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天府的皇宫深处,此时正值腊月,好多驻外大臣都请年假回家了,可莫然不管,没有回家的大臣都要过来,并且全体过来商议要事。
所以在职的京官都没有跑得掉,大家被太监引进大殿,三声叩拜后,莫然帝说了今天朝会的正题。
“咱大明王朝从不玩虚的,你们应该知道明年镇江军校和太平军校要开始兴办起来了,可是办学校需要什么,一要有校址,二要有学生,三要有课本。
如今两处军校也建好了,学生都是靖难之役的烈士的后代,足足有七八万人。后期学校还要扩招,到时候二十万学子都会有的,可是啥都有了,就是没有课本,没有课本孩子怎么上学,上不了学怎么称之为军校。
你们该说了,四书五经搞过去不就行了吗,可是咱们培养的是军人,是能行军打仗的战士,不是上战场就说孔子日、孟子日的各种儒生。
我想要的课本,是能让军校的学生们看的懂,读得懂的军法书籍,不是四书五经的奥义。嫌麻烦,你们可以给他们搬军书,但不能照抄,必须让他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显然莫然的要求过高,大臣们一起思考半天,每一个人敢接话的,齐泰和黄观都头低着,不敢应莫然的声音。
本身就是啊,人家个个都是吃着儒学知识长大的,你要儒家当兵家,这不是开玩笑吗。关键拿来兵家的书,还不能照抄,真是莫大的挑战性,那个儒生能又会兵又会儒啊。
看着满朝大臣面面相觑的反应,莫然叹了一口气,准备做最后的争取,看看重赏之下有没有勇士。
莫然想了一会,就把自己心中的说法说出来:“你们都是知道的,先皇是不允许重设宰相制度的,可是我皇帝也是一个人,还没有修炼成神,没有三头六臂来应付偌大的朝政。
这些年来都苦了黄观和齐泰两位贤臣协助,要不是他们,如今大明朝能政治清明吗,百姓能安居乐业吗。
所以我就想了,设立几个人专门帮我工作,就暂且称之内阁吧,为的是给我处理政务的时候,能提出一些恰到好处的介意。
让你们百官上书言明意见,也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回复,省的延误大明民生大计。”
我初步感觉,至少要四个人辅助我,齐泰和黄观自然早在内阁中,杨荣虽然没有彻底消灭瓦刺和鞑靼,但也为大明换来了持久的和平,大功一件,他也算一个内阁大学士,前些日我送信过去了,他正在赶来京师的路上。
现在还一个空缺,我感觉各位爱卿都有才华。这样吧,你们谁有能力修编军校课本,起码要一本《文典》和一本《武典》,共编两部书,谁就做这最后一位大学士。编修课本要真功夫的,能修好课本,就能做好内阁大学士。如果没有意见,那么朝会就此解散把。
莫然不给大臣们反应的机会,就跑了,留下一群懵逼的大臣……
不过大家一听说能修好课本,就能当大学士,大学士只是名义上的名字,是大明为了维护祖宗家法的遮羞布,用大学士的名号来做丞相的事,不过大家知道就好,知道就好,不要摆在明面上说拉。
如今修好课本,就可以当上百官之首,这是何等的荣耀,尽管知道时间紧迫、自己才学紧迫、还有皇帝要求紧迫,可是一个个还想着自己要搞定这件事,要做上百官之首,荣耀和权利并存的美梦。
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开启学霸模式,准备夺取大学士职位的有很多人,其中就有解缙,解缙在家中细细对《文典》修编。
聪明的他,感觉不能像别人那样,一上来就之乎者也,毕竟是一群没上过孔孟之道的孩子,他对文典编辑很简单,有些是五言律诗,有些是民歌民谣,每一篇都精心设置过,每一篇都有十来个生僻字。总共一百篇,汉字总共也就二千多个常用的,读完这一千个字,就可以独立读完儒家大部分经典。
文典用五天的时间修完,修《武典》的时候,他亲自去请教一个民间的武人,这个武人是无意中在市集上认识的,多次接触,看到这个武人是有两把刷子的,解缙虽然认识靖难之役的大将军们,并且还和方孝孺、齐泰、黄观等人熟识,可是他们有国仇之恨。
因为当年朱棣攻破应天府,进驻京师的时候,他连夜跑到城外投降朱棣。后来铁铉解放京师,他作为文官没有遭到李景隆的迫害,幸免于难。
但当莫然帝班师回朝,大家都知道他是叛徒,上下一心齐齐的仇视他,把他挤出朝廷,外放地方做官。可是解缙是个真才子,是有几把刷子的,年末朝廷考核中政绩比较突出,又被拉回来做京官。
所以此时解缙属于爹不疼、娘不爱的政治投机失败者,这个民间武人自然是他最好的咨询师。他备着厚礼,去见这个武夫,武夫一看有官员欣赏他,也很高兴,当解缙说出自己的来意,他也没有矫情,解缙更没有客气,亲手提笔在纸上写出这位武人对兵法的见解。
总体来说分为四篇十二章
一是平原与敌军作战
里面内容有攻城战、骑兵步兵相遇战、消耗战、釜底抽薪战。
二是山地战
峡谷之战、悬崖之战、山林之战、坚城攻守战。
三荒漠戈壁战
缺水之战、缺粮之战、狭路相逢战,千里走单骑战。
四海战
天时之战、地理之战、人和之战、兵戈之利战。
待两天后,十六篇关于战场的文章写完,解缙大叹,文人和武人思维就是不一样,不当兵不知道当兵的痛苦与难处。
他拜谢这位武人,匆匆拿着这两本现写书籍,去找莫然帝,问候皇上对《文典》、《武典》可称心如意,那个地方需要修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