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听说用烧饼算卦的吗?小镇便有,发明人温白牛,别说他是旁门左道,这可是一位家学源远、卦术极精的正规卦师。
温白牛是从江浙一带流落至此的,自称祖籍青田,是正宗大明开创功臣刘伯温的后裔,刘伯温孙子犯事,家道衰落,改姓易名来到此地,到他这一代,据说有望翻盘,姓名与刘伯温倒了个个。他还说,从祖宗留下的易书推断,这地方是他家风重振的兴旺宝地,可惜挣扎数年,还看不到光宗耀祖的迹象,从晚清、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他仍是个算卦的。
温白牛原来也是用龟甲、蒲草算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发明了用烧饼算卦,这烧饼,是温白牛自己烤制的,面层有芝麻图案,算卦人咬一口,温白牛看卦象,再咬一口,再看,三口过后,剩余一小块,卦象全显,温卦师便不紧不慢细述祸福吉凶,十拿九稳。
解放后破除迷信,温白牛堂而皇之的卦摊也摆不成了,堂堂刘伯温的正统血脉也不愿偷偷摸摸违政府旨意去干犯法的事,歪打正着将这好吃的卦饼打造出一个品牌来。他命名烧饼为“伯温饼”,因上面有黑白芝麻构成的太极图,又称“太极饼”,老百姓习惯称“卦饼”。
卦饼很好吃,沿淮一带很有名,有人不远数里赶来,只为买这种饼。据说当初有人找温白牛,不为算卦,只为吃这烧饼,可温白牛坚持吃一个烧饼算一卦,不算卦不卖烧饼。他还信口胡诌,说这烧饼的发明人是老祖宗刘伯温,当初给朱元璋吃的正是这饼,千古不朽的《烧饼歌》也正来自这饼。
我是在小镇吃这饼长大的,那时温白牛已是饮食店专掏烧饼的。其实这种烧饼并不稀奇,不过是面粉、盐、葱花之类,功夫在烤功和图案。一般的烧饼,在平锅烤,也有用炉烤的,贴在炉壁上,盖上盖,熟了用火钳夹出便可。温白牛的饼也在炉上烤,却不用盖压火,不用火钳夹取,而是用手取送,翻饼。无论春夏秋冬,他赤着一只胳膊,用湿毛巾滤水一淋,将胳膊伸进炉内,火烤水气蒸发滋滋响,有水滴在火上,哧啦一声冒出带白烟的水蒸气,他眼一眯,扭头避一避。手伸进火炉送饼、翻饼,隔一会儿,缩回胳膊再淋淋水,再伸进火炉。按温白牛的说法,饼要正翻七,反翻八,差一翻不酥,多一翻会煳;柴有讲究,必用栗木;火有讲究,旺而无烟,明而不起火燎。
许是长期掏烧饼的缘故,温白牛胳膊和手臂的皮肤通红通红,死的表皮层层脱落,已不再生了,汗毛更是没有,粉红嫩嫩的,似婴儿刚到人间的皮肤,还有星火迸烧的小疤。因翻得及时,火功恰到好处,这饼两面焦黄,色泽匀称,外焦内酥,口感极好。算卦的他总结起来也有门有道:烤这饼的功夫在翻,翻是为饼的表面受火均匀,这叫“天下公平”;翻是为面团烤得火候正好,这叫“权衡天下”。众人佩服他的妙语,更喜欢吃他烤出的焦酥适口、咸甜适度的饼,又加上他这饼不含荤腥,油都用素油,汉民、回民,俗人、出家人都可食用,他说这叫“天下大同”。
因伸胳膊在滚烫的炉膛掏来掏去太辛苦,时间长了皮肤吃不消,温白牛每天只掏三百六十只饼,不多不少,这是他自定的术数,是按《易经》推演的,饼上的图像更彰显卦师特色。他的饼香,许是因为饼面撒了芝麻,有黑芝麻,有白芝麻,按太极鱼形图撒的。老卦师功夫高深,绘制逼真活现的太极图在他手上玩儿一般,只见他在案板摆好一个个圆饼坯,手撒芝麻,绕一下,再绕一下,一排饼面便出现清晰逼真的太极图,黑白分明,数一数,每个饼的黑白芝麻数不多不少;量一量,芝麻粒之间的间距分毫不差,堪称绝技。没有这功夫制出的饼,当初也不能凭咬吃一口而显卦象。
温白牛最风光时,是在抗美援朝时期。那时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全国人民齐动员,捐款、捐物,备干粮、做布鞋。街道组织人炒面,蒸馒头,温白牛使出浑身解数,打破每天三百六十个饼的规矩,连天夹夜掏烧饼,支援前线一万只太极饼,手臂烤起好多血泡,受到街道隆重表彰。前方来信,夸赞这饼好吃。志愿军打了胜仗后,温白牛美滋滋地白话:这太极八卦图,助志愿军破阵杀敌,犹似诸葛武侯当年摆的八卦石阵。
“文革”开始,当过卦师的温白牛理当属“牛鬼蛇神”之列,逃不脱游街批斗,红卫兵翻出他的言论,联系到他的家谱,还扯出刘伯温《烧饼歌》的预言,他便惨了。城里有被批斗者剃“阴阳头”之风传到镇上,有人别出心裁给他剃了个“太极头”,黑的毛发长长,白的头皮亮亮,弯弯的鱼形太极图案整天顶在他脑袋上,还得准时不误地掏烧饼。
这时期掏的烧饼不能用“封资修”的太极图案了,他便抓一把芝麻撒上,不分黑白,饼的味道变化不大,但少了特色。形势稍安定下来,饮食店的头头们开会讨论了几天,还是要创名牌,有特色,这时店名已改为“向阳食品店”,便有人由此得灵感,烧饼的形状是圆的,可用芝麻撒成向日葵形状,以示“朵朵葵花向太阳”,大家一致说好。温白牛哪敢说什么?让他撒满天星他便撒满天星,让他做向日葵他便琢磨向日葵,于是,展示一片忠心的向日葵式烧饼便问世了!那烧饼,吃起来似饼,看起来是艺术品,黑芝麻、白芝麻,撒播得有模有样,边上密密的有圈,中间匀匀的显格,黑白芝麻的配合展示成熟或待成熟的葵花籽,逼真、形象、漂亮!这烧饼便重新命名为“向阳饼”。向阳饼的名气仍是那么大,不仅公社,连县里来了贵客,都派吉普车来专买这种饼。温白牛又没什么历史问题,解放前没田没地,镇上对运动初期冲击他也觉过意不去,推举他当了劳模,到县里参加了劳模大会,还有心培养他入党,当副经理,他摇摇头,称老啦!
他是老了,我离开小镇上大学前几年,他便退休不掏烧饼了,儿子子承父业顶替接班,继续掏烧饼。年轻人喜琢磨,图新潮,开发了荤的、素的、甜的、咸的,方的、圆的、长的、薄的、厚的各式各样的烧饼,生意更为红火。听人们赞扬他儿子有出息,在老子祖传绝技基础上更上层楼,掉了几只牙的温白牛嚼着儿子掏的烧饼,摇摇头,喃喃自语:悟性还是差些。
后来听说,温白牛晚年更出名了,偶尔重操旧业给人算上一卦,已不用烧饼,而是用蒲草,出奇的灵验。全国易经研究会要请他去参加学术讨论会,他不去。深居简出反而显出大师的神秘,许多人打老远赶来向他求教,他不接待,由翻了几本《易经》的儿子与其讨论,招待太极饼打发。
小温的烧饼炉早已另立门户,由于销量大,已经从一个炉子发展到三五个炉子,再后来,引进了机械流水线,批量生产,成了风靡远近的老字号品牌,发啦!他还风风光光到处参观、开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际易经研究会理事等名头一大串,谈起卦象来,理论高深、头头是道。有老伙计问温白牛,看来你老祖宗刘伯温的预言成真啦,这里确是你家兴旺的风水宝地,儿子甚至想恢复刘伯温的姓,温白牛抵死不同意,只好作罢。对老伙计的话,温白牛漫不经心地摇一摇头,“悟性差些”。是说儿子呢?还是说自己呢?没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