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第2天清晨5点整,李明的闹钟就响起来了,“咣当咣当”他用的也是那种老式的闹钟,声音大而且急促,放佛是数个小锤子在轮流捶打着巨大的钟,即使处于重度睡眠的人也绝不会超过30秒就得醒过来,更不用说这个闹钟足足响了1分钟。我揉着惺忪的睡眼把被子扔到一边,准备洗漱,其他人也纷纷拿着洗漱用具去洗漱,洗漱完毕后。李明说:“大家注意了,叠被子要叠成这种豆腐块。”顺着李明指的方向看过去,他的床上,本来舒展开的被子,神奇的变成了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有棱有角。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很难想象这个居然是软绵绵的被子。参照那个样式,我们开始一遍遍的尝试,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实现那样的方正,不管用什么招数帮被子塑形,最多能保持2秒钟,然后就软软的趴在那里,呈现出一个圆中带点方的形态。经过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后,最终我们归结为李明的被子肯定做过手脚,所以容易叠。这时李明洗漱完毕走了过来,看着我们床上东倒西歪的被子,轻轻叹了口气,然后他随意走到一个下铺,“注意了,看我示范。”说罢他开始收拾软绵绵的被子,说起来也奇怪,那个被子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乖乖的挺直了腰板,竟然最终直立了起来,有了一定的方正形态,虽然比不上李明被子的刚正,但是远远看去,俨然就是一个大的豆腐块,虽然近看,还是能发现方中还有一些圆。按照李明教的方法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次的被子塑形,眼看着自己的被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变化,心里有了一丝欣喜。有的同学甚至开始了精雕细琢,趴在床上,一厘米一厘米的在打造豆腐块被子,大约15分钟后,李明看着豆腐块越来越多,便下达指令:“今天叠被子先到这,出去集合。”出去时,我扭头看了一眼,除了汪晓的被子依然毫无姿态以外,其他几个室友的被子都初见成效,这和汪晓的睡觉习惯有很大关系。被子经常被他抱到怀里,遭受挤压,而且他的口水经常浸湿被子,导致被子更是柔软了几分。
在外边集合完毕,来到操场开始了晨跑,绕着操场,缓慢的跑了一圈,又做了一些常规训练和舒展运动,然后到食堂吃早饭。早饭是一碗小米粥,一个馒头,一碟咸菜,一个鸡蛋。虽然简单,却也丰富。吃完后,依然是有同学收拾盘子,其他同学排好队等待,人员到齐后,返回宿舍拿上水壶,然后又到操场开始正式训练。今天的训练科目,依然是从常规的“向左看起,向左转,起步走”开始,然后学习了正步走。
正步走的动作要领比较简单,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约30厘米,腿要蹦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由于是全脚掌着地,所以发出的响声比普通走路要响亮很多。当所有人在李明的指令下走起来时,踏地的声音虽然响亮,但是明显不整齐,所以有些嘈杂,在练习了一会后,李明发出指令,大家原地休息。
旁边一个班还在练习,某个同学的姿势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只见那个同学走路方式比较奇怪,伸出去左腿的时候,左胳膊也甩了出去,同样道理,右腿和右胳膊也同时出击。教官要求他独自走,担心是因为周围的人影响他,结果他还是那样的走法。那样的走法倒是起到了喜剧的作用,很多同学和教官都觉得好笑,甚至有人轻声笑了起来。教官皱皱眉问:“你一直是这样走路的吗?”那位同学气定神闲的回答:“是的,走了快二十年了。平时走路手臂摆动幅度小,也没什么,现在摆动幅度这么大,我自己都感觉有点奇怪。”说着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大家忍不住都笑了起来。教官从他的表情看出,不是刻意说谎,也不是为了逃避什么。只好摇摇头说:“好吧,像你这种走法,被称为单边走,偶尔也会遇到。你也不用想太多了,能纠正过来最好,不能的话也没关系。最后咱们阅兵式的时候,你就委屈一下,当观众吧。”话语中充满了期待和无奈,看来教官以前遇到过这种情况,已经见怪不怪了,单边走的同学重重的点了点头,下定决心想改正过来,虽然现在还不知道阅兵式是什么,但是感觉应该是很神圣的。
然后他们班继续整体训练。受到这位单边走同学的影响,他前边后边的同学走着走着就和他保持一致了。其实这也符合科学道理,如果你甩出右胳膊,而你前后边的人甩出左胳膊,很容易就发生碰撞,而且甩出胳膊的动作要求有力度,所以碰撞的就更猛,由于这位单边走的同学无法调整动作,在他前后的人只好被迫调整,和他保持一致。以这样的传导方式,一排同学终于达成了一致,只见这排同学全都是单边走,那种景象别有一番风味,我们在不远处看到这一步步的演进过程,全都笑的前仰后合。“停!”他们教官实在受不了了,连标准指令“立定”都忘了,居然喊出个停字。“你们这排怎么走的?怎么全变成单边走了?”单边走同学本来下定决心改正,结果还是徒劳,一脸沮丧的表情。他前后的同学更是有苦说不出。大家一脸无奈的表情。教官只能再次发出指令让大家继续走,这次他看出了端倪,又喊了一个停,然后无奈的让单边走同学先离开队伍,站在旁边休息,再下指令让其他同学走起来,出问题的那排人变回了标准动作。就这样单边走的同学在这种训练时,变成了观众。
李明招呼我们继续训练,他还没忘记对刚才看到的一幕点评一下,“这个习惯不好改,已经维持了快20年的走路方式,大脑里边形成了深刻的印记,而且每走一次,印记就加深一次,除非再拿出20年来改正,不过也没什么,少训练一样,他还能多休息会。”听到休息二字,我们本来有点嘲笑的目光变成了羡慕。确实如此,单边走的同学一直在旁边休息着,他默默的注视着其他同学训练,偶尔他也自己走起来,努力纠正走路的习惯,但是很可惜一直没有成功,对于他来说,正步走太难了。
除了正步走,今天还学习了“跨立”。中午吃饭和下午的站军姿、军体拳训练都进行的比较平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站军姿按照李明传授的小窍门,虽然还是累,汗流浃背,不过起码减轻了脚的负担。
转眼就到了晚上拉歌的时间了,这是大家比较期盼的活动。李明带领大家来到操场后,并不是像昨天那样,由我们自行选歌。他说:“今天咱们学习一首军队里流行的歌曲,将来你只要一唱这首歌,就表示你确实军训过,歌曲的名字是《战友还记得吗》”终于军旅之歌来到了,不过并不是记忆中的那些老歌,而是这首完全没有听过的歌。李明先是正常速度唱了一遍,然后又缓慢的唱了一遍,最后一句句的分解后带领我们一起唱。这首歌的歌词是“还记得那年报名参军吗,还记得第一次穿上军装吗,还记得营房前的那棵树吗,还记得爱训人的排长吗,还记得我们一起巡逻吗,还记得那次抗洪抢险吗,还记得炊事班的饭菜香吗,还记得庆功会的锣鼓吗,我们曾经一起训练,也曾经一起摸爬滚打,我们一起翻山越岭,也曾经一夜行军百里,我们曾经一起喝醉,也曾经一起谈天说地,我们曾经梦想当将军,也曾经宣誓向**学习,战友啊战友,战友啊战友,还记得我们最爱唱的那支歌吗,今天啊再让我们一起高声唱,战友啊战友,亲如兄弟,战友啊战友,亲如兄弟。”李明反复教了数遍,大约1小时后,我们基本上学会了这首歌。这首歌曲调轻快,歌词基本上是回忆整个参军的过程,而且朗朗上口,所以学起来不难。即使有的同学还没完全记住歌词,但是也能跟着大家哼出曲调,我们在李明的带领下,一起完整的唱了几遍。
李明开始讲这首歌的意义,“这首歌大家唱着可能没什么感觉,不过我可是唱着这首歌送走了好几批战友。很多战友都是唱着这首歌,泪流满面的离开军营的。”说到这里,他的喉咙第一次出现了哽咽的声音,在月光的照耀下,他的眼眶中隐隐显出晶莹的水珠。不过很快他就调整好自己,把哽咽吞到肚子里,把泪水收回,让这一切都回到他的记忆库中,深深的藏在了心里。他继续说:“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这段军训的时光。”在李明记忆中的一个场景是这样的,一个满地枯黄落叶的秋日,战友们背着行李,高声唱着歌缓缓走上汽车,车下是送他们走的战友,他们也高声唱着歌,虽然没有人指挥,但是他们的歌声却一丝不差的融合在一起。“战友啊战友,亲如兄弟。”歌声嘹亮又带有沙哑,所有战友的脸上都挂着长长的一串泪珠,那滚烫的热泪在阳光的照耀下是那么的清净明亮,他们脑海中清晰的回放着战友们在一起的那些场景,“一起训练,一起摸爬滚打。。。”战友们全上车后,车门渐渐关闭,车上车下的歌声却是仍然紧紧的缠绕在一起,仿佛想拖拽住汽车,但是汽车还是缓缓的驶出军营,车上战友们的歌声依然远远的飘回军营和送行的战友们的歌声合在一起,歌曲回荡在军营,回荡在山岭树丛,回荡在战友们一起训练,一起执行任务的每一个地方。
今天的军训在嘹亮但无沙哑的军旅之歌中结束了。同学们的歌声继续回荡在空旷的操场上,那歌声不像战友们的歌声那样充满了回忆,因为大学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当大学毕业时,我们再来唱这首歌,看看有什么效果,回去的路上我们宿舍的几个人做了个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