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别把自己锁在门内
有一天我到朋友家去,很惊讶地发现,他正喂怀里的娃娃吃乳酪。
“我只是给她尝尝味道,让她从小就习惯。”朋友笑道,“免得长大了,怕乳酪味道,还可能因此打不进洋人的社会。”
可不是吗?在美国处处看见中国人拒吃加了“乳酪”的东西,说又酸又臭,令人作呕。偏偏西餐里常加乳酪,连鸡尾酒会,都拿各种乳酪做点心。我们不碰任何有“乳酪”味道的东西,就造成许多食物都不能吃了。
乳酪与臭豆腐
相对地,“洋人”常是不吃海参、皮蛋和臭豆腐的。甚至在中国待上几十年的外国人,碰到这三样东西,都敬而远之。
于是,中国人常拿“洋人”开玩笑——
“您到中国多久了?”
“十三年了。”
“您真算是个中国通了。不过,您爱吃臭豆腐吗?”
“我不敢吃。”
“对不起!您对中国文化是一通也不通了!”
这虽然是个笑话,却有值得我们深思的道理。
为什么中国人非但不怕臭豆腐,而且觉得好吃无比,西方人又视乳酪为珍馐美味,甚至不可一日无此君呢?
当我们拒绝一种食物的时候,是不是也拒绝了一种文化?甚至因此失去了许多情趣?
同样的道理,当有一个人对你说:
“我不能吃烤的,因为会上火;我也不能吃炸的,因为会泻肚子;我更不敢吃生的,因为会恶心。”
于是,你不能请他吃蒙古烤肉、美国炸鸡,更不能请他上日本料理店吃“生鱼片”。
那是幸,还是不幸呢?
走向新一代
我有一位邻居,专门向大工厂推销经营理念,他对我说了一段很耐人寻味的话:
“当我去拜访时,有些工厂老板,无论多忙,都会安排时间,不但细细听,而且提出问题。相反地,有些老板只是一挥手:‘我没空!’”他语重心长地说,“对于后者,我只有同情。因为他不但把我关在门外,也把他接触一个新观念的机会,关在了门外。”
他的话使我想起一老、一少。
“一老”是叶公超先生。我记得他在过世前不久,还参加了“国立历史博物馆”的艺术家座谈会。
满头银发的叶先生,扶着拐杖站起来,很客气地“请教”一位新潮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他很辛苦地站着,盯着对方,十分专注地听那个比他小半个世纪的年轻人分析。
我突然有种强烈的感动,觉得眼前这位外交耆宿,虽然已经七十五岁,却仍然站在时代的前端。
至于那“一少”,则是位文艺界的朋友。有一天,她很不屑地对着我批评一位二十几岁的新作家,说其作品太肤浅,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问题是,当我硬不信邪地看过之后,却发现那文坛新秀的作品好极了。
我开始了解:
当一个人追不上时代,他表现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否定新一代。他对新一代关上门,也把自己锁进了旧时代。
打开你的心门
只是令我惊讶的是,居然在新一代当中,也有人患了这种“关门”的毛病。
记得一群美术系的学生,曾对我说:“我们很讨厌阿璧那一套。”
他们说的阿璧,是老一辈的画坛宗师黄君璧先生。也记得一群某名校的学生得意地对我讲:“我们是不听国语歌曲、不看国片的。太没水准了!”
他们岂知道,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也是关起了自己的门。不论对下一代或上一代,只要关起门,就使自己的眼界更窄、出路更有限。
其实我的儿子,也做过同样的傻事。
几年前,当我放国语歌曲给他听的时候,他很不屑地摇摇手走了。但是,没过多久,他到了中国台湾,接触了中国台湾的年轻人,也了解了中国台湾音乐制作的情况。
他突然改了,说中国台湾同时接受欧美和日本的最新资讯,在音乐创作上有惊人的潜力和成就。
他为什么会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因为他对台湾打开了心门。
用他们的眼睛看
“试着用他们的生活去生活,用他们的眼睛去看他们的世界。”
在研究落后民族文化的时候,我接触到这句人类学的名言,也被它深深地影响。
我发现当我们嘲笑那些原始民族,为什么只会叉鱼,不会网鱼,为什么对死人有那许多奇怪的禁忌时,常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
每一个民族,都是人类,都经过千万年的岁月,绵延到今天。我们会想,他们也会想。我们有我们的价值观,他们有他们的价值观。
我们应该谅解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习俗,都有他们的道理。而当我们有了“文化谅解”,也就有了同情,以同一种情怀、同一个角度,去看这个世界。更可以说:
我们对世界的每一种文化,打开了心门。
新人类的语言
打开心门,真是太重要了。
无论多忙,我每天总要抽时间看报纸、看电视、看杂志,也常常借录影带回家欣赏。
看报纸的时候,我不但看大新闻,也看小小的分类广告。因为在那里,我可以见到许多“社会角落”的动态。
看电视的时候,我常转到服装表演的频道。虽然知道自己不会,也不敢穿那样新潮的衣服,但我要看看现在流行什么,我相信那流行一定有它的道理。我可以不跟,但不能不知。
看杂志的时候,我会注意“新人类”的语言,也常看看新人类餐厅的介绍。我会想,在那小巷里开了这么一个很新潮的咖啡店,会有怎样的“酷”人往那里聚集?又会在他们交会时,发出怎样的闪电?如同三十年前,武昌街的明星咖啡屋,灿烂出多少文艺的火花。
至于我看的电影,常是由美国图书馆借来的。许多是法国、德国或意大利的作品,必须跟着英文字幕欣赏。
许多片子,好冷、好平、好枯燥。
许多次,我才看一下,就想关机。
许多片子,我看完十分之九,都觉得烂。
但是,我相信,它一定有它的道理,于是坚持看了下去。
妙的是:看完那最后的十分之一,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了。我发现自己最想半途关机的,常是留给我最深印象的电影。
我真庆幸自己没有关机,否则,我就关上了自己的机会。我也真庆幸自己,总能欣赏年轻人的作品,表示我还年轻。
而每当我听朋友说“我不看某人的作品,我不吃某种东西,我绝不跟某人交谈”的时候,我都会对他们说:
“别将别人关在门外,也把自己锁在了门内!”
第18节 写有你自己的文章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家因为失火,什么都烧光了。有位好心的邻居,拿了他家孩子的旧制服给我穿。
本来当时社会的经济情况就不好,又是旧衣服,所以有不少破绽。我至今都忘不了,母亲在灯下为我缀补的画面,以及第一次穿上那套旧制服的感觉。
新补的地方,厚厚的、硬硬的。虽然母亲缝得很小心,但是还是可以看到一圈圈的线痕。尤其是两个膝盖,左一块、右一块,让我觉得人人都盯着看,好自卑。
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所以现在每次我见到年轻人,故意把牛仔裤的膝盖用刀片刮破,再一丝一丝地拔,硬是弄成两个破洞,心里都想,如果“当年”能像今天该多好。
三十六年间的变化有多大啊!以前的人唯恐穿得不好,被人瞧不起。现在却随便穿,说:“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这句话其实大有学问。我发觉只有到了富裕的社会,人们才不会以“衣冠取人”。因为大家知道人人买得起好衣服,所以“穿得旧”“穿得破”,一定不是因为穷,而是“他喜欢”。
不令我感动,我就不欣赏
这道理也反映在许多事情上。
以前买画,先问画家是不是有名,似乎画不重要,名重要。
现在不同了,买入的画主要是为自己喜欢、看了舒服。有时候在联合画展里,大家价钱差不多,但是新秀的作品卖光了,老一辈的名家却乏人问津。
买书也一样,许多年轻人会问我:“为什么你喜欢某人的作品?我们就不觉得他怎么样。”
“他写得好啊!你看他用词、用典,就知道他古文基础有多深厚。”我说。
“深厚有什么用,它不让我感动,我就不欣赏。”年轻人摊摊手,“只要我不喜欢,伟大又如何?”
我听了,吓一跳,觉得新新人类真厉害。可是后来想想,他们说的,也不是全没道理。
我最近在报上看到一位著名学者的作品,通篇是“四字成语”、专有名词和典故,让我读来叹服不已,可是读完了,却不知他到底要说什么。接着又看到一篇小说,数千字读完,才发现不是翻译作品,而是道地本土的东西。只是,他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奇特的语法”?怪不得年轻人不喜欢。
时代毕竟不一样了。以前听学生的演讲比赛,都是手势比得大、口号叫得响的人得奖。现在却是由那些娓娓道来、说理清楚,能够“服人”“感人”的得奖。
这些现象,不都与前面所说的“不再以衣冠取人”的道理一样吗?
这不再是“掉书袋”的时代
想想过去数千年,能受教育的有几人?再想想五六十年前,能受完整教育的有几人?怪不得人们要由文章中“书袋掉得多不多”来衡量作者的学养,甚至品评文章的好坏。
只是到今天,人们都受了完整的教育,你会的我也会,你读过的我也读过。于是,“既是真理,何必问是谁说的”,你的名声再大、学问再好,如果不能让我心服,我就不认为你高明。
你为何写、为谁写
“不重形式,重内容,这必然是时代的趋势。”许多年轻朋友,问我怎么把文章写好,我总是这样回答。
这是个重效率的时代,你能用三百字讲清楚的事,何必用六百字去说?你能用人人可懂的文辞说明的事,何必用艰深的词语?你文章再长、辞藻再美,如果不能感人、服人,又有什么用处?这不就好比在台上顿脚捶胸,却不能感动听众的演讲,它既然与读者、听众“脱了节”,也就一无是处。
我觉得今天不论你是写课堂上的作文,或是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在一开始,都先得把“卖弄学问”的想法去除。
你应该先想,我要写什么?为什么写?对什么人写?
你可以像《诗经》用“兴”的方法,先说别的事,慢慢营造气氛,再把读者带入主题;也可以用“比”的方式,用大家熟悉的事物去比喻;更可以用“赋”的方法,开门见山地去说明。
但无论你怎么做,都不能忘了自己写那篇文章的“主旨”。
为文如登山
写文章就像爬山,你可以带一大堆登山工具去攀险峰,也可以徒手走上山头。不管你怎么做,最重要的是带领你的读者,走向你的目标。你既不能因为太拘于形式、辞藻、典故,而像是行囊太重的人,到头来半途而废,也不能连基本的登山训练都没有,就去涉险。
由日记开始
所以我要建议年轻朋友:
你应该由平实做起。先用自己最有把握的文字,尽量把心中的道理说清楚,再进一步求形式和风格的变化。
你应该每天写日记。时间多,写几百字;功课忙,写三五十字。既练习长篇的严谨,也锻炼小品的精简。
最重要的,因为那是写日记,你只求记下事情、写出心声。所以必定最真实,也最能接近你的心灵。
如果你记事能清楚、抒情能感人,不是已经成功了吗?
说出心里话
我也建议老师和家长,不要希望在孩子的作文上见到“课本中的古人”,而要盼望在纸上做心灵的沟通。
人生的岁月是一去不返的,许多情怀也是一去难追的。如果十六岁的孩子,不能在他们的文章里表现十六岁的心灵,却要套用六十岁老人的感觉,会是多大的损失!
“掉书袋”“喊口号”的时代过去了,每个人都该做他自己,走他自己的路,说他自己的话。
品评文章很容易——
在你对别人说之前,你应该先问问自己,信不信你说的道理。
在你写完文章之后,你应该自己先读一遍,看一下你想说的事情说清楚了吗?
在你想用文章感动别人之前,你应该自问:“有没有先感动自己?”
如果你写了又写,改了又改,认为自己实在写不好,那么我问你:“如果你用说的,能不能把心里话说清楚?”
如果你说可以,那么,把那心里话,一字不漏地写下来。我保证,那会是一篇毫不造作的好文章。
第19节 一句话让你成功
“秦小姐好!”小康堆上一脸笑,“王总来了吧?对不起,我提早到了。噢!对了!我叫工厂送样品过来。”小康东张西望地说,“是不是还没送到哇?”
秦小姐摇摇头。
“什么?还没送到?唉!他们老是拖。”小康立刻拨手机,才拨两下,看小廖进来了,立刻停止动作。
“小廖居然也来这里抢生意,”小康心想,“他跟我从同一个地方进货,麻烦了,他报价会不会比我低?”心里想,表面还是堆一脸笑,跟小廖握了个手。
小廖的手又湿又滑,他也去向秦小姐示好:“秦小姐好!”然后也一样小声问秦小姐,“请问我那样品送到没有?”
秦小姐也照样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候,门开了,王总走了出来,居然没叫两个人进去,只是匆匆忙忙地说:
“你们推销离心果汁机,有没有附加切菜功能的那种?”
“有有有!”小廖和小康一起答。
“那就现在拿一台来看看,我急需。”王总说完,居然又进去了。
◎
小康反应快,一个箭步,跳出门去,躲在一角打手机:“喂,我是小康啊!我要你们出的那台机器送来了吗?什么?出来了?你们不是总拖吗?怎么今天那么快?麻烦你们再出一趟车送一个A3型过来,拜托!拜托!”
小廖在会客室里也没有闲着,他向秦小姐借了电话:
“喂,我是小廖,我急着要补一个A3型切菜机,如果来得及,你们跟离心机一起送过来好不好?”
◎
两个人打完电话,都继续在会客室里等。
突然电话响,秦小姐进去几秒钟,便见王总穿得整整齐齐地冲出办公室。
又过几分钟,进来七八个洋人,看王总的样子,必定都是大客户。王总的办公室门关上,接着又打开。王总探出头来,低声吼:“切菜机和离心机呢?”
“立刻到!立刻到!”小康和小廖赶紧报告。
果然,正说呢,东西就送到了。三个大箱子抬了进来。
“康先生一台离心机,廖先生一台离心机,加上后来追加的切菜机,”送货员说,“请签收。”
有话好说
你猜,这笔大生意,小康做成了还是小廖做成了?
当然是小廖。
可是你想通了吗?同一个送货员,同一辆车,由同一个公司出的货,两个人又在同一时间打电话,要求加送一件。
为什么小廖的赶上了,小康的没赶上呢?
如果你是商场老板,一定早知道答案了——
因为他们说话的方式。
当一个公司送货总是迟、总是慢,总挨你骂的时候,有一天,你居然盼望他还没出发,希望他加送一件东西的时候,千万别一开口就问:“东西送出来了吗?”
当你这样问的时候,明明东西还没出门,他怕你骂,也会说:“走了!走了!”
这时候,你要他加一件,他好意思改口就说“正巧,还没走”吗?
但是,当你换个说法:“我急着要加一件,如果东西还没出门就好极了。”对方则可能说:“真巧!车子正发动,我叫他等一下。”
于是,你赶上了。
当你又要迟到的时候
换个角度。如果以前约会,你总迟到,今天你又要迟十五分钟,为了怕对方着急,你打电话过去,说话的技巧也很重要。
假使你电话一接通,就说:“对不起,我今天要迟一点。”
你猜对方会怎么反应?由于他已经很痛恨你过去迟到,他八成会立刻冒火:“怎么搞的?又迟到。你不是说这次会准时吗?”
但是当你换个方式,说:“老张啊!我准三点一刻到,堵车,稍迟十五分钟。”
他一听,只迟十五分钟,则可能高高兴兴地说:“好!我等你。”
当你只考六十分
又比如,你是个学生。
今天考数学,考了六十分,你回家要怎么说?
如果你开门见山:“爸爸,我数学考六十分。”
搞不好,啪一声,一记耳光过来。
但假使你拐个弯说:
“今天数学考试好难哟,多半的人都不及格,连向来第一名的王大毛都只考六十五分。”
你老爸问:“那你考几分?”
“刚好及格,六十分。”
相信,那一巴掌绝不会过来,老爸当天如果情绪好,还能赞美你两句呢!
当场砸了宝贝
一个女学生上课时对老师说:“我昨天打破了我爸的古董茶壶。”
“你父亲有没有很生气?”老师问她。
“没有耶!我对他说:‘爸爸,我给您泡茶,泡了这么多年,都很小心,可是今天不晓得怎么搞的,把茶壶打破了。’”女学生说,“我爸爸先一怔,然后笑笑,故作没事地说:‘破了就破了,东西总会破的,改天再买一个新的吧!’”
她这话,全班都听到了。
无巧不巧,隔几天,另外一个女学生也为她爸爸泡了好几年的茶,也打破了古董茶壶。
她想起前面女学生说的话,照样去向她的爸爸报告,却被臭骂一顿。原因是,她把同样的话,换了个前后次序说出来——
“爸爸!我打破了茶壶。”她战战兢兢地报告。
“什么?把茶壶打破了,那是古董耶!”她老爸脸色大变。
“爸爸!可是我今天不晓得怎么搞的……”她解释。
“你心不在焉!粗心!”
“可是,我给您泡茶,泡了这么多年……”她又解释。
“你还强辩?”老爸吼了起来。
坏话要缓说
好!现在让我们回头看前面的四个故事——
“你们送货车出来了吗?”
“我今天要迟到。”
“我数学考六十分。”
“我把茶壶打破了。”
这些都是他们说话的重点。如果是播报新闻或开会,这些重点都必须先说。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冲击”,却不得不后说。
也可以讲,令人敏感的结果,最好不要单刀直入,你可以先“设定底线”,使对方知道糟也糟不到哪里去,或者经过“对比”,使那原本听起来很突兀的结果,显得不那么刺耳。
当然,还有许多情况,需要你先隐藏谈话的目的,一点一点,制造气氛,引导对方进入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