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98600000041

第41章 41两件插曲

41两件插曲

孙泉源觉得尤继红说的有道理。可他觉得汪幸运出卖兄弟,挨顿打也无可厚非,至少得让他知道:汉奸是不能当的。因而对汪幸运挨不挨打并不关心,去解救汪幸运并不积极。但出于对尤继红的尊重,又不得不去,只好不很情愿来到牲口园。见张永东在人家那小圈椅上坐着,眼前也是小桌小凳,也是茶壶茶碗儿的,那么冷的天,拽得是哪门子做派,有着乡间地主一样风度,旁边围着一群狗腿子一样的外校弟兄,正说着:“照你说的话去做,没打他,正恶心他呢。”

孙泉源脸上冷冷的,到跟前,只是说:“永东。尤继红来了,她让你去救汪幸运呢。”

正所谓邪不压正。听得这么说,张永东忽的站起来,拔腿就朝前面走。本想几步到墙角,拐个弯儿就溜走了。哪成想,还没等他蹽到拐弯处,尤继红已从后面赶来看见他,吆喝:“张永东,你想跑!你真是看着汪幸运挨打不管了?”这是说话技巧:没有明确指出是你张永东让打的,算是给你张永东个面子。不然,她也就没法让张永东出头去解救。

张永东只好站住。尤继红过去拉住他袖口,也再不管孙泉源去与留,只管拉着张永东往前院走。后边那群知青都起哄,吼吼嚎嚎地叫着,也都跟在他们身后往前院走。还没到前院就已经看见,那些知青围着汪幸运,并非真打他,也都在恶心他:这个推一下,那个搡一下,质问他为啥当汉奸,质问他为啥办过缺德事儿以后就逃跑了。

在这种情况下,汪幸运即便说软话,求饶,当孙子都不行,他唯一需要的就是走。走是他的救命稻草。走是他的需要。他的需要,他的救命稻草,尤继红给送来了。

可他让人围着,还是走不了。——其实,他真跑了也没人去追他,顶多在他后边跺脚吓一吓。毕竟中午已经奔到他们组,把他给收拾过了。这再收拾,用张永东的话说:那样也就太过分,就有点欺负人了。

人不能欺负人,这是对的。若是欺负人,让人看不过,局势就会反转。在这种优势一边倒的情况下,局势轻易不会反转,但也确实不敢出现嘴骚、手骚、爱欺负人的人。一旦遇住嘴骚、手骚,爱欺负人的人,汪幸运再稍微愣愣眼儿,那局势局面说不可控,就不可控,必向纵深处发展,这一点汪幸运很清楚,再挨一顿打,那肯定是逃不掉,至少要比在他们组里挨得那顿打厉害得多。

汪幸运不是硬头货,这种时候他不敢愣眼儿;但他也不是杀才货,推推搡搡,他虽说没有反抗,倒也是据理力争,反复说着渠首上谁打谁,根本就没有他的事情。

在早有人分析过:说下乡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他们是一个相对松散,缺少管理教育的宏观完整群体。在他们以非官方形式聚在一起儿的时候,往往会围拢在威望较高,敢决断,不怕事情的人身边,抱成一团。因为都年轻,也都敢想敢干,只要有人想出个新点子,又得到有威望同学的支持,那就能一呼百应,不知凶险,很容易出问题,就有可能发生让人想不到的极端事情。

当然,能够自律的知青还是大多数。不能够做到自律的知识青年,生产队也跟他淘不起那个神,也就随他自己去:犯法犯罪找不着生产队。你知青自己要犯罪,也没人说你知青就是来乡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识青年出问题,让生产队负责去。生产队不是学校,也不是公安局,队下事情那么多,谁管你们知青呢,管多了也害了生产队自己。其实好多知识青年就是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在家门口不惹事儿,出了他们大队、公社,他们都是相当幼稚,相当凶狠的。他们办的有些事儿,过后他们自己都觉得十分幼稚愚蠢。毕竟,他们还是孩子,他们还是一群十六七岁,远离父母,没人照看、教育的孩子。

说到这里,申朱杨受叙述者之托,自扬家丑,不得不把知青们所办的那些愚蠢、幼稚、可怜又可笑的事儿作为插曲,在这儿提一提:那是刚下乡时间不长,西乡一帮知青来东乡找张永东、孙泉源玩儿。张永东不在。孙泉源说张永东回家了,也就在当天下午乘火车到东市。从东市翻山走回来,到家只怕要到晚上了。

大家一听,好么,咱们去接他。三辆自行车,一辆车上三四个人。去时一路上坡,蹬不动,那就推着,热热闹闹的,赶到天黑前,也到坡上了。

再往前走,都是平路,车可以骑了。大家都激动,都要亮本事:耍车技。一辆单车要骑上三四个人,谁知道会出啥事情?孙泉源就觉得心里沉沉的,特意跟最前边的骑手说,这可是亮白一条道,别的啥都看不见。走到前面该下坡,下来推着。坡下是直弯儿,怕你反应不过来,一头直冲嶙根头下去,不高也有两三米,真要窜下去,只怕也够劲儿了。

弟兄们都说:没事儿,没事儿,你啥时见咱出过事儿了?只管疯也似骑上走。

待到孙泉源他们这车到坡口的时候,已听见嶙根头下麦地里,有哭的,有笑的,还有骂人的,人都窜到了嶙下头。幸亏那是麦地,土虚,若不然,不出人命才怪呢。

赶忙停车绕过去。到地头,那四个人,一人捂着腰,一人搀扶着,两人抬着自行车从地里朝外走。那车手能喳喳还笑着说:“还是他妈咱利索。我都看见是绝壁了,我吆喝着跳、跳,就他妈没人理我,也没一个跳的。要不是这,咱这车子也摔不坏了。”

再看受伤那同学,咿咿呀呀难受得一直捂着腰。疼成那样也没忘记骂两句:“日他妈。疼死我了。快拿打火机看看吧。这一大片子咋会这么火辣辣疼呀。”

凑过去的连忙拨着打火机看——奶奶的。那么长,那么宽,红艳艳一道。妈呀。里边疼不疼?里边疼就麻烦了。里边不疼?里边不疼就好。哎呀。有人惊叫:“你妈刚给你买的绒衣也给扯坏了。”

这时再看车手幸灾乐祸的,还是不停瞎叨叨:“让你们跳,你们都不跳。你们真要跳下去,我只要一磨身,单脚落地,两手顺势一举,就把单车举起来,单车也就摔不坏。就他妈的没人跳,真跳也就摔不住你们了。”

说这样话的,自然平时都是能牙利齿的家伙;摔住受伤的平时就是嘴笨舌拙,到这时也只会说:“说是你妈那××,在你怀里坐着,让他妈谁跳?你他妈不跳,我还能从你怀里跳出去了?你要是跳下去,我不是也跟着跳下去了?”一时也不知道是谁说的对了。

这事儿过后,想想也可怕:这是车把蹭一下,把麦地插个坑。这要是车把戳一下,那岂不要了命?

孩子们呀,孩子们,别以为乾坤郎朗,一帆风顺。看去安然无恙,随时都有要命的可能。要命的事情多着呢,你们还小,你们哪里知道?

这是打了败仗。不再去接张永东,往回走。轮流抬车。太沉,抬不了多远就得歇歇。最后有人提议把这坏单车放到好单车上,两边人扶着:这样就省劲儿些。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回到沟里已是大半夜。张永东回不回来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抓紧时间修好这自行车。新良大队街里有修车的。第二天把坏单车拖到新良大队街里,花了三块多钱,换了前叉,捏了车圈。受伤那同学只是蹭烂些腰上的表皮,内脏没有问题,撕扯坏了一件绒衣,挂坏了一件外衣,其别都没问题。过后大家都后怕,都说,这事儿会在心里记上一辈子。这就是刚下乡那时候办过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情,说来让人脸红。当年不知道那是犯罪,不知道那是耻辱,不知道所办那些事情又给关心知青的人带来了多大麻烦,自己还以为自己是英雄。既然是说知青,那就说全面,好赖都说,这难说出口的事情也要说,就这也未必能慰藉关心知青的那些好干部。

那是李庆林给***写信以后,知青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市里派出到农村管理知青的干部,一个公社也就两三个。张永东他们公社是一个央企的厂团高官到公社兼职副书记,还有一个船舶研究所的工程师,姓张,是工作组成员。他们都有知识分子那种认真劲儿,对知青处处关心,真是特好。

国家重视知青工作,那是实打实来真的,没文件传达,没有标语口号的什么宣传材料。直接拨款给知青盖房,装电灯,没再发生过克扣知青粮食的事情。知青不读书不看报的,多数知青并不知道,只想着还跟以前一样,没人管,依然我行我素,该干什么干什么。结帮回城,结帮回乡,一二十个毛头小伙厮跟着,其中有人多句嘴,想不到的事情就出现了。

那是西瓜快熟的时候,一帮知青从公社西南那山上火车站下了车。散散慢慢,一路走来。有人说,不下山,朝东走不远,有块西瓜地。那瓜地西瓜那么大个,应该能吃了。咱们闲着没事儿,何不到那里买两个西瓜尝尝鲜呢。

于是这人带路,溜溜达达也就到了地头。打眼一看,呵,真是的,满地都是滚圆那么大个的西瓜。那就去庵子里,跟看瓜的说,买一个,尝鲜么,也就不说多少钱了。

庵子里没有人。一张带枕头的竹凉床,几个马扎小凳,还有一张小桌。小桌上放着一把薄薄弯弯的老式西瓜刀。此时汪幸运早已归顺到本学校知青队伍里来了。到庵子里拿起那把西瓜刀,呼呼抡两下,说:“这还有西瓜刀,买了西瓜也不用手劈了。”

此时的知青已不再是刚下乡时那么没规矩。也都知道花不了几个钱就能买一个西瓜,买个西瓜值不了几个钱,这钱他们还能花得起。只是看瓜人不在这里,也总不能不跟人家打招呼就去摘人家西瓜吧。

大等不见人,小等不见人。有人就耐不住性子,满地转悠着去挑那个儿大,熟透能吃的西瓜,单等着看瓜人来,钱一拔,摘下来杀开就吃。

哪知待那看瓜人到来,三五句话不投机,居然让这群知青惹出犯众怒的事端来。

究竟惹出了啥事情?今天天晚了,为着今晚还有好心情,明天接着说吧。

同类推荐
  • 宝妈万岁

    宝妈万岁

    2017年度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二等奖2018阅文超级IP影视改编价值现实主义作品有人说过80后将是命运最悲惨的一代大部分过了而立之年的已经成长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结婚了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孩儿要抚养房贷、车贷一大堆有娃的愁养娃,为了不让娃输在起跑线上各种的砸钱带娃去上补习班,有房子的换学区房,没房子的省吃俭用的买学区房。没结婚的大龄剩男、剩女在被催婚的路上疾驰,相亲、结婚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但是要找到那个合适自己的人却是费劲了心思。家庭、事业、爱情要怎样平衡,作为女人要做取舍的东西更多,赵小西作为80后的典型代表,结婚后上有老、下有小,身为已婚妇女还要像汉子一样在职场上拼杀……
  • 原野之恋

    原野之恋

    《荒芜》以泰沂山区的一个村子为背景,展示了特殊年代荒芜的历史画面和爱恨情仇,逆境中人性的扭曲和闪光。
  • 盗门百年

    盗门百年

    燕子李三:死了,盗门传承:还在。三代盗门传承人,百年变迁,坚持了该坚持的,放弃了该放弃的,守护了道义,妥协了情义。他们有怎样的经历,由江湖道走进寻常人生?他们有怎样的情怨,由同门阋墙成陌路?挣扎、妥协、顺应,军、政、商,不同时代,不同理念,不同命运。
  • 第三波

    第三波

    记述一个在新疆出生成长的江苏支边二代在经过了广州十年历练后,回到新疆发展,在喀什和乌鲁木齐之间进行创业的故事。女主保持单身,故事很典型,反映了70后的一代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故事,创业加上家庭和感情线以及民族线,是一个丰富反映新疆、广州、江苏的当代纪实性质的长篇巨制。所谓最好的编剧和导演就是生活本身,本篇诠释了类似老人与海的价值观:奋斗,就是一种成功。
  • 警官杨前锋的故事

    警官杨前锋的故事

    当过兵,打过仗,从死亡线上幸存下来的杨前锋热爱部队这个大家庭,然而举世瞩目的百万大裁军撤销了他所在的部队。杨前锋依依不舍地脱下了军装,于1986年转业,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同样的工作,有的人只当是一份工作,有的人把她当成自己的一份职业,而有的人把她当着终生追求的事业,不一样的心态,造就不同的人生,请看警官杨前锋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乱

    明乱

    江山代有神棍出,各自妖孽数百年!且看,泱泱大明,数路妖孽,为我独风骚!江山如画,美人倾城,一步两步三步敢笑红尘!
  •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自传,以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独家披露其成长经历、追梦历程、环球故事和航海日志。他曾是一名被哮喘折磨的儿童,苦苦与疾病斗争寻找自信;他曾是影视圈中成功的广告制作人,与众多明星合作,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他曾是艺术圈内的知名画家,在法国、新西兰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是中国两代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主抓经济的第五号人物,排在毛刘朱周之后。在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第二号人物”,仅次于邓小平。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素有共和国“掌柜”之赞誉,他的经济思想深度影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时代进程,对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邓小平称赞他是“改革开放的副总设计师”。他在“文革”前经历了三起三落,毛泽东多次说他“右”,但是又不能不在经济发生困难时把陈云“请”出来。他有哪些过人的经济才能?他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属于少数没有被打倒的高级领导人,遭到的批判也不多,他有哪些高明的人生智慧?
  • 武安颂:寒凉宫墙

    武安颂:寒凉宫墙

    年少时他们之间隔着世家,年长时他们之间隔着天下。布满英烈的古战场留下我的血汗,纵死无憾。我愿用一己之力为你铺就繁华大道,只愿卿不再长夜无眠。
  • 只有青山不改

    只有青山不改

    本书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风起云涌。本书以明清交替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通过对历史人物金声桓、王得仁、李成栋、马士英、朱大典等人的刻画描写,深刻地反映人性善恶的两面性和复杂性。
  • 傲娇病娇们,跪求不虐

    傲娇病娇们,跪求不虐

    王悦畅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上辈子做的好事不够多,这辈子,才惹上这两尊大神。一个傲娇男神,一个病娇精英。傲娇男神口嫌体正直。“喂,穷丫头,你这身衣服怎么看起来这么差,来,试试本少爷身上这件意大利手工定制。”“喂,丑丫头,你腿都粗成这样了,还骑什么自行车,来,坐坐小爷我刚刚买的英菲尼迪。”王悦畅:“呵呵。”我是疯了才会送上门让你践踏吧。腹黑病娇算计起人来不偿命。“王悦畅,我是真心想和你做朋友的,没有其他的意思,你不要多心。”暗地里---“你这个小白脸再敢靠近王悦畅,我让你这辈子失去喜欢女人的能力!!”王悦畅:“……”她不敢和这俩偏执狂正面刚,只敢在心里小声bb:“其实,我喜欢的是那种每个毛孔都能散发阳光的温暖系男神啦!求求你们这两个麻烦源头给我个清静吧。”
  • 总裁大人不将就

    总裁大人不将就

    她知道两人的见面不算是好的,但他也不用到处敌视她好吗?好不容易让他对自己改观,谁知别人突然插一脚,让两人的关系回到原来,其实两人回到原来的关系也没什么,但为何她会感到失落呢?难道她.......
  • 有妖上身

    有妖上身

    被命运捉弄的秦收,在地下室不小心打碎一个瓷娃娃,于是青春就撞了一下“妖”,被一只曾是道士宠物的九命猫妖上身。从此彻底改变人生,学道法,驱鬼邪,斗僵尸,除妖魔......
  • 再嫁红妆

    再嫁红妆

    他们指腹为婚,十七年的成长,便是十七年的等待,她自懂事起,心中只有他,夫妻三载,她刻尽妻守,孝敬公婆,友爱妯娌,礼遇下人,亲自为了了娶了妾,她视他为天,视妾为妹,她从来都没有做过任何一件对不起他的事,为何他却弃她这个糟糠之姜,甚至是还要她的命。娘说,这便是女人的命娘说,男人三妻四妾是这天经地义的事娘说,你要努力的生下个一儿半女,绝不能让人踩到你的头上去……娘说,女人要的便是三从四德,你这都是嫁出去了,就要知道生是方家人,死是方家的鬼可是娘还说,初音,如果以后那个男人对你不好了,你记的要狠心离开他,远有,不要再走娘的老路,娶了妾的男人,那便是不再喜欢你了,莫要为了那些不将你放在了心上的人,耗尽你的时间,你的情,还有你的命……后来,她明白了,可是,却也是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