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69400000006

第6章 刘墉人生曲:此生何必从头来(6)

第17节 别把自己锁在门内

有一天我到朋友家去,很惊讶地发现,他正喂怀里的娃娃吃乳酪。

“我只是给她尝尝味道,让她从小就习惯。”朋友笑道,“免得长大了,怕乳酪味道,还可能因此打不进洋人的社会。”

可不是吗?在美国处处看见中国人拒吃加了“乳酪”的东西,说又酸又臭,令人作呕。偏偏西餐里常加乳酪,连鸡尾酒会,都拿各种乳酪做点心。我们不碰任何有“乳酪”味道的东西,就造成许多食物都不能吃了。

乳酪与臭豆腐

相对地,“洋人”常是不吃海参、皮蛋和臭豆腐的。甚至在中国待上几十年的外国人,碰到这三样东西,都敬而远之。

于是,中国人常拿“洋人”开玩笑——

“您到中国多久了?”

“十三年了。”

“您真算是个中国通了。不过,您爱吃臭豆腐吗?”

“我不敢吃。”

“对不起!您对中国文化是一通也不通了!”

这虽然是个笑话,却有值得我们深思的道理。

为什么中国人非但不怕臭豆腐,而且觉得好吃无比,西方人又视乳酪为珍馐美味,甚至不可一日无此君呢?

当我们拒绝一种食物的时候,是不是也拒绝了一种文化?甚至因此失去了许多情趣?

同样的道理,当有一个人对你说:

“我不能吃烤的,因为会上火;我也不能吃炸的,因为会泻肚子;我更不敢吃生的,因为会恶心。”

于是,你不能请他吃蒙古烤肉、美国炸鸡,更不能请他上日本料理店吃“生鱼片”。

那是幸,还是不幸呢?

走向新一代

我有一位邻居,专门向大工厂推销经营理念,他对我说了一段很耐人寻味的话:

“当我去拜访时,有些工厂老板,无论多忙,都会安排时间,不但细细听,而且提出问题。相反地,有些老板只是一挥手:‘我没空!’”他语重心长地说,“对于后者,我只有同情。因为他不但把我关在门外,也把他接触一个新观念的机会,关在了门外。”

他的话使我想起一老、一少。

“一老”是叶公超先生。我记得他在过世前不久,还参加了“国立历史博物馆”的艺术家座谈会。

满头银发的叶先生,扶着拐杖站起来,很客气地“请教”一位新潮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他很辛苦地站着,盯着对方,十分专注地听那个比他小半个世纪的年轻人分析。

我突然有种强烈的感动,觉得眼前这位外交耆宿,虽然已经七十五岁,却仍然站在时代的前端。

至于那“一少”,则是位文艺界的朋友。有一天,她很不屑地对着我批评一位二十几岁的新作家,说其作品太肤浅,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问题是,当我硬不信邪地看过之后,却发现那文坛新秀的作品好极了。

我开始了解:

当一个人追不上时代,他表现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否定新一代。他对新一代关上门,也把自己锁进了旧时代。

打开你的心门

只是令我惊讶的是,居然在新一代当中,也有人患了这种“关门”的毛病。

记得一群美术系的学生,曾对我说:“我们很讨厌阿璧那一套。”

他们说的阿璧,是老一辈的画坛宗师黄君璧先生。也记得一群某名校的学生得意地对我讲:“我们是不听国语歌曲、不看国片的。太没水准了!”

他们岂知道,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也是关起了自己的门。不论对下一代或上一代,只要关起门,就使自己的眼界更窄、出路更有限。

其实我的儿子,也做过同样的傻事。

几年前,当我放国语歌曲给他听的时候,他很不屑地摇摇手走了。但是,没过多久,他到了中国台湾,接触了中国台湾的年轻人,也了解了中国台湾音乐制作的情况。

他突然改了,说中国台湾同时接受欧美和日本的最新资讯,在音乐创作上有惊人的潜力和成就。

他为什么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因为他对台湾打开了心门。

用他们的眼睛看

“试着用他们的生活去生活,用他们的眼睛去看他们的世界。”

在研究落后民族文化的时候,我接触到这句人类学的名言,也被它深深地影响。

我发现当我们嘲笑那些原始民族,为什么只会叉鱼,不会网鱼,为什么对死人有那许多奇怪的禁忌时,常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

每一个民族,都是人类,都经过千万年的岁月,绵延到今天。我们会想,他们也会想。我们有我们的价值观,他们有他们的价值观。

我们应该谅解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习俗,都有他们的道理。而当我们有了“文化谅解”,也就有了同情,以同一种情怀、同一个角度,去看这个世界。更可以说:

我们对世界的每一种文化,打开了心门。

新人类的语言

打开心门,真是太重要了。

无论多忙,我每天总要抽时间看报纸、看电视、看杂志,也常常借录影带回家欣赏。

看报纸的时候,我不但看大新闻,也看小小的分类广告。因为在那里,我可以见到许多“社会角落”的动态。

看电视的时候,我常转到服装表演的频道。虽然知道自己不会,也不敢穿那样新潮的衣服,但我要看看现在流行什么,我相信那流行一定有它的道理。我可以不跟,但不能不知。

看杂志的时候,我会注意“新人类”的语言,也常看看新人类餐厅的介绍。我会想,在那小巷里开了这么一个很新潮的咖啡店,会有怎样的“酷”人往那里聚集?又会在他们交会时,发出怎样的闪电?如同三十年前,武昌街的明星咖啡屋,灿烂出多少文艺的火花。

至于我看的电影,常是由美国图书馆借来的。许多是法国、德国或意大利的作品,必须跟着英文字幕欣赏。

许多片子,好冷、好平、好枯燥。

许多次,我才看一下,就想关机。

许多片子,我看完十分之九,都觉得烂。

但是,我相信,它一定有它的道理,于是坚持看了下去。

妙的是:看完那最后的十分之一,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了。我发现自己最想半途关机的,常是留给我最深印象的电影。

我真庆幸自己没有关机,否则,我就关上了自己的机会。我也真庆幸自己,总能欣赏年轻人的作品,表示我还年轻。

而每当我听朋友说“我不看某人的作品,我不吃某种东西,我绝不跟某人交谈”的时候,我都会对他们说:

“别将别人关在门外,也把自己锁在了门内!”

第18节 写有你自己的文章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家因为失火,什么都烧光了。有位好心的邻居,拿了他家孩子的旧制服给我穿。

本来当时社会的经济情况就不好,又是旧衣服,所以有不少破绽。我至今都忘不了,母亲在灯下为我缀补的画面,以及第一次穿上那套旧制服的感觉。

新补的地方,厚厚的、硬硬的。虽然母亲缝得很小心,但是还是可以看到一圈圈的线痕。尤其是两个膝盖,左一块、右一块,让我觉得人人都盯着看,好自卑。

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所以现在每次我见到年轻人,故意把牛仔裤的膝盖用刀片刮破,再一丝一丝地拔,硬是弄成两个破洞,心里都想,如果“当年”能像今天该多好。

三十六年间的变化有多大啊!以前的人唯恐穿得不好,被人瞧不起。现在却随便穿,说:“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这句话其实大有学问。我发觉只有到了富裕的社会,人们才不会以“衣冠取人”。因为大家知道人人买得起好衣服,所以“穿得旧”“穿得破”,一定不是因为穷,而是“他喜欢”。

不令我感动,我就不欣赏

这道理也反映在许多事情上。

以前买画,先问画家是不是有名,似乎画不重要,名重要。

现在不同了,买入的画主要是为自己喜欢、看了舒服。有时候在联合画展里,大家价钱差不多,但是新秀的作品卖光了,老一辈的名家却乏人问津。

买书也一样,许多年轻人会问我:“为什么你喜欢某人的作品?我们就不觉得他怎么样。”

“他写得好啊!你看他用词、用典,就知道他古文基础有多深厚。”我说。

“深厚有什么用,它不让我感动,我就不欣赏。”年轻人摊摊手,“只要我不喜欢,伟大又如何?”

我听了,吓一跳,觉得新新人类真厉害。可是后来想想,他们说的,也不是全没道理。

我最近在报上看到一位著名学者的作品,通篇是“四字成语”、专有名词和典故,让我读来叹服不已,可是读完了,却不知他到底要说什么。接着又看到一篇小说,数千字读完,才发现不是翻译作品,而是道地本土的东西。只是,他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奇特的语法”?怪不得年轻人不喜欢。

时代毕竟不一样了。以前听学生的演讲比赛,都是手势比得大、口号叫得响的人得奖。现在却是由那些娓娓道来、说理清楚,能够“服人”“感人”的得奖。

这些现象,不都与前面所说的“不再以衣冠取人”的道理一样吗?

这不再是“掉书袋”的时代

想想过去数千年,能受教育的有几人?再想想五六十年前,能受完整教育的有几人?怪不得人们要由文章中“书袋掉得多不多”来衡量作者的学养,甚至品评文章的好坏。

只是到今天,人们都受了完整的教育,你会的我也会,你读过的我也读过。于是,“既是真理,何必问是谁说的”,你的名声再大、学问再好,如果不能让我心服,我就不认为你高明。

你为何写、为谁写

“不重形式,重内容,这必然是时代的趋势。”许多年轻朋友,问我怎么把文章写好,我总是这样回答。

这是个重效率的时代,你能用三百字讲清楚的事,何必用六百字去说?你能用人人可懂的文辞说明的事,何必用艰深的词语?你文章再长、辞藻再美,如果不能感人、服人,又有什么用处?这不就好比在台上顿脚捶胸,却不能感动听众的演讲,它既然与读者、听众“脱了节”,也就一无是处。

我觉得今天不论你是写课堂上的作文,或是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在一开始,都先得把“卖弄学问”的想法去除。

你应该先想,我要写什么?为什么写?对什么人写?

你可以像《诗经》用“兴”的方法,先说别的事,慢慢营造气氛,再把读者带入主题;也可以用“比”的方式,用大家熟悉的事物去比喻;更可以用“赋”的方法,开门见山地去说明。

但无论你怎么做,都不能忘了自己写那篇文章的“主旨”。

为文如登山

写文章就像爬山,你可以带一大堆登山工具去攀险峰,也可以徒手走上山头。不管你怎么做,最重要的是带领你的读者,走向你的目标。你既不能因为太拘于形式、辞藻、典故,而像是行囊太重的人,到头来半途而废,也不能连基本的登山训练都没有,就去涉险。

由日记开始

所以我要建议年轻朋友:

你应该由平实做起。先用自己最有把握的文字,尽量把心中的道理说清楚,再进一步求形式和风格的变化。

你应该每天写日记。时间多,写几百字;功课忙,写三五十字。既练习长篇的严谨,也锻炼小品的精简。

最重要的,因为那是写日记,你只求记下事情、写出心声。所以必定最真实,也最能接近你的心灵。

如果你记事能清楚、抒情能感人,不是已经成功了吗?

说出心里话

我也建议老师和家长,不要希望在孩子的作文上见到“课本中的古人”,而要盼望在纸上做心灵的沟通。

人生的岁月是一去不返的,许多情怀也是一去难追的。如果十六岁的孩子,不能在他们的文章里表现十六岁的心灵,却要套用六十岁老人的感觉,会是多大的损失!

“掉书袋”“喊口号”的时代过去了,每个人都该做他自己,走他自己的路,说他自己的话。

品评文章很容易——

在你对别人说之前,你应该先问问自己,信不信你说的道理。

在你写完文章之后,你应该自己先读一遍,看一下你想说的事情说清楚了吗?

在你想用文章感动别人之前,你应该自问:“有没有先感动自己?”

如果你写了又写,改了又改,认为自己实在写不好,那么我问你:“如果你用说的,能不能把心里话说清楚?”

如果你说可以,那么,把那心里话,一字不漏地写下来。我保证,那会是一篇毫不造作的好文章。

第19节 一句话让你成功

“秦小姐好!”小康堆上一脸笑,“王总来了吧?对不起,我提早到了。噢!对了!我叫工厂送样品过来。”小康东张西望地说,“是不是还没送到哇?”

秦小姐摇摇头。

“什么?还没送到?唉!他们老是拖。”小康立刻拨手机,才拨两下,看小廖进来了,立刻停止动作。

“小廖居然也来这里抢生意,”小康心想,“他跟我从同一个地方进货,麻烦了,他报价会不会比我低?”心里想,表面还是堆一脸笑,跟小廖握了个手。

小廖的手又湿又滑,他也去向秦小姐示好:“秦小姐好!”然后也一样小声问秦小姐,“请问我那样品送到没有?”

秦小姐也照样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候,门开了,王总走了出来,居然没叫两个人进去,只是匆匆忙忙地说:

“你们推销离心果汁机,有没有附加切菜功能的那种?”

“有有有!”小廖和小康一起答。

“那就现在拿一台来看看,我急需。”王总说完,居然又进去了。

小康反应快,一个箭步,跳出门去,躲在一角打手机:“喂,我是小康啊!我要你们出的那台机器送来了吗?什么?出来了?你们不是总拖吗?怎么今天那么快?麻烦你们再出一趟车送一个A3型过来,拜托!拜托!”

小廖在会客室里也没有闲着,他向秦小姐借了电话:

“喂,我是小廖,我急着要补一个A3型切菜机,如果来得及,你们跟离心机一起送过来好不好?”

两个人打完电话,都继续在会客室里等。

突然电话响,秦小姐进去几秒钟,便见王总穿得整整齐齐地冲出办公室。

又过几分钟,进来七八个洋人,看王总的样子,必定都是大客户。王总的办公室门关上,接着又打开。王总探出头来,低声吼:“切菜机和离心机呢?”

“立刻到!立刻到!”小康和小廖赶紧报告。

果然,正说呢,东西就送到了。三个大箱子抬了进来。

“康先生一台离心机,廖先生一台离心机,加上后来追加的切菜机,”送货员说,“请签收。”

有话好说

你猜,这笔大生意,小康做成了还是小廖做成了?

当然是小廖。

可是你想通了吗?同一个送货员,同一辆车,由同一个公司出的货,两个人又在同一时间打电话,要求加送一件。

为什么小廖的赶上了,小康的没赶上呢?

如果你是商场老板,一定早知道答案了——

因为他们说话的方式。

当一个公司送货总是迟、总是慢,总挨你骂的时候,有一天,你居然盼望他还没出发,希望他加送一件东西的时候,千万别一开口就问:“东西送出来了吗?”

当你这样问的时候,明明东西还没出门,他怕你骂,也会说:“走了!走了!”

这时候,你要他加一件,他好意思改口就说“正巧,还没走”吗?

但是,当你换个说法:“我急着要加一件,如果东西还没出门就好极了。”对方则可能说:“真巧!车子正发动,我叫他等一下。”

于是,你赶上了。

当你又要迟到的时候

换个角度。如果以前约会,你总迟到,今天你又要迟十五分钟,为了怕对方着急,你打电话过去,说话的技巧也很重要。

假使你电话一接通,就说:“对不起,我今天要迟一点。”

你猜对方会怎么反应?由于他已经很痛恨你过去迟到,他八成会立刻冒火:“怎么搞的?又迟到。你不是说这次会准时吗?”

但是当你换个方式,说:“老张啊!我准三点一刻到,堵车,稍迟十五分钟。”

他一听,只迟十五分钟,则可能高高兴兴地说:“好!我等你。”

当你只考六十分

又比如,你是个学生。

今天考数学,考了六十分,你回家要怎么说?

如果你开门见山:“爸爸,我数学考六十分。”

搞不好,啪一声,一记耳光过来。

但假使你拐个弯说:

“今天数学考试好难哟,多半的人都不及格,连向来第一名的王大毛都只考六十五分。”

你老爸问:“那你考几分?”

“刚好及格,六十分。”

相信,那一巴掌绝不会过来,老爸当天如果情绪好,还能赞美你两句呢!

当场砸了宝贝

一个女学生上课时对老师说:“我昨天打破了我爸的古董茶壶。”

“你父亲有没有很生气?”老师问她。

“没有耶!我对他说:‘爸爸,我给您泡茶,泡了这么多年,都很小心,可是今天不晓得怎么搞的,把茶壶打破了。’”女学生说,“我爸爸先一怔,然后笑笑,故作没事地说:‘破了就破了,东西总会破的,改天再买一个新的吧!’”

她这话,全班都听到了。

无巧不巧,隔几天,另外一个女学生也为她爸爸泡了好几年的茶,也打破了古董茶壶。

她想起前面女学生说的话,照样去向她的爸爸报告,却被臭骂一顿。原因是,她把同样的话,换了个前后次序说出来——

“爸爸!我打破了茶壶。”她战战兢兢地报告。

“什么?把茶壶打破了,那是古董耶!”她老爸脸色大变。

“爸爸!可是我今天不晓得怎么搞的……”她解释。

“你心不在焉!粗心!”

“可是,我给您泡茶,泡了这么多年……”她又解释。

“你还强辩?”老爸吼了起来。

坏话要缓说

好!现在让我们回头看前面的四个故事——

“你们送货车出来了吗?”

“我今天要迟到。”

“我数学考六十分。”

“我把茶壶打破了。”

这些都是他们说话的重点。如果是播报新闻或开会,这些重点都必须先说。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冲击”,却不得不后说。

也可以讲,令人敏感的结果,最好不要单刀直入,你可以先“设定底线”,使对方知道糟也糟不到哪里去,或者经过“对比”,使那原本听起来很突兀的结果,显得不那么刺耳。

当然,还有许多情况,需要你先隐藏谈话的目的,一点一点,制造气氛,引导对方进入你的主题。

同类推荐
  • 高效努力:找准奋斗的正确方式

    高效努力:找准奋斗的正确方式

    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追求自我实现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却又倍感焦虑的时代。然而,有太多人每天都在重复着低品质的勤奋和无效的努力——虽然活得很累、很艰辛,却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少有关奋斗方法论的知识。所谓奋斗方法论知识,其实就是走向成功的加速器,可以让我们在努力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在本书中,作者分六章全面讲解如何通过高效努力,来化解职场和生活中所要面对的常见压力,进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愿这本书,能够让你的努力如虎添翼,让你的奋斗更有意义。
  • 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陶尚芸编著的这本《静下来一切都会好》从静下 来生活、静下来感受、静下来工作、静下来积 累、静下来思考、静下来计划、静下来反省、静下来 疗伤八个方 面进行阐述,用优美的文字带给人们一份安静的阅读 体验,帮助 人们在忙碌中得享内心的平静,收获人生的幸福。
  • 你以为你没有的,可能在来的路上

    你以为你没有的,可能在来的路上

    你问我,梦想是什么?我说它很难被定义。有些人的渴望是,有很多钱;有些人的,是有大房子;有些人的,是变漂亮;也有些人的,是想拥有爱的人。那么你的呢,你的渴望是什么呢?作者是一枚平凡如你我的草根,他说他喜欢写字,想要一直写下去,所以有了这些故事。这些故事里有作者自己的梦想,也有身边人的梦想,这些梦想有的说出来难以启齿,也有的闪亮的熠熠生辉,可无论怎样,它们让没有梦想的人开始寻觅,让有梦想的人懂得坚持,让忘记梦想的人重新启程。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乱世出英雄,晚清的朝野风声鹤唳。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揭竿而起。有两位名人却恰逢此时出生。一个是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曾国藩,另一个就是红顶商人胡雪岩。曾国藩,一介乡间秀才,最后官封一等勇毅侯;胡雪岩,一个钱庄伙计,终成富甲天下的“红顶商人”。一个游刃官场,经历宦海风波,几度沉浮;一个靠势借力,八方招财。
  •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中国名人故事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中国名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热门推荐
  • 阴谋家

    阴谋家

    夏璇就是别人口中那种典型的“坏女人”,长得妖艳漂亮,整天变着法地琢磨着怎么抢了老板女儿的男朋友。虽然那位先生英俊潇洒腰缠万贯,但挖老板女儿墙角是不是胆子太大了点?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她和那位先生,到底是谁给谁挖了个坑?
  • 李主任的一天

    李主任的一天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超凡地球

    超凡地球

    异界入侵,武道盛兴,地球进入超凡的时代。微末少年,凭着一张神秘卡片,生于安乐,努力不死于忧患,一步步走向超凡的故事。
  • 诡途

    诡途

    公园里明明闹鬼,上司却非要让我去公园拍照。被公园里的美女强吻后,我的嘴腐烂了……
  • 昼帘绪论

    昼帘绪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杜黄皮

    杜黄皮

    媚媚猫在《杜黄皮》的创作中,展示出其独特的人物和情节的驾驭能力。她冲破“武侠”的陈规,打造出一个男女皆爱、独一无二的“杜黄皮”,既带有武侠小说必不可少的侠义、情仇,更彰显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这两者在“杜黄皮”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故事中的“十兄弟”性格各不相同,独具特色,在杜黄皮的带领下,共同谱写了一曲凄美的江湖之歌。
  • 幽梦影

    幽梦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来自地狱的男人

    来自地狱的男人

    星空魔帝,重生归来!我是魔,以神为奴,以仙为仆!!!
  • 总裁大人套夫记

    总裁大人套夫记

    作为A城首富,富豪榜排名前十的唯一一位女总裁乔曼的人生只有三件事!赚钱,赚钱,睡顾琛!顾琛是谁?国外知名大学、双硕士学位、高情商高智商的双高学霸助理!既能谈笑风生拿下上亿生意,也能洁身自好拒绝总裁的各种献身。乔曼很苦恼,问如何才能睡到顾琛,在线等……
  • 爱上豪门公子之紫色浪漫

    爱上豪门公子之紫色浪漫

    前缀坚强美丽的潘晨拥有着如薰衣草般的特性,她遇到爱情就会努力的去争取!她喜欢上了帅气有才的富家子花雨,潘晨处处忍让,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她心中的那点紫色浪漫,并在现实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最终她能得到花雨完全的爱情吗?片段一鱼的选择......可是鸟儿等了好久,久到飞鸟都无法再飞翔了,鱼儿都没有浮出水面,于是飞鸟终于伤心的离开了美丽的湖水,从此在也没有出现在湖边了......看着看着潘晨流泪了,她和他也逃不开这样的结局吗?片段二时光流转,到底改变了什么?那个曾经的王子,今天确实如此平凡的和我肩并肩的站在一起,这是上天给我的再一次的机会吗?如果是的,我希望这一切永远不变,哪怕......!我要的也只有这样简单的风吹日落,而你在我身边!《爱上豪门公子之紫色浪漫》是晓寒的第一部小说,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可是晓寒还是希望大家能喜欢这部文文,放入书架收藏!你们的鼓励是晓寒最好的写作动力!晓寒新作《风国佳人》绝对精彩的情节!喜欢本文及喜欢晓寒作品的可以加晓寒方便一起探讨写作方面的技巧或分析人物等!还是希望喜欢的能收藏这本文文,这对晓寒很重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