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葆
40年前的今天,大街小巷的许多青年人都在热烈地讨论着一场消失了十多年的考试,他们的脸上重新浮现出兴奋的神情,眼中又有了希望的光芒,他们中间有的甚至已经不太年轻。在他们盼来高考这一曙光之前,已经度过了十多年的漫漫长夜,对于那些被剥夺追求自己理想抱负的权利的年轻人来说,这暗夜曾经那么漫长,无边无际,看不到尽头。
1966年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爆发,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作为旧资产阶级教育制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批判。在激烈的声讨中,高考中断了。有的学生已经缴纳了高考报名费,在等待这场改变命运的考试到来,可是一等就是12年。
此后,有整整五年半的时间,中国的高校停止了任何形式的新生招收。无数中国年轻人大学梦碎,被迫将自己对于知识的理想深深地埋在心里,将对未来的憧憬的希望小心翼翼地藏好。
1971年4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新将高校招生工作提上议程。此后规定高校招收新生初中毕业即可,但需经两年以上劳动锻炼或具有“实践经验”。文化考试被取消,招生办法改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高校要遵循“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精神,学习年限普遍压缩为两到三年。在这个历史背景下,1971年起高校开始招收所谓的“工农兵大学生”,这些大学生主要依靠的是“群众推荐”和“领导选拔”,讲究“出身”,讲究“根正苗红”,甚至要讲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的选拔方式,无关于真正的学识,不利于学校开展真正的知识教育,国家学术人才的培养也趋于停滞,也无疑让广大普通的年轻人心灰意冷。他们一边失望迷茫,一边寻找着生活的出路。“老三届”学生和“文革”期间毕业的中学生们,有的作为回乡知青返回农村老家,或者去往其他地区的农村参加“上山下乡”运动;有的进入工厂做学徒,成为了工人;还有的在城市或乡村的中小学被聘用,当起了代课老师……这些日子对于心怀理想的人来说,是苦闷的,是无望的,但也无形中磨练了他们的意志,让他们成长为更坚强、更务实的一代。
终于,十年浩劫过去了,但高考制度的恢复却依然有着许多阻碍。在“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拨乱反正步履维艰。十年的荒废也让社会上流行的“读书无用论”的风气给恢复高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邓小平同志正式恢复工作之前,甚至一度出现要延续“群众推荐”和“领导选拔”模式相结合的选拔模式。
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之后,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改革,他指示组织教育界进行深刻反省和讨论,对十年浩劫中教育制度弊端十分不满的人们也终于敢敞开心扉,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恢复高考的呼声越来越大。1977年8月13日到9月25日,教育部召开了当年第二次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决定恢复高等学校新生入学考试。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转了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一声惊雷——高考恢复了。
10年了,等待了10年的机会终于来了。大多数年轻人都是从广播中得知了这一消息,在田间地头,在工厂隆隆的机器声边,再次满怀着对未来的期望,沉浸在巨大的幸福感中。虽然有了希望,但他们接下来面对的是比较严峻的备考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上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可能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此时一方面要保证自己日常工作基本完成,另一方面则要尽可能多地搜集复习资料,旧教材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白天工作,晚上熬夜复习,有的人还挤出时间参加了补习班。天气越来越冷,考生们的心却越来越热。从六六届到七七届高中毕业生,这当中有工人、农民、知青、复员军人、在职干部和为数不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570万考生积极备考。高考一天天临近,他们也在一步步向着梦寐以求的大学迈进。
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高考筹备工作如火如荼。江苏省也在各地级市组织了初试、体检、复试。在料峭寒冬中,考生们终于迎来了高考的这一天,这场冬季高考也成了他们人生刻骨铭心的记忆。他们也许与自己的昔日的同学、朋友甚至是老师同坐一个教室,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却难得地在此时有着平等的机会,他们紧张地下笔,自信地作答,笔下的一张轻飘飘的纸卷,承载了他们多年的压抑和沉甸甸的梦想。
高考结束后,有的人如愿以偿,更多的人则是收拾好心情奔赴下一次高考的战场,但无论如何,希望长存。
1978年春,全国有273000余名大学生踏入校园。这年二月,南京大学也迎来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新鲜血液的到来打破了此前沉闷死板的气氛,重新开启这所传统名校敢于拼搏、不畏挑战的优良学风。1978年9月,又一批高考的佼佼者进入了南大校园。
七七、七八级大学生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这一刻他们等了太久,也太害怕会再失去,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无论是在教室里、在寝室中、在图书馆的长桌边、还是在昏黄的路灯下,他们竭尽所能汲取着知识,恨不能攫住生命里的每一秒来学习。大学生活是辛苦的,但也是充实的,幸福的。尽管还没有走出物质匮乏的年代,可吸收着知识的养分,他们迅速地成长着。
毕业后,这批大学生迅速填补了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的空缺,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时奉献了最新鲜、最强大的力量。
恢复高考至今已有40年。这40年里,我国的教育体制越发完善,人才培养也取得了很多伟大的成就,而40年前国家恢复高考的决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1977年的这一重大转折,不仅改变了许多人一生的命运,更让文化教育事业重新步入正轨,让“知识就是力量”成为信仰,刻入人心。
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南京大学有着116年的悠久历史。40年前的恢复高考,无疑也改变了南京大学的命运和发展方向。一所高等学府,最终是由老师和学生支撑起来的。而优秀的学子,永远是一所高校的未来与希望。正因为恢复高考这一历史事件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深远的影响,所以探寻恢复高考前后的历史细节,完善我们的历史记忆是毋庸置疑的必行之事。能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记录,无论对南京大学,还是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有益的事。
本书以口述实录的方式,希望通过南京大学七七、七八级校友的高考经历,记录一代南大人的风采,记录下一代南大人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恢复高考的若干细节以及其对千千万万个个人命运产生的影响,对恢复高考前后南京大学的历史作一番忠实而严谨的还原。
本书是“南京大学校史口述历史”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历时一年多的采集整理,运用严谨的口述历史采集方法,辅以影像记录补充;以多学科视角,采用微观实证、历史与记忆等新文化史方法,形成对历史叙述深入的挖掘和探索。呈现出历史洪流之下,个体生命的记忆。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谨以此书:
献给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献给改革开放之初那一代艰苦奋斗、学而有成的新时代大学生们。
献给曾经参加过或者即将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们。
朱庆葆: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