极性高,而是明俊把我们感动得不能不好好干。

修路时,明俊还隔三岔五地到现场检查督促。如果不能亲自到现场,他也会打电话询问进展情况。他每次从山下赶到山上,来回要走10里的山路,晴天跑得一身汗,雨天蹚得一脚泥。

为了我们的事,明俊都那样拼命了,我们除了卖命干还能咋样?受到明俊的鼓励,加上是给我们自己修路,我主动联系爆破器材、跑审批手续、找挖土机,带着大家主动投劳、集资,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把道路修到了我们家门口。

道路修通的那一天,明俊专门赶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站在新修的路上,他高兴地对我说:“甲生,你看,你们组能修通这条道路,说明困难还是难不倒咱。路通了后,将来还要搞好经济发展。”我笑着说:“这还不是你的功劳嘛,打破了历史纪录。只要有你带领大家,我们好好干,经济也一定会大发展。”

为了感谢明俊和村领导班子成员,我们几户人家给他们送了一块牌匾,上面写着“为民修路,造福百姓”。至今这块牌匾还挂在村党支部活动室的墙上,现在每每去村上开会或者办事,看见这块牌匾,想起他为我们群众做的那些好事,不由得让人直流眼泪。

冯甲生告诉笔者,那段时间,除了他们小组修通了乡村路,张明俊还带着干部群众,同时修通了村里其他小组的好几条路。

在冯甲生的叙述里,笔者发现他一直称张明俊为“明俊”,而没有称呼“张支书”或者“张书记”。他说:“这样称他,心里觉得亲切,不然就感到生分,对他不尊敬。”

笔者在多次采访中同样发现,很多党员干部群众和冯甲生一样,都在言语中称张明俊为“明俊”,如同呼唤自己的兄弟;有些年长者亲切地称呼他,如同呼唤自己的孩子。

冯甲生解释说:“缘由是明俊把我们群众都当作了亲人,真心实意为我们做事,所以大家都在心里把他也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改写吃“天花水”的历史

天柱山村如今的饮水水塔“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这是天柱山村村民很长时间内用水困难的真实景况。

山脚下的瀛湖碧波万顷,游船穿行如梭,俨然一幅天然的山水画。然而对于居住在山坡上的天柱山村民来说,他们心里装的却不是这幅美丽的图画,而是望着山下的湖水源源不断流向远方而不能饮用时,内心时刻涌动的一种无法向人表达的苦闷、忧愁和哀叹……

天晴要去取水,下雨天也要去取水。取水也罢,但水源并非在家门前,而是要用扁担挑着木桶去或远或近的水井或者露天池塘里舀水,最远的一个来回要走五六里山路,最近的也要走一二里路。如果一天不去取水,每天的两顿饭都无法按时吃到嘴里,牛羊猪等家畜饮水则更是窝囊——人们用过的洗脸水、洗脚水、洗碗水……至于在家里畅快淋漓地洗个澡,他们从来就没有奢望过。

很多农户因为山高坡陡路远,只好趁下雨天,积攒屋檐下的天花水,以供人畜饮用。于是,下雨天,各家各户屋檐下的盆盆罐罐,便成了大部分农家房前屋后一道别样的风景。但是这样的风景,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无言的痛。

人畜饮水困难也就罢了,红白喜事时最为尴尬。十四组的李金学回忆他们那个组群众过去用水的尴尬事,让人哭笑不得。有一年大雪天,本组的邻里一户人家死了老人办丧事,请了十几个劳力帮忙挑水。因为山高坡陡,取水艰难,导致水供不应求,事场的客人没有水喝,厨房的蒸笼因为底锅水少,被烧红了的铁锅烤灼了蒸笼的底座。那时候农村常用的蒸笼是木制的,像现在的铝制品蒸笼,就不会发生此现象。这事儿今天听来像是笑话,但过去在农村的事场却经常发生。因而,那时候无论谁家大大小小的事场,邻里帮忙主要的任务就是挑水。有充足的水供应,主家的脸上就有了光彩。

平常的生活里,水被各家各户看作是过日子的“一半家当”。由此可见,水对他们的重要程度。

显然,天柱山群众的用水状况和交通运输一样,如果继续沿袭祖祖辈辈肩挑背扛的历史,将不仅继续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将会影响每个家庭劳力投入农业生产的时间。无疑,水的问题也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于是,解决生活用水困难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提上了张明俊上任之初的大事日程。

经过调查论证,从汉江抽水上山,海拔高,投资大,成本高,难以实现。针对各组的实际情况,可行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恢复和完善过去的抽水站,解决部分村民用水困难;二是响应政策号召,动员家家户户修建水窖。

为了动员群众齐心协力、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修建水窖,在召开的全村干部群众大会上,张明俊亦是做出了令人吃惊的承诺:“你们修建一口水窖,除了享受上级的各项补贴之外,村里补助200元,我个人再奖励100元。”

群众修建一口水窖累计奖励300元,这在当时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加之享受上级的政策补助,可以说各家各户只要自己投劳,修建水窖所用的水泥等材料费用,几乎不用自己出一分钱。

虽然张明俊还是准备拿个人的钱奖励农户,但是他的话一出口,班子成员就在私下里劝告他:群众的“窟窿”永远都填不满,为群众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再说了,群众不一定真心领你这个人情,还会以为你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

事实上群众积极响应他的号召,看重的也并不是村上和他个人的奖励,而是看重了他为群众干事的一份真心真情。

汉滨区水利局水土保持工作站工作人员王联香说,当年他们包抓天柱山村的饮水工程项目,正是因为张明俊对群众关心,得人心,所以群众都能积极配合。通过汉滨区的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当年帮扶了他们村4万元,让30多户100多人吃上了自来水。

此后的三四年时间里,天柱山村在水利局等部门的政策扶持下,共筹集资金110万元,组织村民投劳1万多个,修建集中供水工程8处,铺设引水管道31公里,引水渠道6公里,修建水塔、蓄水池4个,修建蓄水30立方米以上的水窖290口,使全村85%的群众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张明俊这个人办事实在,值得尊敬。”王联香回忆,她多次到天柱山村检查饮水工程建设,每次不等他们提出要求,张明俊就会主动说:“质量问题不让你们操心,做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会非常认真,你们要求的我们坚决做到,没有要求的我们也会做好。”

王联香说:“张明俊是这样说的,也这样做了。”她至今清楚地记得,在饮水施工过程中,三组村民张光辉告诉她,张明俊确实是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真正的好支书,大公无私的好党员,不然上级有关部门也不会大力扶持天柱山村。

陈发银回忆饮水工程建设施工的一个事例。2012年,他负责给十九组和二十组修建饮水工程。当时的施工条件十分艰苦,因运输条件所限,导致所采用的沙子、石子等材料不合格,完成的工程质量经水利部门检测,未达到国家颁布标准。张明俊得知后,立即要求返工重建,并为此专门修建了一条运送材料的道路,确保了工程质量,解决了两个组800多名群众的吃水问题。

“如果不是张明俊,不可能为解决合格材料的问题去专门修一条道路,况且对于工程承包方来说这是亏本的买卖。”陈发银说。

正是因为如此,天柱山村连续多年赢得了市、区两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特殊照顾。

汉滨区水利局供水总站杨秀军介绍,水利部门在“十一五”期间为天柱山村投入了4个饮水工程,解决了全村大部分群众的饮水困难,可以说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全覆盖,这在全区是绝无仅有的。

通过不断努力,2014年年底,全村所有群众彻底结束了吃“天花水”、喝“蛤蟆尿”的历史,干净安全的饮用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让昔日取水用水难的景况成为历史。

“萤火虫”一去不复返

天柱山村今天的美丽风景萤火虫是天柱山秋收季节田野常出现的一种昆虫,飞行中腹部会散发出微弱的亮光。在寂静的山村夜晚,一个个飞在空中的萤火虫带来的点点亮光常常是孩子们眼中诱人的风景。

曾经,因为供电质量不高,天柱山的群众形容家里的电灯泡吊在房屋中间,其光亮就像野地里的萤火虫一样。2002年以前,该村有一半的农户拉通了照明电,但是因为电压低且经常不稳定,导致照明的电灯泡常常忽明忽暗。一位村民回忆,有一段时间,晚上开着电灯,还要点着蜡烛;夏天想用电风扇,电压低得带不动。

不仅如此,还有一半的农户家里没有通电。而陕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之一——安康水电站,就在他们天柱山村的脚下,近在咫尺,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电站对外输电,自己得不到用电的便利。对此,群众感叹,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却守着电站没电用。

其实,这是两码事,天柱山群众能不能用电,用电质量如何,与水电站没有任何关系。这既不是水电站的错,也不是水电站的职责所在,水电站也无法给予他们这个方便。

用电质量不高的问题在哪里?原来是架设的用电设施陈旧或变压器设施运行能力不足所导致。如果需要提高用电质量,就必须进行农网改造和增加变电器设备。

没有通电的村组怎么办?想办法筹集资金,架通用电网络,结束群众依靠点煤油灯照明的面貌。

同一个内容两种问题,什么时候解决?办法在哪里?张明俊给出的答案是,群众集资一部分,争取电力部门项目支持一部分,组织动员群众积极投劳,用三四年时间全部解决。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张明俊多次到电力部门奔走,争取支持。2003年得到电力部门重视,根据项目政策,决定给天柱山村没有通电的村民小组架通生产生活用电网线。因为财力、精力和地理条件等因素限制,具体实施中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逐片覆盖、先后施工的方式进行。随之,党员干部组织带领群众集资、投劳,全村通电和改善照明电质量的工程建设,紧张而有序地拉开了序幕。

十组小庙湾的电线这才刚刚拉通,乡亲们好不容易告别了点灯照明的“黑暗时代”,却有几户村民因为通电而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把刚架好的电线剪断了一回又一回,还阻挡供电所施工队人员继续栽电线杆。

“这几户闹事的村民,都是你的堂兄弟,还请你出面来协调处理。”施工人员和干部群众分别请求张明俊说。

张明俊赶到现场调查,这几户闹事的群众确实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几位堂兄弟。原因是,堂兄弟们响应通电集资号召,在交了集资款后得知,张明俊给邻里的几户贫困户垫付或免除了集资款,认为他不仅没有对自己人进行照顾,反而把他们当作一般群众对待,因此觉得不公平,在心里窝了一肚子气,欲借此退回集资款,且还要继续用电。

当晚,张明俊就把他的堂兄弟们叫到一起,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你们看你们像什么样子,人家那几家困难户穷得日子都过不下去了,你们还要争,不知道你们把脸都放在了哪儿?他们是穷得交不起集资钱,我才帮助他们的。”

堂兄弟们和媳妇们开始并不受他的话:“他们穷得日子过不下去,我们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你当干部,我们不占便宜,但也不能让我们吃亏!”

面对堂兄弟们的胡搅蛮缠,张明俊生气地说:“有你们这些兄弟,我感到丢人现眼。”

“兄弟你当村书记,我们也没有感到光荣。”

“你们究竟想让我怎么办?”

“问题明摆着,就是不公道嘛,你看怎么办!”

见批评没管用,反而让自己下不了台,张明俊便开始耐心解释做工作,然而效果还是不理想。最后张明俊决定自己出钱为堂兄弟们交上集资款,让村上退还他们已交的钱款。

当张明俊真要这么做了,堂兄弟们才感到非常惭愧,歉疚地对他说:“明俊,都是我们混账!你的钱也是血汗钱,又不是捡的,我们咋能让你掏钱。通电了大家都受益,我们自己也方便,都是我们一时糊涂,别再怪我们!”

堂兄弟们被感化,问题得到解决,张明俊心里高兴,说:“我当村干部,虽然不会用权力和政策照顾你们,但是你们如果确有困难,尽管给我说,我个人会帮助解决的。”

王本功说,张明俊给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受了不少委屈,但他从来没有放在心上,始终充满热情。

笔者通过采访了解到,2003年之后,天柱山村在2006年到2008年连续三年时间里,组织2000多个群众投劳,争取项目支持实施农网改造15公里,彻底解决了所有群众的用电问题。

截至2008年年底,全村实现了家家户户“明灯高挂”。

此外,通过“村村通”项目建设,家家户户看上了卫星电视,40%的农户实现了宽带上网。新农村安置点和道路两旁还安装了260盏太阳能路灯。

率先吹响新农村建设号角

张明俊和上级相关领导调研工作让群众从陈旧破败的泥土房子里早日搬进小洋楼,是张明俊改变全村落后面貌的梦想之一。这个梦想对于今天的天柱山群众来说,已经变为现实。

王本功说,天柱山村的新农村建设之所以有今天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是缘于张明俊的超前理念。在全国还没有推广“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的时候,他们的工作就已经开始起步,实施了新农村发展规划。

笔者采访中,通过张明俊写于2002年7月21日的一篇工作日记了解到,全村最早对五组进行住房统一规划,而这也是张明俊上任三个月时,针对群众住房所抓的第一件大事。可见当时天柱山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有战略布局的,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先知先觉、先做先为和长远眼光,在全区乃至全市、全省率先吹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号角。

这篇日记的具体内容为:

2002年7月21日。在五组村民张春余家召开全组群众座谈会,探讨本组经济发展和建设规划。

全组25户,户户的房屋都非常破旧,经过商讨,一次性将25户全部搬迁到安岚公路两边,集中居住在一起。

全村耕地350亩,已经退耕还林150亩,剩余的200亩地,其中125亩种粮,15亩种菜,60亩种草,发展畜牧业。

建房和发展畜牧产业资金来源,自有四分之一,向亲友借款四分之一,信用社贷款四分之一,其他办法筹集四分之一。

这次会议之后,张明俊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布属工作。第二天,发展具体规划、房建的审批手续办理和房屋设计等实施方案就得到明确。笔者从他的日记中看到:

7月22日会议。

镇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宋文峰、万安浩、杨科、徐坤生、田昌武等,村上干部张明俊、王本功,组长张春好、张春余等参加。

一次性规划20户,公路里边10户,公路外边10户。

按照宋镇长的要求,每户建房统一按照三间庄基地,最低建筑两层,统一大小、高矮、样式,不能随心所欲。

因为特殊情况,可以按照规划,先建后审批。审批后,若一年内没有建设,庄基地收回。

我的要求是,组上要开好群众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调整好土地;房屋的设计和档次要高一点,同时考虑安排两家能搞农家乐的农户,给予规划的场地安排要相对大一点;本月底就动工修庄基,第一批要有5户开始建房,第二批10户年内建房,一年内全部开建。

时隔10多年的今天,早已住上了小洋楼的五组群众,回忆张明俊在他们组动员统一搬迁的情景时,感觉就像是做梦一样。当初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张明俊在征求他们的意见后,会雷厉风行,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就为他们办妥了统一规划等所有的具体事宜。

天柱山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2006年,天柱山村被确定为全市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为了持续改变群众住房的落后面貌,让家家户户都能够住上漂亮的新房子,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张明俊带领班子成员跑遍了全村20个村民小组,走访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广泛征求意见后,制定了天柱山村新农村发展详细规划。

当年,他们制定的《近期新农村建设三年规划》计划建设村庄集中安置点37处,民居改造12户。

按照规划率先把分散居住在高山上的村民迁移到山下的公路边,面对每户只能按照“迁移式扶贫”政策享受补助5000元和很多农户缺乏资金等实际困难,张明俊和村组干部在协调解决搬迁用地之后,个人出钱雇用推土机等机械,为搬迁户平整宅基地,还为很多建房户担保贷款购置建材,帮助他们顺利盖起新楼房。

68岁的汪金平老人说:“天柱山村原来条件差,没有任何矿产资源和好的发展项目,世世代代都受穷受怕了。如今我们住得好,生活过得好,多亏了我们村有个能行的支书张明俊。”

“我家的幸福生活是张支书给的,他让我家彻底变了样!”作为全村最边远组的农户之一,冯甲生说,“我做梦都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住进小洋楼。”

2008年,全村再次掀起通村道路硬化建设的高潮。冯甲生代表他所在的村民小组找到张明俊,希望把他们组的土路列入硬化项目。他说:“明俊,你看,这个路是在你手上给帮忙修的,能不能优先考虑一下?”张明俊思考后给他算了一笔账:“甲生,硬化1公里乡村道路至少得十几万,完了你们还在山上,你忘了那年塌方了?住山上条件差。这两年,咱们村要优先保障村组主要道路和产业园区道路的硬化。你们先等等,我来想办法找地方,让你们直接搬到山下,水电路都是现成的,生活会更方便!”

张明俊说到做到,花了两三年时间多次做工作,在安岚路边给他们协调了一块庄基地。2011年签订协议,2012年开始建房。各家各户建房时,张明俊还自己掏钱买了烟、酒、茶叶等礼品,分别到各家看望。

2013年,冯甲生与最偏远的6户26口人全部搬入新居,彻底告别了高山。

冯甲生特别向笔者强调:“张明俊开始动员和帮助我们小组几户群众移民搬迁的那个时候,陕南的移民政策还没有出台,而他就已经在做这方面的事情了。”

笔者了解到,截至2015年10月,全村建设集中安置点3个,相对集中的居住群5处,450户村民建起了新楼房。其中,有30户居住在高山的村民搬迁到了位于山下公路边的移民新村。全村70%的农户住进了小洋楼,90%的农户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面对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张明俊没有自满,也没有止步,而是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他在日记中所写:

作为一名担负重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我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把握规律性,提高创造性,展示先进性,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辉煌成就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类推荐
  •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作者在二十年来的教学研究中,不断收集材料,全力重写,把考察时段上溯十九世纪,下及当代,细绘出“未来—变化—变后之变”三阶段大场面,并且以这个大规模考察作背景,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中国的诗学,哲学,宗教,是美国诗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
  • 少年书剑在津门

    少年书剑在津门

    故乡是一部读不厌的书,那页页行行,写着我和俦侣们的青春——它经历的路程,它焕发的风华,它遭受的苦难,它蕴含的情怀……《少年书剑在津门》是一部随笔集,也可看作是作者周汝昌的一部自传集。《少年书剑在津门》分为四大部分:沽水年华、津门忆旧、沽湾琐话及地杰人灵。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
  • 民国清流

    民国清流

    从2015年起便陆续迎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百年纪念热潮,一个世纪前,由一代文人学士引领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推动着中国迈入现代化进程。民国六年至十六年(1917至1927年),中国呈现了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肩的思想活跃、文化灿烂的局面。继承了传统“士”担当精神的一代民国清流在风云激荡的时局中扮演着先锋角色,共同擎起中国文化的苍穹。
  •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一书收录的都是胡适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哲学探微”收录的是胡适探讨中西哲学的经典文章;“第二辑:人生命题”收录的是胡适探讨人生观的经典名篇;“第三辑:四十自述”收录的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讲述了作者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作者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
热门推荐
  • 少年少年

    少年少年

    我用布包了铁锅里的青草和盐,让细君老婶拿着烫膝盖。细君老婶走的时候,要了剩下的青草,说回去能自己找来治了。阿爸一直盯着我,我突然不怕他的目光了,抬起脸看他。那件事以后,我第一次这么看阿爸。我又想起那件事,可好像不那么害怕了,不那么怕记得了。怪的是,我不怕记得的时候,就有点记不得那件事了。像有块橡皮擦,把那件事一点点擦掉,写上别的事,就是有那件事,上面也盖了别的事。
  • 王爷你欺人太甚

    王爷你欺人太甚

    赖雅琳,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刑警,在一次事故中受伤,被董博士所救,成了他的第一个试验品,穿越远古,被王爷救下!她被迫协从,却一直想着逃跑。他冷魅妖华,从不轻易认定,一旦认定就绝不放手,只有死在他手里的东西,没有逃跑的可能!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穿越之绝色商娇

    穿越之绝色商娇

    “对,就是这样。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为了防止宇宙被坏,为了,呵呵,说大了,重来一遍!!为了前世未完成的梦想,为了今生绚烂的未来,为了这世界因我而精彩,我,韩思思,郑重决定,要做一个巾帼商人,我要赚遍世间财富,我要——我还要——”~给你不一样的穿越感受,构架恢弘的架空大作,“推荐+收藏”,你在还等什么?
  • Family Reunion

    Family Reunion

    Eliot's haunting verse play, set in a country house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was performed at the Westminster Theatre in London in March 1939, six months before the outbreak of war.'What is wonderful is the marvellous opening out of consciousness, the flowering of meaning, which makes the play an account of a spiritual experience. There are passages of great poetic beauty, and statements which are the fruits of a lifetime devoted to poetry.' Listener
  • 拆拆爱

    拆拆爱

    宁毁十座庙,不拆一桩亲的时代已经过去,拆爱师就应运而生了。他们从雇主处取得报酬,以“拆爱”为最终目的。良心拆爱师白素素与黑心拆爱师的鸡血对决,看谁能拆了谁的爱!
  • 奴隶皇兄

    奴隶皇兄

    他,本是最低贱的男奴却因为容貌相似,成了病死太子的替身这个混杂着恶魔与天使气质的女孩,曾经在他奴隶的时候救他和弟弟一命她是自己心目中不敢高攀的女神,此刻却成了自己的妹妹………*她,二十一世纪神偷穿越到一个陌生奴隶王朝,在鞭子下救下一对奴隶兄弟。却没想到其中的他却成了疼爱自己入骨的太子哥哥……*要将你揽入怀里的欲望难以忍耐,当对你的占有欲越来越强大他站在权利的顶峰告诉她——我已经在你身边,等你很久很久……*【紫奴】他是叶景辰奴隶时候最好的朋友,温柔,挣扎。【傅雪娆】妖孽,蛮华国第一奴妓,妖精一样的男子。【风轻扬】大将军,冷傲,邪魅。——————好友推荐——————————————金屋锁雀
  • 陌上翩

    陌上翩

    陌上翩翩人如玉,白衣公子世无双。异世大陆,风起云涌,且看楚翩然和北陌离如何奏出一曲倾世之歌。楚翩然原本是楚家五岁被送到小城里的二小姐,十四年后,楚家又突然想接她回去。楚翩然淡然处之,她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弱小的女孩。五岁的楚翩然只是一个生母早逝不受重视的二小姐十九岁的楚翩然是凌驾与四国之上的势力之一夕羽宫的宫主谁能想到当初弱小的女孩能长成这般模样北陌离:是没有想到……
  • 最强Q币助手

    最强Q币助手

    “哎,打折?不要,就要全款买。”“游戏土豪?不存在的!”张天看着Q币余额的几十个0,有些无奈。“任务积分可以兑换任何东西。”“一个渣渣的小厉鬼,怕你?”“三年之约,南极穹顶,等你!”
  • 我可能是只假猫

    我可能是只假猫

    本准备当一只普通的猫,没想到竟慢慢变成反派大魔王......“我真的只想当一只人畜无害的小猫咪!但可不要惹我......”主角精致如妖的脸颊没有一丝表情。(无敌+妖怪+单女主+宠妹狂魔)
  • 盛宠萌妻:教授老公是总裁

    盛宠萌妻:教授老公是总裁

    开学前一晚睡了个男人,居然是自己的专业讲师!蓝蔚蔚望着讲台上的人间绝色简直想自戳双眼!然而,作为自己的专业讲师,白天一本正经的教她授课,晚上一本正经的教她造人,这真的好吗?又一次被某人吃干抹净后,蓝蔚蔚无比哀怨道:“老师,我认为您不该沉迷美色,您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某人翻身又将她压在身下,一本正经道:“是啊,白天教书,晚上育人。”新书《重生隐婚:恶魔娇妻,宠上瘾!》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