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为伤势还没好利落,便暂时在洛庄客栈住下来,沈锦辰是个闷不住的人,说有事情要办,他把我交给杨先生,走之前告诉我几天后回来接我,然后闪人不见了。
在杨先生为我诊治几回下来,伤口愈合比预期的快一些,不过我在房间待得久了愈发的烦闷,看着外边的天气不错我来到客栈的后院。
后院中晒了一些草药,有的已经是成品或半成品,有的还在地上晾晒,这些草药有是我认识的,杨先生就用这些草药救了我的命。
我在现代患白血病期间见过很多草药,也喝过很多草药,熟悉草药苦涩的滋味。
我慢慢蹲下身子,拿起地上其中一种草药,好像是车前草,一种可以消肿和退热的草药,小时候在老家见到过。
还有蒲公英,金银花,这两种比较常见,都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我拿起蒲公英,放在鼻尖细细的闻着,我对这些枯草竟然喜欢并充满熟悉感。
“想不到丫头你会喜欢这些。”
杨先生的身影走到我面前,他也蹲下身子,用手翻晒着地上的草药。
“我以前喝过许多草药,当时喝的时候只觉很苦,我也奇怪现在我不但不讨厌,甚至还挺喜欢的,看来生病后口味也变了。”
我帮着杨先生一起翻晒着草药,在与杨先生的交谈中,随口说出了几种我认识草药的使用方法和治疗病症。
“丫头你学过医术?”
“没有,我只是在医书上看到过,比较感兴趣而已。”
杨先生赞许的说,“不错,你能有好学的这份心,倒是难能可贵。”
我心里猛然一动,问道,“先生可有收徒弟的打算,你一身高超的医术如果无人传授岂不白白可惜了。”
杨先生立刻拒绝说,“我不需要徒弟,我会看病也是略懂皮毛而已,没有姑娘说的医术高超。”
我继续说道,“听小堂说先生暗中医治过许多病患,也许是先生有不得已的苦衷,不方便出山,如果有个徒弟代你悬壶济世,岂不是好事,先生是慈悲人士,不然也不会对我袖手旁观。”
我见他有些犹豫,便发誓说,“请先生收小女为徒,小女发誓如果能学到先生的医术,必然会济世救人,减少世间的病痛疾苦。”
杨先生没有立即答复我,当然也没有拒绝我,心里暗想有希望。
自己想想为什么突然想做大夫了呢,也许是因为自己之前生过病,经历过痛苦的日子,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别人,想起在长途车上遇到的好心大叔,让我对医者这份信任延续到现在,来到这个时代总得做点什么吧。
清晨我刚刚睁开眼,有人敲我的房门,我穿好衣服打开门,是小堂,他手里拿着三本厚重的书籍。
“挽媚姑娘这是掌柜让我给你的,他现在出门去了,走前交代我转告你三天内要把这些书看完,还要讲出书的内容来。”
我欣喜若狂的接过来,如获至宝般用手摩挲着书籍的封面,最上边的书籍用楷体写着《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著。
这是何其珍贵的历史文物,《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先生的惊世之作,还是没有整改过的原稿真迹,没想到我竟能有幸见到,我爱不释手的看了又看。
小堂嘟囔着说,“这些是先生的宝贝,一般人看都不许看,今天竟会大方的送给你。”
小堂看我无暇顾及他,便转身要走,我问他道,“先生去哪里了?”
小堂摸摸脑袋说,“不知道,说是三天后回来,只交代让你好好看书。”
我坐在凳子上翻着医书,纸张有些泛黄,但整体保存的很好,看来杨先生很爱惜这些书。
我在住院期间,听医生们闲聊时讲过《伤寒杂病论》,此书在2003年非典期间和张仲景先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打开《伤寒杂病论》,这是一本手抄书,字迹工整清晰,写的一手漂亮的小楷,还好之前和章先生学习过一段时间,结合自己本身的学识,内容毫不费力的一点点的顺下来。
小堂来来回回喊我好几次吃午饭,被我置之不理,感觉像是被蛊惑了一样,沉浸在书海中不能自拔,感叹自己如果上学时也这么用功,清华、北大随我挑。
我如同干枯的海绵般不断在医书中吸食着水分,越读越有兴趣,很怀疑当年读大学时选错了专业。
三天后,除了穴位学的有些吃力外,其他的感觉还不错,只希望能有一次实践经验来验证一下是否过关。
我在房间又把医书温习了一遍,正看的聚精会神,小堂在门口喊道,“岭雪姑娘,掌柜的回来了,现在请你过去。”
我回道,“知道了,告诉先生我马上过去。”
我拿好手中的医书,给自己鼓鼓劲,带着视死如归的心情,迈着步子去了掌柜的房间。
我敲敲门,在得到准许后推门进来,几天不见的杨先生依然是精神矍铄,他看向我,想开口说话,我扑腾一声跪下。
我学着古代影视剧人物的跪拜礼大声说,“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杨先生被我突如其来的一跪给惊了一下,他回过神来说,“现在拜师为时尚早,待我考你过后再决定是否收你为徒。”
“那请问先生如何考我?”
“给你三天的时间看医书,时间应该是足够了,现在说说对《伤寒杂病论》的看法吧。”
我把总结好的语句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张仲景先生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
待我讲完后,杨先生满意的表情告诉我,我应该过关了。
杨先生开口说道,“理论上已经有了,你现在身体也好的差不多了,明天跟着我上山采药,我教你辨识药材。”
我积极表态道,“谢谢师父肯收我为徒,徒儿以后定会潜心学习,帮助他人摆脱疾病带来的痛苦,不辜负师父的用心良苦。”
师父沉思了一会说,“你说的对,我空有一身医术,不能正大光明的对人施手救助,现在寄托于你身上也了却为师的心愿,学医很辛苦,岭雪你可否做好准备了。”
我抬手作揖发誓道,“是师父,徒儿想的很清楚了,我愿意帮助那些无助的穷苦百姓,做一个仁心仁术的大夫。”
师父点着头说,“挽媚,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我看师父还要忙其他的事情,便起身告辞退了出来。
回到房间想着短短几天的时间,完成了由病人到大夫的转换,在这个时代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由得有些激动,我从此要带着宋婶宋叔的祝愿和师父的寄托济世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