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49800000001

第1章 少年往事

母亲的教育

希尔顿的故乡新墨西哥州(新墨西哥于1848年归属美国,1912年建州。本书统称新墨西哥州。)留存着两个地方,希尔顿的童年生活始终紧扣着这里。那是沿着烟尘弥漫的泥土路挺立着的两栋建筑物。它们提醒着希尔顿儿时曾如何地受惠于这个小镇。

那两栋建筑物,一栋是教堂,一栋是银行。当城市渐趋瓦解时,教堂仍由一些虔诚的教徒维持着白色的外观。另外一栋是像个盒子似的银行——希尔顿的银行。他们代表着希尔顿在圣·安东尼奥学到的两件事:一件从希尔顿的母亲那里学到;一件从希尔顿父亲那里学到。

希尔顿的母亲——玛莉·劳佛斯威勒·希尔顿,是希尔顿所知道的最值得尊敬的女性。这位年轻的新娘离开了当时发达的城市——爱荷华州的道奇堡,也离开了她那位出生于德国的富商爸爸,来到了被她朋友称为“被上帝遗弃的国度”里。她不知道什么是阿帕奇印第安人,只知道这些人曾差点杀死了她的新郎。她也不会说西班牙语(当时新墨西哥州的地方语言),更丝毫不曾领略到边陲的独特风光。

只有一点是她所确定的,那就是没有任何地方是真正被上帝遗弃的。

希尔顿的母亲是一位具有坚定信仰的人,她把这种信仰传给了自己的8个孩子。她的子女大多数都出生在那个堆满杂货的泥砖房子中。屋外是一望无际的空旷沙漠和峻峭的高山。圣·安东尼奥就位于阿尔布格的埃尔帕索中间,旁边有一条小河——里奥格兰河。

从希尔顿懂事的时候起,他就注意到母亲有着直挺的鼻子和可爱的嘴巴。记忆中的母亲总是在她娇小的身躯外系上一件宽大的围裙,手里随时都抱着小孩。那时候家境虽然不是很差,可是在新墨西哥州可买到的奢侈品却不多。所以,生活对于母亲而言,依旧是漫长而艰辛的。

当时虽请了佣人,但是有些事情依然是他们不愿做的。有一位佣人便是如此,她和希尔顿一家在一起直到去世。平常,她只愿帮他们洗碗、清洁房子,但不肯服侍他们用餐,也不会烧菜。同时,她也不喜欢他们的食物,她自己一个人住在离谷仓不远的一间屋子中,煮她自己的墨西哥食物。

不管怎么说,即使有佣人在旁边帮忙,母亲要做的事也很多,她要煮饭,烤面包,替孩子们洗澡、喂饭和照顾他们。可是,母亲从未因此而改变她文雅、温柔的谈吐和沉静、保守的个性。

信仰不曾一刻离开过母亲,无论大小事情,她只有一个答案、一个处方,那就是祷告。对于母亲,祷告是生活的一部分,与食物、空气同等重要。她不仅在星期天带着希尔顿他们上教堂与裴尔瑟神甫同做弥撒,平常的日子,每天早晚,她都把孩子们聚集在她身边,一起做家庭礼拜。

奇哥——希尔顿钟爱的马,自希尔顿会走路起,便是希尔顿的忠实玩伴。由于年纪太大了,在希尔顿9岁那年,奇哥离他而去。

希尔顿和母亲站在奇哥死去的畜栏外,希尔顿问母亲为什么奇哥不能再和自己玩了。母亲费尽口舌,也无法减轻希尔顿的悲恸。最后,她转动希尔顿的身子,指着远处的白色小教堂说:“康尼(希尔顿的昵称),去祷告吧,把你所有的困难交给神,他会给你满意的答案的。”

希尔顿一向信任母亲,所以他去了。起初,希尔顿是怀着锥心之痛祷告的。逐渐地,教堂的静谧气氛感染了希尔顿,希尔顿的心情因祷告而沉静下来。半小时后,希尔顿怀着感激、平静的心情走出教堂。

1907年,父亲如日中天的事业遭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希尔顿上东部大学的愿望眼看就要破灭了。长大后,希尔顿自己也遇到了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初具雏形的事业一下子成了债务、屈辱、抵押的无底洞,人们从希尔顿的酒店窗口跳楼自尽。母亲仍然镇定自若,“有人跳楼,有人却上教堂。”她说,“祈祷,康尼,那会是你最好的投资。”

把工作当成游戏

希尔顿不知道父亲对祷告有怎样的看法,但是他对投资却有自己独特的创意。他偶尔上教堂,但不外乎是交际或是参加好友的婚礼。星期天他是不上教堂的,因为那一天他总是很忙。

事实上,父亲几乎天天都很忙。父亲的名字叫奥古斯都·格斯·希尔顿,但在新墨西哥州,人们都管父亲叫“上校”,母亲则称他“格斯”。父亲和母亲一样,都有一把通往成功、快乐的万能钥匙,它也和空气、食物同等重要,那就是“工作”。

父亲是个实实在在的“大”人物,他有高大的身躯,大手、大脚、大把胡须以及大大的嗓门。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原本落后、孤立而混合着西班牙与美国背景的小村落开辟成一个具有新生命、新纪元的社区。更由于圣菲铁路的修筑,这里一跃而成为铁路的转运站。

父亲眼光独到,在运用天时、地利帮助他开发新墨西哥州方面,也充分发挥了血统中丰沛精力的长处,在其他拓荒者失败退去之时,仍立于不败之地。那时候,大多数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父亲总是比他们起得更早些,在他的字典中,六点半、七点早已是中午了。

他是一个“工人”——工作之人。

他也是许多生逢其时的幸运者之一。找对了发展地,将工作当成游戏,乐此不疲。希尔顿常常看到父亲不是在店里与卖主砍价,就是骑马去山上收取羊毛、兽皮,顺便分送五金给那些矿工、牧场主人、捕猎者。难得一见的是他抽空到圣·安东尼奥的酒吧里去喝上两杯。任何人只要向他提到做生意——当然是合法生意——他便来了精神,总而言之,他酷爱自己的工作。

父亲从来都不知道世界上有一星期工作五天这回事,就像他不知何谓不良少年、问题儿童或赶时髦。他如果知道,一定会说:“给他们安排一些工作就没事了。”就像母亲会说“教他们祈祷”一样。

他也的确为孩子们找了许多工作,几乎从他们刚会走路就开始。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希尔顿和父亲在许多事情上有不同的看法,但在这一点上,却始终相同。工作并不是苦役,而是在他们能力可及的范围内乐意去做的事情。只要工作做完,他并不反对他们在灌溉时在水渠里游泳,或沿着河流去冒险。

或许,正是由于家里有做不完的工作,使得大家非常团结。每一个新生儿的到来,都被视作生力军的加入而受到衷心地欢迎。

父亲坚信奖励能增强动力的说法。但他绝不多给,因为每一分都是血汗钱。有两个暑假,希尔顿以每月5美元的报酬在店里工作,不过他已实行公司里现在所谓的奖金制。13岁那年,希尔顿的工作报酬提高到一个暑假30美元。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什么事能像那次那样让希尔顿如此兴奋。

父亲与母亲一样,把他所知道最好的东西教给子女们,从不担心他们会不懂得感激。父亲很少赞美孩子们的工作,使他们益发珍惜他的赞美。相反地,斥责却往往导致他们相当程度的沮丧。

只有一次,希尔顿清楚地记得,父亲公开表示对希尔顿的失望。那次,希尔顿由于夜里等候送货的火车而过于劳累,在次日早晨睡过了头。母亲不忍心叫醒希尔顿,7点钟,希尔顿才迷迷糊糊睁开双眼。

两耳顿时传来父亲生气的骂声:“玛莉,我真不知道康尼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恐怕他成不了大器,只会足足睡完他的一生。”

这让希尔顿很难过,他立刻从床上起来,从那次以后,他很少再睡过头。

你必须心怀梦想

当希尔顿坐在华尔道夫的旅馆大厅时,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答案。几个月后,当希尔顿凝视着圣·安东尼奥的遗迹时,他再次肯定了那个答案——你必须怀有梦想。

他想这是绝大多数人预期从生意人口中吐出的最后一个答案,没有人称希尔顿为梦想家,但是希尔顿认为,除了另外两个因素外,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至少,希尔顿是从这里开始的。

希尔顿的梦想与所谓的空想不同。空想等于白日梦,永远无法实现。希尔顿的梦想是人人可以达到的,以热诚、精力、期望作后盾,一种富于想象力的思考。他认为,要完成大事就得先有伟大的梦想,并配合以积极的工作、祷告。这二者就像是梦想的手和足。也许,有那么点运气的成分在。不过,希尔顿敢保证,如果没有一份完备的蓝图,一切都是白费。

希尔顿的梦想可能比某些人大,也可能比某些人小。有些人的梦想瑕疵多,往往尚未成形即已宣告破灭;另外有些人即使有旺盛的精力,缺少健全的计划依然达不到最后的目标。

站在圣·安东尼奥的那栋曾经是希尔顿银行的建筑物前面,希尔顿清楚地知道自己起初与别人并无两样,都是由“梦想”而奋起的普通人。旁人必定难以相信,这栋目前因为邮局刚搬走而空着的小小的房子,曾是希尔顿最大的骄傲,它叫做新墨西哥州圣·安东尼奥银行。

可是,它的确是希尔顿第一个梦想。希尔顿曾经为了使它成为事实,历经无数次磨难、心碎与挣扎,尤其是经济不景气的那段日子,为了这幢房子,希尔顿付出了比任何时期都多的心血。说起来,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当初,父亲又何尝不是由一个梦想开始艰苦奋斗的呢。1882年的圣·安东尼奥并不比希尔顿在1957年看到的更吸引人。对于格斯·希尔顿来说,圣·安东尼奥是他经过一连串曲折探索后的终点。

父亲10岁那年,从挪威移民到美国,在爱荷华州定居。在他们眼中,当时的爱荷华州,遍地黄金,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可是,格斯26岁时,觉得道奇堡(爱荷华州地市)已经没有机会让他施展自己的才能了。于是,他将目标寄望于更远的西部。而那时候,他已经与玛莉·劳佛斯威勒处于热恋中。

1878年,也就是玛莉17岁那年,她曾被高中同学推举为“五月皇后”。加冕仪式在圣心教堂举行。同时,格斯已经开始用他正式、简短、略带生涩的笔调,向玛莉展开情书攻势。他是以她的教名称呼她的。在玛莉的百宝箱中仍存有一封用神秘的紫色墨水打印成的信件,上面写着:

珍妮维芙小姐:

所有去年冬天参加俱乐部舞会的年轻人,下周五晚间都要去史威夫人家参加化装舞会。如果你不是有约在先,也愿意参加的话,我希望有此荣幸担任你的舞伴。

静待回音。

希尔顿敬上

1878年3月29日

附注:如果你接受我的邀请而想化装的话,我会在星期二晚间到府上共商其详。

玛莉以其端秀的字迹,在一张信纸上回复道:

希尔顿先生:

我非常乐意接受您好心的邀请,多谢。

玛莉·劳佛斯威勒敬上

1878年3月30日

格斯当时在道奇堡做一名职员,尽可能地储蓄着每一份收入。可是,他觉得要是能到西部寻求发展,会有更好的机会。两年后,格斯离开了道奇堡。

他先去往科罗拉多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因开采煤矿发展起来,现在则因为发现金矿而更加繁荣。金矿固然诱人,但格斯认为这个地方粗野、混乱,拥有令人不安的环境氛围,并不适合像玛莉这样的淑女。于是,他毫不留恋地沿着圣菲铁路的轨迹继续前行,来到当时刚收复的边陲——新墨西哥州。

圣菲铁路的兴建对这一大片土地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格斯就是乘火车进入圣菲的。他发现这个地方有他所期望的美与充实感,可惜,机会大多已由现存商人所发觉与掌握,潜力不大,再加上市容酷似道奇堡,所以,格斯决定继续往前探索。

他继续前行,到达当时新兴的铁路中心阿尔布格。在新墨西哥州,阿尔布格和沙卡洛是两个较大的城市。阿尔布格远离煤矿、铜矿,于是格斯离开阿尔布格,前往沙卡洛落脚。

沙卡洛是一个会鼓动人类血液与想象力的地方。那时候,没有铁路到达玛丽亚山矿区,城中集结了运货的马、驴,向西运去补给品,并载回铜矿,交给沙卡洛的精炼厂炼制。城中还有1间银行、6家沙龙和很多游乐场,一栋好几层楼高的市场和一家歌剧院,酒店24小时营业,歌剧院常有“纽约原班人马”的表演。

格斯认为沙卡洛似乎是个希望无穷、值得考虑的地点。于是,他接下了第一个工作机会——替一个离沙卡洛不算太远的新建的精炼厂转包采石。如果格斯当时接受的工作不是这个,希尔顿全家的历史可能都要重写了。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天早晨,格斯和其他6个人在峡谷地带遭到阿帕奇人的袭击,只有格斯和另外一个人侥幸生还。格斯虽然喜欢刺激,但不是这种刺激,况且,他还要替玛莉和自己的生命着想。他开始把视线转移到另外一个安静、吸引力不大的小村——圣·安东尼奥。

圣·安东尼奥虽然没有沙卡洛繁华,可是,里奥格兰河上,有座桥可以通往迦太基煤矿。同时,河对岸常聚集了从东南方偏远地区来的人,他们在找寻通往新铁路的捷径,那里因而成了贸易中心。

格斯买了他所能够买起的各种货物,有五金、杂货、干粮,甚至一两具棺木。然后,背着简单的行囊,定居在圣·安东尼奥,开始做生意。在这儿,他投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赌注。

刚开始,格斯就被那里的人热情地称呼为“做买卖的”。当地的人都是拓荒的中坚分子,对于合法交易颇为热衷。

格斯有的是勇气、主动积极的态度和开创新事业的精神。他不在店里等顾客上门,而是主动去偏远的山区向捕猎人收购狸皮、鹿皮等各种毛皮,然后,运往当时的毛皮交易中心——圣路易斯,将毛皮一一换成现金。而那些长久脱离文明社会、在山中过着寂寥日子的猎人,对格斯所能供给的任何东西:盐、面粉、烟草甚至谈话都饥渴若狂。格斯也将货物运到迦太基换回煤矿,或是到偏远的牧场,出售五金,拿回畜牧产品、羊毛、兽皮、牛肉。

当他不做买卖时,便写信给玛莉,这种异地的追求还真需要一些技巧。他很少在信里提到阿帕奇印第安人的事,倒是对那里的原始美景有大量的描述。当然,也少不了要插进几句女孩子爱听的甜言蜜语。这种诗情画意的话显然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当时的玛莉,她视若珍宝地将信件保存至今。遗憾的是当希尔顿阅读这些信件时,父亲大人已经永远离开了他,以前,希尔顿压根不知父亲也有浪漫轻松的一面。

不过,格斯并未让爱情冲昏了他精明的生意头脑,他知道,如果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断然过不了岳父大人那一关。于是,在圣·安东尼奥奋斗两年小有所成后,格斯鼓起勇气写了一封关键性的信给劳佛斯威勒先生,时间是1884年春天。经过两个月漫长的等候,终于接到了从道奇堡来的回信。信上写着:

希尔顿先生:

4月10日来信收到。本想早些答复,但一则因为事忙,二则有意多知道一点关于你居处的信息。不幸的是,至今为止,尚未听到任何好评。我对于你本人并无异议,但对于你的客观环境有点顾忌。我从不觊觎聘金,只要品德好就行,不过,所处的环境和社会亦不容忽视,因为那毕竟会对一个人产生深远影响。还有,就是宗教问题,信仰不同可能导致误会——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因此,我现在还不能肯定地回答你。

C·劳佛斯威勒上

1884年5月20日

总而言之,准岳父的答案是“不”,但他还是把门敞开着。

格斯又等了一段时间,写去了第二封信。他就宗教问题向劳佛斯威勒先生提出保证。据格斯所知,玛莉的父亲是天主教徒,而玛莉的母亲则不是。劳佛斯威勒所暗示的宗教问题,即针对此而言。格斯向他保证,这绝对不是问题。事实上,日后也未有任何误会发生。格斯承诺:他尊重玛莉本人的一切,包括信仰在内,并誓言此心永不改变。

生活使他不能静坐着等待回复,他把信发出去后,又继续进行着他的山区贸易。当他从山区回来时,回信也到了。

亲爱的希尔顿先生:

1号来信收到。不过,我仍然得说,尽管看了您对居处所作的生动描述,我的感觉却仍和以前一样。我们曾就此事和玛莉详谈。正如您所意料,她并不反对这趟冒险。当然,如果她自愿承担一切后果,我们实在找不出理由反对。但是,我们仍然寄望您能在大城市或这附近定居,即使现在您不考虑,将来,万一玛莉过不惯那里的生活,也希望您能考虑搬回此地。我很清楚她现在这种年纪,喜欢远行,最好是越远越好,但生活在半开化区域,尤其又是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总非良策。如果不是她意志坚决,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的。

劳佛斯威勒上

1884年9月15日

就这样,玛莉和格斯确定了婚礼日期,时间是1885年林肯诞辰。2月的时候,格斯乘火车去迎亲,一段艰苦的追求总算有了结果。他们从道奇堡直驶至新奥尔良,度过了两个星期的蜜月,而后,玛莉便不计一切后果地一脚踏进了这个半开化的蛮荒地带。

1887年的圣诞节,康拉德·希尔顿降生了。总而言之,希尔顿的童年至此正式开始了。

小希尔顿的工作

希尔顿2岁的时候,妹妹伊娃降生。4岁的时候,弟弟卡尔也来报到了。他们出生的情形希尔顿并不十分清楚,希尔顿只知道,从自己懂事起,家中已经有一大堆小希尔顿围着妈妈,每天早晚一起咿咿呀呀地参加祷告。

每一个孩子降生都会有两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发生:其一是受洗,那是一项很美的仪式,母亲穿上一件精心保存在一个香香的盒子中的华丽衣服,为呱呱大哭的婴儿例行洗礼仪式;其二是添加一个新的房间。

希尔顿的家人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教名是康拉德·尼克逊。可是,从一开始,别人就叫他康尼。父亲为庆祝希尔顿的诞生所盖的房子并不大,可是,它有一扇玻璃窗,是从老远的圣路易斯运来的,在当时,真正算得上是奢侈品了。

希尔顿七八岁的时候,由姐姐费莉丝看护着去上学。每天早晨,她都悄悄地到店里去为希尔顿准备一条白色的干净手帕,可是,到晚上,希尔顿一定把它弄丢了。

由于村中只有6户美国家庭,所以,学校里讲课是西班牙语与英语并行的。记忆中,他们总是和那些说西班牙语的同学比赛,看是他们学英语快,还是自己学西班牙语快。对于那间学校的其他事情,希尔顿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他们一共只有4个年级,希尔顿糊里糊涂地全读过了。

有一件事,希尔顿记得很清楚。就是希尔顿常带着他的另一个西班牙混血儿同学一块逃学,绕到学校后面山上的灌溉沟渠中玩水。有一次,父亲骑马经过离沟渠不远的地方,可是父亲却假装没看见他们,因为,只要他们不“逃工”,偶尔逃逃学,他并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过,要是换了母亲,他们可就惨了。

除了房子渐渐扩展外,希尔顿家的生意也渐渐好起来。父亲的的五金店铺沿着道路两旁而立,从火车站一直延伸到小镇中央。父亲依然不断地接订单、送货,交易范围几乎涵盖半个新墨西哥州。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畜栏、马厩,希尔顿的工作也日趋繁重。希尔顿还没开始上学,就已经有一份工作了。还记得有天早晨,太阳刚露脸,父亲便出现在希尔顿的房门口,拿着一把簇新的草料,大概有希尔顿身高的两倍。希尔顿小心翼翼地看着它。

父亲用愉快的声调告诉希尔顿:“你可以开始到畜栏里工作了。”

日子就是如此地过着。那条里奥格兰河对圣·安东尼奥的孩子们来说,根本毫无用处。只有春天时,他们可以欣赏到洪水的雄壮波澜,可是,还没走到河边,已经被母亲们吆喝回来。其他的季节,河水少得可怜,鱼也不见踪影。

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可看、可玩的事点缀着希尔顿的童年。父亲一向不反对孩子们玩,但先要把工作做完。

希尔顿的好伙伴——奇哥,便是父亲送给希尔顿的。父亲教希尔顿先坐到篱笆上,再跨到奇哥背上,因为希尔顿那时还太小,够不着马背。等希尔顿坐稳了,父亲一拍马屁股,小马向前跑去,父亲说:“到乡下去玩玩吧。”希尔顿便放心地到郊区的灌木林中游戏,闻花香鸟语,做童年梦想,或到陌生地探险,好几次开心得差点忘了回家。

母亲焦急地在家里等待,因此费莉丝曾不止一次地责备希尔顿,她说:“康尼,像你这样做事漫不经心,让母亲担心得半死,将来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

希尔顿很为自己的粗心懊悔,因为希尔顿非常爱母亲,让她担心是自己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可是,有时候他还是会玩得忘了时间,让母亲牵肠挂肚。希尔顿想,当母亲的真不简单,不过,希尔顿从未听母亲抱怨过。

那段日子,希尔顿不但让母亲操心,也曾惹恼希尔顿的音乐老师。这位音乐老师每星期一从沙卡洛坐马车到希尔顿家,对小希尔顿们进行文明教育。

费莉丝和希尔顿在母亲的教导下,对钢琴操作的基本技巧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是,妹妹伊娃一开始即表现出不凡的才艺,要求学习小提琴。父亲为此兴奋不已,也要求他们多学些乐器,不希望仅限于钢琴一样。于是,希尔顿选择了喇叭,不久,它和伊娃的小提琴一同从圣路易运来。

伊娃的才华几乎是立即显现,可是,希尔顿却无此天分。一个月后,那位音乐老师告诉格斯:“康拉德一辈子也学不会吹喇叭的。”

“胡说,”格斯不悦地吼着,“他只是需要多练习罢了。”

“不可能!”希尔顿的音乐老师再度向格斯肯定地回答。

希尔顿不得不承认那位音乐老师颇具诚实的美德。此后,虽然希尔顿又乖乖地吹了几年喇叭,却依旧吹不出什么名堂。

去教堂做弥撒

那段时间最让人兴奋的事,莫过于周日去教堂了。母亲在23岁结婚以前,从未到远的地方做过弥撒。嫁到圣·安东尼奥以后,唯一感到失望的,就是当地没有神甫。

裴尔瑟神甫远在圣·马歇尔,沙卡洛虽有神甫,可是也得驾车走很远,这对像希尔顿家这样的一个大家庭来说,十分不方便。每一个月裴尔瑟神甫会到圣·安东尼奥来一次。他是位小小瘦瘦的比利时人,具有幽默感、碧蓝的眼睛以及浓重的乡音。他远从法国到这个贫乏、落后的教区,要适应这里的风俗,也要适应这里的两种语言。

据神甫说,起初有一段时间他徒步到各教区传福音,然后,逐渐进步到骑马,从圣·马歇尔到迦太基,再到圣·安东尼奥照顾他的民众。最后,他终于可以搭乘火车,贯穿他的教区。不过,从希尔顿认得他起,他就是乘着火车来回跑,很受铁路工人的尊敬。

每一次他搭乘火车到达圣·安东尼奥时,都会在城里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所有教区民众都会挤到车站,争取招待他夜宿的荣幸。而这份荣幸通常都会落在希尔顿的母亲身上。母亲的这番胜利是因为母亲在教堂内担任风琴手。

父亲对于裴尔瑟神甫能来家中做客一事同样很高兴。这位比利时神甫的机智与幽默,父亲非常欣赏,而裴尔瑟神甫似乎也挺乐于聆听父亲讲述在他未来此地之前,新墨西哥州的一些奇闻趣事。

父亲常常讲的一个故事是有关主教与大教堂的。据说主教向一位犹太人贷了一笔钱兴建教堂。可是,偿还的日子到了,主教仍筹不出钱来还债。于是犹太商人提出条件——只要让他在教堂入口处用刀子凿上几个字,他就把债务一笔勾销。主教只能冒着风险答应了这个奇怪的请求。结果,这位犹太商人刻的是旧约中希伯来文的“耶和华”三个字。

希尔顿知道母亲也很喜欢听这个故事,因为,每回父亲开始讲的时候,她都不曾阻止。裴尔瑟神甫似乎也很喜欢这个故事。

不过,即使如此,能将裴尔瑟神甫邀来家中吃住的这种机会,实在少之又少。神甫没有到镇上来的时候,他们就到他那儿去。这对希尔顿家的小孩子来说,真是再兴奋不过的事了。

全家人一起坐在马车上,也许到圣·马歇尔,也许到迦太基,这要取决于神甫的行迹决定。母亲会戴起插羽毛的美丽帽子坐在马车最前面,怀里抱着一个,其他几个就坐在后座。母亲一生中,什么都可以不做,就是不能不去教堂做弥撒。

真正的悲伤

希尔顿的母亲认为旅行就该双腿交叉,乖乖地坐在椅子上,欣赏沿途风景,最主要的是不能和陌生人攀谈。和父亲一起旅行,简直像带了一班马戏团同行。在旅途中,他和每一个人都聊得来,活蹦乱跳地穿梭在旅客间。他还介绍母亲给每一个陌生人,就好像是认识了一辈子的老朋友似的,还把孩子们抱上抱下显示给祖父母级的老人们欣赏。

好不容易等父亲下了车,母亲终于松了一口气,整整衣服,安稳地坐在椅子上,并警告孩子们不要与陌生人聊天。

有一次,母亲悄悄地告诉费莉丝说:“我觉得,和你爸爸一起旅行,就好像是和某个总统候选人一起旅行一样,总不忘随时争取更多的选票。”

可是,希尔顿知道母亲真正的意思。父亲是个精力旺盛、让人愉快的人,母亲其实就是爱父亲这个优点的。关于父亲,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就是他一向抗拒不了游行的魅力。无论多远,只要听到有游行的消息,他必定准时到场,一马当先地走到队伍前面,既不愿掌旗,也不愿压轴,只是走在队伍最前方,领导游行。

母亲遇到这种场合也会很兴奋,可是她所表现的仅止于一种含蓄的愉悦。她尤其乐于参加正式派对,在那种老式、穿着大礼服的社交场合,更衬托出她的如鱼得水。

在圣·安东尼奥,孩子们也能享有一些社交生活。这个社交圈子是由五六个家庭组成的。他们原是跟随“马西米连诺皇帝”的显贵人士。马西米连诺是1864年法国人所扶植的一名傀儡皇帝。1865年,他吃了一次败仗,墨西哥人将他处决,他的手下也四处流窜。有的跑到新墨西哥州,建立自己的园地,还是过着我行我素的生活。

每逢这些人结婚、受洗或宗教庆典,希尔顿和弟弟妹妹们个个穿起最好的衣服,挤上一辆马车,全家出动,不计路程远近,玩个痛快,有时候可以玩上三天。这个时候,母亲的围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令他们目瞪口呆的时髦装扮。身为圣·安东尼奥最大商店的老板娘,她的穿着应该是走在时代前沿的。

对于孩子们,婚礼意味着丰盛的食物和许多好玩的事。希尔顿则对舞蹈情有独钟,望着一对对绅士淑女风度翩翩地婆娑起舞,希尔顿常梦想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位绅士,从容不迫地向身边可爱的女伴邀请下一支舞。这个时候,希尔顿已经到了谈恋爱的年纪。

不久,发生了一件事,希尔顿家里第一次遭遇了真正的悲伤,才两岁的妹妹竟然夭折了!母亲在她心爱的教堂长跪不起,父亲悲痛得跑到最偏远的山区进行交易。

这是自希尔顿有记忆以来,希尔顿家第一次失去笑声与快乐。不再有婴儿的哭声,也不再有蹒跚的小腿跟在母亲后面练习学步。每天下午放学后,希尔顿总觉得必须赶回家陪着妈妈。那也是希尔顿平生第一次感到一种无奈的压力,他强迫自己投注于工作中以忘却沮丧。

在充满着死亡气息的房子里,时间就像凝结住似的,过得漫长无比。希尔顿主动帮忙清理店里的所有物品,偶尔也做一两笔交易。当父亲从山中回来时,希尔顿要求父亲给自己一小块地,从事生产,借着不断地锄草、播种、灌溉来填满这段沉重的日子。那一块地并未使希尔顿发财,可是希尔顿的成绩不错,玉米和青豆都长得很好。

收割以后,希尔顿沿街挨户地兜售,像分信的邮差,如果运气不好绕完一圈还卖不完时,母亲会适时出现在门口,表示她正好需要那么多菜做饭。所以那一阵子,家里的餐桌上从不缺玉米和青豆。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剂,渐渐地,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笑。可是,总觉得缺少些什么,这种感觉一直到第二年春天,露丝玛丽诞生时才真正得到改善。摇篮里终于又有“东西”了,家的味道重新浓浓地笼罩着希尔顿一家。

可惜,希尔顿才刚刚享受这份温馨,父母就做了一项关于希尔顿的重要决定,那就是让希尔顿独自外出求学。

进入军事学校

1899年秋天,希尔顿进入阿尔布格市的军事学校,那时他差不多才12岁。一个新世纪已悄然来临,可是希尔顿却没有任何感觉。费莉丝常唱着一首当时很流行的歌《关在金丝笼中的鸟》,事实上,由于她一天到晚不停地弹奏那首歌,希尔顿居然产生了在学校寄宿的念头。

这所军事学校设在城郊的一座山丘上,规模很小,希尔顿在那里接受了读、写、算教育,还买了一套裤管上缀有黑条子的制服。虽然希尔顿不喜欢那套制服,可是,希尔顿更不喜欢听训。至于功课,除了数学,其他一塌糊涂。

那年暑假,大部分男孩都回家度假,希尔顿也回家工作去了。在希尔顿离家的这段时间里,圣·安东尼奥有一些重大改变。父亲正式被人称为“格斯上校”,胡子刮得精光。

希尔顿家的商店依然经营得有声有色。商店里增设了邮局、电报机,由一位希尔顿很喜欢的中年人操作。还有,父亲此时也兼做面包销售工作,将新鲜面包供给往来车辆上的旅客。

希尔顿现在的职位是助理店员,以前是月薪5美元,现在,父亲认为希尔顿还是学徒身份,没有理由加薪。希尔顿只得尽量学习。在这种地区经营杂货店,意味着必须供应整个社区的日用品,从火腿肉、锄头、女士帽子到棺材及邮票,各色各样,应有尽有。而这些正是他们用以招徕顾客的广告词:“您要什么,我们就有什么。”

永远不带枪

那个夏天,希尔顿还学到了另外一件事。父亲一向拒绝带枪。希尔顿当时认为那真是愚蠢之至。因为希尔顿知道,除了阿帕奇,父亲还要常常和一些醉鬼、暴徒、亡命客之辈做交易,可是,他就是不肯武装自己,希尔顿实在无法了解。

父亲有一回对希尔顿解释:“听我说,康尼!我只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条是永远佩着枪,另一条是永远不带枪。不带枪是凭你的机智,带枪是靠你拔枪的速度。可是,只要你带枪,就免不了拔枪。我看过很多人因为拔枪慢而失去了生命。”

不过,希尔顿仍然认为应该佩枪。有天晚上,希尔顿家的商店已经打烊了,母亲叫希尔顿到酒吧找父亲回来,因为晚餐已经准备好了。

希尔顿一踏进酒吧的门,一眼就看见父亲站在场子的正中央,根本不需要找。空气像凝结住了,正如电影上的静止画面一样。他站在酒吧台前,一个喝醉了的农场工人正把枪口对准父亲,并且宣称再过一个祷告时间,就要开枪。

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然后,父亲开始说话,温柔地、镇定地、理智地,希尔顿听不清楚他说些什么,只见那个醉汉的枪口开始抖动,最后掉在地上。那个醉汉伏在爸爸肩头痛哭流涕,发誓他爱父亲胜于手足。

“他说的是真话。”在回家的路上父亲告诉希尔顿,“可是,你想想看,康尼,如果我带了枪,我们两个一定会有一个人躺下。”

多年后,当希尔顿也有机会面对一个相同的选择时,酒吧的一幕和父亲的话便清楚地浮现在希尔顿脑际,那时希尔顿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

这个夏天真是忙死了,因为希尔顿已不再是学徒,薪水调整为每月10美元,父亲给他涨了工资,但也要求他加倍地努力工作。希尔顿当时对电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学电报很有前途。不过,后来他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并无过人的才华,所以放弃了。

除了工作,希尔顿对于那些小男孩的游戏早已失去兴趣,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家中新添的小壮丁身上,希尔顿的这个小弟弟叫奥古斯都·哈罗德·希尔顿。当父亲告诉他弟弟的名字时,希尔顿感觉十分有趣,那么小的人竟然有那么一大串的名字。

家人都管他叫“小弟”。希尔顿想到将来自己也会有孩子,所以特别认真地学习如何照顾小弟。日后希尔顿发现,这项工作非常值得。至少,在弟弟与希尔顿之间,已经有了一股深厚而浓郁的手足之情。

暑假飞逝,开学时,希尔顿被送上火车,他发现这回不是到罗斯威尔,而是到圣菲的圣迈克学校。父亲在圣·安东尼奥的事业越来越大,他和别人合伙又在迦太基矿脉中找到了新矿源,取得了所有权。于是,镇上的炼煤炉又见煤火旺盛,只不过,这回炼的是“希尔顿家”的焦炭。

父亲真的发迹了,连外祖父也听到了风声,知道希尔顿的母亲在这个边陲小镇成了贵族。母亲却依然如旧,身上不离围裙,脚边随时有两个孩子。只不过孩子多半已经长大,家事清闲不少,于是母亲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摄影,拿这些宝贝儿女作模特儿,成天把自己关在暗房里冲洗照片。

希尔顿也做得不错,在一次还价买卖中,博得父亲赏识,薪水调整成15美元一个月。那次还价的对象是一位西班牙老寡妇,货品是一双鞋子。

经过是这样的,那天希尔顿的父亲一看到她进来,就告诉希尔顿:“她是难缠的顾客,让你应付,小心别让她用邮票的价钱买去一副棺材。”说完,父亲就走开了。

她的确是个不好应付的人,他们曾有过几次交易,包括羊毛和兽皮,希尔顿一面要作让步,一面还要设法让她尊重他们的货品。还价的风气在此地由来已久,如果你知道规矩,又不缺乏耐心,赶上棋逢对手,那种刺激性真的不亚于一场球赛。

讨价还价的窍门就在于了解商品的货色,如此可以提供一个富有弹性的尾价。顾客有杀价的权利,卖主也有获得利润的义务。因此,买卖双方可以在“好价钱”这一节骨眼上大做文章。希尔顿发觉这个道理不论在纸帽、内衣、甚至旅馆的买卖上都是一样。

那位女客和希尔顿在一双鞋的价格上起了争执。鞋子的质量本身无话可说,好戏开始上场。

她问了价钱后虚张声势,大骂道:“不知羞耻的贼!”一面抓紧了她的花边围巾,仿佛怕希尔顿抢去似的,接着嘴里咕哝了一长串西班牙话。希尔顿静静地等她说完,尽量平抑住声调说:“您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

她继续用颤抖的手指着希尔顿的胸部骂道:“用这种价钱欺骗真是丧尽天良。”这时候,希尔顿果断地降了10美分。

“您的确需要一双鞋子!”希尔顿试着和她理论,“从沙卡洛到这儿,您找不出第二双这样好的鞋子。”

便宜10美分使她渐渐软化了一点,可是,还无法令她满足。她开始哭泣,希尔顿知道游戏快接近尾声了。她呜咽着说希尔顿怎么可以如此对待一个没人保护的可怜寡妇!希尔顿坚定地维持原价。突然,她咆哮了句“该死的!”算是这场杀价的高潮,正如她平日对父亲说话的语气。

这句话在希尔顿听来像句赞美词,希尔顿胸有成竹地把价格降低了25美分。她笑了,希尔顿也笑了,于是交易成功。太太买到了一双好鞋,希尔顿也赚到了利润和一次调薪。事后,父亲夸奖希尔顿“像个绅士,也像个生意人”!终其一生,希尔顿不知在多少场合,玩过多少这种杀价游戏,除了对象不同,它的规矩是永远一样的,所带给希尔顿的刺激亦不曾减色。

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随着调薪而来的是更大的责任。希尔顿不但负责打扫、贩卖物品,还管理点收与叫货。希尔顿生平第一次叫货,是纯粹私人收藏——一把梦想多时的十二毫米口径的无撞针散弹枪。父亲并未对这项叫货表示不满。

不过他趁机给希尔顿上了一课。父亲说:“你那把枪顶多值20镑,而一次运费最少是100镑,你已经白白损失了80镑的进货机会,这样子是永远富不起来的。”

因此,第二次当希尔顿要替母亲购置摄影用的三角架时,希尔顿又同时叫了85镑的白色涂料,真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啊!

如果,到目前为止,希尔顿给人们的印象是军校并不曾教给希尔顿什么,那么对军校而言,的确是有失公平的。希尔顿在军校的确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教训。但那并非来自师长,而是来自同学。

“君子必说实话,撒谎是一种耻辱。”这就是希尔顿从军校学到的。在军校里,大家都默认说谎是最可耻的。有位同学打破窗户,却矢口否认,结果,虽然无人检举,但在那整个学期,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

希尔顿的学长告诉希尔顿:“人最重要的是言而有信。如果,连他说的话都无法信赖,他还有什么可取信于人呢?”

从此希尔顿也学会了诚实待人,虽然,为了坚守原则,希尔顿曾损失些小利,不过,希尔顿确信,所获得的收益确实较多。

15岁时,希尔顿突然发觉自己长高了不少,足足1.8米高的身躯,母亲也不得不踮起脚跟,才能一窥希尔顿的全貌。其实,改变的又何止是自己的外貌,渐渐地,他发觉自己的内心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偶像的力量

希尔顿开始学会了思考。以前,希尔顿有的只是外在的直觉,勉强称得上思考的,也仅止于情绪上的波动。而现在,一个女孩子走进希尔顿的生命,希尔顿不曾见过她一面,可是她用无形的力量影响了希尔顿的心路历程,给希尔顿造成了极大的震撼。这位女孩就是海伦·凯勒。

当时,海伦·凯勒被人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一个23岁的女子,在出生几年后即又瞎、又聋、又哑,可以说是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希尔顿曾经用手帕蒙起眼睛,用棉花塞住耳朵,也想象不出她生活的世界。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位女孩,居然考入哈佛大学。希尔顿对她的崇拜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希尔顿甚至保存了她的一张穿长袍、戴小帽的照片,这是从她写的一本书上剪下来的。

她写了一本题名为《乐观》的书。里面说到:“乐观是导致人成功的信仰,没有希望便什么都做不成。”她的结论是:“乐观是存在于人与神之间的一种和谐,暗示神的创造总是好的。”当时的希尔顿无法完全体会出她语言中的智慧,可是,他倒也承认悲观是一种罪恶。希尔顿谨守着这番教导,因为,在内心深处,希尔顿知道她是对的,她是伟大的,直到现在,希尔顿依然这么认为。

希尔顿的第二十六个夏天是最了不起的时刻。父亲将煤矿卖了11万美元,使他顿时成为新墨西哥州的富豪之一。1904年时,钱还是挺值钱的。一个工人工作一天的工资也就是1美元,就足以使五六口之家温饱。倘若有10万美元,那简直是百万富翁。

为了庆祝,格斯带全家人到圣路易斯参加世界博览会。他们就住在斯塔特拉的一家旅馆里。那时候希尔顿做梦也不曾想到50年后,他会以1亿美元买下斯塔特拉所有的连锁旅馆。

当时,第三届世界奥运会也在该地举行。希尔顿和卡尔对于这第一次在美洲举行的国际奥运会充满了好奇,每天都骑着马去观赏各项竞赛。不过,更大的一件事是,当时24岁,从雷多克利夫学院毕业,得到学士学位的海伦·凯勒,要在圣路易斯发表一次演讲。

希尔顿心里矛盾极了,他非常渴望见她一面,可是又没有勇气面对这样一个伟人,希尔顿甚至不敢站在她的讲台附近。回到旅馆内,希尔顿暗自下了一个决定,要用信心、努力、乐观与诚实做出一点成绩来。当父亲听完海伦·凯勒的演讲回来时,希尔顿告诉他,他不想回学校去了。

“好吧,我想你已经够格当一名正式职员,月薪25美元。”出乎希尔顿的意料,母亲居然也同意了希尔顿的决定。

或许是母亲对上帝已有完全的信心,任由他带引希尔顿的一切,又或许是希尔顿正迎合了她当时的心理状况。因为卡尔已到学校去当寄宿生,伊桂和费莉丝也离家到设在印第安那州南湾的圣玛丽学院,接受宗教教育。家里只剩下4岁的露丝玛丽和2岁的“小弟”,母亲很希望有个大孩子在身边照料生活。

同类推荐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诗圣”的“诗史”一样的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死亡密码

    死亡密码

    他们是世界近现代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特出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对其死亡的原因也更加关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的死亡密码通过解密档案和对历史线索的再梳理,与亲历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起探究他们的死亡真相。破译历史密码,还原历史真相。不论是革命领袖,抑或是大国政要,还是敌对阵营里的头面人物、政要、间谍,从他们的身上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一切,会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政治斗争的严酷,以及人生命运的多变。
  •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这就是我们编撰《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的初衷。该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该书主要包括战史、战场、战役、战将和战事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最最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巧媳妇好日子

    巧媳妇好日子

    八零后的沈飞扬辛苦拼搏,却在年过半百的时候惨遭车祸,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不是医院的白墙,也不是到了阴曹地府,反而是穿越到了五零后小姑娘沈云芳身上。她穿越在了吃不饱穿不暖,还动乱万分的七十年代。哼哼,这些都难不倒在社会中拼搏了大半辈子的智慧女人,且看她怎么左手鸡右手鸭,身后背着胖娃娃,一路引吭高歌。
  • 案例:校园P2P,看上去很美?(第33辑)

    案例:校园P2P,看上去很美?(第33辑)

    近年来,P2P市场持续火爆,平台数量一再创新高,不过,随着竞争的加剧,对新兴市场的挖掘成为了平台存续的关键,除了常规的商企贷款外,一些P2P平台正将目光投向学生消费贷款领域。大学校园不是第一次刮起金融的风了。2009年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让各大银行发放大学生信用卡的热潮降温,但市场还在,需求还在,大学生的消费热情与消费冲动还在,甚至可以说,是有增无减。银行发行学生信用卡仍受政策制约,互联网消费贷款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
  • 刍狗春秋

    刍狗春秋

    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已是春节后了,纷飞的大雪仍然厚厚地覆盖着这座东北边城。天寒地冻,路滑难行。这种天气,本该是待在家中,品品茶,看看电视,唠点趣闻轶事,要么一卷在手,神驰于古往今来……可我必须出行。这天是Billy(比利)走后的半年忌日。我想他,要去看他。在那个让我们情思牵系的处所,我朋友家后院,几株树木笼罩之下,有四个小小的坟丘,我家的Mary、Billy和朋友家的两只狗就静静地安息于此。
  • 戒杀四十八问

    戒杀四十八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攻略之病娇男神

    快穿攻略之病娇男神

    【病娇甜宠,防腻慎入】#禁欲腹黑斯文败类VS强大暗黑系女主神#也许是见到你的第一眼起,感觉自己的身体才真正的活过来了,有你的每个夜晚,梦境才是甜的……直到这个不安分的小女人被别人惦记,他终是一改表面的风度翩翩,暴露了本性:“苒苒,这句话我只对你说,你是我的,就像烙印刻在骨血深处…”这个神秘男人就像毒药,轻尝蚀骨,便再也戒不掉了。病娇总裁/诡谲摄政王/吸血鬼公爵…皆是他。后来,六界皆知,主神恢复了神力,还带回了个野男人……「无虐,HE,皆智商在线非善茬」书粉群:586812666(不喜误入)
  • 王爷,你欺人太甚(将完)

    王爷,你欺人太甚(将完)

    你不在时,雪一直下,仿佛是在等你回来,我抬头,雪落在我的眉尖化成一片雨水。你不在时,月一直挂在空中,仿佛是在为你照亮回来的路,于是我想变做一颗树,和月亮一起等你。你不在时,树一直摇晃,那影子就象你的身影,时常使我失神。你不在时,风时常又哭又笑,于是风哭时我跟着落泪,风笑时我随它而笑。你不在时,床一直为你而空,是我心中已经容不下她人酣睡,你可知那细微的喘息声曾是我入梦的良药。你不在时,梦不期而至,梦中有你也有我,可梦醒时你却消然而去,于是,我只盼夜夜有梦,梦中有你。你不在时,我食之无味,寝之难安,唯任两鬓生华发,岁月指尖流……雪月你虽不在,我却仍为你保留着皇后的位置……直到永远……我不希望我困住你,但我也不希望再次失去你,如果用江山来和你交换,那么我一定要你,而不要江山。一滴清泪落在我的脸庞,我愕然抬起头时,却发现他已泪流满面,我刚要说什么,他却将手指放在我的唇边,只仰起头长长的叹了一声,然后将我紧紧的拥入怀中,用他的脸轻轻的抚着我的额头…….
  • 荐福承古禅师语录

    荐福承古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成都梦

    中国成都梦

    这是一本写给成都、写给青春与梦想的书。像这样的一座城市,你没有理由不去爱她!
  • 歌后不好惹

    歌后不好惹

    十八岁的青春,她却经历了灭门之灾,花样的年纪,瞬间变得灰蒙。她毅然选择出国深造回来复仇。五年后归来的楚歌,已经是一个歌后,也签约了亚洲发展最好的公司。而她回来的目的依然只有一个,就是复仇,找到当年的人,将他绳之以法。看着这个复仇路上冒出来的男人,楚歌实在是无可奈何,况且这货还是自己老板,楚歌更没法动手了。但她的目标很坚定,就是复仇。“你有没有想过你复仇结束了怎么做?”“不知道。”楚歌真的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她都活在当初的那场噩梦中,也在无时无刻地提醒她复仇。“复仇结束后不如与我好好谈一场恋爱,怎么样?”“好。”她答应了。于是,她虐渣,他撑场;她复仇,他处处帮衬。(要甜的,加点甜的,不甜不要钱的那种。)
  • 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图说世界名人: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介绍了,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家及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国家及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