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 感动 受益——来自边疆一线基层人行工作者的声音
一年的日子马上就要走到岁末,在快到年底的时候,翻看《西安金融》2005年的每期期刊,总有一种亮点纷呈、异彩夺目的感觉。
——面对浩瀚的信息,《西安金融》为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提供了有效的选择;惑于迷离的表象,《西安金融》为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揭示本质和真相;置身纷繁的思潮,《西安金融》为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传递权威的判断。面对万变的时代,《西安金融》引导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推开樊篱,抛弃任何狭隘的视野和思维,注入一种大视野、一种大思维,彼此交流,携手共进,积极面对腾飞发展的世界。
——《西安金融》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刊物定位在既为宏观服务又为微观服务上。所刊登的稿件对西部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有这么几个特点:稿件结构合理(既有高水平的专家专稿,也有基层一线人行通讯员的稿件;其理论触角既涉及理论风险模型、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经济运行、国际资本流动、金融生态环境等,又有对“麻雀”的解剖,大大提升了刊物的层次;加大了对分行和中心支行中心工作的宣传,利用《西安金融》彩页,刊登分支行行长工作活动图片),版面设计新颖(杂志进行了改版调整,页面由64页增加到80页,版面格式逐渐向国际标准看齐;在编辑、设计、制版、印刷质量上推上一个新高),栏目多样纷繁(如分刊首语、专稿、经济金融分析、调查与研究、货币政策、理论探讨、银行业务、外汇管理、农村金融、问题与思考、基层动态、综合、钱币研究),优秀稿件频出《加强改善金融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在深入调查近年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金融整体运行产生了巨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当前陕西省房地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陕西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1978年以来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变化的一个比较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对1978—2003年我国各省份城市及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消费差异,各省份城市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消费差距作了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出现收入上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可以说是市场经济下公平竞争、效率法则、优胜劣汰的一种必然结果,而且对于我国可能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客观存在;政府的作用空间就是通过建立有效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不使这些差距过大,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关于国内企业海外间接上市的几点思考》(孙天琦),总结了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基本情况、方式选择和上市动机,从境外上市中存在的关联交易、刺激地下钱庄发展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国有资产流失、国内优势资源与利益分配外流、税收流失、外商直接投资虚增、外汇占款增加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币值稳定等方面分析了海外间接上市可能的风险,讨论了引申出来的三个问题:国际证券交易所竞争加剧,激烈争夺上市资源,交易所逐步分层,分工格局逐步明朗,国内证券市场有边缘化的潜在可能;一些知名跨国公司从海外资本市场撤离值得我国企业思考;交易所的竞争、国内企业在海外间接上市,在货币层面上是货币竞争、货币替代的一种表现方式。给出了一些原则性对策思路:发展资本市场;间接融资体系中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从两个线路上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税收政策并轨,清理各种“外资超国民待遇”政策,封死政策套利空间;在我国资本项目逐步放开、国内市场与国际愈加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海外间接上市中的相关监管政策问题。特别是在指导基层一线通讯员写作和提高水平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基层通讯员学习写作从实践到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是一种升华。
——《西安金融》立足西北,放眼全国,破解矛盾,为央行实施金融调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注重提升调研层次,多创调研精品,增强了政策银行的导向功能,她关注微观层面,注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克服身处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制约,择优刊登一些较高层次对金融改革情况、内部治理结构、中间业务发展等具体运营的稿件,富有挑战性和开拓性。注意启迪读者思想、理清思路、突破观念、探索银、监分离后的新航道,为进一步深入改革起到了导航的作用;她及时传播经济信息,反应金融动态,供领导决策与参考,她注意蕴含最新的金融知识,成为基层一线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使基层一线工作者在不断的钻研中得到提高。
——《西安金融》发挥了领导机关金融专业刊物应有的作用。在落实《西安分行重点调研课题管理办法》《西安分行特约研究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加强对分行全辖金融研究工作的指导、组织和研究工作的规范性;她集学术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紧密结合各个金融时期组稿、约稿,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业务部门负责人或业务骨干撰写专稿、专论、评论等,增加指导性;针对当前经济金融活动中重大问题,组织研讨科研课题,开展学术交流,增加学术性;不断开辟新栏目,如出刊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颁布实施二十周年国库征文专辑、国库工作专题、团委“青年课题组”专栏、金融改革专栏等,不断挖掘新稿源,不断扩大知识面,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增强可读性和西部地区经济金融刊物的特色性。
——《西安金融》为基层一线工作者提供了个性飞扬的天空。本着理论研究成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约稿制度,加大了《西安金融》的组稿力度,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交流平台,使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养成了善于思考,挖掘和捕捉工作焦点、难点和亮点的好习惯,使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注意收集、积累和分析资料;为西北地区广大的金融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对实践再认识的创作平台,引导我们基层一线工作者正确认识金融改革,正确认识市场的潜移默化。
——《西安金融》提高了央行权威。为实施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搞好金融服务创造舆论条件,为提高全民族的金融意识、普及金融知识服务。既得到当地党政的好评,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我曾经把《西安金融》不定期的送到我们当地的州、市领导手中,受到地方党政领导的好评。同时,《西安金融》的编辑们还特别注意感情投入,每年召开通讯员会议,加强了感情联系;2005年春节、中秋都向通讯员送来节日问候的邮件,温馨感人的细节使遥远边疆的基层一线通讯员归家般的感觉。
写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刊登于2005年第11期《西部金融》
让我们的心灵充满灿烂的阳光——写在2007年即将到来之际
不知不觉就到了这个时节,天上飘着晶莹的雪花,心里却落着暖洋洋的欢欣,2006年最后的日历正在一页页减去,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心灵里的阳光——站在新年的门槛上,我们心中新的东西在心里萌生,成熟,积淀,收获,我们的心灵充满了灿烂的阳光。
我们相信2007年的第一天注定和往常一样,是极为平常的一天,北国的雪花,南国的暖阳,还有来来往往人海茫茫,无限的希望憧憬,历史并不常常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让一切发生改变,只是在我们的心里要永远充满阳光,因为阳光意味着梦想和新的希望。
的确,大自然的阳光总能给人以温暖,沐浴在阳光下的人总能感觉到舒适与祥和。那么,什么是心灵的阳光?那就是在心灵的窗户上有一道光线透进情感的屋子,并让您的心情舒畅起来,那么这道光线就是心灵的阳光了。
一个人可以在生命的舞台用动人的歌声,演绎各式各样的人生历程,却不可以离开心灵的阳光而独自舞蹈。特别是投身在央行建设大舞台的姐妹们,心灵要时刻充满灿烂的阳光,当明媚的阳光抚摸我们的心灵时,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可以远离尘嚣,隐去悲伤的愁云,寻得一方净土,让我们的灵魂常驻于烟云缥缈的仙境之中,使我们美丽的生命不再脆弱,以健康的心态看现实、看世界,用心灵的阳光普照平凡的人生,亮丽和温暖每一个平淡的日子,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炼,演绎现实生活中万紫千红的绚烂色彩;只要心灵的阳光是灿烂的,生活的音符就一定是最精彩的,最具动感的,生命才最接近本质的真实。只有我们拥有呼吸的每一天,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精彩。
无论如何,相信2007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新的一年,将升腾着新的希望,沉淀着逝远的心情,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珍惜宝贵资源和情谊,继续播种着信念,收获着幸福的希望!让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微笑着唱着生命的歌谣,共同去拥抱新的灿烂的太阳,让生命绽放更加有意义的华彩!
写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刊登于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女职工工作之窗》
小数点挪位 近亿元国库资金差点儿被错划
2006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库局对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中心支库履行国库监管职责,对成功防范和化解国库8260万元资金风险的做法给予通报表彰。通报表彰的典型事例全文为:“2005年11月28日,新疆巴州中心支库在对财政局提交的拨款凭证进行柜面审核时,发现其中17笔拨给州属预算单位医疗经费合计金额高达8260.6万元。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经办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及时与州财政局取得联系后,得知是财政局经办人员粗心,将17笔拨款单金额小数点位置点错,致使金额扩大了100倍,而复核人员也未发现此错误,直接将拨款单送到了国库。由于巴州中心支库的严格审核把关,避免了近亿元财政资金的误拨”。
典型案例:2005年11月28日下午5点左右,国库巴州中心支库受理了巴州财政局国库科提交的100份拨款单。与以往一样,业务人员先是忙于将这些拨款单分类,但在分类的过程中,却发现一个较反常的现象:拨款笔数不多但额度却很大,用途大多是州属单位的医疗费,最高金额的一笔拨款是拨付州畜牧局的一笔1862万元行政单位医疗费。如同此类拨款单共计17笔,金额为8260.6万元。
为查清款项的真实性,国库科业务人员立即停止了提出清算业务的票据划分工作,及时与巴州财政局国库科的相关办事人员联系。经核对,原来是巴州财政局国库科办事人员由于工作粗心,将17笔拨款单点错了小数点的位置,使每笔票据的金额增长了100倍,在复核人员没有发现错误的情况下,票据直接送到了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由于国库巴州中心支库的业务人员高度责任心和极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了近亿元财政资金的误拨而将导致的国库资金风险。
案例启示:此案例充分说明国库资金风险可能潜藏在资金运转的任何一个环节。因此,国库工作人员应彻底消除国库资金无风险的思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把防范资金风险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加大对异常、大额拨款的柜面审核力度,坚持大额拨款、退库的三级审批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加强与财、税部门的每日、每旬、每月对账工作和日常交流、沟通工作,做到有风险早发现、早处置,防患于未然。
此案例充分说明作为严把财政预算资金的最后一道关口的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责任重大,是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不仅是法律所赋予的职责,也是加强国库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国库资金支拨环节的柜面监督的必要。办理财政预算拨款时,除按制度规定审查凭证外,对发现资金流向不合理情况要高度提高警惕,及时提醒财政部门改正,有效地发挥国库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在对财政预算单位的拨款在做到及时审核、及时办理、及时划拨的基础上,认真“四个不办”即不符合政策的不办、不提供相关文件的不办、资金去向不明的不办、对大额资金或有异议的拨款的不办国库巴州中心支库在办理预算拨款业务中,认真履行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能,充分发挥了国库的监督职责,多次防范国库资金风险,得益于长期以来支库领导注重组织大家学习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不断增强国库干部的法制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保障地方预算的顺利执行,推动国库业务的向前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写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刊登于2006年6月25日《新疆日报》
他心中有一座伟岸的信念大山——记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离休老干部杨聚德同志二三事
2006年4月的一天,按照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的通知,借调我采访先进典型人物,为即将召开的西安分行先进事迹报告会做好前期准备。安排我的是采访一位93岁高龄老人——分行机关一个已经离休了30多年的厅局级老干部杨聚德同志的事迹,这位看似平凡弱小的老人,多次受到分行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的肯定和赞扬,受到广大职工、离退休老干部发自内心的称誉和敬重,受到不少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