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47900000001

第1章 命途多舛的少年时代

出生时的祥瑞之兆

2000多年前,世界上的几大文明古国都相继诞生了几位圣哲先贤,他们的思想和言论成为后世奉若瑰宝的经典,他们的传奇故事千年来传唱不衰,他们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其中就有一位受到万世敬仰的圣人——孔子。

孔子出生时,正是春秋末期。那是一个破旧立新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旧制度、旧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秩序在确立。孔子在很多年后编纂这一时期的历史时,评价说这是个“礼坏乐崩”的时代。当然,这是后话。现在我们来看看孔子出生的地方。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于鲁昌平乡陬邑。

鲁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家,它的疆土以今山东曲阜为中心,包括泰山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江苏、安徽的一小部分地区。

陬邑位于现在山东省曲阜县东南方。孔子的第十二世孙孔安国说:“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

据考证,孔子的先祖是商朝成汤的后裔,后来商朝迁都到殷,最后一代国君纣王暴虐无道,西边的属国周起兵讨伐,经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战,商王朝覆灭,转而西周建国。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管理朝歌。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姬发驾崩,儿子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旦代管国事。武庚起兵叛乱,被周公旦诛杀,改封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为成汤后裔,以延续成汤一脉,封地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以东至江苏省铜山县以西一带,国号宋。孔子的先人就这样从王室变成了诸侯。

据钱穆的《孔子传》记载,宋传到第四代的时候,国君为宋湣公,他的长子叫弗父何,次子叫鲋祀。湣公死后没有把王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他的弟弟炀公。兄终弟及是商朝时的王位继承制度,到周朝已经盛行父终子及。鲋祀设计杀死叔父炀公,想让哥哥弗父何继任。弗父何认为自己如果成为国君,一定要惩治弟弟的弑君之罪,所以坚决不肯。于是鲋祀继位为王,称厉公。弗父何仍是公卿。这里的弗父何便是孔子的先祖。至此,孔子的先人又从一国诸侯变成了公卿。

孔氏一族繁衍生息,到孔子的曾祖父一代为了躲避华氏祸乱而逃往鲁国,定居曲阜。孔子的曾祖父叫防叔。本来孔家在宋国也是皇亲国戚,上卿之家,到防叔避祸,定居鲁国之后,贵族公卿的地位就没有了,而成了士族平民。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相传,他武力绝伦、智勇兼备。在一次战役中,因为他的勇敢和机智,自己的队伍才免遭敌人伏击,因此他被委任为陬邑大夫,声名远播。

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出身名门,是当时很有才德的一个女子。她嫁给叔梁纥的时候只有十六七岁。孔子出生之前,叔梁纥已经有了九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是这个儿子天生残疾,且资质愚钝。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也就是鲁襄公二十二年的八月二十七,孔子出生。

据传说,这一年,原本浊沙滚滚的黄河,竟然清澈见底。这便是“圣人出而黄河清”典故的由来。

幼年孤苦,聪慧好学

叔梁纥晚年得子,喜悦之情自然非同一般。孩子满月这天,他大摆喜宴,请了很多亲朋故友,一时宾客盈门,热闹非凡。叔梁纥把襁褓中的幼儿抱出来让亲友们看看。这孩子生得天庭饱满,眉宇开阔,而且啼声洪亮,确实不同凡响。叔梁纥因为爱子是秉受尼山灵气所生,当场替他取名为丘,字仲尼。

这孩子的确有异于常人的禀赋,他在还咿呀学语的时候,很多事情,一经点拨,就能领悟,而且永久不忘。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已是古稀之年。有一次他偶感风寒,身体略有不适,因为是练过武的人,并没有把这点小毛病放在心上。可是后来病情越来越重,等到想起找医生诊治的时候,已经晚了。不过短短几天,叔梁纥就抛下娇妻爱子撒手人寰。

年轻的征在正沉浸在儿子聪慧异常的喜悦之中,却陡然遭此巨变,简直痛不欲生。她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也是一位坚强可敬的母亲,不但没有被这样沉重的打击击倒,还用瘦弱的肩膀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她强抑悲恸之情,依照当时的礼仪治丧、安葬,一切都安排得妥帖、周到。

将叔梁纥安葬之后,征在开始考虑一家人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她首先把一家人从陬邑搬到娘家所在的曲阜,这样发生什么事也好得到娘家的帮助和庇佑。叔梁纥生前为官清廉,没有留下多少财富和产业,所以征在必须克勤克俭,量入为出,才能使一家人不挨饿受冻。有时候,征在还要自己纺线织布、种粮种菜、饲养禽畜,以补贴家用。

这时,孔子同父异母的哥哥伯尼已经九岁,因为腿部有毛病,经常受到同龄孩子们的嘲笑和欺负。这使得小小年纪的伯尼对上学这件事有了心理阴影,他说什么也不肯再去学堂。征在看在眼里,非常同情,不忍心责备他,所以就没有再逼着他去上学,而是索性由自己亲自教导。伯尼虽然资质一般,不像孔子一样聪慧,但对于是非善恶还是了然于心。继母的慈祥关怀、亲切教导,伯尼都很感激,并且一一记在心上,因此伯尼格外地恭敬孝顺,对弟弟仲尼更是友爱非常。

孔子六岁这年的早春,大街上乐声悠扬,锣鼓声漫天。原来是贵族们举行一年一度的春祭。孔子跟在队伍后面,饶有兴致地看完了祭祀的整个过程,并把步骤记在了心里。回家之后,孔子兴趣不减,在院子里摆了一些坛罐和木器,依照记在心里的程序,煞有介事地模仿起祭祀来。

母亲见他富于学习精神,心里非常高兴,于是开始教他识字。由于他资质聪颖,领悟力强,一般孩子要半个月才能学完的课程,他两三天就都记熟了。到后来,母亲觉得自己所知道的已不能满足儿子的求知欲,思虑再三,最后决定把他送到外公那里。

征在的父亲颜老先生是一位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于礼、乐、书、数四艺上均有很高的建树。同时,颜老先生最疼爱自己的这个幼女,他见外孙如此聪敏伶俐、活泼可爱,又一心向学,自然非常高兴,决心把自己生平所学悉心传授给他。

这一年,孔子10岁。

从此以后,孔子每天随侍在外公左右,聆听教诲,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立即发问,一经指点,马上领悟,而且永远不忘。时光如梭,几年后,孔子已经读了很多书籍,对教民安乐、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也已经颇有心得。

外公时常教导孔子,要致力于做一个君子,将来出仕为官的时候,应当遵守礼法,以尧舜为榜样,顺天时,察地理,做小官要教民安乐,做大官则要治国平天下。

慈母病逝

孔子的母亲寡居多年,含辛茹苦将孔子拉扯大,并且把他教育成一个知礼重孝、博学厚德的人。就在孔子一心想承欢膝下,反哺相报的时候,母亲却由于多年操劳,一病不起。

征在生病期间,孔子在榻前尽心尽力侍奉汤药,非常孝顺。可惜,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17岁这一年,颜征在与世长辞。

多年来与母亲相依为命,生养之恩还没有来得及报答,母亲便已不在。孔子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

以往,别人家有丧事,孔子前往吊唁的时候,常常悲伤得食不下咽,一连几天都闷闷不乐。如此一个富于情感的人,如今的悲恸,又岂是笔墨所能形容?

周朝时,已经有父母合葬的风俗,正如《诗经》所言的“死则同穴”。

孔子含悲忍泪把母亲入殓以后,想将灵柩与先父合葬在一起。这时候,却出现了一个难题,他不知道父亲的墓在哪里。

关于这件事,历来有很多种说法。一说叔梁纥去世时,孔子尚年幼,所以不知父亲葬在何处。还有一种说法是,孔子知道父亲葬于曲阜东南方二十余里处的防山,但并不知道父墓的确切所在。因为那时古人一般都是在家里拜祭先祖,不特意去墓地,而且那时平民的坟墓不封、不立碑、不堆土、不种树,几乎辨认不出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叔梁纥去世时,颜征在还年轻,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日后让征在与他合葬,而征在可能知道先夫埋骨的地方,但没有告诉孔子。

不管怎么说,孔子四处托人打听,经过不少波折,终于将母亲与父亲合葬在一起。

结婚生子

守孝三年之后,孔子19岁。这时候的孔子秉承父亲的遗传,身材非常魁梧、壮硕,已经是一个伟岸男子了。

孔子虽然父母都已不在,但因为系出名门,饱读诗书,还是有说媒的人找上门来。孔子本想到各地游历,访求名师以充实自己,但想到母亲临终时的遗憾就是没能看见自己成家立室,也算是为孔家的香火着想,孔子在这一年的四月,娶亓官氏为妻。亓官家也是从宋国迁到鲁国的,亓官氏与孔子年龄相仿,德才兼备。

第二年,亓官氏生下一个男孩。这时候,孔子虽然只有20岁,还很年轻,但他的学识已深受人们的景仰,被公认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就连当时鲁国的国君昭公也知道他的文名。鲁昭公听说孔夫人生了一个男孩,马上派人送去一条鲤鱼,以示祝贺。

鲤鱼自古被认为是吉祥的、寄托了美好祝愿的东西,有句成语叫“鲤鱼跳龙门”,它的意思是说鲤鱼在湍急的黄河里,可以逆流而上,在水位差距甚大、水面最窄的“龙门”一跃而起,如果能越过去就能变成一条龙。有金榜题名、仕途高升等飞黄腾达之意,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孔子受到这份殊荣,有些受宠若惊。他立刻为孩子取名为鲤,字伯鱼,以表示对昭公赠鱼的纪念。伯是长子的意思,事实上,伯鱼之后,亓官氏没有再生男孩。他是孔子唯一的儿子。另外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就是伯鱼资质平庸,不能算是可造之才。

孔子渊博的学识和过人的才华,在这之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和赏识,特别是鲁昭公赐他鲤鱼的消息更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鲁国都城。

初入仕途

结婚生子以后,家庭开支增加,生活的负担日益沉重。孔子需要找一份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以便赡养妻小。当时鲁国司空孟僖子非常敬佩孔子的才学和人品,临终之前,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要将孔子视为老师。

孟懿子继任孟孙氏的第9代宗主后,想整顿自己封地内出现的严重的税制混乱和贪污腐败问题,于是请孔子出任委吏。委吏是掌管仓库、赋粮出纳的小官,官职不高,却是一个肥缺。过去历任的委吏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都和家臣们串通一气,营私舞弊。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已经成了封地内人人皆知却无可奈何的事情。为了整顿赋税、清除积弊,孟懿子任用新人,以求改革。

以孔子的学识和能力,做这种芝麻绿豆的小官,不但游刃有余,简直是大材小用。

孔子初入仕途,并没有因为官卑职小而马虎从事,掉以轻心。他接任之初就发现税制弊端重重,涉及仓库和赋粮的所有官员几乎都沆瀣一气,要跟这班恶势力周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曾有官员贿赂孔子,希望孔子对他们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孔子谨记外公的教诲,要做一个正人君子,他斥责了行贿的官员,表示坚决不会与之同流合污。慢慢地,孔子全盘了解了舞弊的黑幕,就开始大刀阔斧地予以改革。他自己作出表率,令行禁止,逐渐把过去赋税不足、贪污舞弊的情形,整个扭转了过来。

如此一来,势必挡了一些人的财路,他们对孔子怀恨在心,处处暗加阻挠和掣肘。

渐渐地,孟懿子觉得事情有点蹊跷,赋税的情况经过短暂的变好之后,又一点一点往原来的状态上发展。他猜想孔子可能已被人收买,跟他们同流合污了。于是孟懿子下令派弟弟敬叔彻查。经过一番调查,所有的内幕完全被揭露出来,凡是串通舞弊的人员,一律受到严惩。

这件事情之后,孟懿子和敬叔对孔子更加崇敬。敬叔建议孟懿子把孔子举荐给朝廷,让他有更多的施展抱负的机会,但是孟懿子不这样想。当时的鲁国除了王室,还有三大势力极盛的公族,孟懿子执掌的孟孙氏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个公族是叔孙氏和季孙氏。他们都在广纳贤人,培植自己的势力。三者封地面积差不多大,但孟孙氏的封地户口不多,财用不丰,是三者中势力最弱的一个。由于这个缘故,孟懿子想把孔子留在自己身边,帮助自己治理封地。他对弟弟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敬叔认为哥哥的话也不无道理,于是商定让孔子先留在封地,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举荐给朝廷。现在,田赋方面经过孔子的整顿,已经上了轨道,今后封地的财用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敬叔建议把孔子调为司职吏,孟懿子欣然应允。

司职吏也叫乘田吏,主要掌管牛羊畜牧业。

孔子上任之前,孟懿子曾在府邸设宴招待他。席间两人相谈甚欢,孟懿子又一次被孔子的才识所折服,他问孔子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辖内的人口增加。

孔子对烜赫一时的孟懿子侃侃而谈,他说,如果想增加封地内的人口,必须要做到五点:第一要薄赋税。如果赋税太重,人民负担不了,必然会离开此地而到赋税较轻的地方去。第二要轻徭役。假如徭役过多,人民不堪其苦,势必会纷纷逃亡。第三要慎刑戮。人都会偶尔犯错,切不可任意处罚,滥加杀戮,否则人们就会逃离此地,投奔他乡。第四是定婚嫁。如果婚嫁无定期,人们不是早婚就是晚婚,早婚因为男女双方发育未全,生下来的后代一定体弱不健康,晚婚因为男女双方身体某些机能已经不在最佳状态,降低了生育的可能性,这两者都不适宜。孔子认为婚嫁年龄应定在男子22岁、女子18岁为宜,除残废、恶疾者外,不得逾期不婚嫁,否则家长应受处罚。第五是行节俭。奢靡浪费不但于人不利,于国家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足以亡国亡身。国君公卿应该崇尚节俭,以身作则,如此上行下效,长此以往,国家必能富强。如果上位者能切实做到这五件事,那附近的百姓都会闻风前来,人口自然就会年年增加。

孟懿子对孔子这一番话深以为然。

孔子担任司职吏期间,工作较为清闲,所以时常和敬叔等人结伴出游。有一天,他们一同游览泰山。途中碰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他披着一件破破烂烂的裘衣,几乎衣不蔽体,手里拿着一张琴,且行且歌,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孔子觉得很奇怪,于是走上前问他,为什么如此高兴。

老人回答:“我告诉你吧,我有三件让我高兴的事:首先,天地间的万物,只有人最尊贵,我生而为人,当然快乐。其次,自古以来,男尊女卑,我有幸生为男子,这是二乐。最后,人的寿命有长短,有的不曾见过日月,有的刚出生还在襁褓中就已经夭折,而我今年已经90岁了,身体还很健康,怎能不令人高兴呢?这是三乐。”

孔子连连点头称是,觉得老人家博学多才,见解独到,若是生在盛世,一定可以位至公卿,飞黄腾达,如今却空有才华,无处施展,不免让人惋惜遗憾。

老人却不以为然:“古往今来,读书人多得就像过江之鲫,而真正飞黄腾达的又有几个呢?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死亡则是所有人的归宿。我现在处于读书人的常态,又安心地等待所有人最终的归宿,还有什么可遗憾的?”

孔子对这位老人的境界更加刮目相看,佩服他如此旷达、乐天知命,把人生看得如此地透彻。所谓“知足者常乐”,便是如此吧。

这位老人叫荣启期,因为与孔子的这番对话,被后人所熟知。

同类推荐
  • 唱着情歌走向彼岸花开:仓央嘉措的诗与情

    唱着情歌走向彼岸花开:仓央嘉措的诗与情

    从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最为尊贵的活佛,身居庄严神圣的布达拉宫,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凡尘俗世,重权高位,于他不过是禁锢自由的牢笼。种种奇妙又无奈的际遇,使他看到了权势斗争下人心的险恶与扭曲,也让他懂得了人世间真正的智慧与安宁。他是悲悯众生的活佛,也是多情的诗人,他的情歌唱响三百年,至今不衰。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永远的罗马恋人:奥黛丽·赫本与格里高利·派克

    永远的罗马恋人:奥黛丽·赫本与格里高利·派克

    有一种超越友情的友情,叫“派克与赫本”,有一种未达爱情的爱情,叫“派克与赫本”。他们在银幕上留下了一段被后世奉为经典的爱情;他们用银幕背后的互相鼓励,换来了人们对纯真友爱的憧憬。他们在灵魂上达成了联盟,世俗的我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淡淡忧伤中感动着。
  • 德川家康(青少版)

    德川家康(青少版)

    这是一本浓缩了三百年历史的励志读本,更是一本高度提炼的人生智慧,作为送给青少年的青春厚礼,这本《德川家康青少版》从复杂的历史怪象中梳理出最高的人生智慧,让青少年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处世之道和成功之道,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像德川家康一样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像德川家康一样用耐心和智慧赢得人生的辉煌。
热门推荐
  • 能言善辩金口才(全集)

    能言善辩金口才(全集)

    能言善辩的口才,录语连珠的谈吐。是沟通的基础,是成功的法宝。能言善辩,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成就一个的事业。能言善辩的人,即使一无所有,也能驰聘天下。因为现今的社会,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摆脱困境,都需要善辩的口才,灵活的头脑。看一个人有没有素养,内看谈吐,外看着装。谈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这是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准。
  • 金雕

    金雕

    辅弼无分先主后主,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谤誉青史公自论;干城何辩往日今日,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是非留待后人评。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他经历了灭门、逃难、为匪、从军,最终得以拨云见日。在痛苦与折磨之中,苦苦坚守着哪怕付出一生也要实现的承诺。他们死了,我还活着,真不知道,这到底是痛苦,还是幸福。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养生三要

    养生三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湘村诡事

    湘村诡事

    人留鞋送行,鬼留鞋送终。因为捡到一双乞丐的草鞋,我爷爷半夜吊死在了竹林……
  • 腹黑王爷的极品娇妻

    腹黑王爷的极品娇妻

    王妃?王菲?是在叫她吗?看个病被人推下楼,误打误撞穿越成了王妃,被便宜老公欺负就算了,还被一群下人欺负?老天是在玩儿她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穴道秘书

    穴道秘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体育教学心理学

    体育教学心理学

    本书阐述了体育教学中的感知觉规律、体育教学中的注意、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记忆规律、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等九章内容。
  • 如果时光听得见

    如果时光听得见

    仔细品读其中的苦辣酸甜,用心去体会智慧和温情的美丽绽放。当来路在回忆里显得贫瘠,一些人的笑此刻蜕变得如此丑陋,一些人的爱在此刻无法释怀,一些曾经无以为继的记忆此刻找到苍白的结局,它们可以被拿在手里慰藉和祭奠流走年华的未央之殇。当然也不乏那些总不能忘记幸福的时刻,冬天捧一杯热茶,与初恋相遇的那一时刻,牵着孩子的小手走在幸福的大街,或在舒适的沙发上读这样一本温馨的书。
  • 止观辅行传弘决

    止观辅行传弘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