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45100000003

第3章 年轻的革命者

离开正教中学以后,柯巴在第比利斯附近的地球物理观测站工作了一段时间,不久,他全心全意投入了革命斗争。

20世纪初的俄国,工人阶级已经成长起来了,许多城市出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组织。为了争取经济权利、反对压迫,工人们举行罢工,反抗沙皇的残暴统治。列宁在国外创办了《火星报》,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受到广大工人欢迎。《火星报》像一粒粒火种,点燃了一场又一场烈火。但是,《火星报》要秘密运输才能送到国内,送到工人手中。当年在第比利斯做地下工作的战友们回忆说:柯巴“经常搞到非法的小册子和《火星报》,让我们阅读。但我们谁也不知道,他从哪儿、从谁手里搞到这些材料的。”

1900年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沙皇政府不许工人们庆祝这个节日,蛮横地宣布这个节日“非法”。工人们却要隆重地纪念这个节日。柯巴负责筹备格鲁吉亚历史上第一个五一节的纪念活动。他组织了工人纠察队,在红旗上贴着马克思、恩格斯的画像,准备了写着革命口号的横幅。柯巴非常细心,为了让人们都能看懂,横幅上面的标语既有俄文,也有格鲁吉亚文和亚美尼亚文。

5月1日,警察全副武装,戒备森严,第比利斯却没有发生任何事件。大街上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游行。警察松了口气。想不到,5月6日上午,铁路工厂的汽笛突然响起来,四五百名第比利斯的工人来到郊外,举行了格鲁吉亚历史上第一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这次活动完全出乎警察的预料,柯巴和几个同志做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说,明年我们就不是在山沟里,而是在第比利斯的大街上庆祝劳动人民的节日。大家欢呼着响应他。和他一起筹备这次五一庆祝活动的是铁路工人谢尔盖·阿利卢耶夫,是柯巴亲密的战友,谁都没有想到,十八年以后,斯大林娶了阿利卢耶夫的女儿娜佳做妻子。

1900年的5月1日快要到了,柯巴和他的战友们再次准备盛大的示威游行,他们计划到第比利斯的市中心集会。沙皇政府的警察探听到风声,抢先了一步,3月21日晚上包围了柯巴和他的同事的住所,进行了搜查。柯巴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住所周围情况不对,他看到附近有警察的身影,不动声色地改变了路线,躲开了警察的魔爪。从此以后,柯巴转入了秘密工作,成为一个地下工作者,开始了吃不饱饭、睡不好觉,时时刻刻要警惕地躲避警察的生活。

5月5日,两千多名工人在第比利斯市中心举行了五一节游行,警察和骑兵用马刀和皮鞭野蛮地殴打工人,驱散了队伍。14名工人受伤,50多人被捕。柯巴又一次躲过了警察,藏到哥里附近的山区。

列宁在国外知道了这一切,他赞扬第比利斯工人的斗争,在《火星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第比利斯发生的事件对整个高加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天标志着高加索公开的革命运动开始了。”

有一次,柯巴去一个秘密接头地点和战友们会面。走到门口,他敏锐地发现外面有形迹可疑的人。什么人呢?警察局的密探!退回去已经来不及了,柯巴从容地走进去,冷静地说:“同志们,外面有尾巴。”

几个同志一下子站起来:“怎么办?”

柯巴非常熟悉这里的地形,他对同志们说:“不要紧,咱们换个地方。跟我来。”

大家跟着他来到后面的院子,他把一架梯子靠到墙上,微笑着说:“翻墙过去吧,那边正演戏呢。”

大家一个跟着一个爬上梯子,翻过墙。那边是一个小剧场,观众们都被舞台上精彩的演出吸引,谁也没有发现几个新来的观众。柯巴不慌不忙走到观众席,看见一个熟悉的女工正在看戏,他坐到她旁边,笑眯眯地看着正在演出的喜剧《钦差大臣》。

隔壁的院子响起了敲门声,粗野的叫骂,翻腾东西的声音。警察和密探在屋子里、院子里找遍了每一个角落,也没有找到柯巴。密探赌咒发誓地说柯巴确实走进来了,怎么消失得无影无踪?警察把密探臭骂一顿,发愁回去怎么交代。

柯巴和那位熟识的女工挽着胳膊,说说笑笑地从剧场出来。几个警察还在那里东张西望。

为了揭露沙皇政府,把工人们组织起来,早在1900年9月,柯巴和战友们秘密创办了《斗争报》,这是格鲁吉亚的第一份宣传社会主义的报纸。《斗争报》第一期最上面是《编辑部的话》,明确指出:“只有革命无产阶级才负有解放人类并为全世界谋幸福的历史使命。”这是柯巴亲自写的。

柯巴和战友们在第比利斯巧妙地建立了一个印刷所,印刷机几次转移,后来藏到一口井里,源源不断地印出了一批又一批传单和报纸,点燃了工人斗争的火焰。警察们非常恼火,他们想尽办法,到处搜查、盯梢、跟踪,就是找不到这个印刷所。

柯巴非常重视舆论工具,他在《斗争报》上连续发表文章。第二期刊登了他的文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及其当前任务》,分析了俄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揭露了沙皇政府的反动和腐败,探讨了革命斗争的战略和策略。柯巴号召说:“为了能起领导作用,工人阶级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政党。”

柯巴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成熟而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1901年11月,他当选为第比利斯社会民主工党的九个委员之一,这是他第一次进入革命领导机关。

柯巴来到黑海岸边的港口城市巴统,这里有十个大工厂,还有不少小工厂,工人工资很低,生活贫困。柯巴在这里组织工人运动,又建立了一个秘密印刷所,工人运动很快开展起来。

暗探发现了线索,在秘密报告中说:“第比利斯社会民主工党委员会派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什维利(他从前是正教中学的六年级学生)来到巴统,在工人中进行宣传。由于朱加什维利的活动,社会民主工党的组织已经在巴统所有的工厂中出现。”警察决定抓捕柯巴。

1902年3月9日,巴统的各工厂发生了大罢工,六千多名工人参加了示威游行,沙皇的军队向手无寸铁的工人开枪,打死15名工人,打伤54人,五百多人被捕。柯巴亲自参加了这次示威,机智地救出一位负伤的工人,送到安全的地方。当天夜里,他愤怒地写出抗议枪杀工人的传单。3月12日,他把为遇难的工人送葬又组织成为一次游行示威,向沙皇政府抗议。

4月5日,地下党在秘密集会的时候,军队包围了房子,警察突然闯进来。柯巴不动声色,继续抽着烟,对张牙舞爪气势汹汹的警察非常蔑视。这是他第一次被捕。

柯巴被关在巴统的监狱里,后来又转到库塔伊斯监狱。在一年多的监狱生活中,柯巴没有向沙皇政府低头,表现出极度的冷静和克制。每天清早,他坚持锻炼身体,余下的大部分时间用来读书学习。同志们称赞说,他简直把监狱当成了一个学校。在监狱里,柯巴和同志们取得了联系,他满怀信心地写下了一份份传单,庄严地宣告:专制政府的暴行、饥饿,都吓不倒无产者。真理在工人一边。

1903年3月,高加索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时柯巴正在狱中,没能参加这次大会,由于他的威信和影响,仍被缺席选入高加索联合委员会。

1903年7月,判决柯巴流放,地点是遥远的西伯利亚伊尔库斯克省的新乌达村,时间是漫长的三年。11月,他被押送到冰天雪地的新乌达村。

柯巴从小生活在温暖的格鲁吉亚,西伯利亚的严寒让他难以忍受,这里经常降温到零下四十多度,到处是皑皑的白雪,是无边无际的大森林,许多地方荒无人烟。让他非常高兴的是,他第一次接到列宁的来信。二十多年以后,斯大林在接见克里姆林军校学员时激动地回忆了这封难忘的信,他说:

列宁的信虽然比较简短,但是它对我们党的实际工作做了大胆无畏的批评,并对我们党最近的全部工作计划做了非常明确扼要的说明。只有列宁才善于把最复杂的事情描写得这样简单和明确,这样扼要和大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颗子弹。这封简单而大胆的短信使我更加确信列宁是我们党的山鹰。

从此,他和列宁结下了最深厚的战斗情谊。在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中,他总是坚定地站在列宁一边,在他的一生中,斯大林永远说自己是列宁的学生。

柯巴不想在寒冷的西伯利亚过上三年漫长而沉闷的岁月,只过了两个多月,1904年1月最寒冷的日子里,他从荒凉的流放地逃出来。路上,遇到了一场可怕的暴风雪,差一点在大森林里冻死。他的脸和耳朵都被冻坏了。但是他终于逃了出来,春天,回到了阳光明媚的第比利斯,继续投身革命斗争。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和孟什维克(少数派)。布尔什维克以列宁为首,和孟什维克在许多意见上不一致。列宁主张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纪律严明的的政党,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斗争。

柯巴赞同列宁的意见,积极投入了建党的工作。他发表了许多文章响应列宁,1904年12月的巴库工人大罢工,他是领导者之一。这次大罢工震动了俄国,被称为“俄国大革命风暴来临之前的雷鸣闪电”。这一年,他只有25岁,是一个年轻的革命者。

同类推荐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
  •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这一届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可是不管是外地的游客,还是外国的游客,更感兴趣的是“老北京”,在这座建城长达3000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都,人们着迷的自然是它的历史。在这个时候,我来到了北京,寻访侯仁之。我的住处在天坛公园附近,介于北京市崇文区和宣武区(现两区已分别划入东城区与西城区)之间,这里是北京宣南文化的重要遗址。因此,到这里寻找“老北京”的游客更多一些。
  • 徐世昌(北洋风云人物)

    徐世昌(北洋风云人物)

    本书以真实史料为依据,用较为凝重的笔触描绘了徐世昌从九年翰林到小站练兵,再到总督东北、出任袁总统的国务卿,一直到当上民国总统,最后直至卸任后的生活起居及志趣。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徐世昌风云起伏的传奇人生,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缩影。
  •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生命之火,永不熄灭:“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内山完造:魔都上海

    内山完造:魔都上海

    内山完造1913年首次来华,以后在中国长期居住。内山完造是鲁迅先生的挚友,中国人民老朋友。自起汉名邬其山。在中国期间,内山完造与鲁迅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体会。鲁迅先生曾在给内山完造的赠诗中提到,内山完造是“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由于广泛接触大江南北多阶层的中国人,内山完造得以对中国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开书店,使内山完造得以博览群书;“漫谈会”的交流探讨,又使内山完造逐渐形成自己的中国观。本书反映了内山完造的中国观,它不是系统阐述性的论文,却通过中日日常生活的比较,相当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颇有大家风范。
热门推荐
  • 读写他们(一)

    读写他们(一)

    电脑引发的电脑的普及,无疑解放了我等吃文字饭的诸位,每天上班,主要的事就是盯着两台电脑,一个是内网用来分内工作,一个是接外网了解信息,用它同这个世界联系。尽管用电脑办公十多年了,眼睛为之提高了度数,还冒着辐射的侵害,而这个电辐射、光污染的家伙,还是给我等坐办公室的带来极大方便。至少,查资料、写东西十分得便。而且用上了这五笔字型,字随意到,敲击快慢之间,文字跳跃闪动,声音噼哩啪啦,有动感,有声响,也有光影。这可人恼人的家伙,还是方便也好玩的。
  • 白龙物语

    白龙物语

    天涯百万拥趸翘首期盼两年的诡谲玄幻传奇作品以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笔、充满悬念的情节,在天涯论坛莲蓬鬼话连载后一举飘红。百万粉丝苦等两年,不离不弃——2016年读者期盼值超高作品,无所不能的白龙馆主,举世无双的通灵宝器,白龙馆主所制器物都有神奇的效果,且能满足人的任何欲求——如永远喝不完水的琨囊,能看未来的屏风,能穿越时间的灯笼……每一件新奇器物的背后都有着精彩的故事,而每段故事的背后又是一段段不同的羁绊人生。
  • 萌妻作妖记

    萌妻作妖记

    带着记忆重生成了小团子,某公主有点生无可恋。但是她不知道,捡了自己的那个大帅哥,已经快连求生欲都没了。是谁说,重生的女主要报仇的?是谁说,穿越还被赠送空间套餐的男主能成就一番伟业的?骗子!都是骗子!【这是个一本正经的宠文。养着养着就长大了,大了大了就喜欢了,喜欢喜欢就娶到手了……】
  • 新月形波斯弯刀

    新月形波斯弯刀

    这天早晨,恒胜体育用品公司老板盖少雄醒来,懒懒地靠在床头点燃一支烟。吐出几个烟圈之后,他蓦地瞧见卧室的柚木地板上有不干净的印迹,定睛一看,是几个隐约的鞋印。盖少雄下床,套上丝绒拖鞋走到房间中央,蹲下身细看,果然是鞋印。从鞋印的走向判断,是从卧室门口往里边走时留下的。盖少雄一惊,难道昨天夜里有人偷偷进了他的卧室?他迅速查看房门和宽大的落地玻璃窗,一切如常,门窗紧闭,没有一点被撬动过的痕迹。他转身打开卧室里的密码保险柜,里边的珠宝和银行金卡好端端的,一件也不少。
  • 天命狂魔

    天命狂魔

    天命繁星神,体现腥风血雨天地怨,年少轻狂心魔出,正邪只在一念间,生前废柴的少年叶天,转世重生,成为嫡系少爷!这个大陆,但凡武者,都会觉醒武魂,强大的武者,可以移山填海,凭借一己之力颠覆一国,更有传说中的无上人物,可以穿梭空间,逆转时光,无所不能!偏偏,叶天成了一个没有武魂的废物……重活一世,定当顺应本心,管它所谓正与邪,脚下尸骨成堆,登临绝巅,荡尽一切不平事,流血漂橹,成就无上,斩灭诸天敌!
  • 玉箓资度午朝仪

    玉箓资度午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艺术经典2

    中国艺术经典2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大六壬心镜

    大六壬心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大人省省爱

    总裁大人省省爱

    “嗯,不错,继续用力,嗯舒服,用力,在用力,对,就是这样,继续,不要停,对,不要……”“……,我说你狼嚎个什么劲啊?不就是拔个火罐吗?至于一个劲儿的瞎叫唤吗?”挂满红绸的大床上,沈子樱翻着白眼瞅了男人一眼,眸光在触及到其精壮竖窄堪比黄金分割比例的背脊上时,深吸一口气,‘咕嘟’,一嘴口水咽下去了……下一秒,双眼猛的一黑,“色狼啊……
  • 我欢喜生命本来的样子

    我欢喜生命本来的样子

    本书为李叔同作品精选集,收录了李叔同有关人生经历、出家原因、艺术成就、禅心修养、私人书信等方面的文章,分为“出家前后”“艺术丛谈”“明月禅心”“经国文章”“良师益友”五辑。其文风真挚朴实,充满情感,尽显弘一大师生命本来的样子。文中配以李叔同的书法、绘画、照片等,领略他博大而独具魅力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