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51500000002

第2章 心之国王

星期天中午的“周日外国影院”不单单播映怪兽电影和恐怖电影,还播映西部片以及往年的好莱坞电影。但是当时我还是小孩子,对那些电影并不感兴趣。至今还有印象的电影中,有这么一部比较奇特的。

有一位科学家,好像是某个高中的理科老师,发明了一种奇怪的药物。不管是什么,一涂上这种药物就会粘在木制的东西上。真是奇怪的设定。

科学家试着把这种药物涂在棒球上,棒球棒是木制的,因此球与棒就会粘在一起,这样就可以避免打空球,完成本垒打。这位科学家转行做了棒球选手,成了巴比·鲁斯那样的本垒打之王……不,不对,涂上了那种药物,不会吸引木制的东西,而是排斥它。不是吸引力,而是排斥力。所以涂上了药物的棒球是绝对不会碰到球棒的。他转行当了棒球选手,成了维克托·史达宾那样的投手。不,究竟是吸引力,还是排斥力?不管怎样,他不是成了打者就是成了投手。

虽然故事情节记得不太清楚了,但这部电影让我留有一种奇怪的印象。也许当初观看的时候,我并不觉得它有意思,可还是记住了。这种记忆中的电影片断,我想不仅仅是我,任谁都会有的。至于如何考虑它的价值,那就见仁见智了。比如说,也有许多电影观看时觉得非常好,可是过后却全然没有留下记忆。这种电影和那部奇怪的棒球电影,在我心中究竟哪个更重要呢?在这一点上,只能说电影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我还记得一些连名字也不清楚的电影片断。其中最让我在意的就是《心之国王》。

战争期间,一个负责饲养信鸽的士兵不小心闯入了一家精神病院。在那里,可爱的患者们创建了一个虚构的王国,还错以为士兵就是他们的国王。士兵最初很迷茫,不过慢慢就融入了那个世界。为了他们,他决心当个好国王。

然而随着战争的激化,战火日渐逼近。这时,患者们忽然停止了梦幻般的演出,一个个离开了医院。被独自留下的“国王”从军队中逃脱,沿着一条笔直的路不停地走着。他一边走一边脱衣服,当来到修道院前,已是全身赤裸,手里只拎着一个鸽子笼。这就是电影的最后一幕。

这是我遥远记忆中的故事片断,因此不敢保证它是否正确。总之是一部让我非常在意的电影。这究竟是什么电影?

直到上了大学以后,一位喜欢电影的朋友才帮我解开这个谜。他听我讲述了这个故事,立即声音颤抖地说:

“那……那是……《心之国王》啊!呀呀呀!”

这位朋友很喜欢漫画杂志《少年Jump》上的一部漫画《JOJO的奇妙冒险》,他平日就是这样说话的。他非常羡慕我看过《心之国王》。

“那是我最想看的电影。呀呀呀呀!”

如此这般,我终于明白了这部梦幻般的电影就是《心之国王》,一下子觉得轻松多了,转而开始在意别的电影。其实除了《心之国王》,还有一部电影让我念念不忘。我只知道也是在“周日外国影院”中看到它的。

这部电影也是以战争为背景,内容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大致是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青年军官在小镇上遇见了一个马戏团。他与团里走钢丝的少女坠入情网,两人开始了逃亡之旅。之后的故事记不清了,最后他们逃到了某个地方,少女在两棵树之间拉上绳子,开始一个人走钢丝,青年军官不知为何把少女枪杀了。就是这样的结局。看过之后令人不快。

但是,那最后一幕却格外美丽。青年军官凝视着撑着伞走钢丝的金发少女。摇晃的长镜头缓缓地移动,从少女赤裸的脚尖、白色连衣裙的裙摆到腰、胸、脖子、侧脸,最后停留在少女的鬓角处。然后镜头急速切换到军官身上,我记得他好像有一把华尔特手枪,应该是位德国军官。镜头再次切换到少女身上时,枪声响起,镜头静止,电影结束了。如果我的记忆完全正确,最后一幕应该是这样。

电影中间有一段少女呕吐的场景。当时我以为她可能生病了,现在想想,说不定是要表现少女怀孕了。当时我还是个对那些事情全然无知的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对我来说,这部电影既残酷又甜美。

这部谜一般的电影与《心之国王》有一种相似的氛围。这种颓废的感觉与《午夜守门人》以及维斯康蒂的作品有相似之处。但我心中把这两部电影看得比那些著名电影更重要。因为对我来说,这两部是第一位的。如果那时我也看了《午夜守门人》,也不知道名字,说不定它也会成为我心目中难以替换的电影。

不知道名字,就会产生一种奇妙的遗憾,这部电影就在自己心中无止境地回放,结果成为永不完结的电影。我觉得这也是自己要创造作品的强大动力之一。

一九九五年拍摄的《梦旅人PiCNiC》,可以说是这两部电影在我心中繁殖出的作品。

谜一般的第二部电影究竟是什么名字,或许我已经没有知道的必要了。

(原刊于《达·芬奇》杂志1996年6月号)

后台手记

这期间,我还是在拍摄《燕尾蝶》,记得原稿是在工作室里写的。但在我的记忆中,拍摄期间连一天都不曾休息过,所以究竟是在哪儿写的这份原稿,我也不记得了。这真是一份梦幻般的原稿。

《达·芬奇》杂志页码一侧的“岩井俊二作品栏”里,登载着五月下旬《梦旅人PiCNiC》将在电影院公映的消息。难得的首映当日,我却因刚开始《燕尾蝶》的拍摄工作而无法前往。好不容易拍摄的电影,自己却不能在首映日坐在剧场中欣赏。做我们这样的工作经常会遇到这种不合算的事。

《梦旅人PiCNiC》也是一部非常不幸的作品。日本电影界有一个叫“电影伦理委员会”的自主制定规则的团体,《梦旅人PiCNiC》恰好狠狠地撞在了他们的枪口上。对医院的描述中有一段虚构的场景:医生给狂躁的“卷毛”注射镇静剂。而据说精神病院里的医生不会强行给患者注射药剂。

委员会的意见是:这段场景会招致人们的误解,删去或许比较好。他们没有直接要求我删去,委员会的一贯做法是做出含糊暧昧的裁定。如果不删去,他们就不颁给我们电影伦理委员会标志,就不能在电影院公开上映。弄得我都想朝他们大喊:干脆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真拿他们没办法。

电影伦理委员会的判断正确与否时常受人争议。就我所了解的,他们在某种意义上非常保守,绝不会直接提出要导演删去胶片、修改色彩等粗暴的要求。

原本为狂躁的病人强行注射的不就是镇静剂吗?医疗机构不做这种事情?我不能认同这种说法。为了拍摄《梦旅人PiCNiC》,我调查了许多家精神病院的实际状况。关于患者的待遇问题,我也了解到许多在某种程度上无法公开的情况。例如称作“保护室”的单间,是三叠大类似狭小房间的牢房,房间内的“厕所”没有墙隔开,只是挖了一个可以使用的洞。患者蹲在上面时,看守会过来透过铁栅栏监视。这就是“保护室”的环境。这些还仅仅属于我们外来人员可以参观的范围。

有个人的儿子住进了精神病院。我记得他看了我的剧本后,这么说过:“这些是开放式病房里的事情,还有封闭式病房,情况更严重。”

情况更严重的封闭式病房里,精神病患者又会接受怎样的治疗措施呢?有的精神病患者是被附近居民举报,从而被迫入院,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虽然电影中并没有太多地涉及这些问题,但现实中,卡夫卡小说里那些事情好像时常发生。

结果,《梦旅人PiCNiC》不得不删去了近五分钟的胶片。其中有亡灵教师冲着卷毛小便的镜头,那是在表现“地球最后一场雨”,也是为卷毛精神错乱打下的伏笔……好可惜啊!不过在海外上映就和日本的电影伦理委员会没有关系了,其实在柏林电影节上就放映了完整版的《梦旅人PiCNiC》。也有种说法认为,在日本国内,可以在除了文化馆和现有的电影院之外的地方上映。这部电影将来某个时候肯定会流传开来——直到今日,直到此刻,我依旧不肯轻易死心,仍在考虑这种可能。

即便如此,在文化馆里观看《梦旅人PiCNiC》也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啊。

同类推荐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
  • 中原客的诗等

    中原客的诗等

    诗日记。……把摸索到的那盏灯拧亮。那人的身体里原来漆黑一团。仿佛倒扣于风雨中的一口大钟。阴晦、死寂!铜——或者铁已锈得近乎不成样子。突然的灯光,突然抱住了书生千年的隐痛。夏夜。黑云压城!喘息被压得更低——闪电:一束被痛楚击中的神经。从随后的一阵阵怪叫来看。天神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硬汉。暴雨,让人进而联想到了哭泣。好在很快就收住了,跟没事儿一样。
  • 长在中原十八年

    长在中原十八年

    《长在中原十八年》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收录于《周大新文集》散文卷。这本散文集是《周大新文集》中散文三卷之一,包含了一百多篇散文作品。这卷基本上可称为“故土亲情”卷,作家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年少往事、乡土亲情,以及求学当兵的种种人生感悟,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家周大新从一个乡下少年走向成熟作家的命运轨迹。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热门推荐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海外华人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海外华人卷

    本书收录了新世纪十年来最活跃的海外华人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作家来自美洲、亚洲、欧洲多个国家,是一部全面反映海外华人小说创作风貌和整体水平的权威选集,具有强烈的全球性。所选作品皆精选自《收获》《人民文学》等国内知名文学期刊,多部作品获得国内外多种奖项,中篇小说《罗坎村》等在国内文坛引起巨大反响。作家队伍阵容强大,明星云集。
  • 江太太,恋爱已生效

    江太太,恋爱已生效

    多年前,她惨遭恋人无情抛弃多年后,她被人莫名其妙的逼婚结婚后,当她被男人的温柔体贴俘获时,她才知道这个心机深沉的男人心里一直藏着一个人,而她不过是被利用的一颗棋子。叶思琏自嘲一笑,如果没有相识该多好,如果一切都回到最初的模样,那么她就不会爱上江睿宸,就像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有交集。这一场无关情爱的婚姻,套牢的究竟是谁的心?他和她的逢场作戏,戏耍的究竟是谁?原来,最先动心的人是注定的输家。原来,最先入戏的人注定万劫不复。江太太,恋爱已经生效,请查收。
  • 极品公主之银发亦妖娆

    极品公主之银发亦妖娆

    她是天朝第一公主,容貌与智慧并存。他是北真国的二皇子,年轻气盛还很霸气,一次边疆之行,他却成了她的噩梦之源,为了脱离他的掌控,在欢情之际,她将匕首狠狠插进他的身体,他发誓,天涯海角,也要拨了她的“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课外实验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课外实验活动指南(有趣的课外活动)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实验活动指南》收编了200余个课外小实验,其内容既包括物理中的热学、力学、光学和电学等知识,也包括化学和生物知识。本书收编的小实验,可操作性非常强,简单易行,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见到的。但是其中的知识却是深刻的!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涉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学科,用一个个有益的小实验,小发明创造加深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 我变成了电视

    我变成了电视

    我叫陈雨石。我穿越了,来到了以武为尊的大陆。哈哈哈...我的命运终于改变了,是时候大展拳脚了。诶...等等...为什么我没有手脚。我为什么变成了一台电视。
  • 和氏璧的谎言

    和氏璧的谎言

    你说过谎吗?你经常说谎吗?你认为什么样的谎言是可以被原谅的?高中优等生石爱力某一天误吞了一颗703口香糖,之后只要他身边有人说谎,说谎的人便会神奇地遭到“惩罚”,石爱力原本的平静生活也因为这些离奇的事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而这背后居然与流传了千年的和氏璧的诅咒有关。为了减免诅咒带来的伤害,石爱力必须通过重重考验成为对谎言有绝对掌控力的“心理超人”。在试炼的过程中,石爱力与朋友却发现了想要通过掌控和氏璧诅咒力量进而掌控世界的神秘组织的阴谋,一场因为诅咒而引发的战争即将打响,谎言背后的真相也被一层一层地揭开。谎言,阴谋,拯救……他渐渐发现,原来自己也只不过是这场诡谲游戏里的一颗棋子……
  • 冰山公主微微一笑

    冰山公主微微一笑

    因为父亲有了外遇,母亲遭受打击去世,为了给母亲复仇选择了离开。途中遇到了两个和我一样处境的女孩,我们开启了复仇之路。3年后,3个靓丽美女出现在机场,其中一个邪魅一笑:“我回来了,准备好了吗?”结果真的会好吗?她们真的会复仇成功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 谁是爱尔兰人?

    谁是爱尔兰人?

    小说讲述了六十八岁的华裔老奶奶四世同堂的故事。她母亲仍然用中草药治疗关节炎,她女儿不会讲汉语,早已融入美国社会、担任银行经理、嫁给爱尔兰人约翰·谢伊。老奶奶看女婿不顺眼,却对混血孙女索菲亚抱着中国式老人子孙绵延的爱,但索菲亚从不觉得那个遥远模糊的过去与她有什么关系。老奶奶试图运用“棒头出孝子”的绝技,被女婿阻止,但她终于成功地将中国式美食、服装和使用筷子的绝技传递给孩子。
  • 煜到尘

    煜到尘

    她曾不懂情为何物,他也只是懵懂而已。曾经他说愿生生世世两人一马,后来她却独自一人浪迹天涯。他能为她放去江山荣华富贵,只求他与她再如当初一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一个人,难道也有错么?
  • 绯闻女主播

    绯闻女主播

    虾米?结婚五年老公不见踪影自己则是偷了结婚证准备找她直播间的大土豪动用关系给她办离婚。可是……为嘛这个大土豪的照片会出现在结婚证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