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9300000010

第10章 神匠

民间多匠人,匠人的手艺满足人们吃、穿、住、用日常所需,手艺好的称巧匠,各种手艺之间的巧本无法比较高低上下,但刘三的手艺被众人公认为巧中之巧,被称为“神匠”。

刘三是专做“间(jiàn)房”的,“间”这个字音的读法不是中间的“间”,而是间苗的“间”,本意是指树苗密了,要“间”去一些,以让留下的苗长得更好。对于这字的读音,镇上小学生不是从语文老师那学的,而是从刘三的职业知晓的。较起真来,与间苗之“间”音同意思又不同,刘三的“间房”不是将房子拆去重新盖,其实是一种修缮。这修,又无须砖瓦砌墙,茅草补顶,而是在结构上扯平拉正,拨歪扳倾,变危房为安全的房子,以延长房子的寿命。“间”的学问在利用房架、围墙的空间构造,撬动扳直,这又与“离间”的“间”词义有些相似了。

过去镇上、农村老房子多,民国间的比比皆是,清乃至明的老宅也不罕见,那时并无保护古民居的概念,祖上传下的老宅子往往让拮据的后人头痛,屋漏可以补,墙塌可以换,补补修修几代人,梁柱、主墙的结构陈旧老化,蛀空腐朽,歪歪斜斜,大风暴雨时提心吊胆,拆去重盖在那时可不是一般家庭可承受的,刘三这种职业便应运而生。富裕的地方许是不知这职业,现在的年轻人恐怕知者更少,正如补锅、补碗这类当初司空见惯的手艺,早已成陈迹。

在我少年的记忆里,那时刘三的生意忙碌,吃香程度远超茅匠、木匠、瓦匠这类盖屋修房的大师傅,他还深受后者这类巧匠的由衷尊重,谁也不敢与他犯急眼。这危房巧改,许是比建房、修房更艰难吧,正像残局搏杀,更显高手功力一样,一般的棋手只得敬而服之了。

刘三间房,工具简单,队伍简单,工时神速。他的随身工具,仅一根长长的钢筋棍和一捆粗粗的绳子,顶多再加放几块小钢板的工具箱;队伍是不固定的,除了一个徒弟,其余都是临时召唤的,称“小工”,以区别他这“大工”。谁家的房子要“间”了,请来刘三,他肩上挎一捆绳圈,手握一根钢筋棍,后跟一个拴工具箱的徒弟,便来了。先顾不上主人的好烟好茶,在房子里东瞅瞅、西瞅瞅,又到房子外东转转、西转转,偶尔用手抠一块砖石灰,剥一块泥土团在手心揉碎,有时还用鼻子闻闻,用钢筋棍在墙、梁、柱上漫不经心地东敲敲、西敲敲,不说话。坐下喝茶、抽烟,聊家常似的问主人房屋是哪年建的,哪年修过,谁修的之类,张口开个价,一口价!主人思忖片刻,如同意了(似乎没有不同意的),他便拍拍身上的灰,留下工具,起身离去,丢下一句话:×号开工!

开工时,刘三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咔叽布工人装,戴顶镇上少见的鸭舌帽,身后随一群小工,一般都是身强力壮、几无专长的农村小伙子,扛着数量不等的木头柱子,刘三胸有成竹地东指指、西点点,分派小伙子这里顶起一根柱子,那里撑起一根柱子,柱子下垫几块砖头,直到柱子顶住墙或梁柱。柱子有直顶的,有斜撑的,有在屋内顶的,有在屋外顶的,空旷的房屋,顿时东斜西插长短不一的柱子。墙也如此,遇有倾斜歪扭的山墙,他也满不在乎,顶撑三两根柱子,有时还用工具箱中的小钢板撑起补丁,像巧妇补一件衣服,整个空间,像玩大把戏地搭起舞台架子。

这时的刘三,并不参与,而是眯着眼慢悠悠地坐凳子喝茶、抽烟,与谁也不说话,也没人敢去打扰他,待等徒弟报告:“师父,好了。”他深吸一口烟,烟屁股少去小半截,火烧烟纸哔啪的声响近旁人都可听到,然后,猛地将不管剩多少的烟屁股掷在地上,用脚使劲碾踩一下,转头随徒弟查看检验。

查看的刘三指挥徒弟和小工们,往垫柱子的砖头缝隙里揳木板、木屑,薄的厚的都有,每个小伙子负责一根或几根撑的柱子,他叮嘱揳几片木板、木屑,揳什么样的。小学校的老师说,他这是利用杠杆原理,四两拨千斤哩!待各个岗位完工,他将随身带的钢筋棍在某处一顶,懂行的人说,刘三的大本事就在选择这钢筋棍顶住的地方,这里是危房的薄弱处,校正的着力处。成功与否,全系于此。

做完这些,他解开绳团。那绳子,由黄麻与霸王草混编而成,已用多年,被汗水与手油磨得光亮亮的。他将绳子拴在某个部位,绕肩拽住绳子,那场面,像拔河,像拉纤,这时围来一群人看。只见刘三低沉地喊一声:“嗨呦!”有小伙子在墙边揳进最后一块木屑或木板,整个房子的结构犹如轮胎打了气,忽地伸展撑开。有时,盖上茅草或瓦的屋顶也隆起来,梁柱在移动中发出吱吱声响,老墙和屋顶扑哧哧往下掉着积灰。

咬着牙,满面憋红的刘三又“嗨呦,嗨呦”地喊,徒弟和小工们也“嗨呦,嗨呦”地附应,齐力拽拉绳子。刘三掌握着用力的方向,不时移动着脚步,一会儿左,一会儿右,用力的力道从肩膀暗示传递给徒弟和小工们,使之随他用力强,用力弱,把握用力的方位。梁柱动了,房顶动了,甚至墙也动了。刘三瞪大眼睛盯着这些变化,随时调整方向和力道,鸭舌帽早丢一边,汗水顺着头皮、额发、眉毛流到眼睛,也腾不出手去擦,眨一眨眼,弹出迸溅的汗水。顷刻间,歪房扶直了,斜梁扶正了,倾墙扶挺了。做完这一切,一般只需十几分钟,麻烦的仅有小半个钟头,简单的甚至短至三几分钟,貌似散架的柱梁墙结构,似被刘三注入了魔力,服从刘三的折腾。人们感觉极为神奇,对刘三的技艺更是带着感叹和佩服。

做完了这一切,刘三又坐在小板凳上喘气,徒弟和小工们收拾工具,挺直拽正的房子落下许多积灰、浮草、碎砖石瓦片,有时还有白白的蛀虫,半死的蜥蜴,死的老鼠,偶尔还有祖宗塞藏的房契、田契、旧钞之类,主人忙着散烟敬茶水,递过早定好的工钱。刘三接过来,蘸着唾沫点清,喊来徒弟和临时工,发钱。有墙要补修的,房梁要固定的,椽笆要换的,房顶要盖的,刘三细细交代主人明天请一两个木匠或茅匠收拾扫尾,交代完端起碗,将主人续的茶一饮而尽,接过递的香烟,也不点火,夹在耳朵根,扬长而去。钢筋棍、绳子、工具箱等由徒弟和小工们带回去了,他先要去温白牛家吃太极饼,对吹几两老烧,与那位神仙白话白话。主人和围观的人啧啧直叹:乖乖,刘三这钱挣得太快啦!可又一想,你去试试?

多少年后,我曾与一位家乡来的人谈到刘三,以及他神话般的手艺,来人黯然地说,刘三死了,死于间房。他承办“间”一处清光绪年间修建的老宅子,墙已隆起大包,梁柱蛀空多处,整个房子倾斜得像比萨斜塔,都说该拆了,刘三试着说可“间”。那天他将平生所学十八般武艺都用完了,宝葫芦里的宝都试了,眼看房子“间”正了,墙也“间”平了,谁知人们还没来得及欢呼,刷地房倒屋塌,将刘三和他的徒弟及部分小工都拍进老屋子里。事后看那大梁,光滑的表面内里已被蛀虫掏吃得像团豆腐渣,有只大蛀虫,白白胖胖,足有二两重,眼睛都发着绿光,有人说恐怕是光绪年间的,又有人说不会,光绪年才建的房,怕是宣统年的吧。唉!刘三也太逞能,大梁都这样了,还要去“间”!来人还说,屋榻倒的前几天,人见成群结队的老鼠从屋里跑出来,黄鼠狼也携家带口跑了,连竹筒粗的大蟒蛇也爬走了,小镇人相信每家都有镇宅的家蛇,不伤人,发现也不捉打,家蛇出奔,宅破家亡。

在医院被抢救的奄奄一息的刘三,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唉,我太逞能啦,注定要塌的老屋子,怎么能‘间’呢?医病医不好命,救危救不了朽啊!”

刘三的徒弟没有继承刘三的职业,这个职业已绝迹了,遍布城乡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中,到处都是大大的石灰白字“拆”字,哪还需要刘三这种职业呢?刘三的神匠之名只能是绝唱了。

同类推荐
  • 高度(上)

    高度(上)

    2015年起,中国作协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组织一批作家开始采写以中国科学家“创新报国70年”为主题的系列报告文学。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一重大科学研究成果,无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界的代表性、标杆性事件,值得大书特书。作为创作经验丰富的报告文学作家,铁流勇于担负此重任,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创作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高度》,力图还原半个世纪前那幅扣人心弦、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还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有机所、北京大学等单位集团军作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攀登,最终取得重大突破的峥嵘历程。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 掌声总在成功后

    掌声总在成功后

    本文题材宽泛,大到国计民生,小到市井百态,从IP精英到美国总统,跨度虽大,但都津津有味,入情入理,毫无生涩牵强之感。书中有励志的“鸡汤”,抒情的美文,诙谐的戏说,构思精妙,富于哲理,尖锐而不偏激。无论从容不迫的名言警句,信手拈来的中外典故,还是发人深思的金石之论,匪夷所思的突发奇想,都闪耀着哲理的光芒,以真知灼见使人“脑洞大开”。
  •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2辑)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2辑)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我一直都在渴望一种另类爱情,以想像为空间,以绵延不绝的思念为填充物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某种程度上要比俗世的爱情来得更真实,因而也就更有魅力。
热门推荐
  • 见习记者

    见习记者

    见习记者于之恒被派去执行一项特殊使命,究竟是什么使命,因为使命的高度保密,于之恒也不知道。抵达目的地之后,看到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现场,随着内幕的层层揭开,于之恒感觉此行确实值得,于是,他深入调查,决定按照领导的要求搞出一个惊天动地的报道来。当他像秘密战士一样一路过关闯将,终于掌握了完整的资料,并且花了不少心血完成了采写任务时,结果又却出乎意料之外……
  • 诸天神主

    诸天神主

    这是一个科技极为发达的世界。五千年前,人类发现了一颗特殊的星球,并将其命名为大光球,因为它就好像是一团凝聚不散的光。三千年前,一个新兴的职业一跃而起,瞬间凌驾于所有的职业之上,其名为影师。现在,王大力带着大量的剧情、设定、灵感来到了这个世界。
  • 评金刚錍

    评金刚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缓慢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改变这个状况,不仅要加大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宣传,还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更要从法律上给予确立,使社区建设服务在法律上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作为官员的基本义务与权利。选举任命的“公仆官员”首先要得到居住地社区中共党员和社区居民认可,要有群众基础。否则,没有本社区群众基础的“公仆官员”,怎么能说他是为人民服务呢?怎么能说是群众的代表呢?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以人为本,服务民众,构建社会和谐,这就是我们基本的社区观,也是本书的基本思想。
  • 重生九零蜜时光

    重生九零蜜时光

    重生萧少掌中宝,身娇体软。身怀空间有灵泉,虐渣治家样样好!上辈子受白莲花迫害,渣男欺骗利用,一世凄惨痛苦。姜小轻发誓,这辈子要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为自己,编织出一个锦绣人生!白莲花想诬赖她?今天她就要表演一个辣手摧花,让各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渣男想诱惑她?姜小轻不屑:这么丑,我会看上你吗?当晚,萧大总裁穿着制服出现:媳妇儿,那我你看得上吗?姜小轻捂着鼻血连滚带爬跑出房——总裁大人!制服诱惑要不得啊!萧大总裁曰:诱惑这种事,还得专业的来!
  • 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资深电影爱好者、著名影评人陆支羽,在这本书中精选23位世界经典导演及其代表作品,142部至爱的电影片单,带你一起体验电影带来的迷影人生。除了我们熟悉的杨德昌、蔡明亮等中国面孔导演,书中还包括伯格曼、阿巴斯、阿莫多瓦、今敏、法斯宾德、费里尼、小津安二郎、帕拉杰诺夫等外国经典导演。书中还收录了对第53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八月》导演张大磊的采访,First西宁青年影展最佳艺术探索奖《中邪》导演马凯采访,First西宁青年影展最佳影片《喜丧》导演张涛的采访。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马戏团,每个人都是带着面具的小丑,而电影给了我们再造幻想、重塑灵魂、直面自我的另一种可能。
  • 别太张扬,也别太不张扬

    别太张扬,也别太不张扬

    不憋气、不中枪,在残酷现实中闯荡社会的生存利器。低调而不懦弱,昂扬而不张扬,用平和的心境看待一切,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在残酷现实中闯荡社会的生存利器。不张扬、不逞强、知进退,会让你一次比一次圆融通达;有原则、挺得住、不怕压,会让你一步比一步稳健成熟。让你拥有强大内心和掌握生存技能的最佳姿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离于人,众必诽之。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唯有低调才能避开诋毁和祸患,进而为自己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 名侦探的守则

    名侦探的守则

    推理小说的核心在于解谜,解谜的真髓在于逻辑,逻辑的对象则在于诡计。迄今涌现的无数大师终其一生都在想一个问题:如何写出千古奇绝的诡计?密室之谜、不在场证明、叙述性诡计、童谣杀人、死亡密码、暴风雪山庄、消失的凶器……所有推理模式都已被人写尽,推理世界还剩下什么?当真一定要扑朔迷离、峰回路转、异想天开,才能令人感到刺激有趣?一部由东野圭吾系统“研究”诡计的作品,一部开拓推理小说疆域的作品,整理种种可能,道出种种不能,涉及诡计之广、意外之深,无不令人瞠目。
  • N021

    N02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典论

    典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