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69400000004

第4章 刘墉人生曲:此生何必从头来(4)

第11节 走在阳光里

很早以前看过一部意大利电影,其中许多穷苦的人,难熬冬天的寒冷,只要看到云堆破了洞,透射出一道阳光,就赶紧跑到那小片阳光中站着,霎时阳光不见了,别处再露出一线,大家又都挤到那里去。

时隔十多年,早不记得电影的名字,那群穷人追逐阳光的画面,却历历如新,尤其是旅美之后,每到苦寒的日子,见到和煦的阳光,便伴随着电影的回忆,而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阳光的温馨,对于不曾经历冰天雪地的人,是不容易体会的。虽然在屋里看到外面耀眼的阳光,与春天的一般亮丽。推开门,却可能迎来沁人肌骨的寒冷,而有人说“冬天的阳光是假的”。但有阳光毕竟不同,站在阳光里和阳光之外,即使只有一线之隔,也见明显的差异。

我是一个拒绝冬天的人,所以尽管到了霜叶已经落尽的暮秋,仍然喜欢在寒冷的院子里流连,这时最能鼓励我或伴随我,使我不寂寞的,就是阳光了!

每当夕阳西斜,阳光开始从我的小院退缩,晚风分外寒冷,我也就不得不像电影中那群追逐阳光的人一样,跟随着阳光移动,即使只有头能沐在阳光中,也觉得温暖许多。

而当夕阳接近地平线,屋后森林的下方,全进入黑暗,唯有树梢上,还留下一抹余晖时,便只有高楼的鸟儿们能够享用了!

常觉得鸟最勤快,也最懂得抓住光阴。才露曙色,屋里连手表还看不清呢,它们很可能已经在枝头聒噪了。

至于傍晚,一棵秃树,可能停上千百只小鸟,逆光看去还以为生满了叶子,它们的头常朝着同一个角度,那八成就是寒风吹来的方向,因为只有这样,身上的毛才不会被吹乱,也才能保持温暖。

当然更能给它们温暖的,还是远处的夕阳。相信那正是它们站在树梢的原因。有时候夕阳几乎完全隐在地平线下,只要最高枝上不足两尺之处有一丝黄晕,便仍然可能见到几只不愿归巢的小鸟,坚持到底地守在那儿。

所以我常揣测鸟儿们的想法,它们只是为了求些温暖,还是想要欣赏夕阳?抑或居然有了惜寸阴的境界?至于它们起得最早,又是否因为巢在枝头,所以能比下面的人们更早见到晨光?

唐代的诗人常建有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正是描写晨光先照上树林高处的画面。现代的城市人怕无缘观察到这种景色,但何尝不能改为“清晨入都市,初日照高楼”,只是高楼往往剥夺了大多数人的阳光!

气温在冰点以下的日子,走在林立的高楼间,真不好受。因为阳光全被楼房阻隔,冷风却仍然穿梭肆虐。如果恰是下午两三点钟,阳光还能斜斜射入街心的时刻,就可以看见有趣的画面了。只见街道有阳光的那侧,挤满了川流的人群,在阴影里的一边,则只见稀疏的过客。这与意大利电影中表现的,不有着同样的趣味吗?

阳光的力量,确实在这样的冬日最能体现,我们甚至可能说那是锐利如刀的,它寸土必争地与阴冷的冬寒分割地盘。我曾经注意过屋边的雪地,竟然能剪出一块房影,也就是凡被影子罩住的地方都是白色,而露在阳光中的,则可能已经透出下面的土地。

尤其令我难忘的,是有一年冬天到日本旅游,独自从日光湖边的旅馆走向中禅寺,起初一段路因为都在向阳的一面,所以没有积雪。而当我转入背着阳光的一边时,竟然路表全是滑不留足的坚冰。古诗说“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又说“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不正是这个写照吗?

于是中国人所谓“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水南为阴,水北为阳”的道理,也就令人豁然贯通了。只为中国在北半球,所以山的南边总能向着阳光,而如果山夹着水,水的南边临山,由于受到山影的遮挡,所以成了“阴”。古人因为没有足够的取暖设备,对于这阴、阳的观察和讲究,当然比我们深入。

西方的古人也是一样的,即使到今天,每当暮冬的时候,广播和电视里的气象专家,仍会提出他们的古老迷信:“看看冬眠的土拨鼠(groundhog),如果它二月二日第一次钻出地表时,看到自己的影子,被吓一跳,又逃回地洞里,今年的冬天就要往后延长六个星期了。”

其实道理说穿了,还不是因为阳光不够强,那影子还显得阴寒吗?

岂止土拨鼠如此,即使进化为人类,我们生理上仍然保有冬眠的趋向。许多人患有冬天抑郁症,不敢面对现实,不敢接受挑战,甚至连坐越洋飞机的时差也与日光有关。对于抑郁症的患者和时差的人,如果用强光照射,往往能痊愈,或缩短不适的时间。

当然,人造的强光永远无法比得上真正的阳光。野人献曝岂是愚者的浅见,实在有着大道理!

今午走过纽约曼哈顿的三十四街,看见许多年轻人斜靠在向阳的墙边日光浴,手里居然各拿着一片锡纸做的反光板,原来他们是怕斜斜的太阳晒红了半边脸,所以用反光板来借取阳光。

借取阳光?

可不是嘛!阳光是那么珍贵,使我们不但要追逐、要把握,甚至要借取!

走在路边满是积雪的第五街上,抬头看到圣派翠克大教堂,我对阳光突然有了更大的感动。我看到那夹在层层摩天高楼之间,原本应该阴暗而难得阳光的教堂,居然灿烂耀眼,仿佛闪着光辉,因为——

四周的建筑采用了全面的玻璃帷幕墙,不但没有遮住可贵的冬阳,反而纷纷反射,带来了更大的光辉……

让我们都有一片能反射阳光的玻璃帷幕吧!

让这个世界的人们,都能不自私地占有阳光,而能与大家共同享受这上天的美好。

让我们珍惜阳光,站到最高枝!

更让我们惜取每一寸阳光,温暖每一片土地、每一颗心!

第12节 奉献的树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适者”不一定是占有者、胜利者,而是能与周遭生物“共荣共存”的。

最近台湾有个很有意思的新闻。一个建筑商为一所研究院建农业科技大楼,因为弄死了一棵三十年的老樟树,不得不赔偿二十万元。我觉得这个消息很有意义,因为研究院在跟建筑商签约的时候,特别列了“护树条款”,显示他们对树木的爱护。樟木,就算百年的老树,在台湾也处处可见,但是如同该院一位名叫陈章波的研究员所说:“如果我们连一棵树都照顾不了,如何照顾学术?”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家院子里也有一棵百年的老树,我常爬到树上玩。邻居小孩把球扔进院子,也常翻过墙头,攀着那棵老树,到我家捡球。有一天,家里不知为什么,把大树砍了。我看着那剩下的半截树干好伤心。过了几天,更伤心的事发生了——家里失火,一下子烧成平地。

后来,一位会看风水的朋友对我母亲说:“都怪你呀!好好的,为什么把树砍掉呢?树长得不对,可以坏风水;长得好,可以养风水。你家里的气,全仗这棵大树聚着。供还来不及,怎么能砍呢?”

对他这种迷信的说法,我很是反感,只是觉得看惯了的大树,一下子空掉,很不舒服,也有点不安。倒是另一位朋友说得比较有理:“树石、花鸟,跟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一天到晚生活在当中,我们的‘气’感应了它们,它们的‘气’也感应了我们。经过长久的相互呼应,不适合有大变动。你以为只砍一棵树,其实树上的小鸟没了窝,各种昆虫没了家,下面的苔藓没了遮阴,习惯于树荫的房子少了遮蔽,连你的眼睛都不习惯,这影响可就大了。”

最近美国联邦政府对自然生态做的一项调查,也说出类似的道理。做调查的生物学家说:“我们不是失去几种生物,而是失去一大批、一大批的生物。”他说的正是那种“连锁效应”,因为一种植物或动物的死亡,会造成连锁的影响。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也曾经拍过一群生物学家,他们用绳索垂降到夏威夷的悬崖上,拿着收集花粉的刷子,为一种植物的花朵进行“人工授粉”的工作。这原先应该是昆虫做的事啊!想想,一只小虫,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多简单?何必劳驾这群人,冒着生命危险,在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悬崖上劳作呢?只因为那种昆虫已经永远从世界上消失了。生物学家如果不做,那稀有植物也会很快消失。

今天人们错误的一小步,常要后人的一大步去补救。问题是,我们能这样做多久?又能做多少呢?因为人类的贪心,而让生物永远消失,是我们的耻辱。更严重的是,很多为植物传递花粉的昆虫,像是蜜蜂,这两年都在快速地减少,别以为它们是小东西,要知道没了蜜蜂,很可能造成农业减产的灾荒。

最近在美国公共电视上,看见有关骆马(Llama)的报道,也让我很感慨。骆马是生长在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一种动物。它们有着长长的颈子、小小的头和细细的腿,又因为肺功能强,使它们能生活在五千米的高山上。印第安人认为骆马是上天的恩赐,因为它们不但肉可以吃、奶可以饮、毛皮可以穿,而且能帮人驮东西。有意思的是,生物学家说,骆马的嘴长得很特殊,它们在吃草的时候,不会伤到植物的根,使那些草能很快地再生,也使它们总有的吃。电视里还介绍了骆马软软的蹄子,说那蹄子也长得巧妙,既能爬山,又能不伤到山上的植物。使我联想到我家院子里的麻雀。当我春天种菜,把种子撒下去,麻雀立刻飞来吃。可是过几天,种子发芽了,它们就再也不碰。我常隔着窗子偷看,看那些麻雀,在我的苗圃间跳来跳去,发现它们居然能不伤到嫩芽。等嫩芽长大了,结了籽,它们再飞来吃。

难道骆马和小鸟,都懂得“留一手”吗?它们为植物留一步“生路”,也为自己留一步“后路”。这或许也是骆马和麻雀能历经千万年,存续到今天的原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适者”不一定是占有者、胜利者,而是能与周遭生物“共荣共存”的。孟子说:如果不把细密的网子放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光;砍伐树木能找到适当的时节,木材就用不尽。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谢尔·希尔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的童话书《爱心树》(The Giving Tree):

一棵高大的苹果树,荫庇着一个孩子成长。孩子在树下睡觉、捉迷藏,到树上摘苹果,还把名字刻在树干上。孩子长大了,找树要苹果去卖钱。树给了全部的果子。孩子要盖房子,找树要木材。树给了全部的枝子。孩子要到远方去,找树要大块的材料造船。树给了整个树干。孩子年老归来了。“我已经一无所有,”树说,“倒还有个剩下的根,可以给你当椅子。坐下来休息休息吧!”

如果地球像那棵树,是“奉献的大地”,我们会不会是那个人,总是向大地要东西,要到彼此都一无所有?又或者,我们从小小的年岁,就该知道“怎么拿”?

各位想想,让我们小时候攀爬的、给我们遮阴的,甚至给我们果实吃的那些树都还在吗?我们为什么一边种下小树苗,天天浇水照顾,一边在改建房子的时候,又毫不怜惜地把老树砍掉?如果被弃养的孩子,能有人收容,我们是不是也能找个地方,专门收容被弃养的树木,使那些在树下玩耍的孩子,有一天大了,甚至老了,还能去寻访童年的老朋友?我们是不是也能学台湾的那所研究院,在改建房子签约时,要求建筑商留给我们的“老朋友”一条生路?

在那些老树给我们荫庇之后,也让我们荫庇它们吧!

第13节 做梦的胆量

三十年前,听一位留美归来的大哥哥说:

“美国的橘子汁,好纯!好浓!一点儿水也没加。当我第一次喝的时候,每喝一口,都觉得自己变强壮了些。”

十六年前,我自己到了美国,一位女同学说:

“天冷空气干,擦点保养乳液,这里的又好又便宜,擦上去,心里都舒服,觉得一下子年轻好几岁。”

以后几年,我就常寄乳液回台湾。起初很受欢迎,只是这几年变了,经济起飞,老外有的东西,中国处处买得着。

倒是每次有国内朋友,到我的乡居,常没进门,就仰着脸,深呼吸:

“你这里真好,空气多干净啊!比溪头都清新。吸两口,就觉得能多活几年!”

二十年前,在“央视”当记者,听说七星山下了雪,一群同事挤满一车,冲上去“采访”雪。

采访完,还带了一包下山。灰灰白白加上草叶和泥巴,冲进家门,先喊儿子:

“快来看!真正的雪!”

十三年前,太太带着老母和儿子,来到了纽约。

不久之后,下了第一场雪,只是稀稀疏疏的小雪片,儿子却跑到外面又叫又跳:

“雪!雪!好可爱的雪!”

今年,纽约下了几十年来最多的雪。

旧历新年,儿子赶回家守岁,也赶上了最大的一场雪。

夜,雪停了,怕再结成冰,不得不立刻出去铲。儿子一边铲,一边喊:

“为什么住在这个鬼地方?下这么多雪!”

“我希望将来能有钱!”大学四年级,新婚的妻子对我说。

她说得很轻,听在我心里,很重。

然后,我毕了业,教了书、主持了节目、当了记者、出了书、展了画,有了些钱。

“钱要存着。”妻说,“把分期付款还清了,把孩子的教育费存够了,把应急和养老的钱准备了。希望有生之年,我们能去一趟欧洲。玩过欧洲,死都心安了!”

去年秋天,我对妻说:

“你前一阵的工作,不是忙完了吗?我们参加旅行团,去一趟欧洲吧!”

我立刻报了名,不过十二天的西欧之旅。

临行,妻突然变得很不安,为小事跟儿子大吵了一顿,突然打电话给旅行社:

“我们不去了!”

“为什么要变卦?什么都安排好了!”我不解地问,“去欧洲不是你的梦想吗?”

“不知道为什么,我只是心里不安,有点怕,怕离开家……”

(我们还是去了,只是十二天,打了十通电话回家。)

小时候,家旁边有条河。河边长着红蓼和野姜花,我常抓着野姜花,把手伸得远远的,放下我的小纸船。

水流很快就把小船荡开,我也赶紧跑回岸上,踮着脚、伸着脖子,看我的小船漂向远方。

二十年后,我到了美国的南卡罗来纳州,常跟当地的艺术家夜里开着小船出游。

湖很大,四周有草地也有森林。用电筒往森林里照,能看见一双双闪亮的眼睛。

那时,我常想,开船比开车容易太多了,路又宽,又没红绿灯,将来我也一定要买条船。

四年前,搬到了长岛,就住在海湾旁边,地产掮客指着两百米外的码头说:

“你把船停在院子里,要开的时候,就推进水里,连‘停泊费’都省了!”

我没买船,倒是常带女儿到码头上散步。

有个长长的木桥,通向水里一座浮动的停泊站,许多空船靠在那儿。

“要不要坐船?”我把女儿抱起来,放在别人的船上。

“这怎么算坐船?”女儿说,“船又没动!”

“船在动啊!水在动,船也动!”

“远远的那是什么桥?”女儿指着问。

“是白石大桥!”

“过了桥是什么?”

“是布朗克斯大海湾。”

“过了大海湾呢?”

“就是大海了!”

女儿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我将来要买一条船,开过大桥、开过海湾,到大海!”

“好极了!所以爸爸给你取名叫小帆,希望你带着爸爸、妈妈年轻的梦想,扬帆到你想去的地方。”我拍拍她,“但是要早,趁着年轻!”

从年轻到年老,多少理想实现了!多少美梦破碎了!多少豪情消逝了!

我们可能实现年轻的梦,只是找不回那个年轻的自己、年轻的情怀、年轻的时代,以及年轻时做梦的胆量!

同类推荐
  • 淡定:现代人的必修课

    淡定:现代人的必修课

    本书是《国学智慧丛书》中的第二本。本书作者把古代圣贤这种系统缜密的修养大智慧开发出来,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优美温馨的语言,生动具体的例子,奉献给读者。本套丛书风格独特,个性鲜明。
  • 做人就做聪明人

    做人就做聪明人

    本书包含了成为聪明人所必须具备的各大素质,并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阐述如何变得更聪明的智慧和要诀。拥有了聪明的秘诀,哪怕是再迷茫的求索者,也如同掌握了聪明的魔咒.能一改以前平凡的形象,变得睿智和聪明。智商也许是天生的,但是聪明却不是与生俱来的,想要成为一个聪明人,是需要后天不断的思考、努力和探索的。本书给读者指出了一条通往智慧之门的钥匙,通过各种基本素质的养成,让读者成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 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

    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

    薪水操之在我,是自己合理策划的结果。《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不仅给职业人肃清了获得高薪的错误意识,还为其设计了一条通往高薪的职业路线。
  • 归零的智慧:禅的激情与顿悟

    归零的智慧:禅的激情与顿悟

    归零,是真正的大智慧。归零,不仅是一种境界,还是一种方法,一种修证行愿的方法,一种获得智慧的方法。归零可以达道,达道以后还须归零。归零才可以心处常态、心处自在,这时才是我们的身体能量转变为大脑能量的时候,这时才是具足智慧能量的时刻。归零应该成为人生的一种常态。隻有保持归零的人,保持平常心的人,才能处变不惊,宠辱不惊,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发现、去创新,才能保持一颗天真浪漫的心态去享受人生的分分秒秒。
  • 执行在于细节

    执行在于细节

    《执行在于细节》作者罗鲜,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也绝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制度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花大力气,把小事做细,才能把事情做好。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所以,我们只能从基层做起,不能眼高手低。浮躁应被扎实所代替,冲动应被理智所折服,这才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热门推荐
  • 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该结束了,就在今天。”矿工辛孟贵留恋地看了一眼井口的阳光,回过头,决绝地向井下走去。这将是他最后一次下井,而且,再也不会上来了。走在巷道里,他再一次设计着自己的结局:工作面出现哑炮——他去排险——炮响了,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以他的技术,做到这一点很容易,以这家煤矿的管理,不会有人能看出破绽。只有这样,煤矿才会赔钱,弟弟辛孟林才会有一笔钱去上大学,父亲才会有一笔钱看病,母亲才会有一笔钱养老。弟弟很聪明,应该去上大学,而不是像他这样在井下挖煤。
  • 造化之火

    造化之火

    上古修真界崩毁,仙道泯灭,武道猖獗。少年炎歌身负血海深仇,得遇上古残魂,赐予灭道神通,夺人造化之火,吞噬天地造化,踏尽诸天万界,焚灭三界九重,一代魔神,君临天下!
  • 绝色娇妃:王爷掌中宝

    绝色娇妃:王爷掌中宝

    前世,她性子懦弱,备受欺凌。今世,她重生归来,欠她的通通给她还回来。爹娘不疼,自有人疼,亲姐陷害,便让你百倍偿还。“惜儿,别忘了,你还有我。”——宁挽墨温柔的说道。
  •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际争霸全服大穿越

    星际争霸全服大穿越

    在网吧打星际争霸随便选个阵营都能穿越,而且所有的玩家都穿越了,所有职业玩家全部惨遭毒奶。这一切是人性的泯灭还是良心的流失,其中一定有肮脏的PY交易。剧情向加龙傲天向。(好吧,作者坦白的确有点鬼畜。)
  • 美男养成攻略

    美男养成攻略

    玩网游,人家是穿着漂亮衣服游山玩水,极品装备一把罩,轮到她,怎么就那么不顺呢?!谁来告诉她,为什么她的宠物是个粉嘟嘟的小宝宝,不能打怪也就罢了,还要她喂、奶==!当人家的妈妈不是那么容易的,好容易辛辛苦苦拉扯大,就蹬鼻子上脸了,有没有搞错,GM出来,这种宠物我不要啦,行不行!什么,其实人家也是玩家,还很厉害,还,还是财色兼备的帅哥?!抓住!谁养谁家的,跟我走!
  • 续南明

    续南明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大明宣德六年,郑和第七次率舰队出使西洋,曾自豪在《天妃灵应之记》碑如此宣示,此时大明国力如日中天。然时间到了崇祯末年,大厦将倾,帝国将亡,乱世来临的阴影,笼罩每个百姓心头。胡虏横行,流寇肆虐,天灾人祸,饿殍遍野,文明就要毁灭,前方看不到希望。自五胡乱华,蒙元入寇,中华又将步入黑暗无底之深渊。也就在这崇祯十四年秋,一个后世的灵魂,意外来到大明,在淮北那片奄奄一息的饥民中…………老白牛第三本历史大作,敬请期待!已有完本作品《回到明朝做千户》,《明末边军一小兵》。
  • 再也不见,绝望

    再也不见,绝望

    你大步走吧!我不追了。――这场游戏里,是我一厢情愿,我也愿赌服输。
  • 暗夜战争系列3:暗夜征兆

    暗夜战争系列3:暗夜征兆

    卡拉、奥利维亚和雷蒙德同时被一个灵界杀手追杀,三人团结起来用尽异能希望在此人下手前先一步找到他。无人知晓他们为何被追杀,但有线索表明这跟此前灵界警探拿走奥利维亚的獠牙当做战利品之事相关。中途他们还遇到了棘手的事情,卡拉受伤失血过多,为了不违背她不吸食生灵血液的原则,朋友们只好想方设法寻找替代品。杀手全副武装,还可以通过灵力追踪,发誓要将他们抹杀。卡拉和朋友们是否能抢先查到杀手?卡拉有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拯救朋友们?又或者杀手已经在暗中瞄准了他们?——血族女主刚直、强大而性感,杰里米·麦克莱恩版《暗夜传说》,将会牢牢抓住你的眼球。
  • 思考帽与行动鞋

    思考帽与行动鞋

    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终生无所成就,他们都过平庸乏味的生活。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公司都盈利微薄甚至亏损,他们的平均寿命不超过7年。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有钱人都不曾充分享受过财富带来的幸福,他们有的根本不及享受就在疲于奔命中与世长辞,有的在年老时已将财富挥霍殆尽重新做了穷光蛋。这个苠界上的大部分夫妇,他们相爱了3个月,吵架了3年彼此忍耐了30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原因不在于他们不够聪明,不够努力,而在于他们没有做好两件事,思考和行动。思考谁不会呀?行动谁没有呀?哦,对不起,我在本书里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什么是真正的思考和真正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