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节节败退。光绪喝问李鸿掌:“尔怯于攻望风逃之谓守则有余,安海不守渤海弃之辽东尽失,尔所守可来?何守之有?”
11月7日,日本兵攻占大连之习,正是慈禧万寿庆典之日。
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丢城失地,火此一蹶不振,这也正是慈禧册封、官吏晋升、三呼万岁、夜夜笙歌艺时。
梁启超要回广州了。初春抵京,回广州时已是11月,秋深忧也深,愁也深。
甲午败绩,万寿庆典这拂之不去的两个阴影巨到可以使人疯狂或者窒息。
“国耻!皆是国耻!”启超在心里怒吼。
北京城门口有对联云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篝败绩,割地求和。
梁启超回到广东便得知陈通甫正在病中,肺痨日见沉重,有时竟咳血不止,崔无良药,家人焦虑。通甫不时询问梁启超的行踪,每每自叹:莫非见不到任公最后一面了?
梁启超匆匆赶到陈通甫处,见正值青春年少25岁的好友憔悴不堪,禁不住强眼盈湿。想起康南海门下万木草堂的时日,不过一两年光景,而今却已恍若隔型了。当初,是通甫引见梁启超给康有为的,二人一夕不寐联榻长谈,自此,人一生的命运便有了新轨迹的开始。
康有为曾说过:“吾门人陈千秋通甫者,绝代才也,为吾门冠。”
莘莘学子之中,康有为寄于大望者,梁启超、陈通甫也。
通甫倒还平静,只是催问京师情形。
梁启超稍作叙述,便要通甫好生将息。
陈通甫苦笑:“任公兄,今日不谈病,你我相聚为数无多了,弟有一言相问,时局维艰国难当头,兄于仕途作何长策?”
梁启超道:“心灰意懒。中日交战败局已定,大清的龙兴之地俱已插上了日本旗,可是北京城中依然万寿庆典,弹冠而贺。如此朝廷当属无望,于无望之处得一官半职何苦来着?”
陈通甫:“吾所虑者,广东又在毁禁《新学伪经考》,明春兄与吾师南海先生一起赴京会试,兄的境况要好得多,吾师已为官僚守旧所切齿,弟深望兄与吾师同进退。”
梁启超:“理所当然。”
陈通甫:“无康南海焉有陈千秋、梁启超?千秋不再有时日了,兄当常在吾师左右、甘心门下共图大业,弟闭目而笑矣!”
梁启超不禁泪下:“兄之所言,弟没齿不忘。然兄当乐观自信以期康复。”
陈通甫:“乡野农夫山里,人家取名常是阿狗阿猫,实在是很有道理的。人生苦短,于吾则瞬息耳!”
梁启超竞一时接不上话来,说什么好呢?
俄顷,陈通甫又问及京师印象,梁启超慨然叹道:“有两副对子倒是有趣得很。一是贴在北京前门的城门上,日: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陈通甫:“妙啊!妙得很!”
“另一副却是私下相传,据说是章太炎所写:‘一人庆有,万寿疆无。”’
“唉,任公兄,我们都是从小对对子对出来的,想不到这对子竟然有如此深厚艺玄机,我中华民族实在是可爱可惜可叹!”
梁启超怕陈通甫太激动,便又转而说到大酒缸,自己多喝了一杯,便吟诗酒客门听不明白的事,想让气氛轻松一点。
陈通甫真的笑了:“嫂夫人乃地道的北京人,看来兄得跟着学京片子了,以备每来登高一呼之用。”
梁启超笑着点点头,告诉陈通甫,夫人已经有约,从日常用语开始,每天教一习。只怪自己舌头太硬,卷起来发音很困难,无论如何是非学不可了。
于是又说到广东话、潮州菜,潮州菜中一碟咸菜酸酸甜甜,加上一碗白粥,或每添一小块炸咸鱼,美味也。
陈通甫一时兴起:“饮一杯如何?”
梁启超:“不可!今日以茶代酒,待来日尽兴畅饮。”
陈通甫怅然答道:“也好。”
两只高高举起的茶杯。
两只微微颤抖的手。
两双依依不舍的眼睛。
一饮而尽。
陈通甫:“酒乎?茶乎?”
梁启超:“茶也,酒也!”
陈通甫:“当渴饮人生。”
梁启超:“乃忠义千秋。”
陈通甫的目光里流露出欣慰、喜悦的神色,此时此刻,竟然不像一个病得已经艮重的病人。
“任公兄,活着多好!”……
1895年3月,梁启超随康有为赴北京参加会试。一路上昼夜兼程听康有为说古论今,倒也并不寂寞。经上海,至大沽,有日本兵来船上搜查,乘客们一个个敢怒敢言,“都当亡国奴了,还考什么状元?”梁启超愤而放言。康有为却一把拉着梁启超,步出船舱站到船舷旁,闭目倾听,却只是不说话。
良久,康有为问:“你听见了?”
梁启超一时摸不着头脑未及回答,康有为又问:“你看见了?”
康有为仿佛自言自语:“那涛声不绝于耳是因为生生不息。一如这潮流涌动浪良相接,虽有日月轮换,涨潮落潮,却无时不流无处不动。非为它也,只为自身之叟,而有潮汐而有风波而有漩涡而有涛声。人见否人听否皆无妨。人不听涛声不会肖亡,人不见江流不会断绝。水滴石穿,冲决堤防,载舟覆舟,皆源于此--连绵竭,无为而为也。”
梁启超何等悟性,频频点头称是。
“再者,人所见江海之大莫不是表象而已,苍茫宇宙天地洪荒之际,水乃一切命之母,吾辈知之甚少矣!先有水汇聚成原始之海,才有藻类,无所畏惧登陆死亡者十有八九,然后才有森林。之后才是人类出现。孔子于川上谓‘逝者如斯夫’,寸光如流水也,水之古老恒远可见一斑。然而倘要深究人间万象奠过于观沧海,日出矣,风涛生矣,时雨降矣,千帆发矣,樯倾楫摧矣,礁石之屹立不动,海鸟之盘旋不去,何也?乃江海之博大,运动之不息,而有声有势有力。人只能加固葫防,却不能填海灭海,所谓望洋兴叹概莫能外。”
梁启超拍着船舷:“吾师论海,妙不可言。”
康有为:“至大者无有,至妙者无语。倘若只是用心去听去看,则其妙其乐菩乃无穷,汝当记取。”
梁启超诺诺连声之后又问:“‘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杰际,当如何?”
康有为:“作虎啸雷鸣,似波涛运动,除此之外更无它途。”
梁启超:“无语听沧海,人间有大音。”
北京是如何迎接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各省前来赶考的举子的呢?行装甫卸,厨尘未洗,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消息,便已沸腾。最后的希望破灭了,中国完蛋了日本兵就要往北京打了。李鸿章怎么有这个脸皮还到日本去求和?
日本不宣而战,杀我同胞夺我山川,为什么中国还要割地、赔款?因为战贝!了,这个世界是强者胜者的世界。公理等等,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慈禧一个庆寿,用去国家半年收入,还拿什么去赔?
鸦片战争、甲午海战,败于英国,又败于日本;先害香港,再割台湾,正在由李社章与日本人商量。原来“瓜生豆剖”的时候,还得由中国舒大员在一旁协助,他们熟悉圭理形势,签字画押起来比窜方便。
康有为在北京的住处常群宾客盈门。
北京人在天子眼皮底下才来就好关心国事,再加几千善子的激昂慷慨,一时街谈巷议茶楼酒肆议论纷纷,乃至震萄朝野。
米市胡同南海会馆北跨防里,康有为住的屋子像一只小船,便称之为汗漫舫;其时院内种有七棵树也叫七裰堂。廊子两侧堆着各种太湖石,长廊壁上嵌有苏东坡观海棠帖片的石刻,东坡神静常常使访客驻足不前,这几天却不一样了,各省举子慕名来访的无不气色愤然,彗履匆匆。
举子们因为考期临近,首先谈论的是考与不考,结果多数人认为,考了再说。
主考官徐桐也在那边厢睡不着觉,慈禧太后手下的那些守旧官僚们,都知道康有为也来应试了,比日本兵占辽东还风声鹤唳,务必不能让康有为榜上有名的壹任,便落到了徐桐身上。徐桐与副考官李文田、唐景崇、启秀相约:凡是文笔貊放、思路悖谬如康有为的卷子一律弃之。不过为此还得读读《新学伪经考》,虽烈煞风景,却也无奈。
“帝党”那边,翁同稣派人嘱康有为:作文、立论务取平和。
神经高度紧张的徐桐在阅卷时,取的是“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的大刀阔斧式。刮考官李文田虽然也是守旧之辈,却有爱才之心,为一举子的试卷大加赞叹,说:挚问、才情加之娟秀的字迹,无出其右者。徐桐阅后却不以为然:“不是康有为便黾其门生。”丢在一边了。李文田据理力争,如此判法还能判出状元来吗?徐桐答煎:“出不出状元无所谓,只要没有康有为便好。”
李文田无奈,便在这份试卷上批了两句诗: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事后得知,这一份卷子便是梁启超的。
放榜之日,京师轰动,康有为中迸士第八名,粱启超落榜。
徐桐目瞪口呆,声言:“此人我绝不与之谋面。”
康有为闻言笑道:“先前倒是想见他的。”
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曾三谒吏部尚书徐桐之门,请求代奏光绪。非但“不获见”,“越日原书发回,以狂生见斥”。
徐桐与康有为原来是打过交道的。
当年拒不接见、上书阻隔:而今刻意阻挠其仕途却又阴差阳错,还是“进士及第”。康有为称是开了徐桐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不过,无论是康有为榜上有名也好,还是梁启超名落孙山也好,他们都已经无所谓了,志不在此矣!
1895年4月中旬,《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已传到京城,在京应试的举人(公车)义愤填膺,决心抗争,康有为敏锐地觉察到“士气可用”,想找梁启超计议一番,却听得走廊里有脚步声响:“卓如到矣!”果然梁启超推门而进。
康有为:“何事匆匆?”
梁启超:“《马关条约》已签订,先生知否?吾辈就这样不声不响吗?”
康有为:“联络各省举人,分托朝士鼓动,先由广东公车上折拒议和,湖楚呼应,公车上书,是其时矣。汝迅即起草,如何?”
梁启超:“好!”
一昼两夜,梁启超的万言书已经写毕。
中国几千年大梦初醒的时刻即将到来。
史无前例的公车上书,由广东率先,然后是各省“连日并递都察院,衣冠塞途,围其长官之车,台湾举人,垂泪而请命,莫不哀之”。
声势已成,朝野震惊之后,康有为、梁启超联合18省举人,于松筠庵集会,与会者共1200多人签名,通过了梁盎超起草的“上清帝万言书”。4月8日送往都察院,人群汹涌,群情激奋。都察院拒收,理由是皇帝已盖上印鉴,无法挽回了。
’
拒收是拒收了。西太后与光绪帝却都在关注着举子们这一公开的非同小可的行动。可以说“后党”震惊不已,“帝党”喜忧参半。
公车上书所反映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众不甘沉沦,在痛苦中不断追求的执著精神。
公车上书开启了文人学子集会上书、参与政事、呼唤变革的新格局。
公车上书也是康有为、梁描超推进维新变法的第一步。自此之后,中国近代史虽然仍充斥黑暗,却也有了暗夜中的追求与呼告;康、梁始料未及的是,这一仍韧阻扰的公车上书之举,使封建帝制的壁垒显现了裂缝,这裂缝中生出的小草宣示老阳光的不可阻挡,并且嘲笑着旧政权的枯槁与朽腐。
公车上书的核心内容即是康梁的政治主张,为下诏、迁都、拒和、变法。“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下诏者是要求光绪皇帝下罪己诏,承认失误,激励天下,“以雪国耻”。下惩罚诏,严惩旰午之役中屡失战机的大臣、将领及一切贪官污吏。下求贤诏,广求人才、破格氰用。所谓“变法”内容更广泛,变成法而求富国、养民、教民、废科举、办学嵇等。康梁还要求改革封建官僚体制,精简机构、广招人才,派员出洋学习,设立宴帝顾问处等等。
慈禧听说后大发雷霆之怒,指着徐桐、奕勖等怒喝道:“尔等何用?难还真雕要让那批妄为举子造反不成?”
光绪在养心殿问翁同稣:“屡屡阻隔上书者是谁?”翁同稣诚惶诚恐:“臣不敢说。”
举子们陆续离开北京了。
前些日子都察院门前1里多路全是公车上书的人群,人多势众,虽然被拒收,但却产生了在北京城里几乎家喻户晓的效果。
举子们陆续离京,有的远在云贵,山高路远的跋涉之苦谁人能体味?求功名不得,求上书不得,求拒和不得。读书人的苦处就在于忧国忧民。台湾的举子离京时,康梁送行,更是泪满长街,来时台湾为中国的一个大岛,归去已赔割日本,如此耻辱怎能不刻骨铭心?
梁启超在新会会馆中感到了一种孤独、一种从未有的孤独,比起与康南海别、与陈千秋别要大得多的孤独。这孤独又给了他启示,想要在中国的政事中推动维新、变法,则必须有“群体”,群体何来?如公车上书,为某一大事关乎家国命运而有人发动有人联络,其余人等经过议论补充达致共识,凡共识者即为群体之一员也。
梁启超穿街过巷,直向南海会馆汗漫舫而去。
其时,康有为正在汗漫舫里品茶,轰轰烈烈的行动之后,他喜欢独处,他要想一想从自己一个人上书几次被阻隔,到这一次千余人上书仍到不了皇帝手里的教训。官僚衙门之深何止深如海?
康有为几乎找遍了京城那些显赫的衙门,如掌户部时的翁同稣,任工部时的潘祖荫,直至用了周公“吐哺握发”的故事,希望“闻尊主庇民之略,俾足副沧海大塞之观”。疾呼道:“失此不图,后虽欲为之,外夷之逼已近,岂能待十年教训乎?”康有为与徐桐已有述及,康还向左都御史祁世长上书,望能“扶士气而维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