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十月,经过一番不太激烈的战斗,西路军将领刘邦率军攻破武关,峣关,在蓝田击败防守的秦军以后,来到了霸上,霸上就是今天的白鹿原,在西安市东边。不知道刘亭长是否在那遇到了白鹿。
如果说灭秦始一场马拉松,那么刘邦就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的人,换句话说:夺冠了。
作为赛事举办方的组委会主席,秦王子婴坐着用白马拉着的白色车子,脖子上困着绳子,手捧本次比赛的奖品(皇帝玉玺和符节),亲自来迎接冠军刘邦。
刘家军中许多将领都是第一次见到皇上,非常兴奋,指指点点,原来传说中的秦王就这么个德性,白车加白马,知道的以为是白马王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家死人了。
其实他们家真的死人了,死的人还很重要。
作为赛事的发起者,创始人,大秦帝国的一把手,胡亥同志不久前刚刚去世,作为历史上败家游戏的著名玩家,这位二世等不到刘邦项羽通关,就匆匆启程,去地府向他的祖先汇报工作了,这不能不说是他人生的一大遗憾,如果要怪,只能怪赛事副主席赵高同志,体量领导不辞辛苦,日夜操劳,所以提前送领导去休息了。
让我们把时间倒退两个月,看看咸阳究竟发生了什么。
二世有天晚上做了个噩梦,梦见一只白老虎把自己的左骖马咬死了,后世科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真实的对话,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杀了那么多人,二世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的。
做了这么个奇怪的梦,二世闷闷不乐,要知道在当时,左骖马是非常有象征意义的,秦汉时期,天子驾六,六马力的大马车,以左为尊,所以左骖马被认为是六匹马中最重要的一匹马,马力大,节能环保,低碳出行,深受客户的喜爱。
宫里的神棍大师发挥想象力,经过一番怪力乱神的祷告,告诉二世,这是泾水神在作怪,泾水是渭水的支流,流经秦国。二世是个迷信的人(对此表示怀疑),马上在望夷宫进行斋戒,还把四匹白马投到泾水河中,既然你想吃白马,就让你吃个够,吃饱了别来找我了。
光孝敬白马是不够的,神仙仙灵,多半是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想来想去,最大的问题还是山东盗贼猖獗,这件事情一直是赵高在办,看来神仙不满意,二世派人弹劾了赵高,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让神仙满意。
神仙满意不满意不知道,赵高非常不满意,在他看来,这个一直躲在深宫的二世有失控的趋势,虽然自己大权在握,但是皇上依然是这个帝国实际统治者,如果他对自己不满意,危险就来了。
好吧,既然你想炒我鱿鱼,我就先炒你鱿鱼。我能把你捧上去,也能把你踩下来。
他把自己的女婿令阎乐,弟弟赵成找到家里来,开了个家庭内部弑君讨论会,这里要多说一点,后世许多文献认为阎乐并非赵高的女婿,因为赵高是太监,即使是他女婿,也顶多是个养女婿。针对这点,前文作者已经做过分析,在这不采纳。
阎乐是咸阳县令,首都父母官,当地军政一把手,赵成是郎中令,掌管宫殿门户,相当于皇宫安保总监,这两个人都是赵高的家人,说明赵高早有预谋。
他对两人说道:皇上现在不听劝了,想把天下大乱的事情甩锅给我,所以我决定换掉他,让子婴来当皇帝。
阎乐赵成作为赵高的忠实粉丝,当然不会反对,在他们看来,不管谁当皇帝,只要赵高在,他们就有肉吃。皇帝不过时赵高的一个傀儡罢了。
三票赞成,零票反馈,秦国皇帝改选方案顺利通过,剩下的就是执行了。
赵高制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计划,首先由郎中令报警,谎称皇宫里有大盗,然后阎乐作为地方行政长官兼首都公安局局长,亲自带兵进宫抓贼。
这真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皇宫有大盗,作为安保总监自己不去抓,还要借助外人。
计划进展的很顺利,阎乐带着1000多人来到望夷宫门口,要求进去搜查。宫殿守备人员觉得这个理由太过荒诞,皇宫守备森严,怎么能有大盗进去。
阎乐是个爽快人,为了尽快抓到大盗,直接把门卫干掉,带人闯了进去。一边往里走,一边命令手下把宫里所有的郎官宦官都作为大盗干掉,说你是大盗,你就是大盗。
在安保总监赵成的带领下,阎乐顺利找到了惊慌失措的大盗,此刻的二世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侍卫看到阎乐来了都主动躲到一边去,只有一个太监没有离去。
二世很感动,对太监说: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呀,竞至于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太监这时候也说了句实话:我要是早告诉,早就被杀了。
但他还抱有一丝希望,作为赵高的学生,领导,同谋,抛开工作关系,大家可以谈谈感情,于是问阎乐:
我可以见丞相吗?
不行,
我愿意当个郡王,只要你们不杀我
不行!
万户侯?
不行!
老板姓?
你烦不烦!
一番讨价还价,阎乐终于失去了耐心,他告诉二世:我是奉命来杀你的,你就不要讨价还价了,丞相不想听,我也不会传达的。
天真的二世,还以为这是一场谈判,你连筹码都没有,人家凭什么和你谈。
二世终于明白,一切都是假的,从沙丘平台的遗诏,到屠杀自己的哥哥姐姐,腰斩李斯,逼冯去疾自杀,包括赵高那匹叫做马的的鹿,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
如果还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作为君王,要保留一点尊严。
二世选择了自杀。
作为历史上最为失败的富二代,有必要对他的一生做一点总结。
如果秦始皇只是一个土财主,那么二世的命运也许不会这么悲惨,他任性,自私,贪玩,缺乏主见,懒惰,根本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亲王也许更适合他,有吃有喝,有权有势,开开心心的过完一生。
一切都源于那次旅行。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旅途中有许多的路口,通往不同的归宿,我们可以张望,但必须选择,当我们选择走上那条路的时候,那条路就叫做命运。
二世在命运的路口选择了自己最不擅长的事情,断送了秦国,也断送了自己。
他不是个好皇帝,也不是个好人,历史给了他一个名分:昏君。
所以说,人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二世走后,赵高拥立子婴作为接班人,赵高自己也想过过把皇帝的瘾,但是刚露出苗头就遭到大臣的反对,再加上山东盗贼声势浩大,赵高不愿意当出头鸟,所以依旧选择隐居末后。在他眼里,子婴和胡亥一样,只不过是自己的一个傀儡。
不能不说,算无遗策的赵高失算了。
子婴的身份历史中有很多争议,主要有三种说法:
1、“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以此老看,子婴是二世的侄子,秦始皇的孙子,
2、“李斯列传”中写道: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3、“六国年表”中写道:高立二世兄子婴,意思就是子婴是胡亥的哥哥。
听起来有点乱,我们来捋一捋。
依据前文交代,秦始皇有34个孩子,24个儿子,除去长子扶苏自杀,其余的22个都已经被小弟弟胡亥干掉,也就是说秦始皇已经没有儿子幸存,据此推论,子婴是二世的哥哥不成立,
按照另外一种说法,子婴是二世的侄子,这个说法也经不住推敲。按照年龄推断,秦始皇虚岁50去世,长子扶苏年龄不会超过35岁,当然不排除秦始皇早熟,在第二发育期结束以前就生儿子,即使如此扶苏年龄也不能超过40岁。
按照扶苏40岁计算,子婴如果是他的儿子,年龄应该在20-25岁之间,这个年龄没有问题,关键在于,子婴不久就要与自己的儿子密谋干掉赵高,按照现有年龄推断,他的儿子应该在10岁以内,难道要和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密谋干掉丞相?这会教坏小孩的。
所以他是胡亥侄子的可能性也不大
第三个身份,秦始皇的弟弟,二世的叔叔,历史记载,秦始皇只有一个弟弟,成蟜,看过寻秦记的朋友应该记得这个名字,这位老兄当年与哥哥抢皇位失败,在哥哥称帝以前就先走了,至于秦始皇那两个同母异父的便宜弟弟,早就被一锅端了。
在笔者看来,子婴是谁这已经不重要了,秦国这艘大船已经开始沉没,无论船长是谁,都不过是个陪葬品罢了。
别人可以这么想,子婴不行,因为如果他什么都不做,可能船还没沉下去,自己就先去找二世报到了。
他决定除掉赵高,沉船的事情以后再说,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人要活在当下,就算是船沉了,也要赵高先死,这个人,太坏了。
杀一个人容易,想杀赵高真的不容易,这么多年,无数对手在他的阴谋下家破人亡,蒙恬,蒙毅,李斯,冯去疾,哪一个不是鼎鼎大名的高手,现在连二世都被他干掉了,谁还敢和赵高斗。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大家都是两个肩膀夹个脑袋,谁怕谁,你是人我也是人,我就不信你有三头六臂,杀不死你。
既然你有权力当护身符,明刀明枪的干不过你,我就给你来点阴的,看你有什么办法,金钟罩铁布衫,不好意思,少林寺那时候还没有开办,七十二种绝技还在编写呢。
子婴想到了一个非常简单有实用的办法,直接杀掉。
要想杀掉赵高,有两个前提,一个是有人去杀,一个是能靠近他,两个前提缺一不可。
别人办不到,子婴可以,因为他现在是储君了,换句话说,名义上的秦国最高领导接班人。
这里要多说一点,赵高杀了二世以后,知道秦国大势已去,决定自我降级,国家元首不在称为皇帝,改称为秦王,与山东诸侯并列。
秦始皇如果知道自己辛辛苦苦想出来的头衔就这样提前被赵高降级,的从骊山跳出来。
九月,赵高让子婴斋戒,到宗庙祭拜祖先,然后接受国君的印玺,这是当老大的固定流程,只要斋戒五天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可时间已经过了,子婴就是不来宗庙参拜,赵高派了几拨人去请,人家还是不来,统一口径回复,子婴生病了,不方便出门。
早不病,晚不病,这个时候生病,摆明了就是不给丞相面子。
赵高很清楚,生病是假的,不想来是真的,但是事已至此,人是自己选的,就是装也的把这段装过去,他决定自己亲自去子婴家里请,你不是有病吗,我亲自来请你,看你还怎么装。
子婴等的就是这个机会,赵高刚进斋宫,子婴的两个儿子就冲出来,大家也不用讨价还价,直奔主题,开打。
二比一,赵高力战不敌,被杀。
权力,阴谋,借刀杀人,一切的一切,当双方面对面的时候,其他的都是浮云,能打才是王道。
最简单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的办法,直接当面把你干掉,这就是子婴的阴谋。
你用女婿杀我们老赢家的人,我就让我儿子把你干掉。
这位苦孩子出身,多才多艺,努力上进,一生以祸害大秦国为人生目标的赵高,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赵高为什么要这么做,后世有许多的揣测,最传奇的一种说法是赵高原本是赵国的贵族,为了国仇家恨,忍辱负重,潜伏在秦国,通过各种手段祸害秦国,最终为祖国报了仇。
这个说法与另外一位负有特殊使命,忍辱负重,祸国殃民不择手段的大人物很像,说她是大人物,有些不合适,因为她本来就不是人,她叫妲己,原名狐狸精。
在我看来,赵高不过是千百年中国威权制度下一类人的缩影,这些人既有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如赵高,秦桧),也有裙带关系,适逢其位(如田蚡,杨国忠),还有粗鲁不堪,心理变态(如刘瑾,魏忠贤),他们都有一共同的特点,为了私利,不择手段。
后世的哲学家莱斯顿说过:自私是人类的万恶之源,自私是人的本性,就像喝水吃饭一样,无法改变,但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重要一点在于我们的文明,文明有很多类别,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我们学会自我约束,所以汉朝的韩婴说过:君子不以私害公。
自私可以,要有个度,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把大家的事情都损害了。可惜赵高不懂这个道理,害了别人,最终把自己也搭进去。
好吧,二世死了,赵高死了,子婴光荣上岗。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投降,地点:霸上,投降对象: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