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1600000003

第3章 墨学现代化(1)

平民显学

墨学起源于平民知识分子,是平民显学。毛泽东评论说:“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①

墨子比孔子的高明之处,是他为劳动人民说话,他是劳动人民的圣人。墨学比儒学的高明之处,是它有更为深刻广泛的入文和科学精神。墨家强调爱的普遍性和平等性,重视科学技术,儒家强调爱的局部性和差异性,鄙薄科学技术,恰成鲜明对照。

《荀子·天论》说:“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齐:平等。畸:不平等。墨子的兼爱平等观,是近代平等说的渊源。清末皮嘉佑《平等说》指出:“平等之说导源于墨子。”②儒家爱的差等观,强调爱有血缘亲疏和宗法等级的差异,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的意识形态。

墨子姓墨名翟。《孟子·滕文公下》说:“墨翟之言盈天下。”《墨子》载墨子自称“翟”。

墨子生于公元前5世纪战国初期,是出现于孔子和孟子之间的中华文化巨人。墨子生卒年不详。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篇末附言说,“盖墨翟”,“或日并孔子时,或目在其后”,有明确论断。司马迁此语可能是断简残编,不足为凭。墨子生卒年成为一个历史之谜。孙诒让试图破解这一历史之谜,其《墨子间诂》后附《墨子年表》,列举与墨子有关的历史事实,起止文年是公元前468一前376年。任继愈考证墨子生卒年约为公元前480一前420年。

墨子出生地历史上无明确记载,同样是一个历史之谜。任继愈综合张知寒等学者考证,说墨子出生地是今山东省滕州市木石镇(历史上属鲁国管辖的小国邾国)①,该地树任继愈书“墨子故里”碑。史料表明,墨子常居鲁出游。《墨子·贵义》说:“墨子自鲁即齐”②;《鲁问》说越王“迎子墨子于鲁”;《吕氏春秋·爱类》说墨子止楚攻宋“自鲁往”;《淮南子·修务训》说:“自鲁趋”。

墨子始创墨学,为后学不断丰富和发展,到战国末形成以现存五十三篇《墨子》为载体,包罗宏广、博大精深的墨学体系,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中的显学。《韩非子·显学》总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历史上常以“儒墨”并称,以“孔墨”对举。“儒墨”、“孔墨”连言,中国古籍屡见,《四库全书》检索不下数百干次。

墨儒之学的内容、价值和作用,对立互补,相反相成,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当今中华民族振兴,中华文化腾飞,亟须批判继承墨学精华,弘扬墨学的人文和科学精神。

墨学产生,适应战国时代的社会需要。墨子出身匠人,参加生产劳动,爱读书,好学习,通过努力,成为著名知识分子。墨子作为学派领袖,对当时社会需要有深刻的理性自觉。《庄子·天下》说,墨子“好学而博”。《墨子·贵义》载,墨子出游,车中载书甚多。学生弦唐子“见而怪之”,问道:“今夫子载书甚多,何有也?”墨子解释:“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昔见七十士,故周公旦佐相天子,其修至于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此(指读书)。”墨子以周公为榜样苦读勤学。

墨学源远流长。《鲁问》记墨子说:“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虽不亲自耕织,“而功贤于耕织”。《吕氏春秋·当染》说,墨子在鲁国学于周王朝礼官史角的后代。《淮南子·主术训》说:“孔丘墨翟,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口道其言,身行其志,慕义从风。”墨学与儒学有部分相同渊源,都讲求仁义之道,后分道扬镳。《淮南子·要略》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发现儒家礼节仪式烦琐,“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对儒学采取批判接收的态度。

《公孟》载墨子跟程子辩论时,引证孔子的话作根据。程子说:“您非儒,为什么引证孔子的话作根据?”墨子说:“是亦当而不可易者也。今鸟闻热旱之忧则高,鱼闻热旱之忧则下,当此,虽禹汤为之谋,必不能易矣。鸟鱼可谓愚矣,禹汤犹云因焉。今翟曾无称于孔子乎?”墨子认为孔子的话,包含恰当而不能改变的真理成分。墨子批判汲取孔学,把儒学作为创立墨学体系的部分素材。

《鲁问》载墨子出游,学生魏越问他:“您见到四方君主,将要先说什么?”墨子回答说:“凡人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沉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墨子针砭时弊,开出救世药方。墨学是墨家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特意提出的系统理论,目的是为医治当时社会有机体的疾病。《贵义》载墨子把自己的学说,比喻为“良医善药”。

墨家总结古代百家争鸣的方法规律,构成系统抽象的辩(逻辑)体系,同当时的社会实践也有密切的联系。《小取》开明义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辩学的部分宗旨,是“审治乱之纪”,“处利害”,即服务于当时社会政治伦理的需要。

古希腊哲人倡导“为理论而理论”、“为知识而知识”,擅长于二理论思辨。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需都已具备的在那些人们有了闲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潲足必需为目的的科学才首先被发现。”①

比较而言,墨家古哲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国计民生。墨家理论思维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安民,为人民谋取利益。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说:“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墨家和诸子百家提出系统理论,都是为当时的社会政治伦理服务,为治国安民献计献策。

墨子、墨家和诸子百家明显的不同之处,是有更为突出的平民色彩,自觉为平民立德、立功、立言。劳动者终日辛劳,风吹日晒,脸黑皮肤糙,被称为“黎民黔首”。《尚书·尧典》“黎民”蔡沈集传:“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日黎民。”黔首为战国时对国民的称谓。裴驷《史记集解》引应劭:“黔亦黎,黑也。”《说文》:“谓民黔首,谓黑色也。”

《经说上》第98条说:“人之有黑者。”《贵义》载:“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日:‘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墨子向北走,到齐国游说,路遇算命者。算命者说:“老天爷今天在北方杀黑龙,先生您脸色黑,到北方不吉利。”墨子认为这是算命者的谬说,是“禁天下之行,违心而欺天下”,不信其说。史料表明,墨子有黎民黔首的平民形象和品格。墨子“色黑”,从长相到思想、言论和行动,都酷似劳动者。

《备梯》载墨家学团的副领袖禽滑厘,“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因制作守城机械,构筑城防工程,高强度劳动,手脚都长满老茧,肤色黝黑。墨家学团正副领袖墨翟、禽滑厘,都长得黑,是绝妙巧合。

墨家是有组织的学派,部分兼有军事集团性质。《淮南子·泰族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墨子师徒衣食住行,极其艰苦朴素。《鲁问》载墨子介绍曹公子到宋国做官,三年后曹公子回墨子学团探视,记忆犹新回顾往日在墨子学团的艰苦生活,说:“始吾游于子之门,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墨子学团成员,穿短黑粗布衣,吃野菜粗糙饭,早晨吃了,傍晚不一定吃得上。连野菜粗糙饭都不一定能吃饱,如此艰苦的生活,竞能使墨家学派从公元前5世纪,发展壮大到公元前3世纪,贯穿整个战国时期,其中必有巨大的精神力量维系。如此博大精深的墨学体系,竟能在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诞生,并发展壮大,这使现代人感慨万端,叹服不已。

《庄子·天下》载墨子“生也勤”,“其行难为”,“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跛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墨子要求门徒学习夏禹,以大禹治水为榜样,“形劳天下”,全身心投入以仁义救天下的事业,即使累得大腿上没有肌肉,小腿上没有汗毛,骨瘦如柴,绝无怨言。墨子要求门徒身穿粗布衣,脚登木麻鞋,白天黑夜劳作,以自讨苦吃为原则。

墨子四出游说,宣传用仁义救天下的道理,“坐无暖席”,“灶突不黔”,席子来不及坐暖,烟囱来不及熏黑,就又奔走他方。《吕氏春秋·爱类》说,墨子止楚攻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荆王。”《淮南子。修务训》说:“自鲁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墨子完成止楚攻宋大业,回程路过宋国,天下大雨,想进宋城避雨,守城者不许,他只好在大雨中继续挨淋。史料表明,墨子是典型的劳动知识分子,十足的侠客义士,其劳动本色、侠义特质,感人至深。

墨子是与孔子齐名的古代圣贤,生时就被称为圣人贤。《公孟》载,墨子学生跌鼻对墨子说:“今先生,圣人也。”唐余知古《渚宫旧事》二引楚国封君鲁阳文君对楚王说:“墨子,北方贤圣人。”墨子生时被誉为圣人贤士,但终身是一介平民,为救天下奔走操劳。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不事体力劳动,不为生计发愁,逍自得,悠游自在,专注于理论思辨。亚氏学派史称“逍遥派常边散步,边讲学。墨家是劳动学派,常边劳动,边讲学。墨子学团与亚氏学派相比,判若天壤。

存在决定意识,谁熟悉什么,就想什么,说什么。墨子师徒杀身参加劳动,谙熟生产技艺,常以劳动生产譬喻政治伦理,从相传的手工业技艺,提炼科学知识,如数学、力学、光学、单机械学等,总结概念,概括规律,为中国科学技术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墨子最熟悉木工技巧,会制木鸢、车辖和守城器械。《公输》墨子止楚攻宋,派“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手持墨子监制“守御之器,在宋城上”,严阵以待“楚寇”进攻。

墨家著作提到的手工业工种,有制革、制陶、冶金、缝纫、刺绣、制鞋、造铠甲、土石建筑等。《节用中》载墨子说:“凡天下群百工,轮车赣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

墨子率先提出检验真理的三条标准,即立言“三表法”,其中包含“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认为人民直接经验是认识的源泉,人民利益是衡量言论价值的标准。《经上》第35条说:“功,利民也。”《鲁问》说:“所为功,利于人。”《贵义》载墨子称自己学说是“贱人之所为”,自比为农民耕种的粮食和采集的草药。荀子把“墨子之说”称为“役夫之道”,即劳动者的道理,与儒家提倡的“君子之说”、“王者之道”相对。

墨学所包含的人文和科学精神,深深地植根于墨学的人民性之中。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文明和人性、人道的精神,其核心是人,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命、人格和人权,造福人类,为人民谋利益。在文化学、哲学和伦理学上又叫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人文精神的归宿,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人的知和行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即求善。人文学说是认知体系,又是伦理价值体系。

《尚书·五子之歌》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相传为夏禹训诫之词,墨子效法夏禹,以禹为学术渊源,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墨家人文精神的要义,是劳动生产观、劳动人权观、劳动本位观、群众智慧观、人民价值观和兼爱平等观。如劳动生产观,墨子提出人生的本质是劳动。《非乐上》说:“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人靠自身力量从事劳动,是人兽相区别的根本点。墨子从劳动生产的观点出发,思考衡量一切,主张积极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繁荣商业,改善人民生活。

又如劳动人权观,墨子重视劳动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主张满足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尚贤中》说:“民生为甚欲。”《非乐上》说:“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非命下》说:“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兼爱下》说:“万民饥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尚贤中》说:“为政乎天下也,兼而爱之,从而利之。”《尚贤下》说:“为贤之道,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此安生生。”墨子念念不忘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利益福祉,反对统治者“暴夺民衣食之财”,靠剥削民脂民膏奢侈享乐。批判统治者穷奢极欲奢侈纵欲,《辞过》说:“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

再如劳动本位观,《尚贤上》说:“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这是墨子所表达劳动人民参政愿望的时代最强音,墨子把劳动人民看作是国家管理的服务对象、方向和目的。墨子主张尚贤,反对任人唯亲,反对专用“不学而能者”,“王公大入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治国。

科学精神核心是求真,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科学的宗旨和目的是认知客观规律。科学是认知体系,认知符合客观规律为真。就墨学的科学精神来说,墨家主张从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出发,研究利用自然法则。《墨经》把人民的实践行为引入“法则”的概念。《经上》说:“法,所若而也。”《经说上》举例解释说:“意、规、圆三也俱可以为法。也者,民若法也。”即法则是人民遵循着做事,可以得到预期果的东西。如根据“圆,一中同长”的概念,使用圆规,模仿标准圆形,都可成功制作圆形器物。《经上》说:“功,利民也。”功效以对人民有利为标准。《鲁问》说:“故所谓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功效的巧拙,以有利于人民为依归。“巧传则求其故。”把对手工业劳动及其科学技术的研究看作墨家学团的职业使命。

儒家始祖孔子鄙薄生产劳动,把生产劳动看作“小人”之事,不屑一为。道家始祖老子倡导“绝学无忧”,“绝巧弃利”。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人,对提高生产效率的桔槔机技术“羞而不为”。墨与儒、道诸家的长短得失,对照鲜明。

墨学是平民显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墨家有平民意识,熟悉工匠技艺,代表劳动人民利益,批判吸取儒学合理成分,创建了独特系统的思想文化学说。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腾飞,亟须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化,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溯源于古希腊,中国文化溯源于诸子百家,包括墨学。经过现代用科学方法分析改造和诠释转型的墨学,构成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必要成分,为现代社会需要服务。囊括百科

《汉书·艺文志》著录七十一篇,《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七说,《墨子》旧本题墨翟撰,“然其书中多称子墨子,则门人之言,非所自著。”明正统十年刊《道藏》收入《墨子》五十三篇,是先秦墨学的总汇。按各篇内容和体裁的不同,可分为五组:

1.《尚贤》至《非命》二十三篇,阐述墨子的十大论题,涉及经济、政治、伦理、军事和哲学各科。

2.《亲士》至《三辩》七篇,为墨学杂论,是墨子议论的引申和发挥。3.《非儒》、《耕柱》至《公输》六篇,是墨子师徒与时人的对话言行录,类似《论语》,更有连贯性、故事性。4.《经上》至《小取》六篇,通称《墨经》和《墨辩》,是墨家的逻辑和科学著作。《经上》是逻辑和科学的定义、划分和简单命题,《经说上》举例解说。《经下》是逻辑和科学命题,并提示论证理由,《经说下》展开。5.《备城门》至《杂守》十一篇,是墨家军事著作,专论防御战的战略战术和守城技巧。

《墨子》是囊括当时各种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墨学内容丰富,包罗宏广,涵盖经济、政治、伦理、自然科学技术、教育、语言文学艺术、哲学、逻辑和军事等各分支学科领域。本书宗旨是论述墨学和现代文化的联系,阐发墨学对现代文化的借鉴意义。

同类推荐
  • 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文化蓝皮书(产业)的10年堪称是“凿空”和“破壁”的拓荒之旅。作为文化蓝皮书(产业)的主编,本书作者亲历了中国文化产业从萌芽到现在的生机蓬勃、飞速发展,10年来,亲手撰写每年度蓝皮书的总报告,从长时段、全球视野俯瞰中国文化产业在历史、在世界的位置,他提出的政策建言屡屡为中央决策层采纳。中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的出生成长轨迹,在文化蓝皮书10年的总报告中,如此鲜明地呈现。10年,沉甸甸的脚步、艰难的转型、从最初“还处在转型过程中、总体图景相当破碎、发展前景却非常远大的产业”(首部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语),到“我们相信,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创造新的奇迹”(第十部总报告语),本书真实呈现了中国文化产业10年发展现场。
  • 思考成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思考成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热门推荐
  •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

    生活孕育了哲理,哲理浓缩了智慧。往往大道理并不完全是从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被人们发现和理解的。反之,正是一些平时不被人们注意与重视的小事情,恰恰能够很好地诠释这些哲理的内涵。《咦!我最喜欢的哲理故事》别出心裁,将每个小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与当代小学生的切身生活连接起来,让小学生从取材于社会、历史、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哲理故事中细细品味人生的意义。
  • 没有七彩的灯

    没有七彩的灯

    严青站起来,在吴双澄的视线里,像电影慢镜头般地站起来。吴双澄也站起来。他们看着对方的眼睛。吴双澄觉得又一个十二年都过去了,严青才伸出手臂把她搂进了怀里。他那么小心,好像她是玻璃器皿,一不小心就会碰碎。他是那么激动,好像要爆炸似的,好像要把自己所有的热力挤出来给她。他的拥抱越来越猛烈,以至于弄疼了她。然后,然后他松开手臂,用双手轻轻地捧住了吴双澄的头,吴双澄的脸。他轻轻地,轻轻地,那么虔诚,那么柔情,那么小心,那么狂野地吻住了吴双澄的嘴唇。
  • 绝世鬼修

    绝世鬼修

    六道皆可修真,唯我鬼修独尊!冥界是死者的国度,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荒野与黑暗浑浊的冥河,但却没有丝毫生气。这里没有草木,没有动物,有的只是躺在荒野之中,数之不尽的遗骸白骨,以及被冥河吞噬,不断挣扎,哭喊的死者亡魂。而我们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死气森森的冥界开始的。
  • 全能灵师之废柴三小姐

    全能灵师之废柴三小姐

    新书《第一药膳师:冥帝,请接招!》正式发布~金牌杀手逆天重生!混沌之初,神魔大战,一朵红莲妖娆降世……面对皇室,未婚夫当众悔婚,她淡笑以对,一纸休书,红衣倾城,“我要的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你,给不起!”紫家废物嫡女,一朝觉醒,一双凤眸祸世,她不再是她……
  • 马克思传

    马克思传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历三十年而完成的一部完整的马克思学术传记,全面记述了马克思一生的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实践,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进行了新的概括和总结,资料翔实,脉络清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税务登记种类和对象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具有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都应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复业登记、注销登记、《税务登记证》验证、换证、税收证明管理等。
  • 重回九四

    重回九四

    乡村文,重生文,半现实文。九四年的村味,贫穷的自己,可怜的丫头,年迈的爷爷,生活的重担,这些都压在郭去身上,看主角如何在农村走出一条致富路来,这是很真实的致富经历。本书基本不装逼,不是爽文,只在虚幻之中求那么一点真实。 群号:236301568,加群时的答案:雨中雨夹雪
  • 初晨,是我故意忘记你2

    初晨,是我故意忘记你2

    少年李洛书自小无人疼爱,喜欢亲近温暖懂事的黎家姐姐初遥。当初遥弟弟初晨意外去世时,为了安慰她,他住进黎家成了她的挂名弟弟。很多年后,他终于意识到,原来他早已深深爱着她时,他却早已丧失了爱她的资格。本想就此默默守护一生,她却遭遇挚爱背叛。为了保护她,他挺身而出,差点重伤致残,却赢得了她的心。他一砖一木搭建起了新家,他说要守护她一辈子,她说会拿自己的命去爱他,她说她再也不会丢下他。却不曾想,这只是他们终其一生做过的一场美好的梦境。
  • 世纪末的救赎

    世纪末的救赎

    陆家林有点费劲地抽出一直插在裤袋里的手。他捏着那把瑞士军刀,手心满是汗。他竭力控制住手。手指僵住了,还有点痉挛,颤抖。他仔细地打开了那把瑞士军刀。他看到眼前庄柏的背部又厚实又平坦,像一副上好的砧板,只是白衬衫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有些刺眼。电视里开始倒数到5了。他闭上眼睛,高高举起刀子,心里数着与电视里相反的数字。当他数出第一个数字,刀子重重地扎了下去。他扎了一刀又一刀。扎到第六刀的时候,电视里恰好数到了零。他听到一记响亮的钟声,接着听到全世界都在他眼前欢呼。他全身的痛楚奇迹般地消失了。
  • 我的孩子顶呱呱

    我的孩子顶呱呱

    从孩子呱呱坠地、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初入校门、远离父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因为她们是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而要把这种爱转化成对孩子成长有所帮助的事情,就不仅需要一种责任,也需要一些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