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51500000001

第1章 德古拉

我上小学的时候,星期天的正午时分有一栏节目,叫“周日外国影院”。那时我住在仙台,看的自然是当地电视台。这个外国电影节目中很少见到史蒂夫·麦奎因、阿兰·德龙等那时正当红的电影明星。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对这栏节目不感兴趣,还是时不时地期盼其中播放“怪兽电影”。在那个时代,每当棒球夜场比赛因雨中止,电视台就播放东宝[1]的怪兽电影。我对电影不感兴趣,但喜欢怪兽。

然而,外国的怪兽电影中找不到哥斯拉那样的明星,只有大个头的蝎子、蚂蚁或者复活的霸王龙之类的创意,再加上那些怪兽动作僵硬笨拙,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活动(这种技术好像叫作dynamation,据说是用恐龙dinosaur和动画animation两个词合成的一个新词),真是让我这颗热切期盼的幼小心灵感到扫兴。即便如此,跟爱情故事相比,我还是更喜欢怪兽电影。

与此相反,我很讨厌恐怖电影,就是“德古拉”那样冠有恐怖之名的电影。对当时尚是孩童的我来说,那些电影的确只能用“恐怖”一词来形容。光是一不留神看到它们的预告片,我就吓得浑身僵硬,心中不停地嘀咕:糟啦,看到不该看的东西啦……当天下午去钓鱼或捕虫的话,运气会很糟。不过我知道,事情不会就这么结束。

本来“周日外国影院”的预告片是禁忌,按理来说我是绝对不看的。假如一不留神看到了,发现在放恐怖片就晚了。仿佛被蛇女点化成石一般,恶魔的咒语早就在我体内扎根了。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会在那种令人厌恶的预感中饱受折磨。星期一的早会、午餐都是如此。即便到了第二天,那种心神不定的奇怪感觉也消除不掉。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过去,然后周末来临,黑暗的星期天到了。

中午,电视里播着曲艺节目。一家人围在矮饭桌旁,正看得哈哈大笑。他们不知道另一个频道里德古拉正在吸食人血。我松了一口气。因为我只要不出声,默默地和大家一起吃午饭,过了这个时间就平安无事了。

但是,家里人偶尔也会不在,那么我一个人看家的星期天中午就是最坏的时候了。另一个频道里的德古拉在我耳边不停地说:换频道,换频道。只要置之不理就行了,可我还是抵制不了诱惑,战战兢兢地换了频道。果然,准时出现的克里斯托弗·李正咬着女演员的脖子。

……又来了。这下可能要有一个月的时间被噩梦魇住了吧。明知会这样,但那种无论如何也非看不可的冲动究竟是什么呢?

日立彩色电视机的荧屏上,正在吸食人血的克里斯托弗·李两眼充血,红彤彤的。或许他是使劲揉搓过双眼才去摄影棚的吧。最近我刚在自己的电影摄制中使用了叫“blood eye”的眼球专用的血浆。用了这种血浆,眼球会立刻充血。当时的克里斯托弗是否也使用了blood eye?不,也许这两种方法他都没用。对年幼的我来说,这就是发生在眼前的事,我已经不能区分电影和现实了。

我知道高潮必定是范海辛教授和德古拉的对决,并以德古拉的失败告终。但我也知道无论德古拉遭到何种打击,最终必将复活。假如日本也来了这样的怪物,我们该如何与他战斗?我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并为此烦恼不已。不,实际上,我真是为了这个问题苦恼吗?

虽说年幼,但那时我已经知道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了,理应也知道德古拉之类的吸血鬼其实并不存在。

不过,我的记忆中还是有几个无论怎样都难以忘记的片断,证明了我当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例如十字架。妹妹的玩具首饰中有条十字架项链,不知为何,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或许我当时经常检查那项链还在不在,好在德古拉万一出现时,可以用它抵挡。还记得我经常一个人蹲在厨房里仔细观察大蒜瓣。记忆中的大蒜还残留在我眼前二十厘米开外的地方。显然当时我是将大蒜拿在手中仔细观察过。大蒜与洋葱类似,较硬,气味并不那么难闻。看到这些补充,大家一定能明白这也是我为了对抗德古拉而做的准备。

回想起来,确实有这么一部电影:《德古拉1972》。

如名所示,这部电影拍摄于一九七二年。当时我正上小学四年级,自然没有胆量特地跑到电影院去看德古拉。但影院门口的海报至今还清晰地留在记忆中。第二年这部电影在电视上播映了,这次我没有错过。故事主要是讲德古拉在现代复活了。对于一九七二年的我来说,当然会从心底感到恐惧,于是偷偷地进行各种抵抗的准备。

这种紧迫感宛如当年世界各国面临突如其来的“古巴危机”。古巴危机最终顺利解决,没有引发什么大事件。同样,我也平安无事,至今还没有遇见德古拉。

顺便提一下,后来我观看了那部《德古拉1972》,并没有多么恐怖。那时我已经是个中学生了,不禁有点轻视德古拉,觉得他还是不适应现代社会。

(原刊于《达·芬奇》杂志1996年5月号)

后台手记

写下这篇稿子时,我正在电影《燕尾蝶》的拍摄现场。

导演是份悠闲的工作,其他工作人员热火朝天干活的时候,我只需要盯着他们,不用做什么。这种情况在我身上很常见。

摄影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准备。拍摄每一个镜头都要调整灯光,将摄像机摆放到起重机上……一干这些事情,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等这些全都准备好了,演员再从休息室里出来,然后才是导演的工作。

人们经常说等待是演员的工作。演员悠闲就意味着导演也很悠闲。

这份稿子就是我在这种悠闲的时候偷偷写下的。不过我想,当时周围的工作人员一定认为我在修改电影台词。

有一天我抬头一看,发现负责照明的中村裕树正在偷看我的小动作。他是照明部门的头儿,负责指挥其他工作人员,想必也是很悠闲的一位。

“对了,中村。以前有部电影叫《金刚》,里面的人偶好像是采用了停格动画制作[2]吧?那个有没有专有名称?”

听到我突如其来的提问,中村一下子愣住了。

“啊?这个……”他努力思索着。

就在这时,旁边的照明助理小南凑了过来,说:“叫dynamation吧?”

“dynamation?”

“恐龙不是叫dinosaur吗?我记得以前的恐龙电影都是采用那种手法拍摄的,好像就叫这个名字。”

原来如此,我和中村频频点头。我马上在稿子中添加了这个知识点。

但是,平日总觉得空余时间很多很多,没想到增加点临时工作,时间就过得格外快。刚写一点,工作人员就来叫我了。再写一点,又有人喊:“导演,准备好了!”结果一点进展都没有,我记得完稿足足花了三天时间。

说到德古拉,在那之后,我并未因害怕而死心,继续观看吸血鬼电影。大学时代我观看了沃纳·赫尔佐格导演的《诺斯法拉图》。赫尔佐格重拍了无声电影时代的第一部吸血鬼电影《吸血鬼诺斯法拉图》,不过,电影中出现的德古拉已经不是B级电影的主人公了。在这部宛如绘画的高格调电影中,德古拉伯爵一出场就是一副僵尸风采。女主人公露西的扮演者伊莎贝尔·阿佳妮实在太漂亮了,当时我迷恋得不行,甚至想自己拍一部吸血鬼电影。以那部电影为契机,我阅读了布莱姆·斯托克的原作,其B级风范令人感觉痛快淋漓。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惊情四百年》,虽然保留了布莱姆·斯托克的大名,但内容其实与原作有不少差异。原作中根本就没有德古拉和露西的爱情故事。小说反而经常流露出B级感。这不是普通的B级感,而是十九世纪充斥伦敦街头的吸血鬼小说特有的那种。这种细节再现非常值得一观。讲述故事非常简单,但要将这种细节和气氛通过电影再现出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科波拉的《惊情四百年》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

一九九四年有部电影叫《夜访吸血鬼》,非常受德古拉迷们的欢迎。那个故事与《波族传奇》(萩尾望都的漫画)非常相似。作者应该是美国人,难道他也看过《波族传奇》?

同类推荐
  • 明媚正当时

    明媚正当时

    青春已跌跌撞撞地走过,但人生还有很多迷惑,随时等待着选择。过去已逝,未来未知,看得见的此时此刻总像置身于十字路口,不知明媚在何方。这是一本献给那些在成长过程中陷入迷茫和彷徨的年轻人的文集,关于生活、关于失去、关于拥有、关于青春、关于梦想……重新拾起勇气,把过去清零,把想要的未来试图过成每一天的日子,活在当下,相信明媚正当时。
  • 寂寞的春朝:郁达夫散文

    寂寞的春朝:郁达夫散文

    本书内容包括《一个人在途上》、《住所的话》、《立秋之夜》、《一封信》、《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回忆鲁迅》、《杂谈七月》等。
  • 三万年前的星空

    三万年前的星空

    这是谷川俊太郎在晚年时写给生命、自我、孤独和宇宙的唯美诗篇。这些诗篇穿越了语言、时间与空间,语言简练纯粹,禅意而空灵,透出一种感性的东方智慧。乘载了深厚丰饶的意义,在文字的轻与意义的重之间,悠游穿梭。诗集中,前半部有几首几乎是可以对号入座的写实作品,尤其是《自我介绍》一诗,简直就是诗人真实的自我写照。个人经验建立在想象之上,现实与虚拟交织其中,亦真亦幻,既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又有回味不尽的缭绕诗情。后半部的许多作品则是想象力编织出的产物,尤其是十二首“少年”组诗,虽都是虚构与想象,但丝毫没有乏味枯燥、空洞的抽象性,阅读时不仅使读者产生似有非有的复杂感受,且能激发读者更多的想象。
  •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谁翻乐府凄凉曲

    谁翻乐府凄凉曲

    本书内容包括1999年后新作、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印象记、对话录、后记、著作目录、大事年表、影集、手迹、小传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哈佛学生最喜欢的脑筋急转弯

    哈佛学生最喜欢的脑筋急转弯

    世界上最顶级的全脑益智游戏?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打造100%的优等生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学子不能不读的益智游戏经典让人受益终生的思维魔法书。精选全世界学生都在做的2000个最顶级的思维游戏,通过这些游戏,读者不但能够掌握全世界优等生都在用的思维方法和人类思维宝库中最有用的黄金思维,而且可以逐步形成解决问题、辨别真伪、开拓创新的思维体系。思维能力的高低体现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而在游戏中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无疑是提高智力的极好方式。所选游戏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多元启迪,活跃思维,最大限度地开发大脑潜能,提供解决问题的好思路、好方法。
  • 杠上妖孽王爷:冰山杀手妃

    杠上妖孽王爷:冰山杀手妃

    傲然如冰,清冷如月。她是新生代顶级特工,果断机敏,睿智冷酷,却因一次正义感而遭到同伴的偷袭,魂穿古代。任何人也走不进她冰冷的心,因为她知道任何的感情任何的疏忽都可能要了自己的命!她是最得力的棋子,一次次出色的完成任务。她也是最难以掌控的棋子,令人又爱又恨又想毁之。冰山美人是她的代号,冷血无情那是浮云。当一代战神妖孽王爷杠上绝美冷酷杀手,是他道高一尺,还是她魔高一丈?当杀手的身份被揭穿,这来之不易的爱能浴火重生吗?
  • 无限生存游戏

    无限生存游戏

    在不同的世界里挣扎,对局内人来说是生存,对局外人来说,却是一场游戏。磨难、诡黠、凶险,恢弘、争霸、拼杀……这一切的尽头到底是什么……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

    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

    本书选取中国古代兵学中15部典籍,择其要点,取其精华,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取其文化的内涵与管理理念,展现其中精微、玄妙的运筹之道,目的是从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兵法中挖掘现代企业管理者必备的商战管理技巧,力求让管理者从中获得教益和启示。
  • 中华健脑菜

    中华健脑菜

    本书详细讲解了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众多健脑食物及其营养成分、养生功效、烹调应用、搭配宜忌,及以这些食物为主料烹制的多道家常菜肴。这些菜普均介绍了详细的制作方法、食用方法及功效,让您既享受到美味,又增加了营养。书中还阐述了脑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健脑原则和饮食调理方法,帮助您用科学的方法健脑补脑。
  • 齐鲁豪侠

    齐鲁豪侠

    作者很懒,没有留下什么简介,不过,嘿嘿!
  • 命运之幻界大陆

    命运之幻界大陆

    身怀逆天游戏系统,足踏万年幻界大陆。特殊天赋,绝迹功法,巅峰武技,极品装备,上古神宠……神秘系统让你傲视群雄。特殊的身世,未知的穿越,柯源背后隐藏的是怎样的秘密?一环又一环的神秘任务,指引的是否真的是回家的路?命运系统之幻界大陆,既是虚拟,又是现实。
  • 王妃,你的快递

    王妃,你的快递

    前一刻还在收快递,怎么就跑到这儿来了?苏清婉仰天太息长叹曰:“我苏清婉何德何能,竟然赶了个时髦穿越了,可悲的是:这穿越现在也算不得时髦了啊!”这个王爷长的貌似很不错嘛,不像传言中那么可怕啊,还挺好欺负的样子。“云柯是谁?娘子好生奇怪,方才你可不是这么唤为夫的。”“你少给我装蒜!”“在下玉树临风,英俊潇洒,比蒜好看多了,不用装它。”“王八蛋,你少废话,快放我下来。”“王八蛋怎么会放你下去?王妃果然是看到为夫都高兴糊涂了。”好欺负?咳咳,好吧,她想多了……
  • 走吧,趁我们还活着

    走吧,趁我们还活着

    《走吧,趁我们还活着》可以说是龚映吾的一本旅行随笔,作者在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后,在山水自然之间放飞自己的思想。十几篇游记散文,时间跨度10年,文章融通游记、哲思、故事、诗词,自成一家。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如空山幽谷传出的素琴声,耐人寻味,让阅读者的心灵变得非常宁静,让人无不体会到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西方文化的相互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