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6400000001

第1章 序

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大爱之花——陈绪伟散文集《以爱的名义》序

陈良学

《读者》杂志曾刊出一则寓言故事:某君散步,偶然发现路旁一堆泥土散发着芳香,遂用袋子装回家中置于一隅,不0想家中竟变得香气四溢。此君初以为这泥土是来自名山大川的珍宝,抑或是某种稀有名贵的香料。后来,在与泥土的一番对话中方得知,这不过是一堆在玫瑰园和玫瑰花朝夕相处的普通泥土。原本没有香味的泥土,长期浸润在玫瑰园里,也和玫瑰花一样染上了迷人的芳香。这大概正应了大诗人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意境了。

好友陈绪伟先生的第二部散文集《以爱的名义》,就是这样一簇成长于散发着芬芳香味泥土之中的大爱之花。

绪伟饱含着对故乡、对乡亲的深厚感情,用他清新朴实的笔触,把我们带到历尽沧桑的汉水两岸、巴山深处,让我们认识了一大群默默无闻地与命运抗争的“小人物”。在这里,我们惊奇地发现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的生存境况,听到了“小人物”们充满痛苦与欢乐的心声。最美丽的风景在乡村,最感人的故事在民间。绪伟在乡村这座文学的“富矿”里开掘得很深,以至于挖出了五彩斑斓的宝藏。他走进了芸芸众生的心灵世界,在火热的实践中体察伟大时代的变迁,真正做到了心里有底,说话有力;靠民众的喜怒哀乐来启发思路,激发灵感,从而焕发精神,创新思维,创作出这个时代最动人的篇章。

《以爱的名义》大多是写乡村的芸芸众生,凡人琐事,家长里短,田园生活,写得如此细微,如此精致,如此感人至深。书中大多描述的是凤凰山麓南北乡村中的春夏秋冬,春耕冬藏,日出日落中的亲情友情、来来往往。那一篇篇爱意四溢、行云流水般的篇章,读来备感亲切,越读越有滋味,给人一种轻松自然、天人合一的美感。你看,他笔下的凤江梯田:

凤江梯田,从水流湍急的东沟、黄龙洞两大河系攀越到云雾缭绕的凤岭、象鼻梁等无数个叠峰,从草木葱茏的罗家湾匍匐到悬崖峭壁的牛家山,这梯田仿佛无数条飞龙一样绕山梁、随沟湾绵亘不绝。时而迤逦行进,时而回旋如盘,那充满野性的青春活力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大地浮雕》

一个作家能否写出好的作品来,除了具有过硬的文字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生活底蕴和厚实的知识积淀,才能写出好的作品。而那种没有生活的基础和厚实的知识积淀,无病呻吟的东西,读起来令人乏味。正如绪伟所言:

一些平凡的人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用和风细雨的一言一行做了回答,那就是上善若水的人。这样的人,他们秉承了水的坚韧与灵性,在尘世中静守一份自己的净土,在名利中坚守一份自己的平淡,在做事中操守一份自己的理念。那就是:待人接物永远笑脸谦和,做事尽责永远童叟无欺,岁月流年永远厚德载物;只求淡泊一生,别世心安理得;只留似水淌过的痕迹——人品的光辉与人性的伟岸。

——《上善若水的人》

在绪伟的笔下,有善良朴实的老人,也有聪明幼稚的孩子;有贫困的盲人,也有瘸腿的强汉;有撑起破碎家庭的坚强妻子,也有纯朴憨厚不善言语的丈夫;有默默奉献的山区教师,也有大爱无疆的乡村医生;有“移动着橘黄色背影”的清洁工,也有“布满皱纹黝黑脸”的“苕哥”;有朝夕相处的近邻,也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你看,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从字里行间向我们扑面而来:

雪虽然越下越大,羊娃的心却敞亮了,爸妈就要回来了。他一口气跑到猴子崖与老君关相接的村道上,可是只看见雪花纷纷落,寒风呼呼地刮,大雾袅袅地升,却没瞅见爸妈的影子。不会的,真的不会的,吴大叔在这个村里是最善良最诚实的人,他说,爸妈回来了,那爸妈一定是走在路上的。就在羊娃忐忑不安的时候,村道上远远的,有两个人影向猴子崖走来。就是爸爸妈妈,就是爸爸妈妈,羊娃喜出望外,又快步向那两个人影奔去。

——《羊娃的年》

那是一次偶遇,男人单臂背着瘸腿的母亲在医院看病,挂号要排队,满头大汗的他喘着粗气,站在那里腿不停地在打战。“儿啊,走了那么远的路了,放下我吧,我不疼,能在墙边下坐着。”是一个母亲慈弱的声音,她在队子前面听见了,也听清了。于是她回头望了望,那男人的汗已滴湿了地面,没有言语,仍那样背着有些苍老的母亲。轮到她挂号时,她挂了内外两科的号,走出队子,拉开那男人说:“你母亲看内科还是外科?”那男人感到突然,离开队子有些生气,瞬间又转为疑惑,然后不解却又实情地回答说:“母亲腿瘸了,拄着拐杖为我做饭,炒菜倒了拐杖,把手摔断了。”“那就是外科,上二楼,我带你们去。”她不由分说就扶着他们上了楼,到了外科室。

——《一个女人走进来》

暴雨,夜以继日地猛灌,广袤的土地被呛得微微颤抖;洪魔吞噬河岸家园农田,泥石流似猛兽直扑山边的农户村院。鸭蛋河村的杨宗兴,当机立断,顶暴雨、踩泥泞,连续几天转移群众,当他救走最后一位七十多岁的五保户、智障老人李支禄后,不幸被泥石流吞噬了生命。

——《生命之美》

著名散文学家秦牧说:“散文这个领域是海阔天空的,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一切篇幅较短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它是文艺性的政治、社会论文……它或者是如实记事,也许夹叙夹议,也许气象万千,也许三言两语。”秦牧的这些主张,颇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当今关于散文含义与范围的一种看法。南帆在《文学的纬度》中说:“散文可以兼容诗的成分,小说的片段或者论文的雄辩。”这就是说,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散”。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散文在写作上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它既可以叙述平易近人的闲情逸致,又能描绘大千世界的琐事趣闻。

同小说、剧本比,散文的篇幅是短小的。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之一的《钴潭西小丘记》,只有四百字。有叙事,有议论,不仅写景细致生动,还表现了他抑郁的情怀,很耐人寻味;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更短,不到四百字。因为散文不像小说、剧本那样必须具备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所以题材可以十分广泛,甚至可以用一些片段作为材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凡是我们所见所闻所感,虽然只是一个片段、一个场景、一点思想的火花、一曲感情的波澜。所有这些,无法用小说或剧本反映的内容,却往往是散文的好材料。可以说,绪伟很好地把握了这一思路,观察生活很细腻入微,他笔下的一些感人至深的事物,往往是被别人所忽略的,这真是他的作品出新和独到之处。他每篇散文构思巧妙,有形散而神不散之感,仿佛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散文中的语言朴素无华,贴近生活,散发着泥土气息的芳香,而其中语言流畅又是一大特色,读之,像小溪的流水欢欢乐乐,潺潺而去。例如:

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半截男人,所有人都没想到,这分明是塌到底了的天,一个女人竟能顶起来,而且撑得稳稳的!儿女们都该上学的那天,爱珍把新书包挎在儿女身上,同时把儿女叫到男人床前跪下,她说:“你爸都是为这个家没了腿,你两个就该更有志气和智慧,我不会让穷字永远住在蒲家,你们两个的任务就是必须考上大学!”一对双胞胎儿女泪流满面地使劲点头,那时他们才刚满七岁。

——《直到把你背上天堂》

坑坑洼洼又狭窄的马道巷,因这一盏灯笼的照明而顿时光亮起来。这样的黑夜有打灯笼的行人不足为奇,亮光微动地一摇一晃,大家谁也没在意,当灯笼越靠越近的时候,我隐约听见有“嘀嘀咄咄”的声音,这“嘀咄”声也越来越近。我正在疑惑时,打灯笼的人就要与我们相遇了,只见他立即停下来,站在一旁,举高灯笼,明显在给我们照路,示意让我们过去。我们走近仔细一瞅,全都惊呆了,原来他是个盲人,两眼望天,左手举着灯笼,右手紧紧握着一根竹棍哪!显然是他听到了我们的脚步声,停下让我们先过哦。

我终生忘不了盲人那句话:“你们好走路,我就路好走。”

——《不灭的灯笼》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散文易学而难工。”因为它朴实,却从中见神采;它平易,却从中见炽烈;它简洁,却从中见充实;它自由灵活,却易写难工。散文犹如青春少女,神备则“淡妆浓抹总相宜”。题材广泛,特别是在“小”题材方面有宽阔的天地,是散文的主要特点。绪伟就非常善于运用这一个特点,这使得他的散文更迅速地从不同的生活侧面来讴歌、来反映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散文的构思是指文章在孕育过程中,作者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它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题,考虑散文的谋篇布局,探索最适当的表现手法。情有所动,有感而发;借助形象,以情为文,行文方可挥洒自如。在这方面,绪伟非常善于寻觅“动情事”,捕捉“动情点”。你看,他笔下的那些“动情事”和“动情点”,犹如电影“蒙太奇”镜头一样,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那年的九月,也是桂花香的时候,她被一辆红色富康从姑娘拉成了女人,在一串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炸成了那家男人的婆娘。月圆的亲密才刚刚品出个滋味,男人说让婆娘能过上更好的日子,能穿更体面的衣服,等今后有了儿子能上更好的学校,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他说,他先得离开这山沟,去南方挣更多的钱。一张火车票,就把她判定为留守女人。

“月亮走,我也走……”可月亮已经由东梁走下西山,再从东梁升起又从西山下去,而且这月亮由圆走成缺,又由缺走成圆,她却走不出这条山沟。每夜就这样,她从房里走向门前,颤抖的脚步一一走到这一天,她就禁不住双眼溢满泪水,恨不得把月亮望穿。

——《望月女人》

植根于什么样的土壤,就会获得什么样的营养。民间是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生动的文学资源。尽管我们今天处于信息时代,互联网上有着海量般的信息,然而不论网上信息多么丰富,都代替不了作家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因而绪伟深深感受到:

每当没有思路的时候,没有创意的时候,没有灵感的时候,没有想法的时候,我就到乡下去接地气,去眺望窗外的风景,去了解憧憬的生活。在努力的工作中去收获思考,去赞扬人生的美好,去感悟人生的真谛。

——《感动的空间》

深入乡村“接地气”,使他从穷山僻壤、街头巷尾挖掘到了带着玫瑰芳香的泥土,听到了老百姓的心里话,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深入乡村“接地气”,使他有了对当今社会、对黎民百姓的深刻认知,于是便有了创作的灵气,有了写不完的题材,进而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提炼散文的主题,以深厚的生活积淀丰富散文的内涵。正因为如此,在他的笔端,才源源不断地涌流出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文字,作品因深入而生动,因真切而感人。你看,那些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给人以家书般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吃泡汤肉,是山里人的情义也是延续的习惯。杀了年猪,当天要请上坎下屋、三亲六眷、村里组里的一些人来吃泡汤肉,满院坝摆满几大桌,粉条搞肥肉、酸辣炒猪肠、干洋芋炖蹄子、白萝卜焖排骨、皮豇豆炒猪肝,几大碗几大盘地上,再提出几塑料壶刚热的苞谷酒,任其划拳、猜宝、打杠子,吼声想多大就多大,哪怕把山梁吼颤,把溪水吼喷,把雀鸟吼飞,山里人才感到尽兴,才觉得开心。

——《杀猪过年》

托物言志或寄情于景,作为间接抒写感情的艺术手法,在绪伟的散文里随处可见。用这种手法来抒情,蕴涵深厚,更富有诗意,耐人寻味。绪伟在运用这一手法时,特别注意到了“形”与“神”似,“物”与“志”同。所以,他的文章生动形象,饱含感情。写人惟妙惟肖,写景有声有色。你看:

几棵小树,长在城市的河边。城市扩建要修河堤,有人说,毁了它,城市会更宽一些;工程师说,留着它,城市会更美一些。就这样它们被保留下来,原地站在新修河堤上的霓虹灯下,坚守着一方。

冬去春来,夏过秋临,几棵树始终默默地追求着阳光,把根钻进土地深层,在城市的空间和水泥沙浆浇灌的河堤缝隙里无语地生长,快乐地成长,已成参天大树……终于那一夜,倾盆大雨,河水暴涨,上游河堤垮塌,城池被洪水淹没,新建楼房倾斜,古桥被冲毁,求救声一片呼号。这时,几棵树倒了,并排横卧在河的两岸。几棵树搭成便桥,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这些鲜活的生命,沿着几棵树跨过了地狱,走向了生存延续的地方,有了活着的希望。

——《几棵树》

散文同诗一样,需要有联想。联想是一种思维活动,所以,联想常和激荡的感情联系在一起,人们在感情激荡时,往往浮想联翩;没有联想,有些感情就无从表现,而散文又往往是需要抒情的。没有联想,散文就散不开。绪伟善于借助于联想,运用诗的意境形象思维,将一幅幅生动图画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他突破了题材局限,开拓了散文的广阔天地,真切自然。将鲜明的艺术形象与深厚的感情统一起来,以精练形象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深厚感情,达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深刻的思想或深厚的感情又通过精练的耐人寻味的语言,通过动人的形象来表现,这是诗意的又一不可缺少的因素。

乐观开心的性格,使凤江女人长于满足,喜好暗自乐观。她们几挑粪换来坡梁上那个大双托的苞谷,几担水浇出层层梯田的金黄,她们会抿着嘴甜甜地笑一冬;在自家树扒里扎一转篱笆,养几百只土鸡,屋后圈里喂十几头大肥猪,笑声会在心里荡漾一年;男人外出打工挣回的钱加上自己汗水换来的家庭副业收入建起了楼房,上坎下屋和外来人投出羡慕的目光时,她们总是把场院和屋里收拾得干净利索,躲藏在自己男人的背后幸福一辈子。功不自夸,钱不乱花,富不外现,乐不张扬。

——《凤江女人》

除了素描般的人物描写之外,绪伟的散文也不乏睿智的思辨。思辨是散文核心的内涵,如果没有了思辨色彩,也就没有了散文的深刻与丰富。绪伟的散文或即事论理,寓理于物;或旁征博引,以古喻今;或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在对人物的素描之后,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感而发,表达得充分,说得准确。例如:

有的人会在单调冗长的旅途中昏昏欲睡,抵达终点时,却发现自己实在是白走一遭;有的人在不断地变换自己的目的地,当他的激情与生命耗尽时,依然徘徊在最初的原点;有的人不加思考地去适应生活,却一味地焦虑、困扰、不安和无所适从;有的人还没做什么事,满脑就被虚无功利主义和浅薄的享乐主义而主宰,竟然让潜藏在唯美衣衫内的欲望之虱骤然风行。

……广阔的世界,盛开鲜花无数。玫瑰有玫瑰的娇艳,菊花有菊花的清香,小草有小草的坚韧……所有的一切,只有用心体会,才会明白什么叫作无与伦比的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

矢志不渝地潜心投入乡土文学的创作之路,说到底,是与作家的生活体验密不可分的。绪伟出生在汉阴本土,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凤凰山南麓、汉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中度过的。他放过牛,砍过柴,吃过树叶草根,攀爬过悬崖峭壁;青年时代,他当过民办教师,有幸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后来,他当过中学校长、县委办主任、宣传部长,最后在政协领导的岗位上风雨兼程十余年。一路走来,历尽了人生道路的艰难坎坷,品味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丰富的人生阅历,给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于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上。童年时岁月的苦涩,饥饿的求学之路,都在他记忆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改革开放后的大好岁月,又正值他的青春年华,曾经的苦,眼下的甜,全都融入他的血脉,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故土情结”。作为一个业余作家,绪伟选择了现实主义的道路——为养育了他生命的贫瘠土地树碑,为他所熟知的、创造了历史的底层群众立传,实在难能可贵。

我和绪伟是汉阴老乡,我们有着同样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也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大概十几年的时空之隔,我们先后在同一张办公桌上夙夜兼程,伏案笔耕。他曾经是新闻领域的“快枪手”,汉阴每有重大新闻,他的报道都会及时见诸报端。曾几何时,在新闻写作的同时,他的文学创作也悄然发轫,且收获颇丰。

几年前,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乡村的牛》问世,在文学界和党政干部中已经是轰动不小。不料几年过去,他在各报刊发表的散文又集腋成裘,一部新的散文集躁动于母腹之中,不能不令人刮目。勤奋、谦和、低调、包容,是他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诚如他自己所言:“做一个上善若水的人,秉承水的坚韧与灵性,在尘世中静守一份自己的净土,在名利中坚守一份自己的平淡,在做事中操守一份自己的理念。”正是由于他的大爱之心,才使他善于发现和描写人类之爱的闪光点,这一株株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大爱之花,既熏陶了他自己的情操,也必将感染读者,这正是本书的可贵之处。

《以爱的名义》即将付梓,绪伟嘱我为之作序。通读书稿,感触颇深,看到动情之处,竟使人热泪盈眶。于是挑灯夜战,秉笔疾书,写下些许感想,仓促之际,未加雕琢,虽显粗疏,却是发于心声,是为序。

2014年8月8日于北京香留园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把心放在世界最温暖的角落

    把心放在世界最温暖的角落

    属于每个人成长中的瑰丽岁月、迷茫和感动。治愈系暖文,具有疗伤效果的文字,划破冷冬的阴霾,带来灿烂的春日暖阳。
  •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我们将天下最美的有关父爱母爱的感人文字汇集成篇,希冀青少年朋友能在一篇篇文字的述说中感受到爱的流淌,体会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向爱致敬的同时,更加珍爱自已的生命,善待父母陪伴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就让我们写下一笔笔感恩的寄语,给父母送去一丝丝问候。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希望这些美文带给你感动的同时,也将教子的智慧一并赠予你:用爱培育孩子!爱是远胜于金钱千百倍的馈赠。
  • 第四极(上)

    第四极(上)

    这是公元1912年早春的一天,以英国上尉罗伯特·斯格特为首的五人南极探险队,经历了数月地狱般的旅程,终于成功到达了南极点。就在他们准备欢呼胜利的时刻,却突然发现:挪威人阿蒙森已于四周前在这里插上了他们的旗。在一场冲击南极点的较量中,斯格特失败了。“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既愤怒又悲伤的斯格特在日记中写道:“再见了,我所有的梦想。我的上帝!这真是个可怕的地方,我们使尽了全力,却无法得到第一人的荣誉……现在我们要回家了,这将是场艰苦的斗争,我不知道我们能否回去。”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 旱塬播绿

    旱塬播绿

    10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芜,干旱少雨,风沙四起,生态恶劣,人烟稀少。作为移民开发区,各项建设是一张白纸,创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热门推荐
  • 傲娇总裁带回家

    傲娇总裁带回家

    “咔擦——”黑暗中闪出一点火光,随后熄灭,香烟的味道随即散发出来。坐在沙发上久久沉默的男子终于开口说话:“这么说,白乐雅逃婚了,白家把你给弄来当顶替新娘?”
  • 千香百媚

    千香百媚

    "仙音飘渺,人心难测,天道难寻。作为一个清音柔腰姿容好的软妹纸,修真不光是修仙,还要修身。其次长的好看不是我的错!!!论最美修真女仙的慢慢修真路!"
  • 紫月银狐

    紫月银狐

    神魔自古势不两立,却逃不开宿命的安排……妖界至尊银狐王vs女娲后人洛月,不该交错的两人被宿命牵扯,身世的颠覆、情仇的跌宕、介于女娲魔族间的左右为难。从踏出苗疆的第一刻起,她的宿命便开始悄然转变,亲情、友情、爱情,是否愿意为一个面目全非的她而停驻?
  • 傲世厨神

    傲世厨神

    厨神重生,弥补平生遗憾,异火烹天,神艺惊世,再掀傲世传奇。杨辰厨神转世,修炼蒙心胎藏秘术,灵植隐藏,被人认为天生呆傻。危机之间,灵智大开,从此惊人入世。灭天才,斩妖孽,成就一代传奇!
  • 金融街

    金融街

    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幢幢高楼耸立于金融街,形形色色的投资家、投机客云集于金融街。S市的金融街,其实是改革时代中国金融界的缩影。《金融街》是国内第一部全方位、全景式描写金融领域的长篇小说,读来惊心动魄,意味深长。
  • 春风吻过你的美

    春风吻过你的美

    这是一段发生在80年代末期的爱情故事。故事主人翁刘丽在昌明家族中工作,偶遇了心中的老男人唐襄年,两人再续了一回纠葛虐心的爱恋。最终,以刘丽生意失败作结。时隔多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两人再次邂逅,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之后,两人终于无法抑制深藏在内心多年的暗涌。而刘丽在最终明白唐襄年对自己的深情后,将再也无处安放剩下的余生……唐襄年回望自己的前世,作者将共和国历史上那段清纯时代的爱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娓娓道来,让人经由暗中泪水透视惨痛的历史之时,明了了作者及一代人心中隐秘的骄傲!
  • 细水流年里的围城故事:杨绛与钱钟书

    细水流年里的围城故事:杨绛与钱钟书

    古月堂前一见钟情,大师与才女结成了灵魂的联盟。他们的生活以书为核心,他们的爱以对方为核心。抗日战争中,他们两地分居,但彼此挂念;抗日战争后,他们在“竞争”中,洋溢着各自的才华。杨绛,一位见证两个世纪文学历史的大家;钱钟书,一位令人拜服的国学大师。
  • 孤家

    孤家

    一个成熟的灵魂,一睁眼,看见了两轮明月,周围古香古色,他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稚嫩的孩童身体。自己成了一国公子,可悲的是,他正作为质子,被质往敌国。周围的人皆不怀好意,他隐忍八年,终于等到了一个回国的机会。这一天,他的父君领军在外,突然驾薨。这一天,他得知他能回国继承君位,但一路上危机重重。这一天,他年方舞象。(纯历史架空文,世界背景有类似附魔的武器打造技术,但没有修炼,只有普通人,有点强壮的普通人,以及非常强壮的普通人)
  • 道门法则

    道门法则

    q群:订阅群1701556,盟主群954782460,其他书友群657860597。道门掌控的天下,应该怎么修炼?符箓、丹药、道士、灵妖、斋醮科仪......想要修仙,很好,请从扫厕所开始做起!符诏到来的时候,你需要站在什么位置?
  • 江是江,湖非湖

    江是江,湖非湖

    武者,力为先,气其后,心为极。力极,气极,心极,即武之极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唯力不破,唯精不破,而快与力相辅相成,任何一门武功达到精通的地步,都是同样的高深。…………………………………………假如你是一个武功高强的江湖大侠,身边有这样的两个美女。一个温柔贤淑,善解人意,智慧过人,但做的饭菜实在难以下咽;另一个豪迈大方,活泼开朗,天真无邪,却做得一手好菜,堪称天下美味。你会选择谁和你一起快意江湖,行侠仗义?群聊197882643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